APP下载

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径探析

2022-10-29戴菲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特色环境建筑

摘 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将地域文化融入设计,能够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为更好地适应特定地区的环境、气候、人文等,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建筑环境设计;地域文化;融合路径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建筑形式逐渐被富含文化韵味的建筑和街区取代。将建筑环境设计和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体现当地民俗、生态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出当地人民的审美偏好。基于此,本文就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概述

(一)建筑环境设计

建筑环境设计是以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以及发展环境为目的的整体设计,是致力于营造理想的生活空间的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包含外环境设计和内环境设计两个方面[1]。建筑环境设计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外环境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园林设计、广场设计、道路桥梁设计等。对外环境的设计指在建筑周围或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区域环境中,利用建筑实体构成空间,以对人的周围环境进行界定;对内环境的设计包括相關艺术陈设、家具设计等,以此为客户打造令其满意的居住空间。

(二)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通常是指特定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有的文化形式。地域文化能体现地域独特面貌,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史衍变过程,在整个衍变中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特色,并且具有稳定性特点;其次,地域文化由于经过历史的沉淀,能够有效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这也使得地域文化成为一个区域中最重要的特征物,有着较高的辨识度;最后,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并未与周边文化之间形成阻隔,通过周边区域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达到横向交互的目的,且随着不同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地域文化之间也能实现交融与影响。

(三)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建筑环境设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体现形式。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体现地域特色是设计的基本要求。建筑环境通常会受到地域环境或者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2]。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地域特色的融入程度决定着建筑环境的设计质量,以及人们的审美体验,只有灵活解析、融入地域文化进行建设环境设计,才能实现建筑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发挥。如果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忽视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只将设计与施工的重点放在结构、功能上,最终会导致和当地人民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这对地区的发展不利,也会对建筑的整体造型与环境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运用智能化手段很容易使地域文化被忽视,要想获得更好的建筑环境设计效果,使其拥有更高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就必须将建筑环境设计和地域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功能需求,还能有效将当地文化特色体现出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环境。

二、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对文化的传承

地域文化历经了无数代的传承,底蕴非常深厚。地域文化没有湮灭在历史的河流中,而是通过文字、典籍等方式流传下来,并将其文化内涵融入不同的载体中实现了传承[3]。在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建筑环境作为载体,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入,不但可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传承,还能有效推动地域文化实现新的发展。

(二)有利于体现地方特色

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环境设计,可以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使城市具有更加显著的地域特征[4]。这既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能使城市在发展中具备足够的特色,从而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对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促使城市经济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建筑的价值

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环境设计,能够打造出具有企业、地域以及城市特色的建筑群,这样可以促使建筑群相比于其他城市建筑更加具有独特性,对提高建筑价值、促进建筑功能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有效提高建筑的现实性意义,且独特的建筑更加容易受到人们喜爱。

三、将地域文化应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原则

将地域文化应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通常是指在空间结构和建筑元素中的运用,且对地域文化进行表达时,通常有直接和抽象两种方法。在以发展文化旅游为目的的地区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对地域文化可以使用较为普遍、直接的方式,使其融入自然环境,有助于更好地使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相结合,增强建筑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要对区域内的建筑群体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以实现对现代建筑意义的充分掌握,确保建筑的形式、意义、材料等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将抽象的地域文化运用到建筑环境设计中,还能实现对特定文化元素的有效提炼与体现,以此解决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理念和传统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将建筑环境设计和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需要凸显地域文化的特色,也要满足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功能要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例如: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以发展文化旅游为导向,在进行设计时选择相应的地址,并优先考虑建筑环境文化和周边资源的影响,尽可能确保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保护与利用,确保不影响当地的原区域空间。另外,在建筑环境设计的规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区对建筑的功能性要求和整体风貌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四、针对地域文化的深入分析

(一)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地域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水文地理环境和建筑材料因素。首先,建筑环境设计要基于适当的地理环境,同时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方式。就工程施工而言,不同的经纬度对建筑环境的保暖性要求不同。当建筑环境区域的水文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时,必定会对建筑环境的建设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建筑环境设计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基于地域环境的实际特点深入分析建筑地域文化,可以打造出特殊的建筑结构,使当地的建筑环境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建筑环境有着鲜明的特色。其次,在建筑材料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建筑环境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建筑环境规模越大,其在设计时需要的材料也就越多,对那些材料运输不方便的区域而言,打造建筑的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5]。而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地域材料的特点,使建筑环境不仅具备当地特色,还能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另外,不同建筑材料的应用,也能形成各自区域独有的地域特色。

(二)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的差异也是形成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由于人文环境中包含着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所以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具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首先,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着不同区域人民的意识观点,这是构成当地人文环境的主要内容,而不同的人文环境会对建筑环境设计的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其次,不同区域的社会准则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也会对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最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风俗习惯反映着区域居民的生活意识,对于建筑环境设计会有着特定的要求,从而使建筑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

五、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路径

(一)从材料上进行融合

在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时,可以从材料方面入手,这是因为不同区域所孕育出的物质材料各不相同。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施工成本,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达到使地域文化和建筑环境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的目的。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气候各不相同,从而孕育出了大量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而将这些材料应用到建筑环境设计中,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地域的鲜明特色[6]。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能源危机问题,建筑环境设计人员可以创新性使用本土材料,并将现代工程与这些材料有效结合。针对建筑环境设计对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在建筑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实现设计、经济与文化三者共赢发展。

(二)从环境上进行融合

地域环境是影响建筑结构功能的主要因素,地域性建筑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不断适应发展形成的一種自然选择的建筑形式,其在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求的同时,更是当地文化风貌、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筑形式的形成基础。因此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要想确保建筑环境的总体风貌与当地环境有足够的联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对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将当地环境与建筑环境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促进地域环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有效手段[7]。在具体的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尊重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并将设计理念融入当地环境,例如在浙江地区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了解浙江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鱼米之乡文化,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特点,从而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江南建筑环境。

(三)从设计理念上进行融合

除了从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上进行有效融合外,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还可以从设计理念上进行融合,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将特定区域的传统文化与设计融合在一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整个建筑环境设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思维,因此将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效结合,可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既能体现当地特色,又能更好地使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建筑环境[8]。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积极吸取西方建筑环境设计的优势,恰到好处地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建筑环境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建筑环境设计的前瞻性,还能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例如:在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环境设计中,设计团队就遵循“新”的理念和“突出”的原则,更好地借助苏州博物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最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有效结合,使苏州博物馆成为苏州标志性的建筑物。在对苏州博物馆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时,使用传统的白色墙面,显得更加简约和抽象,而对博物馆的屋顶进行设计时,改变窗框、飞檐翘角的几何效果,使博物馆外部空间变得更加突出。同时,贝聿铭及其团队对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环境进行设计时,结合苏州的地域文化特点,有效实现了建筑环境设计理念与实际情况的有效融合,将苏州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具有非常好的精神文化传递作用。

六、结语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升建筑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就需要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对所在地区的文化进行综合性分析,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将地域文化和建筑环境设计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设计水平,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还能实现对建筑结构、功能等的完善,提高地域文化的融合度,促进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和了解,有利于推动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王伟安.建筑环境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研究[J].美术文献,2021(9):137-138.

[2]王玮,林琳,林宇宏.地域文化视域下旧工业建筑空间环境的更新设计研究:以沈阳铁西1905文创园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41-547.

[3]徐馨.地域文化在高家台写生基地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1.

[4]陈颖.基于地域文化的乌鲁木齐市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2021.

[5]周亚明.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6]郭丽娟,李书亭.哈尔滨近代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及地域文化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6):15-19.

[7]冯珍.立足于地域文化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探究:评《地域特色: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作品集:上》[J].中国教育学刊,2019(7):133.

[8]王家琦,叶俊东.当代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建筑环境设计[J].江西建材,2018(9):61-62.

作者简介:

戴菲,硕士,江汉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乡镇环境设计、建筑及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特色环境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特色种植促增收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建筑的“芯”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中医的特色
环境
完美的特色党建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