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邮轮港区的适老化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2022-10-29李亮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摘 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健康旅游的兴起,以中老年人为主要群体的邮轮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作为邮轮旅游发展载体的邮轮港区,在以往建设中较少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需要,适老化程度较低,因此在多方面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加强适老化设计的号召,分析邮轮港区的老年群体来源及需求,对邮轮港区提出了选址建设适老化、交通出行适老化、服务功能适老化、公共设施适老化这四方面策略。这些策略的落实有助于在未来提升邮轮港区的服务品质和运营韧性,将其打造成老年友好型景区,促进邮轮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邮轮港区;适老化设计;老年友好型景区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和养老需求日益增长。邮轮旅游作为一种与老年人旅游理念相吻合、与养老服务相融合的新兴业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邮轮港区作为一种承接邮轮旅游活动的景区,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滨水城市的特有开敞空间和游憩场所,其主要目标客户也是老年群体。和其他景区一样,邮轮港区在建设中较少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需要,适老化程度较低,因此在交通出行、服务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难以满足老年群体需求。这些或多或少抑制了老年群体出游的意愿,影响了老年邮轮旅游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景区应当推进设施适老化改造,增加适老化服务内容,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因此,邮轮港区应该积极探索老年旅游群体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适老化设计,构建老年友好型景区,满足日益兴起的“银发旅游”需求,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应有之义。

一、邮轮港区的基本范畴

邮轮港口是一种旅游港口,是邮轮发展运营的基地,最高等级为邮轮母港。目前我国的邮轮港口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比如广州南沙和深圳蛇口的邮轮母港。

邮轮港区是邮轮港口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地区的统称。相关研究表明,邮轮港口及其周边1公里左右的服务配套区,是邮轮经济直接影响区,包括邮轮港口、商业服务配套区、其他服务配套区、公共空间区等场所,占地约50—100公顷。邮轮港口及邮轮港区的空间构成模式如图1所示。

全世界著名的邮轮港区都是城市中较具活力的滨水活力区之一,有着购物消费、餐饮食宿、度假旅游、休闲娱乐、岸上观光等多样性活动,吸引着大量居民和旅游者前来,比如迈阿密、巴塞罗那、悉尼、威尼斯等地方的邮轮港区。根据研究,国内大多数邮轮游客更看重邮轮岸上体验。邮轮港区不是单独的个体,其与城市的商业空间、开敞空间等融为一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中的一部分。邮轮港口城市应当利用邮轮港区对老年群体的独特吸引性、景观资源的罕有性、服务配套资源的成熟性,以及未来邮轮市场的巨大需求,尽快进行全方位的适老化改造,打造老年友好型景区,提升运营品质和韧性,并开放给市民日常使用。

二、邮轮港区的老年群体需求

老年群体作为邮轮港区的主要目标客户,需求体现为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适应性等方面。

第一,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保障的需求。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感染各种基础病和传染病等。同时,大量人群聚集的邮轮港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拥挤踩踏、传染病感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第二,交通便捷和慢行环境舒适的需求。由于行动不便和游玩时间不长,老年人出游距离普遍不远,要求到达旅游景点等目的地的交通方式便捷。老年人在景区旅游以休息休闲、修身养生为主,总体上喜静不喜动。因此,交通便捷、慢行环境品质高成为老年人游玩的重要需求。第三,服务功能和活动类型对口的需求。在观光方面,老年人注重景区的文化和内涵,喜欢具有历史文化主题、自然风光主题的景点。在购物方面,他们在旅游支出上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追求物美价廉的特色纪念品。在餐饮方面,部分老年人有“三高”等疾病,存在一定的饮食禁忌,更关注健康与养生。在住宿方面,他们要求住宿环境干净、整洁和安静,保证休息充分,有足够体力参与旅游活动。在娱乐方面,他们通常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追求具有文化性的活动。第四,公共设施便捷和安全的需求。老年人行动缓慢,视觉减退,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因此硬件设施、标识系统、智能服务设施等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管理中应体现适老化理念,构建老年友好型设施。

三、邮轮港区的适老化规划设计策略

(一)选址建设适老化

新规划的邮轮港区应在选址建设中融入适老化原则,减少额外的建设成本,避免地区更新的不确定性。已建成的邮轮港区应从五个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第一,医疗卫生设施要保证老年旅游群体在出游中遭遇个人疾病恶化或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得到科学安全的快速治疗或进行隔离,应该根据片区人口数量和设施服务覆盖范围,在邮轮港区统筹布局大中小型设施,并采用独立建设或兼容建设等方式。第二,大型应急避难场所要能成为邮轮港区应对传染病暴发等突发公共事件的保护伞,用作临时医疗区、物资储备区、废物临时处理区、应急停机坪等。其可以兼容地上公共绿地、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等进行建设,有条件的邮轮港区可以预留一定建设用地作兼容。第三,城市公园及广场、滨海绿地要能作为平常观光、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满足老年旅游群体出游需求,也能兼容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即平灾结合模式。第四,用于应急救援的疏散应急通道应该便捷连接起邮轮港区内的邮轮港口、应急避难场所、公共休闲空间、医疗卫生设施等场所,并能连接到机场、高铁等大型城市交通枢纽,以便疏散或急救。第五,新规划的邮轮港区或滨水旅游区在空间布局上可以采用组团单元式布局,与防灾单元结合,构成防灾生活圈,避免大组团的封闭式弊端,形成韌性。

(二)交通出行适老化

在邮轮港区参与休闲活动的老年群体的出行方式有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两种,邮轮港区应推进交通适老化设计,融入新要素,构建老年友好型交通系统。

首先,推进公共交通适老化。第一,提高交通接驳的便捷度,可以提供专线巴士往返于邮轮港区与机场高铁、地铁站点、旅游景点等之间,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护送,便于老年群体轻松换乘和减少公共接触。比如,厦门邮轮港区提供往返于邮轮港口和厦门高崎机场的空港快线,上海吴淞口邮轮港区提供往返于邮轮港口和宝杨路地铁站的免费专线巴士,巴塞罗那邮轮港区提供往返于邮轮港口和哥伦布纪念碑(附近有地铁站和中心商业街)的蓝色巴士,日本福冈、长崎、佐世保、熊本等地提供往返于邮轮港口和著名旅游景点之间的城市观光接驳车等。第二,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在邮轮港区合理布局足够数量的公交或地铁站点,配置丰富的公交或地铁线路,与旅游景点、大型商业区、医疗卫生设施等相连,方便旅游人群到达各类目的地。第三,增加邮轮港口的停车场数量,在港前区或地下建立不同停车分区,并适当增加大巴停车位,在特殊时期可用于应急疏散。同时,需强化港区停车场防控和消毒管理,不同车辆实行分区停放和隔位停放。第四,提高公共交通乘坐的舒适度,比如在公交上加装老年人专座,对候车厅进行适老化改造,以及通过智能线路规划、高峰提示、乘车信息平台显示等措施对交通信息系统进行适老化改造等。

其次,推进慢行交通适老化。第一,建立邮轮港区完整的慢行交通体系,优化慢行路径布局,通过若干条慢行路径将港口滨水岸边、公共开敞空间、商业娱乐区等公共空间串联起来,作为老年群体的主要游览路径,提高空间使用率。第二,提升慢行交通道路的服务品质,游步道的修建尽量平整宽畅,坡度减缓,沿路多设置休憩点和服务站,提高道路绿化程度和景观观赏性等,提高游行舒适度。第三,增强慢行交通道路的安全性,明确人车分流,人口密集区域控制机动车速度,并设立“老年人安全区”。

(三)服务功能适老化

邮轮港区的服务功能主要分为风景游览、购物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娱乐休闲、医疗卫生服务这六类,应该进行适老化设计,构建老年友好型服务功能。

第一,风景游览功能适老化。邮轮港区应该开发建设供老年人旅游的专业游览景区,以及对原有的公共开敞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结合邮轮港口滨水岸边打造不同文化主线、不同景观类别的景区,在停航时期,将闲置的滨水岸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通过专线巴士等将周边城市代表性景区进行整体串联。第二,购物服务功能适老化。参考国内越来越多海港城市开始提高对老年人吸引力巨大的免税购物服务,可以在邮轮港商业综合体中设置老年人免税店,专门供老年旅游群体购买免税旅游纪念品。产品应体现本地风土人情,以邮轮航海、亲子旅游、健康养生、历史文化等为主题,提供产品附加价值和消费可能性。第三,餐饮服务功能适老化。邮轮港区的餐饮服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特点,可以设置专门的老年人饮食区,提供一些松、软、淡的食品,有条件的还可以提供专门的营养膳、药膳等,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第四,住宿服务功能适老化。邮轮港区应该提供种类多样、风格各异、价格水平不同的宾馆旅店,满足不同老年旅游群体的多元需求。有条件的邮轮港区可以设立专门的老年住宿区。此外,足量的住宿设施供应也能应对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需要隔离场所和极端天气造成游客滞留的情况。第五,娱乐休闲功能适老化。根据老年人文化积淀深厚的特点,邮轮港区旅游线路要增加文化元素,提供多样的文化活动,比如国学讲座、书画比赛、博物展览、戏剧表演等。根据老年人喜欢康养旅游的特点,可以提供多样的、适宜的慢运动。根据老年人喜欢家庭游、亲子游的特点,可以多设置一些亲子主题相关的场所和活动。第六,医疗卫生服务功能适老化。邮轮港区应该合理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设施,在岸上和邮轮上都建立现代化的急救室,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应对老年群体各种突发事件。部分商业设施可以采用灵活的平灾结合策略,和应急物资储备相结合,储存足够的常用急救药品和设施等,避免必要时出现应急物资短缺情况。

(四)公共设施适老化

邮轮港区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硬件设施、标识设施、智能服务设施等。第一,硬件设施适老化。优化邮轮港区的车行交通、人行交通地面和景观品质;在公共开敞空间适当增加座椅、棋牌桌、健身锻炼器材等休息及活动设施;将无障碍理念融入室内外场所的设计、建设、管理中,比如增加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防滑垫、公厕座便器等。第二,标识设施适老化。在邮轮港区的活动区、休息区、公共厕所、医疗卫生设施区等重要场所设立指示牌;导视系统要清晰,尽量采用较大的文字和图案,以及鲜艳的颜色。第三,智能服务设施适老化。将现代智能化手段融入邮轮港区服务中,提供咨询便民服务、一键叫餐、一键叫车、一键叫医等,有特殊需求的可提供一对一服务。此外,利用云视频加强对邮轮港区公共场所的监控,以及时发现意外事件并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推动邮轮港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建设,构建老年友好型景区,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支持,包括政府支持、行业配合、全民支持,而这对于三方来说,无疑也是共赢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亮稷.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组织模式与优化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2]李亮稷.邮轮母港及周边区域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305-317.

[3]李亮稷.邮轮港口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空间策略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684-692.

[4]李亮稷,姜洪庆.邮轮港口的自然选址条件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4):86-88.

[5]和天娇,何琪潇,谭少华.城市蓝色空间促进老年健康的规划路径研究[J].南方建筑,2022(5):54-63.

[6]袁敬诚,董潇迪,曲天媛.健康导向的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规划师,2021(15):51-60.

[7]杨林川,唐祥龙,刘吉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下适老化出行的建成环境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22(1):156-162.

[8]刘彬,杨翠霞,田涛.老龄化无障碍研究進展及其对适老化环境建设的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20):4569-4574.

作者简介:

李亮稷,硕士,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