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的防控与风险分析
2022-10-29晁家乐付玉洁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文│晁家乐 付玉洁(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结核病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二类动物疾病。结核病的危害性不亚于布鲁氏菌病,但是许多牧场注重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却忽略了结核病的防治。笔者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牛结核病防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并指出了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提高群众防治结核病的意识;抓好对结核病的依法检疫管理工作,严禁有病动物进入市场影响人们健康;推广实施最新的防治技术,保证该病的有效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在牛繁殖阶段,结核病为一个普遍的病症,不仅妨碍肉牛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将加大人畜共患感染的可能性,对人类和哺乳动物机体产生巨大危害。牛肺结核是由牛肺结核杆菌所致的一种消耗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感染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在养牛工程中,为降低人畜交叉感染,有必要引入牛肺结核防治方法,降低牛肺结核感染。目前有很多类似的方法用来防治牛肺结核。
一、 防控建议
1.加大防控宣传。由于结核病的危险性较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做好对病畜的事后处置工作,防止因徇私舞弊造成的传染病的传播。结核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做好疫情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采用新的宣传方式,如全面开展挨家挨户的公共活动、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通过不同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视频、广播和宣传教育,有效加强防控,使结核病的传播和管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做好结核病检疫工作。鉴于结核病的危害性,依法做好检疫和结核病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疫机关应当提高认识,依法实施动物检疫管理,提高执法效能,消除执法漏洞,防止患病动物进入市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同时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管理和放牧,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不断更新防疫设施,以满足预期的疾病控制要求,并为牛提供良好的场所。此外,为了满足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实际需要,确保牲畜饲养的安全,需要不断改进疫情数据,为后期实施防疫隔离提供更有力的数据保障。新引进的种牛要隔离饲养,密切关注监测情况,做好监测和预防工作,确保畜牧场的安全。
3.推进实施新的防控技术。牛结核病的传播风险很高,因此建议以无污染的方式处理尸体。此外,当地政府应设立病畜补偿保险,以吸引广大农村居民主动参保,减少经济损失。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人员应加强对牛结核病群体的调查,制定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过去用于检查牛的口腔螺旋针可以用卡介苗注射器代替,卡介苗注射器可以同时注射,在检查期间避免牛的交叉感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卡介苗注射器上的针头非常薄且柔软,注射后应固定牛,以确保每头小牛都能撞击皮肤,以确保正确的检测效果。
二、 牛结核病防治中检测技术的使用
1.单一比较皮试法。单一比较皮试方法主要由兽医在国家兽医职能部门和私人执业过程中使用。使用比较皮肤试验方法后,如果奶牛试验结果呈阳性,则应迅速隔离奶牛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同圈舍中饲养的牛,应控制牛的活动范围,并限制牛的交易,以减少病原感染。同时,应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如果牛在连续两次检测后呈阴性,这表明牛在恢复正常商业活动之前已经达到健康状态。
2.皮试法与 IFN-Y 体外释放法联合使用。这两种检测技术联合使用的方法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通常在澳大利亚、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单皮牛试验方法的敏感性较低。如果每年对牛进行两次检测,牛的阳性检出率将显著增加。检测后,必须对检测呈阳性的牛进行治疗。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牛阳性检出率,在美国采用的皮肤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一种体外释放方法,两种试验方法可结合使用。
3.抗体检测法与 IFN-Y 体外释放法联合使用。该技术使用方式主要在亚洲地区使用的较为普遍,以韩国为例,在韩国则主要采用了抗体检测技术和IFN-Y体外释放技术结合使用,将牛结核病根除,并且技术相当成熟,因为单纯的检验方式对牛结核的检查准确性很好,但当使用了抗体检测技术以后,再使用IFN-Y体外释放法检查,就可以对牛结核情况做出了正确排除,然后再针对正确排除的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从而降低了阳性个体误杀概率,就可以完全根除牛结核。
三、 动物源性牛结核病的风险分析
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类的风险评估已通过两种疑似途径模型得到证实:牛奶中的感染途径和肉类中的感染途径。检查人类通过这两种途径感染牛分枝杆菌的可能性。根据乌干达卫生部的数据,该国结核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34‰,但由动物引起的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结核病的情况尚不清楚。结核菌素皮内试验在全国范围内用于牛的检测,牛结核病的阳性率为74%,群体中个体的阳性率为1%~50%,甚至100%的个体在群体中出现疑似阳性反应。
食用生肉或未经烹煮过的肉类,是人传染牛结核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埃塞俄比亚中部,99%的人食用生肉或半熟的肉类,种群和个体动物中的BTB流行比例分别为42.6%和7.9%,24.5%的被访问家庭中,有治愈或出院的结核病人。另外由于该国超高比率的大作坊式屠宰和没有严密的常规宰后检疫,造成牛结核的流行比例从小规模农庄的3.4%到高度密集农庄的87%不等,牛结核在当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丛林肉已经成为最便宜的蛋白质之一,供应量占整个蛋白质市场的6%(西非)到55%(中非)。猎人和从事丛林肉类贸易的人造成了许多野生动物疾病的大流行。一些研究表明,由于它与动物迁徙和结核病传播密切相关,肺结核可以发生在野生和驯养动物的共同区域,野生动物通过牛传播。因此,在美国丛林市场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可以为检测野生动物中是否存在结核病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选择的试验动物数量主要取决于每个种类分布、含量和采样的难度等。在一些情形下,从上层食物链中的捕食者或其他生物也可能是其他野生动物中检出牛结核最有用的实验保障措施。而野生肉牛的结核还有赖于通过检查病原体是否存在的诊断方式。能否从被感染哺乳动物中检出牛分枝杆菌主要取决于解剖样品的情况,而病原体在哺乳动物中传播的情况主要取决于牛分枝杆菌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机制。在大多数野生动物和反刍动物中,对牛分枝杆菌感染的表现为腹股沟部主要淋巴结通常损害严重,但对肠系膜淋巴结的破坏则在狩猎者和食腐动物中比较普遍。被丛林肉感染的人和被牛奶感染的人之间的症状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是感染丛林肉的患者大多是成年人和儿童,那些被牛奶感染的人也会被感染。
目前还缺乏充分的科学数据来解释人类结核病的传播以及在野生动物和人体之间的传染。但实际上,这种地方的人类和各种野生动物之间有着很广泛的联系,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一方面,该区域的动物屠宰工作均在开放条件下完成;另一方面,这个区域的人类喜欢原始的动物游戏。但是,由于社区发展的条件很差,比如没有健全的卫生条件、规范的商店、兽医和食品组织,而且没有相关疾病防护的常识,所以参加丛林肉交易活动的人(如猎人、屠夫和中间人)很容易通过皮肤感染,特别是在手上戴着动物的毛皮。如果是开放性伤口或擦伤,它更可能通过皮下通道感染。
四、 结语
牛结核病与人类结核病密切相关,动物产生的牛结核病也是主要因素,导致根除人类结核病计划失败。非洲国家大量食用牛奶、生肉和丛林肉是感染牛结核病的主要渠道,牛奶、生肉和来自非洲丛林肉的消费是牛结核病传播的主要渠道。笔者通过对牛结核病的检测技术和防控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我国养牛业中结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