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力:用中国画致敬新中国诞生
2022-10-28何娟
大红的宫灯,飞舞的白鸽,庄严的漆柱,屋檐上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天安门城楼一派喜气洋洋。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63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呈一字排开,各自穿着中山装、军装、长衫、旗袍,佩戴红色胸花,神采奕奕、身姿挺拔……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巨幅工笔画《新中国诞生》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参观者。画面再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当天,开国大典的盛况。2022年国庆前夕,画家唐勇力接受《人民周刊》记者专访,倾情讲述《新中国诞生》的幕后故事。
把创作任务转化为艺术追求
唐勇力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衣着朴素,笑容亲和。当他提着印有“中央美术学院”字样的黑色帆布包独自出行时,谁也想不到,这位71岁的老先生就是创作巨幅工笔画《新中国诞生》的画家。此外,唐勇力还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在美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巨幅工笔画《新中国诞生》 (受访者供图)
2005年底,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起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取1840年至2000年期间的100多个重大历史主题,由美术家自主选题进行创作。
作为当时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团队的一员,唐勇力积极参加活动,结合亲身经历,绘制画作《唐山大地震》,交稿后,组委会安排他创作《新中国诞生》。
唐勇力的第一反应就想到画家董希文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开国大典》,画作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长期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公开展出,并入选中小学教材,堪称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这是无法超越的。”时隔多年回望经典,唐勇力直呼“望而生畏”,接连用空虚、忐忑、恐惧等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没有任何创作经历和参考经验,更加感到不安、不自信”。
1949年10月1日,董希文是在天安门广场观礼的30万群众之一,作为开国大典的见证者,特殊的经历、真切的现场、鲜活的回忆都有利于他更好地完成这幅史诗级巨作。而唐勇力出生的年代,恰逢油画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领域大放异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画很难担负起重大题材的刻画。
时代的画笔落在了以唐勇力为代表的中国画美术家手里。“要画,就要把《新中国诞生》画成毕生经典!接受了任务就不能瞻前顾后,应该迎难而上、奋发进取。这种心境,这种想法,对我产生了强大的作用。”用中国画致敬中国历史,把创作任务转化为艺术追求,是他在复杂心境下对自己的心理建设。
摒除一切干扰因素精心创作
在媒介资源稀缺的年代,1949年开国大典相关的影像资料少之又少。董希文跳出相机拍摄镜头的局限性,打破技术壁垒,进行艺术升华,选取毛泽东主席和十几位委员代表,将新中国的领袖风采与新社会的群众面貌描绘在同一画面中,蓝天白云下,红旗飘扬,人民欢呼。这种“破局出圈”的思维,也被唐勇力完美继承并发扬。
让63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同框亮相于天安门城楼,呈现新中国的蓬勃气象和恢宏厚重的历史感,是唐勇力创作期间的一大创想。“想象很美好,创作很困难。”作为当代中国工笔画的领军人,以人物绘画见长的他,一度陷入自己构思的闭环里,很长时间都无法下笔。“要画这个题材,人物形象是第一位的,63位委员全景呈现,每个人都要画得形神兼备。”
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产生,包括1位主席、6位副主席和56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开国大典当天,63位委员并没有全部出席,其中,还有一部分委员在地方开展工作。如何表现那些当时并不在现场的人物面貌,成为唐勇力面临的最大难题。
构思框架基本确立,在获得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的认可之后,唐勇力仍不急于动笔,“我们从事革命工作的很多同志,非常低调朴素,留下的影像资料都很少。63位委员,大众耳熟能详的只有二十来人”。除了反复阅读党史、近代史,他还遍寻各地档案室、各级图书馆、各大书店,请学生帮忙进行网络搜索,通过多种途径共搜集到上千张人物照片。因为条件有限,四五十位委员的影像资料只存在于大合影中,“在大合影里,很多照片都小到只有指甲盖那么大,放大细看,更模糊了”。
为了广泛搜集1949年前后的历史资料,唐勇力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人脉资源。与此同时,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力邀他创作《新中国诞生》的事情也在业界广为流传。一时间,重金求画者前赴后继。“一旦陷入金钱名利的泥潭,必然会分心创作,我必须要保持清醒,陌生电话全部拒接,摒除一切可能影响创作的干扰因素。”
除了征询组委会的意见、向专业人士“取经”,唐勇力长期闭门谢客,专注创作,日夜观摩、反复端详63位委员的照片,“我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他们,半夜醒来,开灯,再画几笔”。通过画笔,再现新中国领袖群英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品格气质、精神面貌也在感染着唐勇力,“越画越有动力”。
唐勇力创作《新中国诞生》。(受访者供图)
《新中国诞生》是目前表现领袖风采的画作中,同框人物最多的一幅作品。画面中,主要国家领导人大多身穿军装、中山装,民主党派人士身着长袍马褂,归国华侨则以西服盛装出席,宋庆龄等几位女士的旗袍穿搭也都尽显东方韵味。除了为每一位委员单独创作头像素描和整体素描,还原人物的身材、体格、表情、站姿、仪态,唐勇力还针对特殊年代背景、不同身份人士,研究服饰搭配。
历时3年闭门作画,任由艺术灵感自由挥洒,既吸收传统敦煌壁画的造型、色彩,又融合现代西方美术的素描、透视,唐勇力不仅自创工笔画语言技法,个人的艺术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用优秀作品接受新时代和人民的检验
2009年,共和国六十华诞,《新中国诞生》在中国美术馆公开展出,该作品被列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结项成果,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11年,应国家博物馆之邀,唐勇力开始创作第二幅《新中国诞生》。
“我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又赶上考大学的红利,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靠画笔养活自己……”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对祖国的祝福、对人民的情怀,唐勇力笔耕不辍。
3年后,一幅长4.8米、宽17米、重约1吨的画作铺满了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的整面墙,这也是国博迄今为止收藏的最大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当时年逾六旬的唐勇力都会在闭馆后搭着梯子爬上墙,对画作进行精修细补。第二次创作阶段,因为篇幅巨大、工程烦琐,他的身体也多次暴露出健康隐患。“两次的心态不一样,年龄也不同。第二幅画创作完成,我的病就好了,我的身体甚至比以前还要好。两次创作,不仅促进我个人绘画技术的提升,更使我获得了人格的熏陶和精神的升华。”
两幅《新中国诞生》圆满落成,被业界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打破了中国画无法承担重大历史题材的偏见。对此,唐勇力表示,“这样的机遇落在任何一个中国美术家手里,都可能会打破此前的认知误区”。
如今,作为致敬祖国华诞的两幅扛鼎之作,唐勇力的《新中国诞生》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常被一起提及。两代艺术家接力传承,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人民情怀中汲取艺术灵感,用画笔描绘历史,用作品鼓舞人民,延伸主旋律题材的创作空间,挖掘新时代绘画艺术的美育价值,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用优秀作品接受时代和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