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杰精神 永恒丰碑
——纪念王杰诞辰80周年

2022-10-28武凤珠

人民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李建军王杰烈士

本刊记者 武凤珠

在时间的长河中,王杰烈士短暂的一生或许只有刹那光华。然而,瞬息之间绽放的火花,已足以使年轻的生命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

王杰的事迹感动后人。有人将他的故事写成书籍,如《王杰:“小马驹”的英雄梦》作者王巨成;有人主动研究宣扬他的精神,如江苏邳州王杰精神研究会会长宋端凯;有人将自己视为他的传人,如山东金乡羊山革命烈士陵园管委会原副主任李建军……站在写作者、研究者和家乡人的视角,他们对王杰精神有着各自的体悟。为纪念王杰烈士诞辰80周年,日前,他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追忆烈士生平,感怀王杰精神。

王巨成:让英雄基因融入民族血脉

“王杰烈士的生命是那么的短暂,短暂得像一道闪电,像一道绚丽的彩虹。”王巨成说。

王杰,山东省金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坦克2师工兵营1连5班班长。在江苏省邳州市(原邳县)进行实爆训练时,为保护在场民兵和人武干部英勇牺牲。图为山东省金乡县王杰村王杰烈士纪念馆中的王杰塑像。(王杰村王杰烈士纪念馆供图)

他认为,王杰从童年起就表现出浓郁的勇敢、血性,这勇敢和血性来自王杰出生地——齐鲁大地的熏陶,来自王杰自幼熟知的英雄故事的感染,来自对国家、对集体的深情热爱。于是,便有了王杰自然而然地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生产队马匹;在工兵连演练架桥时,站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却说“一点也不冷”;当洪水来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别人探安全之路;在右手被沥青烫得伤口深可见骨时,没叫一声苦……所有这些,体现的正是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在创作《王杰:“小马驹”的英雄梦》过程中,王巨成特意到王杰的故乡——山东金乡实地考察,并采访了王杰的生前战友韩义祥、辛庆文等老人。在王巨成之前,已经多次有人采访过他们。可是回忆起王杰时,老人们的语气、表情以及讲到动情之处的泣不成声,仍然像是第一次一样。由此,王巨成明白:他们一直没有忘记英雄,他们一直在感动着。“我想,我应该写出可爱的、可敬的、令人感动的王杰,只有这样才能还原真实的、平凡而伟大的王杰,把这份感动传递给读者。”王巨成说。于是,他写了淘气的王杰、热爱英雄故事的王杰;也写了在炸药包即将爆炸时,毫不犹豫地扑上去,把生存机会留给他人,有血性而勇敢的王杰……

“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我们依然需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王巨成认为,这种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就是:心怀远大志向、报效国家;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畏艰难险阻、勇挑重担;在荣誉、待遇、物质上不伸手,拒绝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才是有创造力、有战斗力的民族。”在王巨成看来,宣传英雄、学习英雄、崇敬英雄、争做英雄,形成强大的社会风尚,才能始终保持民族的活力、勇敢、血性,让英雄基因融入民族血脉,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宋端凯:他纵身一跃书写了英雄传奇

“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在日记中,王杰写下诸多类似的话语。宋端凯认为,这些笔迹与心迹,也是对“两不怕”精神的生动诠释、真情书写。

他介绍,在生活、工作和训练中,王杰都乐于助人、敢于吃苦:在宿舍里,王杰给战友倒水;在医院里,王杰帮护士擦地;行军路上,王杰为战友背枪;寒冷的夜晚,王杰替战友放哨;归队途中,王杰拉车送老大娘回家……“他将自己的爱心化作绵绵春雨与和煦阳光,播洒在战友心田,温暖着群众心灵。”

在部队,王杰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一级技术能手”等。在宋端凯看来,这些荣誉背后,浸润着王杰不甘落后、乐于吃苦的精神。他讲述道,在开山铺路工程中,王杰虚心向老战士学习,苦练打锤,凭借自己的毅力与拼搏,取得了一口气抡300锤的好成绩,赢得了“打锤能手”的美誉。“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劲,使王杰在部队里年年都被评为‘优秀战士’。”

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王杰。王杰所在的工程兵部队,常年担负施工任务。在执行训练、施工、救灾等各项任务的过程中,王杰总是抢着到最危险的地方作业。宋端凯认为,王杰不畏艰险、勇当先锋,真正以行动做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作为江苏邳州王杰精神研究会第三任会长,近年来,宋端凯阅读了《王杰日记》和介绍王杰事迹的很多书籍、画册等,一次又一次到王杰事迹陈列馆参观。“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一桩桩事件、一幕幕场景逐渐在我的头脑中定格,挥之不去。”

时光追溯到1965年7月14日,在邳州,王杰组织民兵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时,拉火管突然意外自燃。眼看炸药包就要爆炸,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王杰猛地扑向爆炸点……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王杰23岁的年轻生命戛然而止。宋端凯对此深有感触:“他纵身一跃,书写了英雄的传奇;用‘两不怕’精神,诠释了军人的血性和钢铁般的意志。”

应邳州政府和驻地群众要求,王杰所在部队决定把英雄安葬在他光荣牺牲的地方。在1965年7月16日上午举行的安葬仪式上,方圆十几里的群众闻讯而来,与部队官兵一同组成长长的送葬队伍。战友们眼含热泪,乡亲们失声痛哭。宋端凯说,老百姓自发为英雄送葬,这一幕感人的场景,虽然他是从照片和资料中看到、感受到的,但是多年来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永远无法磨灭。

李建军:将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传承发扬好

李建军是在王杰牺牲的那一年出生的,他一直告诉自己,他是为传承英雄精神而生的。在他看来,传承王杰精神,具体而言,就是传承发扬王杰“两不怕”和“三不伸手”的精神。

“两不怕”精神,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李建军认为,这不仅体现在王杰平时生活工作的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中,而且体现在他作为部队战士的冲锋在前、不怕流血牺牲中。“三不伸手”精神,即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这是王杰在日记中写到的,他平常也是这样做的,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

李建军的故乡山东金乡,也是王杰的故乡。他介绍,这里有王杰广场、王杰中学等,许多地点和机构都以“王杰”为名;金乡的各行各业都在学习王杰精神——学校创建了一批“王杰班”“王杰少先队”“王杰团支部”,社会各界创建了一批“王杰岗”“王杰车间”“王杰队伍”,企事业单位都在争创“王杰号”单位。“近些年,以王杰精神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等也普遍开展,有些单位和党政机关还将王杰‘两不怕’和‘三不伸手’的宣传文字贴在办公室墙面上。”

金乡王杰烈士纪念馆新馆所在的羊山景区,由羊山革命烈士陵园扩建而成。李建军在陵园工作了近40年,烈士的故事触动着他的心灵,使他感到,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尤其是2019年被评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后,我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他说,这激励着他更要将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

猜你喜欢

李建军王杰烈士
木棍的长度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一个新的三元不等式链
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Miniature quad-channel spin-exchange relaxation-free magnetometer fo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王杰:国学与为政智慧
向烈士致敬
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StePPing Control Method of Linear DisPlacement Mechanism Driven by TRUM Based on P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