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互鉴,创新教育新模式
——专访北京大兴熙诚学校创校校长朱建民
2022-10-28刘煜编辑杨冬妮供图郑楠设计刘仕悦
记者_刘煜 编辑_杨冬妮 供图_郑楠 设计_刘仕悦
做唤醒与发现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忽而入秋,瑟瑟凉风让人顿感凉意,驱车前往熙诚学校的途中却满眼尽是绿色,不由得令人心生暖意,更增添了《留学》记者对这所新成立的学校的兴趣。
熙诚学校远离喧嚣的城市中心,隐于远郊,宁静而幽谧的环境正适合莘莘学子汲取知识的养分。漫步校园,琅琅书声不绝于耳,教室中热烈讨论知识的学生,抑或是操场上挥洒汗水奔跑的身影,都将这所学校生动的气息诠释得淋漓尽致。
采访过程中,校长朱建民反复提及并强调教育使命与责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人,同时也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国家战略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作为教育人的初心。”带着这份强烈的责任感,朱建民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梦,真正将为国育才这一教育理念做实做深。
有历史的新学校新型办学模式开辟教育新通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论在任何时代,教育都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朱建民作为万千教育工作者之一,至今已在教育行业沉浸四十余载。一路走来,他曾先后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四所学校担任校长一职,28年的校长生涯让他不断思考教书育人的深刻意义,并一步步探索着、实践着。
熙诚学校作为一所在朱建民退休后正式建立的新学校,与他曾任13年校长的三十五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的熙诚学校校址原来的“主人”便是三十五中国际部。熙诚学校是由大兴采育镇政府担保,金融街资本集团出资举办的一所国际学校。2020年,适逢拥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经验的朱建民校长从三十五中退休,金融街资本集团与朱建民一拍即合,决定在原址上成立一所新学校,至此,熙诚学校集聚了其成立所需要的校址、生源和管理人员,一所定位国际教育的学校应运而生。
朱建民认为熙诚这所学校与其他传统学校有着很大的不同:“熙诚虽是一所新学校,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样的不同一方面源于朱建民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来源于朱建民多年来在三十五中国际部实施的完整教学体系与教学机制,为这所新晋学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说三十五中国际部是1.0版本的话,那么熙诚学校则是升级后的2.0版本。
围绕着“政府支持、企业运作、教育家办学”的新型办学模式,熙诚学校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两种优势叠加起来,形成1+1 >2的合力,“自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后,国家对民办学校数量要求不再有新的增量,而只在存量上进行办学。熙诚学校是‘双减’政策后第一所通过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国有民办国际学校,2022年6月办学资质下发之后熙诚开始招生,因为时间较短,目前第一学期只有35名学生。”朱建民认为,学生与家长选择熙诚学校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自己作为资深校长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积攒下的口碑。“三十五中国际部十年来的课程、师资、校舍,包括升学通道,在社会上的口碑非常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认可。熙诚学校将这些课程加以升级和完善,不忘初心的育人育才,为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的教育,是家长愿意将孩子托付给我们的原因。”
熙诚学校的师资力量强大,授课老师90%为世界名校海归以及大学讲师。朱建民在谈话间提到了多位实现弯道超车的学生案例,这正是他多年来的教育成果,他表示,正是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找到适合的方向,成功实现逆袭,踏入梦校大门。
创新引领教育改革全方位培养国际化人才
朱建民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而课程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课程结构决定了人才结构,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质量。”朱建民说道。熙诚学校沿袭了三十五中国际部“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立志于培养能够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代表中国与世界合作的人。
而承接国际化人才教育的根本则在于课程的设置。以世界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2030年世界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的框架为基础,熙诚学校制定了全新的课程框架,整套课程框架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朱建民表示,“海外院校最看重的学生素质是精神品质,其次是学术能力,再加上对于专业的热爱程度,这三个方面是他们选择学生的要求。”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优秀的人才,应当具备科学、数字、数据、审美、健康、计算以及阅读七个方面的素养。因此熙诚学校全面升级了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生活自主能力、户外运动能力、媒介素养能力等,并非单纯直接引进国外课程,而是按照符合中国教育发展规律来培养人才。
在熙诚学校学术委员会与朱建民的不断探索下,一系列具有独一无二本土化特色的课程诞生了,“企业课程、升学规划课程、研学课程、营地课程、国际竞赛课程、跨学科项目研究课程和社团课程,这些都是熙诚学校多元课程体系的最佳实践”。这些课程符合中国教育国情,更加适合中国学生。“熙诚学校的课程是科学且开放创新的,我们并不是关起门来办教育。如大家所见,熙诚学校的课程全部都是小班制,上课也不再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而是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师生之间化身为学习共同体。老师的角色由演员转变成导演、编剧、制片人,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表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输出,毫无互动。”朱建民生动地阐述着熙诚学校的课程设置。
朱建民一直认为,学习并不该只追求分数,而应该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找到真正的学习动机,未来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向,而不是在分数中迷失自我。“传统学校里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是分数的差距,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的也是分数的差距。但我想说的是,分数并非能代表一个孩子真正的能力,我们要用差异来代替差距。”朱建民希望,通过唤醒教育,用每位孩子的差异来代替差距,获得学习的自驱力,找到自己的跑道,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也正是熙诚学校教学的最大特色。
熙诚学校高中实行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一对一的学业导师和生涯导师,建立学业和将来申请大学专业的联系,双导师伴随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活与成长。这样的教育制度能够真正读懂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潜质,引导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或者潜质学科。每周五,学校还会组织学生们参加“知行课堂”,他们通过接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装备、航天航空、生物医药、芯片等领域的前沿产业资源,不仅能够激发社会责任感,了解今天和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更能以多元化的角度去思考,去观察世界,了解社会的发展脉搏。提前感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更加从容、理性地做好人生规划和职业的选择,这正是一站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根系中华 面向世界
熙诚学校的“熙诚”二字“熙”为光,代表给人方向和力量;“诚”是做人之根本,而“熙诚”意在“鼓励学子感受到内心的光,向光而行。”对于熙诚学校校名与校训的来历和内涵,朱建民这样说道。一直以来,朱建民在教育里看到的并非只是眼前的几年,而是“跳出教育看教育”,目光旨在培养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以后中国需要的人才。“好的教育要向前眺望30年,思考30年之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绝不能为了今天的考试而教,为升学而教,而应该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来育才。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朱建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学生首先需要有民族认同感。“无论在哪个国家学习都不应忘掉自己的根在哪里,必须时刻保持中国心。”朱建民认为,面对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走出国门接受国际教育的留学生日趋增多,每位学生必须对自己从哪来,未来要到哪去有清晰的认知。要对国家有责任心,对民族有责任心。这样才能作为国际化人才代表中国与世界对话,代表中国与世界合作。这也正是符合熙诚学校“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人”教育目标的最好表现。
2021年,回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首次超过100万人,越来越多的海归选择回国参与国家的建设。这更加坚定了朱建民对于国际教育的信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教育应当服务于国家战略,同时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促进中国自己的教育现代化,就是在促进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多年来,朱建民一直以这样兼济天下的心胸与坚定的信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三十五中,他追逐的教育梦想得以实现,如今在熙诚学校,朱建民也将进一步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全部倾注,他认为,这是他退休以后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熙诚学校的教育机制比起三十五中国际部更加灵活,更具有开放性,熙诚是一所完全与国际接轨、未来将引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一所学 校。”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加速重构与演变,中国肩负着大国之使命,与世界的沟通频繁密切,需要大量能够适应国际化竞争需求的人才来带动整个社会发展。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使命、方针、任务、育人目标与发展重点: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而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根基,离不开优质教育的赋能,国际教育在其中是极其重要的角色,既要满足国家战略发展,也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看得清前方的道路,才能走得远,走得稳。朱建民对此十分笃定,“熙诚将始终跟随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方向,做国际教育的先行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事业的完成必有其精神之源。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有干劲、向未来,有着任其发展的宽广舞台。他们将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奋学习。熙诚也将谨记“笃志熙国,行知诚意”的校训,持续紧跟国家战略发展,做好的国际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坚实有用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