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如果国宝会说话》探讨公众考古视域下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创作转型
2022-10-28谢娅明马江波
谢娅明 马江波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00)
与历史类纪录片不同的是,考古文博类纪录片的侧重点在于考古过程的记录、方法技术的展示、遗迹遗物的内涵价值以及考古学家的故事等内容,但公众的刻板印象中,无法区分两者或单纯认为考古纪录片就是挖墓,文博纪录片就是鉴宝。此种可能还存在一个原因即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向来运用解谜探秘的拍摄制作方式,虽然这种艺术手法能够有效引起公众对节目本身的关注,却难以形成持续性影响,部分公众还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储备对纪录片讲述内容理解产生偏差,最终对于学科的公众传播度可想而知并不那么理想。伴随媒介革命,考古文博类综艺、直播等不断走入公众视线,纪录片反而受制于其形式后继无力,然而也并不乏佼佼者推陈出新,精准地把握住新媒介的特点打造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如《如果国宝会说话》。2017年,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一经播出,便迅速获得观众的喜爱,微博上关于节目中的文物讨论不断,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从古蜀文明到中原文化,100件珍贵异常的国宝在该片中向观众展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既有内涵又与时尚结合,用年轻化的语态去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用“卖萌”俘获了无数观众的芳心。《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多变的叙事视角、“潮流”的视听语言等方面为考古文博类纪录片的转型创作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1 《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内容构建
王佩、高蒙河认为:“就内容主题而言,考古纪录片是对考古学成果的记录,有科学史料作为依据,有专业阐释作为支撑,是学术成果的文化表达,与一般纪录片有异。从表述形式来看,考古纪录片强化故事性、追求戏剧化、提高观赏力、用画面叙事等手段,与考古学文本著作表述不同。”考古文博类纪录片简而言之是考古成果及保护利用与艺术形式的结合,其基本属性为环境真实、时间真实、真人真事。除去这些具有纪实性的基本属性之外,它还应该达到公众考古所要求的科学性、文献性、知识性以及故事性。传统纪录片必然没有完全脱离此般属性,只不过一味地追求标准会让一类纪录片形成模式化,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刻板印象。在公众追随的流行词条快速替代与被替代,媒介活度几乎覆盖公众日常的当代,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必须站在主位上主动创造热词让公众议论。
1.1 以小见大的叙事主题
根据目前所播出的三季75集节目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整体叙事主题直接指向华夏文明,具体一点即中国文物的故事(表1、表2)。从目前纪录片播出进度不难发现,节目对于文物的选择分别考虑了文物的时间、地域、价值、代表的社会领域,如第一季前七集年代皆为新石器时代且是由新石器时代早期向晚期的依次递进,从三季内容播出顺序上时间顺承这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从三星堆青铜人像、三星堆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箔、古滇国贮贝器、五星出东方锦护臂等文物上体现了中国文明起源多中心,纪录片充分认识到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突出表达了不同区域发现的文物所蕴含的当地文化。再者,很多文物发现意义都有划时代的影响,如:龙山蛋壳黑陶杯作为龙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它的发现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跨入,一次生产力的变革,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性;如后母戊鼎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至今为止出土的中国古代最重青铜器,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件工艺品在博物馆中陈列,它的重量、工艺、身份在向公众展示曾经的商王朝的青铜铸造技术多么精湛;同样意义重大的还有商鞅方升,即使这只是商鞅变法的一个环节,但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有标志性意义。此外有些文物并不独树一帜,甚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物什,而正是这些常用品让后世了解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季的贾湖骨笛吹响了九千年的笛声,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史。“笛”这种乐器直至今日还被许多的音乐人所热爱,九千多年的传承更是连接了不同时空中古人与今人对音乐同样地热爱。与音乐文化一样源远流长的还有中国茶文化,第三季法门寺地宫茶具为唐代饮茶之风提供了佐证,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茶”都有不同的解读,魏晋南北朝多为茶汤,唐代奉行煎茶,宋人喜爱点茶,还有各朝兴起的斗茶文化,茶文化的流行还带来了茶具的变革,宋时为了斗茶产生了专门的黑瓷。如今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地位并不如古代那么重要,但以茶待客之道早已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对于“茶”的研究也从庙宇走向了殿堂。可以说该纪录片一集用5分钟诠释一个文物看上去捉襟见肘,无形中却通过每一个小主题编织了一个全面的社会形态演变,将古人的生活场景投射在一件件物件之中,让公众仿佛置身于一场真实的“梦境”。
表1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主题汇总
表2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主题汇总
1.2 内外交替叙事视角
在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中,不同的叙事视角影响着大众的直观感受。在叙事学领域里,广为流传的是托罗多夫提出的三种方法:第一,全知视角,叙事者是全知全能的,能够全盘掌握所有信息,甚至能够了解人的内心活动;第二,内视角,叙事者和某个人物知道的同样多,仅说出这一人物了解的情况;第三,外视角,叙事者仅从外部观察所发生的事情,不进入任何人的内心。
全知视角讲述故事时不受限制,一直是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中的主导叙事视角,此种视角对节目剧本编写科学性要求相当高,同时它与公众有距离感,公众很难代入与其产生共鸣。内视角允许叙述者和角色保持相同的角度,观众可以轻松进入情节。例如,《击鼓说唱俑——唱响我人生》采用了第一人称内视角,陶俑化身为说唱歌手介绍了陶俑的不同形式、特点和用途:“我是东汉时期四川盆地的说唱艺人,左手持鼓,右手握棒……我正要瞬间发力,逗翻场上所有观众……”说唱歌手是现代社会才产生的一类职业,听上去似乎是与“古”毫不相干,而恰恰是因为击鼓说唱俑出土于四川地区且形态呈打鼓状,这又自然地把击鼓说唱俑与现代四川地区的方言说唱文化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公众熟知又富有感染力的介绍似乎把观众带回到2000多年前观看说唱歌手的现场表演。同时节目也有很多运用外视角进行解读的地方,如在解读画作或者是器物表面绘画时,完全是解说者去描述画面的人物、景色、含义,更重要的是节目没有刻意解读目前对于一些文物及背后史实研究的争论点,偶尔还会用一些俏皮的话语猜测或发出疑问,用公众的视角讲述文物与人的关系,透过文物本身去了解不同时代特色以及古人的思想生活观。《如果国宝会说话》根据文物不同的特性不停地转换叙述视角使纪录片表达变得更加“接地气”,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又不生硬呆板。
1.3 碎、块状穿插叙事结构
第一是碎片化拆分结构。这部微纪录片呈现碎片化的原因是每一集时长很短,并且还是分四季播出。尽管每集只有5分钟时长,但短小不代表粗制滥造。整体上来看,其讲述了100件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宝,这100件国宝完整地构建起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然而在制作方式上,此部微纪录片又采用了网络流行的短视频拍摄方法,短视频能够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节省了更多的观看时间。转而言之,从纪录片任何一集开始观看至少都可以获得对该集讲述文物的大概了解。纪录片的碎片化拆分有力地缓解了当代公众对知识的诉求与学习时间不完整的冲突,也正是如此,它可以在抖音、B站、微博等短视频平台区块活跃,因而在《如果国宝会说话》播出后,此种碎片化的微纪录片信息传播方式开始越来越受欢迎。
第二是线性与块状叙事相结合。线性结构是考古文博类纪录片中最常见的结构,即基于时间或空间之类的逻辑关系叙事。《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越王勾践剑:胜者为王》《红山玉龙:寻龙玦》《陶鹰鼎:陶,醉了六千年》等都是采用线性结构来讲述文物的起源及文化背景。但往往因为时长的限制和涉及的材料复杂,线性结构并不一直满足其叙述需求,所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常常是线性与块状相结合的叙事结构。这是一种相互补充叙事方式,不仅可以梳理不同文物的历史背景,还可以将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包容进去。在甲骨文那一集中,将甲骨文的内容用动画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在观众面前直观地展示商周的社会风貌,同时也展现出甲骨文是塑造与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线性结构和块状结构的结合让微纪录片的表达流畅而又不单调,并且块状结构能够从不同侧面解释主题,也保证了叙事的严谨性和流畅性。
2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视听符号传达
电视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视听组合艺术,视听元素主要由镜头、文字和声音构成。《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视听语言不仅精炼唯美,而且充满文化内涵、富有哲理。该节目不像《国家宝藏》此类综艺节目那样需要舞台和表演,也不像传统考古文博类纪录片的长期跟拍与制作。其采用更加多元的拍摄手法和后期特效、与众不同的解说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等,综合阐释每件文物更深层次的内涵,以达到强化公众对于节目内容理解的目的,用精短打造精美。
2.1 多重技术打造的精美画面
考古文博类纪录片叙事自然是要贯穿史今,但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过去的时空是什么样今人是没有见过的,为了更好地呈现画面感,拍摄时如何用现代技术去构建叙事空间尤为重要。《如果国宝会说话》视听语言构建的空间和时间将观众引领进入历史时空,用有声语言解释空间的历时变化,结合虚拟和真实,恢复或展望叙事空间的动态画面,让观众真正了解文物的当代价值,满足听觉美和视觉美的多重审美需求。如在拍摄夏代晚期的三星堆青铜神树时,因为神树结构精密复杂,自1986年在三星堆出土后,花了8年的时间修复,珍贵无比。神树的拍摄是制作团队的一个大难题,将近4米高的神树被圆形玻璃全面围住。无论拍摄哪个角度,玻璃都会立马反射出光来,但为了保护文物,玻璃罩也不能被拆除。为了更好地呈现神树完整的面貌,摄制组使用数字扫描技术将三维动画与真实拍摄结合起来,完整地呈现了神树的气质和灵魂。同样利用数字技术的还有《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用三维立体形式拍摄360度展示了玉琮的全身,以动画形式显示玉器上的人面兽身像,观众可以准确地观察其丰富的符号和美丽的图腾。那些只存在于故事中、没有见过的、形象不存在的事物通过具体的表现来更加持续和有效地传播。除了数字技术外,导演还结合了动画制作,在介绍“刻辞骨柲”时,将甲骨文做成动画去还原一个商代男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人”字插上发簪就成了“夫”,这表明他可以担起家庭;出门打猎时,“夫”双手摆动又形成了“走”,画面形象生动简单又趣味满满,瞬间感觉到那些来自远古的文物不再冰冷而是充满了温度。不同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让纪录片的故事性和科学性达到了平衡,也正是该纪录片在网络中风靡一时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拟人诗意的解说风格
除了精美的画面外,此微纪录片还采用了有特色的解说词和拟人化的方式,成功地用“卖萌”与“文艺”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第一集中的《人头壶:最初的凝望》中就是这样讲述的:“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用诗意化而又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将过去与现在串联起来。再如《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声》中说道:“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解说词不仅韵律感极强还能唤起观众的思考。在诗意和哲理之外,语言还呈现出“呆萌”,在宣传海报中,将太阳神鸟金箔形容成美瞳,用三星堆青铜人像自述“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微纪录片中最典型的宣传语就是片头片尾“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另外在第十二集解说讲解《鸮尊:一只猫头鹰的待遇》时语速飞快,弹幕上都在调侃“猫头鹰你等等我……”,这样多样化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不呆板、灵动又贴地气的风格,它每一集的解说词最多不会超过1300字,但却经多番修改,字字斟酌才有了荧幕上精彩的呈现。
2.3 变化无穷的声音
《如果国宝会说话》另有一大特色是解说者杨晨的声音,解说者原本的声线非常温润低沉,但在此微纪录片里杨晨时而诙谐幽默,时而严肃凝重,时而又一本正经中夹杂点委屈,这种差别颇有一种“反差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声》中,悠扬的笛声配乐既表达了主题,又能将观众带入远古的历史感中,并且邀请了中央民族乐团笛箫演奏家丁晓逵进行了骨笛演奏,让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9000年的斗转星移之后这门艺术在当今的传承。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曾侯乙编钟:复刻传奇》,这一集的宣传海报上就写着编钟的拟声词“duang~”,在这一集中并没有用旁白和配乐,只有一段1986年试音时录制的音频。编钟的声音由清脆到浑厚久久不绝。为了使节目对观众更具吸引力,此微纪录片的音效也以独特的方式处理。在配乐基础上,它还提供了一个声音场,为讲述国宝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此外,为了使国宝更富表现力,著名古琴演奏家陈雷激先生也亲自参与了演奏。用古老的乐器古琴与电声结合的创新方式,产生的效果也非常精彩。
3 小结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国家宝藏》再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些现象级考古文博类节目一方面在与公众诉说考古文博学科与大众日常生活之间没有壁垒,可以讲当代的社会风貌在中国历史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另一方面从非大众化的视角解读对于文物、对于学科、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正因《如果国宝会说话》敢于突破模式化、常规化,首先从内部思考纪录片的候群症,找寻知识精英化与知识大众化抗衡点,其次把握利用外部创造的媒介环境,主动“造梗”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形成了广泛的传播,进而为公众考古的实现提供了范例。
①王沛,高蒙河.考古纪录片的类别和特性[J].南方文物,2017(2):226-231.
②王琳艳.我国文博类纪录片的症候解析与功能释放[J].电影评介,2019(3):96-99.
③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98.
④李萌.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0;何莹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⑤汪凌霄.文博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⑥米雅璐,袁文丽.文博类纪录片媒介仪式的双重建构——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新闻世界,2020(2):28-31.
⑦杨勇.纪录片《考古中国》的叙事特色[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105-107.
⑧余雪霏.文博类综艺节目的故事化表达与仪式化呈现——以《国家宝藏》为例[J].视听,2020(5):38-39.
⑨代佳鑫.新媒体语境下文博纪录片的创新研究——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1):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