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
2022-10-27张峻诚杨宇杰郭祥河
张峻诚 杨宇杰 郭祥河 王 哲 张 松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0 引言
配电终端是电力企业提供用户供电服务、保障输电稳定的核心,随着国家电力建设工作的不断完善、配电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配电终端在市场相关领域内的覆盖率也越来越高[1]。尽管这一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行业发展的助力,但由于集成在终端的电力设备部署更加复杂,导致配电终端在运行中出现异常工况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在深入对市场电力企业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电力企业仍在采用传统的终端运维与巡检模式进行作业,此种作业方式不仅会增加配电终端管理的成本,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能造成浪费,从而影响电力服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为实现对配电终端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配电站的供电服务水平,有关单位提出针对配电中心的终端监测技术,通过部署传感器等方式,进行配电终端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感知与反馈传输[3]。但根据现有工作的执行现状可知,现行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对配电终端的感知,但却无法保证监测的数据稳定传输到前端,从而导致监测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发挥监测工作在电力企业内更高的效能,本文将在此次研究中,引进5G通信技术,设计一种针对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的全新监测方法,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终端健康状况的实时感知,全面保障配电、供电、输电服务水平。
1 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数据采集
为实现对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测,保证监测结果反馈的时效性与连续性,引进5G通讯技术,进行配电终端运行数据的采集设计[4]。在此过程中,建立核心监控网,将5G R15通讯协议作为数据采集标准,建立监测终端传感器与通讯设备之间的连接,设计采集端数据反馈频率。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配电终端运行数据的主动采集,此过程如下计算公式所示:
式中,Q表示配电终端运行数据的主动采集;I表示通讯协议;t表示采集端数据反馈频率;n表示5G通讯网络节点数量。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后,考虑到5G通信网络节点会在流通数据过程中出现差动延时,此种问题会导致采集的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在建立监测终端的通信连接后,进行采集数据延时的补偿。此过程如下计算公式所示:
式中,T表示采集数据延时的补偿处理;A表示5G通讯网络覆盖范围;B表示网络节点平均延时;C表示5G通讯网络有效通信链路;D表示5G通讯网络链路覆盖率。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数据高精度采集。
2 配电终端短路电抗在线量测
短路电抗是评估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的主要指标之一,确保监测终端之间建立良好的通信连接后,可以通过对配电终端短路电抗的在线量测,初步掌握配电终端运行工况[5]。量测前,根据配电终端的部署,建立如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简图。
图1 配电终端等效电路简图
图1中,R表示为电阻。根据等效电路的绕组原理,采集配电终端中电压、电流的相量值,将此数值作为参照,代入等效电路图,计算在不同工况下终端的短路电抗值,此过程如下计算公式所示:
式中,R为配电终端短路电抗值;m为配电绕组系数;j为励磁阻抗;n为变比;a为励磁电流;b为励磁电压;X为配电终端短路电抗有效负载。将不同工况下的终端作业参数进行代入式(3),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配电终端短路电抗的在线量测。
3 终端运行工况实时监测与健康评估
完成上述设计后,对在线量测数据进行实时反馈,将反馈的结果作为实时监测结果。此过程如下计算公式所示:
式中,P为终端运行工况实时监测;f为监测信息反馈时序;h为监测信息有效传输距离;β为A/D采样通道数量;λ为同步时钟精度。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监测与反馈的信息,进行配电终端健康状态的评估。评估时,设定配电终端健康状态评估指标,包括终端作业环境适配度、配电终端蓄电池综合性能、通信性能、电容缺陷、电磁兼容性、三遥状态(其中“三遥”表示为“遥测合格率”、“遥信正确率”、“遥控成功率”)等。根据预设的指标,按照下述计算公式,进行配电终端的评估:
式中,μ为终端运行工况健康评估结果;g为评估量化等级;E为指标权重;x为评估指标。根据μ计算结果,对其进行量化,设定μ的量化范围在0~1之间,当μ趋近于1时,说明配电终端运行状态良好。反之,当μ趋近于0时,说明配电终端运行环境中存在异常因素可能对其造成干扰。一旦出现后者情况,监测信息将通过报警的方式反馈给前端,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终端运行健康的评估,以此完成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设计。
4 对比实验
上文从三个方面,完成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设计,为检验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将以某地区配电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单位,设计如下文所示的监测对比实验。
实验前,根据测试需求,获取此配电服务中心终端运行概况,结合对现场的勘查,此次实验所选的配电终端覆盖10kV线路30条,其中含有不同型号的断路装置与运行开关。为确保监测过程的可视化,需要在掌握试点实验区域的概况信息后,在有效监测区域内搭建实验环境。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环境技术参数
完成对实验环境的部署后,按照本文设计的方法,对配电终端运行工况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引进5G通讯技术,将其与配电终端作业环境监测传感器进行连接,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配电终端运行数据的采集。为确保监测结果具有时效性,应根据监测作业实际需求,进行5G通讯技术参数与环境的部署。设计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5G通讯技术参数与环境部署
在5G通讯技术的支撑下,进行配电终端短路电抗的在线量测,通过此种方式,掌握配电终端的实时运行情况,将反馈的数据在前端进行展示,通过此种方式,实现对终端运行工况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配电终端的健康评估,并及时对存在异常的终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在此基础上,引进基于4G通信技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作为传统方法,使用传统方法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配电终端的监测。将不同时段下反馈监测结果的丢帧率作为评价方法可行性的指标。按照下述计算公式,对监测结果的丢帧率进行计算。
式中,γ为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p1为监测视频总帧数;p2为监测终端接收的视频帧数。按照上述方式,统计本文监测方法与传统监测方法,监测后反馈结果的丢帧率。如图2所示。
图2 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结果丢帧率
图2中,实线为本文方法监测结果的丢帧率,虚线为传统方法监测结果的丢帧率。
根据上述图中曲线的波动范围可以看出,使用本文方法进行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可以缓解监测结果丢帧现象,通过此种方式,保证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结果的连续性。综上所述,得出对比实验的结论:相比基于4G通信技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本文设计的基于5G通讯的监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监测结果的感知能力更强,可以有效解决监测结果出现丢帧问题,从而提高监测结果的连续性与可靠性。
5 结束语
本文开展基于5G通讯的配电终端运行工况监测方法设计研究,通过此次研究,明确配电终端实时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后续进一步的工作中,还需要根据相关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本文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深化,以此种方式实现对配电终端故障与隐患的实时感知,降低由于监测不及时导致的配电终端运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