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健康主导的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环境*

2022-10-27王晓博南海龙

工业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霍芬里斯巴特

王晓博 宋 旸 南海龙

(1.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144; 2.北京市正泽学校, 北京 100034;3.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 北京 100029)

0 引 言

健康一直是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人居环境科学的重大议题。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断产生新的健康问题。除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样的严重公共卫生事件,肥胖、慢性病等生活习惯病也在显著增加。研究预测到2040年,排名靠前的致死风险包括烟草、高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酗酒、环境颗粒物、高钠、高空腹血糖、低全谷物、高胆固醇、肾功能受损[1]。这一趋势显示,生活习惯、环境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许多健康问题是由医疗保健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2-3]。大量的研究显示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健康,而自然环境多呈现出积极的促进作用[4-6],被认为具有恢复性。环境可以通过增加人们锻炼的机会、促进社会交流、缓解心理压力这三种方式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7-8]。

慢行系统指以步行及骑行等以人力为主要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系统[9]。慢行环境指慢行系统及其周边的环境,可以在促进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社会交流、缓解压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优质的慢行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引导人们增加锻炼行为,有助于减少肥胖、疼痛、焦虑,有助于慢性病的缓解与恢复,也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人们在重大疫情中存活的机会。

如何为人们提供有活力的慢行系统,是各国都重视的课题。英美等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推动健身步道的建设,分为“景观步道、历史步道、休闲步道和连接步道”等类型[10]。美国旧金山东湾绿道分离了自行车和步行路径,配置了饮水机、自行车架、遮荫植物、里程标记等设施[11]。挪威建设骑行道路网,绘制区域骑行地图,为骑行者规划休闲路径,规划建设免费自行车系统[12]。我国有多篇文献研究涉及此主题[13-15],实践领域也在不断探索[16-17]。

位于德国东南部巴伐利亚州阿尔高地区的巴特·沃里斯霍芬被誉为克奈普之城。巴特·沃里斯霍芬因神父塞巴斯蒂安·克奈普及其所创立的克奈普疗法而闻名于世。日本的上原岩先生到此地考察,尤其受到森林中克奈普步道的启发后,掀起了日本森林疗养的热潮。我国从日本引入森林疗养的理念后,发展了森林疗养、森林康养[18],并成为康复景观的一个重要方向。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系统特点鲜明,健康主题明确,其特色步道与骑行道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可以为设计与建设我国城市社区慢行系统及康养小镇、自然疗养地步道、骑行道等提供参考。

1 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环境中的健康氛围营造策略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环境健康氛围突出,主要通过克奈普健康理念主导,提供多种运动锻炼活动的选择,积极的自然环境干预,服务设施健康主题鲜明,可以与运动疗法结合的慢行系统等策略得以实现。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系统所展现出的特点与目前国内实践领域倡导的慢行系统空间特色化、景观优质化的理想目标相一致[19]。

1.1 鲜明的健康理念主导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环境,是克奈普健康理念的载体与媒介。克奈普疗法是欧洲传统医学(TEM)中唯一被科学证明有效的自然疗法[20],巴特·沃里斯霍芬的一切皆与克奈普疗法息息相关。克奈普疗法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五大支柱——水、植物、运动、营养和平衡[21]。水是克奈普疗法中的重要内容,水疗是其独特的替代疗法,具体内容包括踩水、肘部浴、冷手镯、水柱冲击穴位等。植物中的药草被克奈普充分利用,他研究了40多种植物的药效并加以应用。运动指通过定期锻炼来保健。营养主要在饮食中考虑,克奈普疗法提倡多吃植物、少吃肉类。平衡指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秩序和内在的平衡。克奈普疗法的运动理念认为,合适水平的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先决条件,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好。运动应建立在强运动与休息之间的动态平衡上,远足、骑行等主动运动都是提倡的。单次行走显示不出效果,应该贯彻滴水石穿的精神,每天走1 h或者每周骑自行车2次。其他的运动还包括游泳、高尔夫、网球,甚至各种形式的按摩(被动运动)。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系统是克奈普健康理念中运动理念的直接载体,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锻炼路径。同时,慢行系统的环境也是传播克奈普健康理念的重要媒介。步道、骑行道串联起众多水疗设施、药草园、食物花园、平衡设施等。慢行环境中还常有体现克奈普五大健康理念的景观小品、文字标识等。这些设施、专类园、景观小品与标识,时刻强化着克奈普的五大健康理念,也随时彰显着慢行环境的健康主题(图1)。

1.2 提供多种运动锻炼活动的选择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环境,为人们的运动和锻炼等活动提供了多种的选择。有证据支持多种选择带来的控制感及体育运动和锻炼,对于缓解压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健康。

好产品也需要好服务,不仅要针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好的产品,还要与时俱进转变销售方式和模式,做好售后服务。比如,农村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将传统的赶集搬到网上,通过线下的实体体验,在线上完成交易,让农民坐在家里上网赶集就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好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物品价高货次的问题,既降低了商品的流通成本,又节约了社会资源,交易的商品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赞许,发展前景十分令人看好。

巴特·沃里斯霍芬有主题命名的步道21条,骑行道33条。这些步道、骑行道沿途有不同的景观风貌,其长度、耗时、高差、最佳使用季节、难度等都有清晰的规划与说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时间、身体状况和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步道或骑行道进行活动。通常在超过15 min后的运动时长被认为是达到了运动状态,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每条慢行道路都可以提供1 h以上的运动。人们可以自行在慢行系统上散步、北欧行走、慢跑、骑行,这些运动能够使肌肉骨骼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心肺及代谢率正常化,同时促进心理放松。人们也可以参加一些由专业人士引导的主题性特色活动,如“五元素远足”“五元素自行车之旅”“冬天在山里徒步旅行”“玫瑰园之旅”“草药之旅”“感官之路”等。慢行步道周边还会有球类场地,人们可以进行集体的球类运动。

1.3 积极的自然环境干预

巴特·沃里斯霍芬步道与骑行道沿线环境有大量自然景观,而自然景观被许多研究证实属于恢复性环境。慢行系统沿线的自然景观涉及森林、农田、草甸、高山、湖泊、公园、花园等多种类型。在步道或骑行道上,人们可以观远山、观林、观溪/湖、观鸟、观昆虫,还可以接触、嗅闻芳香植物,认识甚至品尝可食用植物。“自然体验森林”“克奈普森林之径”“草甸冒险”“老树和大道”“观鸟瞭望径”等,这些步道、骑行道的名称能够反映出沿途的自然景观风貌(图2)。克奈普森林之径中森林林相整齐,林下植被简单,树木高大、树干通直;步道周边灌木较少,视线通达,视觉感受安全。草甸冒险步道穿行于森林、草甸、果园、农田、湖水之中。老树和大道沿途有高大的美国悬铃木、山楂树篱、克奈普疗法中的药用植物菩提树以及小教堂旁1647年种植的古树。多条步道取径疗养公园中的芳香花园、药草花园、玫瑰园。奥斯特劳赫多夫和哈滕塔尔间步道沿线可以体验高差并远眺阿尔卑斯山。这些自然环境对于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

1.4 服务设施健康主题鲜明

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环境中的服务设施健康主题鲜明,人们可以舒适地使用这些服务设施。这些设施成体系地存于小镇中,包括建筑、景观建筑或构筑物、景观小品或城市家具及各类标识等。慢行系统周边分布着教堂、博物馆、音乐厅、疗养院等建筑设施。慢行系统经过小镇内多个历史悠久的教堂,有研究显示历史街区[22]具备恢复性。博物馆也被认为是具有恢复效果的环境,克奈普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与健康关系密切,馆内常举行健康讲座。音乐厅活动可结合音乐疗法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3家塞巴斯蒂安疗养院内可提供克奈普疗法的各种水疗及健康饮食(图3)。肘部浴与足部浴是水疗设施节点处的标配,这些设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疼痛。小镇有23个水疗设施节点,其中一处体现克奈普水疗精髓的枝条浴亭,人们可以通过吸入含有盐分的高湿度空气,调节呼吸系统(图4)。

在标识方面,有指示性标识、启发性标识、形象标识、互动性标识,让人们在使用慢行系统时随时对于环境有控制感,同时具备一定趣味性。指示性标识让人们掌握路径等各种信息,减少迷路。启发性标识,传达克奈普的健康理念,用发人深省的文字引发人们的思考。形象标识,直观地展示场所信息,这在赤脚路上有清晰的反映。互动性标识,参与性强,有的需要人手动翻看,有的可租来点读笔点击参与性标牌,能够听到不同鸟鸣(图5)。

1.5 可与运动疗法结合的慢行系统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系统上能够开展的步行运动强度大部分为中等,同时存在少量低强度和高强度的线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运动需求,同时兼顾弱势群体和运动达人的运动需求(表1)。从运动疗法视角,分析巴特·沃里斯霍芬排名前10位步行与骑行线的运动强度发现,9条步道与8条骑行道的运动强度都是中等,可适用于多数人群;同时也有少量道路可进行轻度与高度的运动,兼顾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运动需要。运动强度指标选择代谢当量(MET)与最大摄氧量。运动效果能在摄氧量上反映出来,最大摄氧量一般能说明人体健康程度[23]。评价运动强度及难度可为锻炼选择提供依据(表1):根据步道长度与高差计算坡度,根据步道、骑行道长度与耗时计算速度,进而推算出各条步行及骑行运动产生的代谢当量与耗氧量。计算结果显示,在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系统中排位前10的步行及骑行运动代谢当量在2~8水平,集中于3.2~5 METs水平,单位时间内最大摄氧量约6.53~32 ml(O2)/(kg·min),运动耗时80~225 min。其中,步行产生的代谢当量在1.86~3.76的范围水平,集中在3.4 METs左右,单位时间内最大运动摄氧量为6.53~13.17 ml(O2)/(kg·min),耗时60~190 min。

1995年Pate等提出按MET值对体力活动进行划分的模式:轻度,小于3 METs,中度,3~6 METs,重度,大于6 METs[24]。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以及美国体育医学会(ACSM)推荐的运动强度为3~6个代谢当量,运动时间每天累计运动30 min以上[25]。综合来看,根据自身条件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行代谢当量3~6的中强度体力运动为佳,巴特·沃里斯霍芬中排名前20位的慢行道路能提供大量中等强度的运动,且运动时间均在30 min以上。有研究显示,中度体力活动可以明显减少总体脂[26],可满足大多数人的健康需求。一般情况下,身体越健壮,最大摄氧量越大,人体运动系统及氧气运输系统越正常且工作效率高,而锻炼或训练能提高机体最大摄氧量。

同时,慢行系统还提供轻强度和重强度运动的机会,满足不同身体状况使用者运动需求。比较耗时1.25 h左右的运动方案 ,步道和骑行道中各有一条轻强度运动道路,即60 min的赤脚路和90 min的儿童单车游线,它们能为包括老年人和儿童等体质偏弱人群提供安心锻炼的机会;80 min的骑行路环巴线I可提供运动强度稍大、MET值为6~9的锻炼。

2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特色慢行线路

2.1 赤脚路

赤脚行走似乎在德国很受推崇。巴特·沃里斯霍芬的赤脚路位于疗养公园中,可以称为德国赤脚路“活化石”,被誉为拥有最佳舒适脚感的场地。克耐普称调节血液循环始于增强脚部感知,进化的开始就是赤脚——这是使我们的身体最适应地球的状态[27]。

赤脚路中有24个体验主题,分别为:骨之足、时间之足、树径、水之足、逆行之足、冷足、土壤之足、度量之足、色彩之足、玫瑰之足、石之足、视觉之足、泥浆之足、迷宫足、平衡足、7个斯瓦比亚人之足、鸟之足、感知足、沙滩之足、白人之足、汗之足、鹅卵石之足、清晨之足、寻味之足。

这些主题关注到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度觉、时间觉、平衡觉以及触觉等多种感官,并通过景观设施将环境刺激予以强化。在视觉方面,玫瑰之足的路段在玫瑰园的园中园内,能够欣赏到550种玫瑰。在听觉方面,鸟之足路段人工饲养了很多鸟类,可听到鸟鸣。在嗅觉和味觉方面,寻味之足位于芳香花园和药草园,这里有250多种植物可供人们摘下、揉搓后放到鼻尖闻香,厨房植物、烹饪药草还可以放入嘴中品尝。在温度觉方面,色彩之足在路面上绘出不同色彩的脚印,让人们感受柏油路面上不同色彩吸收阳光后的不同温度,其中白色最凉,黑色最烫。在时间觉方面,人站在时间之足节点地面圆心位置的月份轴上,能够通过太阳投在圆周上自己的影子看出时间。在平衡觉方面,平衡之足沿线的100 m赤脚步道上布置了5个平衡装置,人们可以在上面训练自己的平衡能力(图6)。

赤脚路在触觉设计方面尤为突出,全程赤足使人们能感受多种材质对脚的刺激。可以在清晨之足感受草地与朝露,在泥浆之足感受松软的泥巴,在沙滩之足体验沙子穿过脚趾缝的轻柔,在岩石之足感受坚硬。迷宫之足是激发脚触觉的重要节点,从入口到达中心的过程中,脚底材质粒径不断增大,从细沙到碎石、砾石、卵石,最后到达原木材质中心,原木既区分了不同树种,也做了排列方式变化。沿途的脚部触觉有着从柔软到有些硌脚、再到平缓舒适的强烈对比。走出迷宫后穿上鞋袜,一般会感受到脚部发热,非常舒服。在感知之足设置了许多景观装置,可以用双手、双脚触碰到看不到的事物,既新奇又能刺激触觉。在水之足与逆行之足,可以感受顺水与逆水行走的不同。另外,还可以在骨之足和度量之足进行锻炼及感知体验(图7)。

赤脚路沿途的设施齐备,标识统一醒目,大脚印的标识反复出现在人站立时视觉高度的标识牌及地面上。标识的内容除提示说明外,还有很多能够引发心理共鸣的语言(图8)。在赤脚步道的起点,有放置鞋子的柜子;在泥浆之足的旁边,有水龙头可以冲脚;在沙滩之足,有舒适的躺椅。这些设施确保了人们可以舒适地使用赤脚步道。

2.2 克奈普森林之径

克奈普森林之径被称历史悠久的远足线(图9),大部分路段很早就初具雏形。克奈普森林之径可从舍讷沙赫停车场为起始点,也可以从其他入口开始循环路线,各入口皆位于远离小镇的森林之中。步道12 km、骑行道8.6 km,共用该线路外圈部分。适合步行者、骑行者、轮椅使用者、婴儿车、儿童拖车和骑自行车的学童。步行约3 h,骑行约50 min。另外40多个主题站点和60多个子站点位于森林,人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克奈普疗法的所有要素,并学习有关森林、动植物的有趣知识。从舍讷沙赫停车场进入步道,即进入了被称为森林露天健身室的“锻炼路径”[28]部分。2.5 km长的慢行线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练习站,合计20个。每个练习站都有一个锻炼主题,在木质标识牌上有运动的方法、目的等,对应的健康设施有平衡木、高低杠等,人们可以根据标识说明,自行运用健康设施进行锻炼(图10)。这些标牌提示的运动有助于放松并使身体逐渐适应在该路径上远足活动。克奈普森林之径中的硬质铺装——沥青路面有4.8 km,占全程的40%,其他路面以软质铺装为主,如自然土路4.2 km,碎石路径2.3 km。克奈普森林之径标识齐全,从任意入口进入后都有许多描述清晰的路标保证人们能够到达目的地或返回原点。

深受当地民众欢迎的站点还有“林木之地”“森林与自然之地”“声音之地”“昆虫旅馆”“运动之岛”“一年生树木大道”等(图11)。

在“林木之地”,有很多本土森林都以有趣的方式使人获得有关森林的知识。在“森林与自然之地”充满了想象,地精、风笛、扁豆、石人、若虫、巨魔和弗劳·霍尔等与森林砍伐有关的传说中的神秘生灵通过景观小品进行表现,塑造出充满童话色彩的环境。“声音之地”的景观装置有体型庞大的“音树”,孩子们可以爬入树洞、大声说话或唱歌来游戏或体验自己的声音,周围有超过150年的山毛榉树干。昆虫旅馆通过为昆虫提供居住地使昆虫聚集,给孩子们提供观察昆虫的机会。“运动之岛”是克奈普水疗的练习站,人们可以手扶栏杆安心地进行踩水运动。“一年生树木大道”自1989年以来,每年都栽植新树,由“年度树木”董事会任命的树木构成风格独特的步道景观。

2.3 童游线与伴童线

在小镇特色儿童线路中,对解克奈普神父及理念进行了趣味性的展示。儿童游线耗时为1.25~1.5 h、长度为10.8~16 km,难度不大,儿童导览游线途中设有小吃点、布设红色长凳提供休息及趣味节点(如昆虫旅馆及迷你高尔夫球场)等,适合家庭出游,在此能够体验从“喧闹的地方”到“新鲜的地方”的自然风光并利用水疗进行感官体验(图12)。

童游线主要以植物为亮点,在沃里斯霍芬森林中进行环线游览,地势略有起伏,在“喧闹的地方”聆听不同声音并使双腿在溪中恢复活力,在骑行运动中体验橡树的重要性和愈合能力,关于橡木含义和趣味信息都出现在立方体标识上,标识的内容能够指导人们进行锻炼身体,同时可以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的知识。而伴童线同样以动植物为主,地势起伏更小,依托设施——如扶手、踩水池、肘部池(图13)和浇灌软管等,在河岸自然小径及花园中进行克奈普疗法体验。

3 结 语

巴特·沃里斯霍芬的慢行环境健康氛围浓郁,环境在人的健康行为满足与引导方面发挥着较为主动的作用。慢行环境健康主题的营造所采用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鲜明的健康理念主导,慢行环境应作为健康理念的载体与媒介。巴特·沃里斯霍芬的健康理念为克奈普的五大健康理念,这些理念通过沿途自然景观、景观小品、设施等多种形式进行不断的展示与强化。

2)提供多种运动锻炼活动的选择,慢行线路在数量、主题、长度、耗时、高差、使用季节、难度等方面,应具备多种选择的可能。

3)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干预,慢行线路选线时,应充分利用周边具有恢复性的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

4)确保服务设施健康主题鲜明,慢行环境中的建筑设施、标识设施等都应具备健康服务功能。

5)可结合运动疗法,提供以中等强度为主,同时提供1~2条低强度及1条左右高强度的慢行线路。

巴特·沃里斯霍芬特色慢行线路中的“健康语汇”充分贯彻了以上策略,形象地反映出国外经典慢行系统的面貌。

巴特·沃里斯霍芬慢行环境健康主题营造策略和特色慢行线路的具体情况,可为我国康养小镇、健康城市等规划设计中进行慢行环境健康氛围的塑造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霍芬里斯巴特
李希霍芬日记中的晚清四川丝绸探略
他的行走,命名了“丝绸之路”
“我要赢”
丰富的能源
假如有一天,编辑把外星人“绑架”了
我的警犬巴特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
晨练的男人
巴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