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北关东西部地区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范例研析*
——以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为例

2022-10-27乔文琪刘抚英

工业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纺织工业模范遗产

乔文琪 刘抚英

(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 沈阳 110169)

纺织工业是近代中国为了抵制外国侵略者的贸易垄断与货物倾销,实现“实业救国”理念而重点发展的民族工业之一。它是中国工业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环,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我国近代产业发展相类似的日本在面临西方列强的贸易侵略时,也同样将纺织业视为最重要的产业阵地之一,当年在“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三大政策之一)的政策下建立起的纺织工厂及其附属建筑,如今已成为日本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的保护和再生范例能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事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

日本北关东西部地区(本文主要指群马县和栃木县南部的山麓地区)是日本养蚕制丝业的源头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有富冈市、足利市和桐生市,其中位于富冈市的富冈制丝厂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日本对富冈制丝厂进行过一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如富冈制丝厂研究所所长今井干夫对富冈制丝厂的历史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1];西尾敏和在2014年利用倾向评分分配方法对富冈制丝厂进行了价值评价[2],2015年又对富冈制丝厂周边的景观进行了考察和分析[3]。足利市和桐生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1980年中村惠三对足利市现存纺织工业遗产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一次梳理[4];1992—2018年野口三郎、片桐健一、中井阳子等人以锯齿形屋顶为视点,对足利市、桐生市等地的纺织工业遗产进行了研究[5-8]。富冈、足利、桐生及其周边城市共同构筑了日本北关东西部地区纺织工业的基盘,三个城市所保留下的工业遗产特征也各有不同,只偏重富冈制丝厂一处工业遗产不足以真实、完整地阐述该地区近代纺织工业的系统和价值。因此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为例,论述其在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历史研究、建筑风格演变等方面的遗产价值,分析其保护与再生的模式和经验,为中国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遗产背景

1.1 北关东西部地区的纺织工业

北关东西部地区自古便是养蚕制丝业的传统基地,17世纪依靠由渡良濑川、利根川、江户川组成的纺织品输送水路网络,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纺织物产地和销售地[9]。19世纪中叶,明治政府在“殖产兴业”的政策下,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开始将以纺织业为首的一些民族产业划为重点保护与发展对象,并从1870年开始,在北关东西部地区建设配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机械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国营模范纺织工厂,带动当地纺织业从小规模手工制作转向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从而实现全国纺织工业的近代化[10](图1)。

1.2 足利市的纺织工业

位于北关东西部地区的足利市的纺织工业也受到了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恩惠,从20世纪开始进入到了工厂制机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02年,日本农商务省为了保护和发展出口纺织品而在全国建立6所模范纺织工厂,足利模范撚丝合资会社成立,本文主要研究的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就是在第二年建成的(图2、3)。如今该工业遗产是6所模范撚丝工厂中唯一一个将厂房建筑保留了下来。足利市的纺织工业遗产大部分已经在日本70年代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被破坏和拆除,保存至今的纺织工业遗产所剩不多,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成为研究该地区近代纺织工业建设、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标本[9]。

2 遗产价值分析

2.1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概述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位于日本栃木县足利市田中町,东距东武铁路足利站400 m,北侧与渡良濑川隔街相望,南侧是一座山丘。根据《足利市史》的记载,工厂最初的选址依据渡良濑川便捷的水利交通,铁路车站是在工厂位置确定之后进行的选址[9]。如图4所示,1969年纺织工业几乎均集中于两毛铁路与东武铁路两侧,可见此时运输交通已经从水路转移到了铁路。如今该工厂周围已规划为居住区。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基地面积约4 100 m2,基地的南、西、北侧均是6 m宽的车行道路,东侧是14 m左右高的保龄球馆。遗产厂房位于场地的西南角,约500 m2,现在功能是名为“アンタレス”的健身中心[11]。厂房的西立面和南立面保存完整,东南侧加建了3 m左右的入口玄关,北侧新建了一处游泳馆,再北侧是油罐、储水罐、配电箱等的基础设施,场地东侧为停车场(图5)。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厂房最初为长47.3 m,宽14.64 m的长方形,由多个开间并排布置,开间之间由15根对角线宽为22 cm的木列柱分割,每个开间7 m左右。现存厂房保留两开间,东西长度缩短为35 m。外墙为日本栃木县特产的大谷石堆砌而成,厚度约为45 cm。两开间正中心的木列柱保存完整,与包裹在石壁中的木柱共同支撑起当时从英国引入的锯齿状屋顶,屋顶北向有一半的面积开天窗,是内部工厂能有充足且均匀的采光,这也是纺织工厂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图6)。建筑西立面正中有一处大门,门两侧开有竖长窗,建筑南立面开有两扇一组共六组竖长窗,门窗开口处上沿都有大谷石砌成的圆拱。门窗的这些特征都反映了日本明治时期洋风建筑的特征(图7)。

2.2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的遗产价值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在1985年被日本产业遗产学会评为第一批“推荐产业遗产”,1999年被国家选为“登录文化财”。与同地区的富冈制丝厂相比,该遗产仅留存单独一栋厂房,且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其风格、材料、结构等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其真实和完整的保护方法与灵活的再生模式都是日本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该工业遗产的保存特征也与我国当前部分工业遗产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独栋保存,局部拆毁,周围用地性质改变等,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和借鉴性。

具体而言,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的遗产价值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见证了当地纺织业的演进过程。这所建筑是日本明治时期,纺织业从过去手工作坊制转向大工厂机械化生产制的过度时期建成的,它的建设标志着日本的纺织工业开始步入了近代化,随后,该建筑也见证了足利市域范围内机械化纺织工厂的增长、繁荣和衰落。

2)影响了城市的规划格局。东武铁路交通站点的选址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该建筑的影响。随着东武铁路的建设,足利市1934年城市规划相比于1929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集中在车站附近的商业区被划到渡良濑川北岸,而几乎布满整个足利市南部区域的工业区则集中到了东武铁路两侧。这种规划思路的转变难以否认该建筑对其的影响。

3)体现了当时纺织工厂的基本形态。这所建筑是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和培育本土纺织业而出资建立的模范工厂,从国外引入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建筑本身也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结构和设计手法,代表了当时纺织工厂的基本形态和根本需求。此后足利市建设的各种官营或者民营的纺织工厂,都或多或少都有该建筑的影子。对这座建筑的研究,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4)反映了当时欧洲对日本的影响。该建筑使用的是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锯齿形屋顶,且门窗形式和石拱檐口都是非日本传统样式,可以看出该建筑不仅利用了欧洲先进的建筑技术,还对其建筑风格进行了学习和模仿。另外,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内部的设备和工业生产方式也是完全沿用欧洲的模式。有此可以看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快速实现现代化、保护本民族工业化而做的努力和尝试。

5)保存地相对完整。从建筑现状与历史照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虽然周围的配套建筑已经被拆除,但是根据对建筑相关史料的调查,建筑材料、结构体系、建筑风格均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有在登录文化财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建筑内部进行一些翻新处理来满足现代的使用需求。因此,建筑较好的保存了模范工厂时期的样貌,对研究当时足利市的纺织工业具有重要的价值。

3 遗产的活化再生

日本的登录有形文化财制度作为日本有形文化财保护制度的补充,其特色是保护的灵活性。区别于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需要复杂的审批手续的有形文化财(类似于中国的文物),登录有形文化财的内部改造和1/4以下的外部改造不仅可以省略审批手续,还有经济补助,提高使用者的申请意愿,也能满足历史建筑的现代化改造需求,更加广泛且高效的实现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不满足文化财审批手续的近现代工业遗产在该制度下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其中本文的研究对象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就是该制度下的典型范例。

3.1 外部空间的更新

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基地平面为L型,包括保存下来两间厂房及其周围的土地。场地由建筑分割为两个功能分区:北部用作办公楼和水电等基础设施,东部作为停车场使用(图8)。经过案例调查和分析,遗产外部空间的更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级。

1)区域层级。足利市并非旅游城市,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度率较低,且场地周围已经变成居住区。因此,该工厂并没有像富冈制丝厂那样改造成博物馆,也没有改造成体验馆或者特产商店,而是根据基地的区位、面积以及建筑的规模,被改造为更加便于本地居民使用的健身中心和游泳馆。

2)场地层级。保留有足够的改造空间。该遗产虽然处于单体保护的模式下,仍然在周边保留有部分空地,这些空地如今作为基础设施和停车场来使用。此后即使建筑有改为其他功能的需要,也有足够的余地建设其配套设施。这种留有足够空间的保存模式,在日本其他的工业遗产中(如足利市的旧木村输出织物工厂、红砖捺染工厂、其他城市的横滨红砖仓库、旧手宫铁道设施等)也有体现。

3)建筑层级。针对保存下来的工厂部分,在保证南立面和西立面完整性的同时,在东侧和北侧分别增建了入口和游泳馆,虽然对建筑有部分的遮挡,但是没有影响到建筑本身的结构和材料,具有充分的“可恢复性”。这也体现了日本登录有形文化财制度的主旨,即在保证建筑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为建筑的活化再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图9)。

3.2 内部空间的改造

该建筑的内部改造也是日本登录有形文化财制度的典型代表,建筑外观、材料、结构上保持着原有的状态,而建筑内部进行了符合健身中心需求的改造。通过对建筑的考察可知,更新改造充分利用了该建筑的原有特性,具体表现为对建筑风貌与结构的利用。

首先,建筑的历史风貌得到了使用者的肯定和利用。通过对健身中心的官方网站与商铺点评网站的调查,该健身中心的官网在广告宣发上,多处提到了锯齿屋顶、大谷石、木构架、近代氛围等字样,可证明经营者认可近代历史建筑的独特魅力,并利用近代风貌提升商铺的吸引力。另外,在商铺点评网站上也能看到很多消费者针对建筑的历史风貌进行好评,可见在消费者的视角下历史建筑的商业化改造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方法。

其次,建筑的原有结构与现有功能十分契合。过去纺织工厂开敞的空间在该健身中心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建筑的内部空间并没有做过多的分隔,过去厂房的空间尺度感得到了保留(图10)。锯齿屋顶的采光窗和南立面墙壁上的窗户得到了修复和利用,使得内部空间光线充足且均匀,符合健身中心对光的使用需求。三角形屋架的横木经过修复和加固之后加装了照明设施和中央空调,并利用屋架的中空部分穿插各类管线(图11)。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工厂遗址并没有与北侧新建的游泳馆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东侧加建的门廊进行过渡。新老建筑之间留有大约2 m宽的距离以保证工厂遗址北立面的完整,同时也能保护工厂遗址的基础不被破坏。

以上可知,现有建筑功能虽然改变巨大,但是对建筑物的改造仅停留在内部空间布局上,加建部分具有可识别性与可逆性,保证了历史建筑的整体性和真实性。

4 结束语

2006年无锡会议之后,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卓有成效,特别是保存条件较好,历史价值较高,规模较大的遗产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再生。然而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依然有不足之处,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工业遗产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大拆大建导致工业遗产只剩下部分厂房。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带给我们的思考在于,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协调与融合,小规模保存的工业遗产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再生。旧足利市模范撚丝工厂的遗产特征和开发手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其形态规模与所处的空间环境也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相似之处,通过对该遗产的研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首先,遗址保护应为未来的设计留足空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使用需求往往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还有建筑的配套设施,而这往往是历史建筑再生过程中的短板。本案例虽然处于单体保护阶段,但是也留有场地空间,为停车场、配电箱、水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留有余地,能够满足建筑在未来的各种用途改造。

其次,遗址再生应具有灵活性。我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质量较好、规模较大的遗产当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一些小型的单体遗产得到的资源较少,内部空间和配套设施不足以满足现代需求。本案例的改造主要服务于本土居民,并且利用建筑原本的结构特征选择最适宜的功能定位。一方面保证内部空间的实用性与现代建筑并无明显区别,另一方面也使得遗产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自身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来完成自身的保护和再生。

最后,遗产的保护应主次有别。经分析本案例在保护上主要将建筑的位置、风格、材料、结构以及最具代表性的南立面和西立面作为主要保护区域。而其他部分则作为次要部分允许灵活改动。但是所有的改动都体现了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的原则,保证建筑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被破坏。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模范遗产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没人选它当模范
模范邨
——给祖母
模范护工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