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力营造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设计策略研究*
——以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项目为例

2022-10-27侯寰宇刘吉臣赵振刚

工业建筑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活力园区

侯寰宇 刘吉臣 田 磊 赵振刚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0 引 言

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领域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和技术创新带动了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医药产业作为融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特殊性产业,正逐渐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中以细胞治疗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近年来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融合了基因技术、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前沿技术,由于其工艺要求更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强等特点,成为具有先导创新性特征的生物医药细分产业。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了生物医药产业企业及研发平台建设向高端和创新的转型步伐,各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纷纷出台支持政策,明确扶持发展细胞产业。但我国细胞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国内外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很少,此类园区的规划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1 问题提出

创新型生物医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其产业集聚化发展的优势。与传统医药产业园区有所区别,创新型生物医药园区因新的生产技术要求催生出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园区更加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整合和相互融合,追求灵活、开放、自然的新产业空间特性。为了持续激发企业的创新发展动能,园区也应为高科技智力密集型产业人群营造舒适宜人、休憩交往的室内外环境。因此,园区从总体规划到建筑空间设计都应采用与传统医药产业园区不同的空间设计策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承载其发展的园区规划建设也面临诸多问题。这些以年轻、有创造力的科学工作者为主要人群的园区,本该呈现朝气蓬勃的发展景象,但实际上相当部分园区却缺乏活力[2]。过于功能化和简单化的规划设计往往使园区表情冰冷,缺乏情趣和活力。

1.1 产业规划同质化

园区同质化程度高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园区规划层面,各地规划发展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出现了相似现象[3]。国家层面缺乏统筹的空间布局规划,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产业定位与产业发展方向相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地方层面,由于缺乏全省、全市或者全县层面的空间布局,园区数量众多、分散且规模较小,园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缺乏明确的区分。粗放的产业定位与单一的空间布局也使得园区规划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成为通病。

1.2 服务配套欠完善

高科技园区通常位于城市近郊,城市化功能的生活性公共设施建设和社区的配套服务力度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发展,无法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对区域活力影响很大。部分园区在规划之初,并未关注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出现“只有产业没有城市”的发展窘境。近年来生活服务等配套功能需求逐渐引起关注,但关于园区生态环境、人文氛围仍考虑较少,无法从根本上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也无法形成良好的宜居宜业氛围,由此带来的便是活力缺失。

1.3 承载空间不合理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土地价格节节攀升,合适的园区空间和发展平台成为制约创新产业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像细胞治疗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对于生产空间的工艺流程要求特别严苛,在洁净度标准、物理空间条件空间、工艺流程组织、动力设施等多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这直接导致在园区及平台的选择上,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产业承载空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状况。很多新建的生物医药园区,由于无法满足新兴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园区运营和产业企业双方也只能“望园兴叹”。

1.4 园区形象无特色

一直以来,产业建筑更加关注功能性和经济性,因此建筑形象趋于单一,缺乏独特性和可识别性的现象比比皆是[4]。单一化建筑类型的复制也渐渐显露出难以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和成长性的需求。而随着产业细化和升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更加关注自身形象的标志性呈现。企业既希望园区整体形象能体现高端创新特色,又希望自己的企业楼栋能彰显独特的形象气质。

当前,在国家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各类产业园区遍地开花,这些积蓄已久的问题日益凸显。园区布局呆板、配套缺失、空间平淡、造型单一等问题成为影响园区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和项目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规划设计符合产业发展特点,营造具有产业社区活力氛围的新型产业园区,成为当前创新园区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

2 基于场所活力营造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园区设计策略

场所是人们聚集在一定空间,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以及交流获得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在这种交流过程中获得意义[5]。一个好的场所,是能为人们所注意的,是具有可辨识度且方便使用的,人们愿意在此做非必要性的停留。针对“场所活力”已有诸多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从城市规划、空间形态、场所认知等角度来诠释活力概念及影响机制。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对当时美国现代主义式的规划进行强烈批判,提出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街区空间必须考虑人们的真实生活体验。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家凯文·林奇和英国建筑师伊恩·本特利分别在著作里将“空间活力”作为好的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评判标准和关键目标原则。丹麦建筑师扬·盖尔(Jan Gehl)对公共空间活力的定义较为普遍,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是一种普适的社会生活的活力,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的情境感,和热闹很像但又不尽相同[6]。他认为具有“活力”的场所是一个蕴含大量行为活动,并且能够引发其他活动的场所[7],它和空间中的非必要选择性停留活动正相关。国内关于场所活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多为基于前述研究的理论延伸,以及针对园区发展问题的实践思考。文章基于上述场所活力营造的理论研究,通过从规划布局、业态功能、产品模式、景观主题四个层面的策略探索,以营造吸引、培育科创企业和创新人才的活力场所。

2.1 空间聚合

产业建筑是承载园区企业和员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不同企业集聚在同一场地或建筑内,在保持企业单元独立性的基础上,又不可避免地发生联系与连接,形成外部环境的共生性。“共生性”则是空间聚合的重要手段,通过集约高效的建筑组合和连接方式将不同的建筑单元联系起来,塑造疏密有致、开合有度的外部公共空间系统,以最大化共享价值,从而避免单一呆板的“独栋阵列”。产业园区外部公共空间是最有潜力打造城市生活、社交、商务、文化、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实体空间。在园区中引入交流、放松活动的公共场所,更易激发创造力,以此提升园区吸引力、空间利用率与园区活力。

2.2 功能融合

随着人本主义、产城融合理念等在园区的引入,符合场所人性化、满足功能系统化,加强公共服务配套的设置成为功能融合的重要体现[8]。对于创新型产业聚集之地,园区内需综合配置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专业服务平台,强化对人们生活、工作、休闲需求的满足,以及完善技术配套支撑体系,使企业员工在园区可以宜业宜居。园区活力重点体现为人的参与,因此园区融合的不仅是单纯的物质功能空间,还需要人的融入,以及承载人和建筑的景观环境,由此将园区融为一个产、城、人、园共荣的高品质活力园区(图1)。

2.3 产品组合

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对于研发和生产空间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规划设计既要符合特殊的工艺要求,确保空间安全合理使用,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用性和通用性,以便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与发展,这有别于其他产业园的空间需求。因此规划设计需要重点考虑企业单元空间的规模和布局方式,室内空间主要由确定的辅助空间(交通、设备等)和不确定的主要使用空间(生产、研究等)组成,需要进行合理划分和布局。对于单元空间的水平分隔和竖向拓展都给予更多的可能性考虑,以便为企业提供不同规模需求的空间,并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提供空间拓展的可能性,这有利于大多数企业在一个园区内动态的持续发展(图2)。

2.4 景观整合

良好的园区景观已经不是单纯的场地绿化设计,而应是与建筑内外部空间及界面密切联系,创造复合连续的景观系统,形成具有沉浸式体验的景观氛围。水平方向可以通过引入场地外部城市景观资源、弱化建筑内外部空间界面、强化场地内各组团景观渗透等方式塑造水平延展、互融的场地景观。竖向上可以将下沉空间、地面空间、屋顶空间进行联动,打破传统的平面式景观设计,营造不同层次立体化的景观环境。而对于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应有反映园区特色的景观主题,设计可通过对产业特质、场地特色、建筑形态等语言元素进行提取,营造有机的场所景观,以突出园区的主题特色。

基于上述思考,本文结合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创作实践,将四“合”设计策略运用于项目设计实践,探索营造场所活力氛围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社区。

3 实践探索——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项目

“细胞治疗”是一个对细胞进行外部介入,激发活力,再焕生机的一个过程(图3)。结合这一前沿科学领域的发展特色和产品特点,项目以“介入—活力”为设计理念,通过在园区内建构公共性空间系统、完善复合化功能配套、打造弹性化模块产品、营造主题性特色氛围四个方面,为研发生产的科学家和工作者提供一个休闲、交流、活动的园区环境,以激发产业园区的环境活力(图4~6)。

北京亦庄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细胞治疗产业专业基地,也是北京首个精准定位发展细胞治疗产业的专业化载体。项目总体目标为构建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及生产为主导的现代创新生态园区,打造细胞治疗产业国际标杆。

3.1 建构公共性空间系统

设计尝试打破对产业园的固有印象,通过构建下沉空间、首层广场、空中平台及连廊的共生性空间系统,将不同尺度及领域感的公共空间进行关联。规划布局的一大特色是以综合服务中心为起点,在各建筑空中平台处设置了一条环绕在场地上空的“活力环廊”,串联了各单体建筑,连接了多个公共功能空间。环廊中布置了一条跑道,起始于园区展示中心的共享空间,通过围绕综合服务中心的室外弧形台阶,可到达标准化生产车间4层的空中平台,环廊在空中将7栋标准化生产车间进行联系,活力连廊旁边设置了咖啡厅、茶室、活动室等休闲交流空间。环绕场地一周,通过空中连桥,再回归综合服务中心,形成“空中回路”。这一高低错落自由漫步的曲线通廊,在园区空中形成灵动而有节奏的洄游空间,这一共生性空间系统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一处交流、运动和创造偶发事件发生的“非目的性”“非正式”空间和场所(图7)。

3.2 完善复合化功能配套

项目以细胞治疗中小企业、高成长企业和高技术大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创新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综合服务中心、公共中试服务平台、下沉广场公共服务配套,以及生产辅助设施。综合服务中心形态上隐喻“细胞”特点,具有良好的入口形象展示和标志作用,设置展厅、办公、休息及科学家公寓(图8)。公共中试服务平台这一技术服务配套作为园区产业创新落地的重要支撑,布置于西南角标准化生产车间的下部单元(三层),空间满足中小企业中试研发需求。下沉广场周边室内空间布置了服务于员工的餐厅、超市、活动室等生活后勤配套,还有服务于企业的商务服务办公用房及多功能厅(图9)。为保证细胞治疗企业生产、研发的正常运转,园区设置了完备的生产辅助配套设施:动力中心、污废处理、减震室等布置于地下一层,危险品库布置在园区东侧入口附近,与周边建筑间距满足安全要求。

3.3 打造弹性化模块产品

模块化设计思想起源于大工业生产,并已渗透到当今所有的科技和制造领域。设计遵循细胞治疗产业工艺流程所需要的物理空间参数及布局要求(图10),首先对场地进行模数化划分,选用8.4 m×8.4 m的基本轴网尺寸,既满足了绝大部分功能空间需求,又可满足经济高效的地下停车布置。为了使细胞治疗企业的生产车间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设计将单元室内空间划分为“生产空间”和“辅助空间”两个模块,辅助空间模块集中布置于单元平面端部,最大限度地预留出可灵活使用的生产空间,如此模块划分可使各类型空间使用效率最大化。通过对基本单元模块的组合,设计提供了独栋和叠拼两种产品类型,并可相互转化,基本可以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500,1 000,2 000,6 000 m2,以及更大的空间规模。

3.4 营造主题性特色氛围

细胞治疗中试基地属于一个极具专业特色和独特气质的创新型园区,设计通过立面构成、界面融合和景观渗透,来体现整体园区特色氛围的营造。设计结合建筑的功能特点,赋予不同类型建筑立面以个体特征,同时结合园区内外场地差异,体现出内外有别。建筑界面是内部空间与外部关联的重要媒介,设计通过凹凸形态、柱廊骑楼、立体退台、通透开放等方式,尝试强调界面空间的停留性和互动性。场地景观概念运用细胞形态,将这一象形元素在竖向上投射到下沉庭院、首层场地、活力连廊,以及屋顶平台。通过主题景观氛围的营造,人们可以在外部景观环境中进行互动、交流,休憩、活动,置身其中体验一个生态无界、交流无界、互动无界的细胞产业公园(图11)。

4 结束语

在我国鼓励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动力的产业承载空间成为园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在机遇和挑战并行发展的当下,产业园区深入融合城市功能,充分满足客户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注重人才的环境体验,形成具有特色的场所精神,这已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场所活力营造应用于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把产业特质与人的空间体验紧密结合,突出了以企业和人才需求为核心,以园区活力营造为目标,使产业园既能更好地提供科学适用的空间载体,又可以激发人才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具有独特活力氛围和场所精神的高品质产业社区,这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城融合和科技创新的现代园区规划发展理念。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活力园区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活力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