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保护治理的标杆
——基于东营生态文化视角的研究

2022-10-27张志国于振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7期
关键词:东营黄河生态

张志国,刘 峰,徐 浩,于振铎

(1.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山东 东营 257000;2.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考察时指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东营市作为九曲黄河入海口,河口生态系统能否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关系到黄河入海流路是否顺畅,也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可持续。面对重大责任与使命,东营市提出“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的发展要求,但这样一座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并不突出的新兴城市何以实现?本文基于生态文化视角,剖析东营生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结合近年来东营市生态保护治理实践,厘清两者之间的逻辑机理,以探究东营市是否能成为生态保护治理的标杆,是否能借助生态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东营生态文化的形成机理

生态文化是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早在五千多年前,东营境内就有人类活动,东营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建设,繁衍生息。在经历了自然经济、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阶段的艰辛探索后,东营逐步树立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明确了“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的建设目标,形成了东营生态文化。

1.1 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

1.1.1 倡导保护,执行不力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是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西周《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孟子提出“数罟不人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就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生存制度。《礼记·月令》记载了先秦时按季节安排生产和保护生态的规定。孟春之时,“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麝毋卵”。东营历史比较久远的是广饶、利津两地,产业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由于地处沿海平原地区,木本植物较少,植被以草甸景观为主体,史料中少有狩猎和保护动植物的记载。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捕鱼工具极为缺乏,多用木帆船、燕尾船等小船,谈不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2 主张开发,能力不足

对于自然资源,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并不是一味主张保护,而是主张合理开发利用。《齐民要术》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除农业外,东营人民对于自然的利用仅限于煮盐、制陶、畜牧、渔猎和运输等方面。而这几个产业中,又数盐业曾最发达,春秋时期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受海潮淹没盐滩、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失去交通通道的影响,日渐衰落。

1.1.3 尝试治理,水平较低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汉代以来,历代朝廷及治河官员不断探索治河之策。西汉贾让的“治河三策”、明末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清初靳辅“疏浚海口”的主张等大都包含“治河之策,必自下河始”的策略。受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局限,一些治黄打算未能实施,即使实施了也收效甚微,有些甚至加重了黄河忧患。

1.2 西方生态文化的移植

1.2.1 主张以人类为中心,信奉人定胜天

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错位。简单粗暴的发展方式造成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地质灾害事件增加,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东营与全国一样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以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和东营建市为起点,工业化加速推进。建市之初的1983年,东营市生产总值为20.76亿元,2020年增长到2 981.19亿元。这个过程会受到西方人类中心论生态思想的影响。

1.2.2 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严重生态问题

自石油开发以来的几十年间,东营重工业加快发展,但由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发展模式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的特征,水、空气、土壤和海洋等都面临污染的巨大压力。主要污染来源于胜利油田各采油厂排出的废水、地方的造纸废水、石油炼制与化学工业有机废水等。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点散、面广、线长,井喷、管线穿孔等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晴天遍地油,雨天油一片,有鱼不能吃,有路不敢走”,是东营市某些油区早期基本环境的写照。

1.3 本地开发保护经验的借鉴

几千年治河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总结出多种经验,提出过“分川导滞”“束水攻沙”等治理政策,但因为各种限制,治黄成效不大。新中国成立后,东营人民不断进行理论研究,探索总结出“截支强干,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的河口治理方案,总结出“拦、排、放、调、挖”以及“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的成功经验并付诸实践,稳住黄河流路为东营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3.1 尊重现实,利用自然

黄河从东营入海,在三角洲地区冲积形成大量肥沃土地,吸引了无数的垦荒人。明清以来,当政者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行政手段组织移民垦荒,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民众“跟着黄河走”,自发垦荒具有原生态的特点。他们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垦荒经验,土地首选“潮土”,次选“麸子淤”,再选“沙盖红”等,最大程度地利用了这些土壤的地力。新时代,东营人民正在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并变革生产方式,以绿色生态为特征的现代产业正在兴起。

1.3.2 奋力抗争,抗灾自救

古代,对于自然灾害,人们的应对办法不多。黄河口地区的旧坝古堤随处可见,这是人们以“水来土掩”应对河患的传统方式;类似“十月五风九月九,龙王不敢海边走”等民谚是垦荒人认识自然规律的概括,用以警示人们及时躲避可能出现的灾害;对于中小旱情、近水的地方,通过车拉人挑进行浇灌,同时通过播种耐旱作物、加强田间管理来减少损失,如“锄下有火也有水”“谷锄八遍饿死狗”,就是指应对旱情的办法。这些方法十分原始,对于地广人稀、灾害频发的黄河口地区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现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大幅度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显著提高。

2 东营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

2.1 在生态伦理上,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是指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保障良好生态效益的优先地位,尤其是在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时,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健康,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2 在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上,坚持保护为主

保护为主就是把保护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防范环境风险,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2.3 在经济与生态关系上,坚持产业为基

产业为基就是指在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循环高效的产业体系为基础。要科学制定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严格落实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施依法强制审核,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4 在生态文化的发展上,坚持科学发展

作用定位上,要坚持文化引领。生态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生态意识,规范生态行为,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从形态载体而言,生态文化分为有形载体和隐形载体两大类。东营生态文化的创建必须以无形的生态文化为引领,把生态文化贯穿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明创建的各个环节。支撑体系上,要坚持制度创新。创新科学配套的体制机制,按照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3 东营生态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 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基础

一是推动形成绿色空间格局。合理规划四类主体功能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动化解落后和过剩的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产能,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三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把过去“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的直线式生产变为每个环节都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循环化、再利用。

3.2 强化节约保护,改善生态质量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降耗。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指引,及早动手,摸清东营底数,制定实现双碳目标的规划和方案,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空气目标的共赢。二是狠抓水资源节约利用。清醒把握水资源刚性约束的现实,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三是强化污染防治,大力治理水、大气、土壤和噪声污染。四是保护湿地资源,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

3.3 崇尚生态道德,培育生态意识

崇尚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不同层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资源。

3.4 传承生态思想,厚植生态文化

弘扬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传承黄河文化、移民文化中兼容并蓄、包容进取的发展观,研究和挖掘东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石油文化、海洋文化中合理利用自然,“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新理念,使之与生态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发利用孙子文化、吕剧文化、石油文化,打造黄河口特色文化品牌,鼓励生态文化文艺创作,培育生态文化企业和产品,建设集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于一体的生态产业文化基地。培养一支生态文化研究、宣传、教育、推广的专业队伍,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5 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推进体系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全面地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法律政策规定,结合东营实际,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

4 结论

东营生态文化的形成机理复杂,涉及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西方生态文化的移植和本地开发保护经验的借鉴。东营生态文化的内涵丰富,在生态伦理上坚持生态优先,在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上坚持保护为主,在经济与生态关系上坚持产业为基,在生态文化的发展上坚持科学发展。东营生态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基础;强化节约保护,改善生态质量;崇尚生态道德,培育生态意识;传承生态思想,厚植生态文化;完善体制机制,巩固推进体系。

猜你喜欢

东营黄河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山东东营:电商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C919大型客机106架机转场东营试飞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黄河』
The 18th century of America in the Autobiography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山东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