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在孕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局部硬结中应用
2022-10-26杨英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萍乡337000
杨英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萍乡 337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孕妇围孕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认为抗凝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措施[1]。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见的抗凝剂,因其生物利用度较高,使用期间无需进行凝血时间监测,且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逐渐取代普通肝素广泛应用于临床[2]。即便如此,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这种抗凝、抗血栓药物后,皮下极易出现淤血,致使大小不同的硬结出现[3]。目前对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所产生的硬结临床尚无快切且有效的质量方法,长时间难以消退,多采用硫酸镁湿敷。硫酸镁具有良好的消肿作用,50%的硫酸镁溶液与组织液相比为一种高渗溶液,局部进行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以吸出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减缓水肿对局部组织带来的损害,同时水分蒸发过快,药物析出晶体,湿敷敷料变硬,与皮肤接触度检查,影响效果[4]。中医学理论认为硬结多由经脉运气受阻、气滞血瘀形成,且临床对于中药外敷疗法研究较少[5]。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外敷在孕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局部硬结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治疗的有效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我院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出现局部硬结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6.13±6.37)岁;平均BMI 指数(25.03±2.14)kg/m2;平均皮下硬结直径(3.53±1.42)cm;皮下硬节分级:Ⅰ级5 例、Ⅱ级17 例、Ⅲ级8 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6.83±6.75)岁;平均BMI 指数(25.43±2.67)kg/m2;平均皮下硬结直径(3.56±1.48)cm;皮下硬节分级:Ⅰ级6 例、Ⅱ级15 例、Ⅲ级9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皮下硬结直径以及皮下硬结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确认均为低分子反诉注射所引发皮下硬结;(2)病损周围无皮肤溃烂、皮疹等相关皮肤病患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与孕期严重相关并发症患者;(2)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毒副反应患者;(3)临近分娩孕妇;(4)伴有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患者;(5)中途脱落病例。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溶液外敷,具体操作为50%的硫酸镁溶液20 ml 倒入放有纱布的碗中,加热至40℃左右,拧干至不滴水,紧贴患侧皮肤,采用保鲜膜进行覆盖固定纱布,加用毛巾覆盖防止热量流失造成药物干燥,每次外敷时间为30min,3 次/天,连续进行为期5 d 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取冰片1 g,硼砂16 g,雄黄、青黛9.6 g,芙蓉叶32 g,桃仁、白芥子、当归、乳香、没药各12 g,细辛、栀子各20 g,研磨至细粉,而后过筛、混匀,加入适量熔化后的黄凡士林,与药粉混合搅拌至凝固。均匀的将制成的药物涂抹厚度1~2mm 于纱布上,范围盖过硬结1 cm左右,通过胶布固定敷与患侧,松紧适宜。每次进行1 h 外敷,分别与上午与下午进行两次,两组均进行为期5 天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比较:患侧疼痛、红肿完全消失,硬结消散为痊愈;患侧疼痛、红肿消失,硬结面积减小70%及以上为显效;患侧疼痛、红肿改善,硬结面积减小不足70%,但高于30%为有效;患侧疼痛、红肿、硬结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硬结大小以及起效时间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 天、3 天、5 天后硬结大小,硬结大小通过十字测量法测量,按最大直径分为三度,Ⅰ度为硬结直径1.5~2.0 cm;Ⅱ度为硬结直径2.1~3.0 cm,Ⅲ度为硬结直径>3.0 cm,有专科护士进行测量并计算平均值;起效时间为患者自治疗开始至硬结面积开始减小时间。(3)疼痛情况比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该量表共有无痛(0 分)、轻度疼痛(可忍受,1~3 分)、中度疼痛(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4~6 分)、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与食欲,7~9 分)、极度疼痛(10 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 d、3 d、5 d 的VAS 评分。(4)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皮疹、烫伤、皮肤过敏、皮肤发炎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 检验,其中硬结直径大小、VAS 评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LSD-t 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硬结大小以及起效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1 天、治疗3 天与治疗5 天后的硬结直径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硬结直径显著小(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硬结大小以及起效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硬结大小以及起效时间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1 天、治疗3 天与治疗5 天后的VA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1 例少量皮疹患者,停药后症状消失;对照患者出现1 例皮疹与1 例皮肤过敏患者,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广泛应用于抗凝与抗血栓,但注射操作不当、皮下脂肪层薄、毛细血管网或淋巴网少、局部血液淋巴循环受阻等因素可引发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的同时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可导致患者焦虑、痛苦的情绪,引发医疗纠纷[6]。目前对于皮下硬结的治疗方法以硫酸镁外敷为主,50%硫酸镁溶液与组织液相比为一种高渗溶液,其中的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是极强性物质,可透过皮下组织与血管发挥作用,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作用,同时可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微循环[7-8]。但硫酸镁外敷需进行热敷,操作不当引发水分蒸发过快,药物结晶于皮肤表面,影响患者临床疗效。中医学理论认为皮下硬结是由患侧脉络损伤所引发,血气瘀滞、瘀热、郁而化热等互结而成,瘀阻经络,不通则痛,因此治疗上应选择具有瘀散结作用的药物[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外敷应用于皮下注射肝素引发的硬结疗效更好,这与李燕等[10]研究结果相似。这可能与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水分蒸发较快,皮肤表明结出药物晶体减缓疗效有关[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1 天、治疗3 天与治疗5 天后的硬结直径大小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1 天、治疗3 天与治疗5 天后观察组硬结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郑兰飞等[12]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中药外敷能显著改善患者硬结直径大小,且起效时间较快。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 中药外敷可促使药物从毛孔渗透入腠里,起到软硬散结的作用,同时药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起到消肿消炎的作用[13]。本研究结果通过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治疗1 天、治疗3 天与治疗5 天后的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熊敏利等[14]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提示中药外敷能显著患者皮下注射肝素导致硬结患者疼痛。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冰片中含有龙脑与异龙脑,可发挥抗菌作用,并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肿胀消散;芙蓉叶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与鞣质可促进局部渗透液吸收,改善患者疼痛同时抑制患侧结缔组织增生,将其与诸药联合应用能改善局部疼痛,减小硬结大小[15]。
综上所述,中药外敷治疗孕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硬结疗效确切,能显著减小硬结大小,且起效时间快,缓解患者局部疼痛,安全性良好,可推广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