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热点、演进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2-10-25白震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研究

张 雷,白震宇

(1.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2.北京理工大学睿信书院,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讲话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特别是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呈现增长态势。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探究其发展趋势并理性认识其薄弱环节,将为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本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中国知网收录的207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CiteSpace绘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知识图谱,直观呈现研究时空动态演化历程,以期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聚类和热点分析。以“课程思政”并含“思政课程”为检索条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删除主题不相关、期刊质量不高、研究参考价值不大的文献后,得到有效分析样本207篇。

(二)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陈悦、陈超美等学者团队研发的一款用于学术文献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显示了知识单元或知识群之间网络、结构、互动、交叉、演化或衍生等诸多隐含的复杂关系”[1],可以探测出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目前广泛应用于探测、分析学科研究前沿的变化趋势以及研究前沿与知识基础之间、不同研究前沿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运用CiteSpace时,本研究将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选择路径发现(Pathfinder)的剪切连接方式以简化网络结构,突出重要特征,并采用聚类静态(Cluster View-static)和展示整个网络(Show Merged Network)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最终分析图谱。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文献计量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时线演进图谱,直观呈现本领域的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嬗变轨迹等信息图景。本研究运用寻径算法将关键词聚类后得到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图谱模拟性值Q=0.755,平均轮廓值S=0.9258。一般认为Q值大于0.3、S值大于0.7时聚类是合理的,因此本研究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可信。

二、知识图谱分析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时间分布

本研究统计了所选样本的时间分布情况,其中2022年统计到3月。年份分布能够直观呈现相关研究发展演变历程的历时性特征和阶段性变化。图1显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兴起于2017年,此后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发展迅速,这源于“课程思政”的概念在这一时间点逐步整合成体系并被广泛研究。而2020—2021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增长。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系统回答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目标、思路、举措、要求等问题,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权威政策文本的出台进一步驱动了学术界、教育界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更多学者以透彻的理论思维分析二者的实质内涵和逻辑关系。

图1 文献数量统计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主要议题

对2017—2022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了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见图2)。对聚类标签进行二次整合和深入分析,207篇样本文献解析出的关键词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核心,形成相互关联的三大研究序列。

图2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第一个研究序列围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学理性解释展开,着眼于探究概念在产生、阐释、表达中的实质内涵。从概念分析上看,思政课程是“大思政”理念指导下实现“三全育人”教育要求的主阵地,是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压舱石;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明确二者的出场语境和内涵,准确定位二者抽象的理论本体和具体的实践形态,是学术界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进行内在逻辑阐释的共同基础。

第二个研究序列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节点展开,探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统筹的逻辑起点、逻辑互构、实践指向等内容。在厘清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开展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研究,探索隐藏在政策文本、理论阐释背后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在秩序化的统一性,把握思政课程的本质要求和课程思政的核心命题,明确二者在逻辑和实践上的递进关系,在知识面、实践面搭建有机联系二者的桥梁,从而有效统筹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课程的一致性演绎与差异化发展。

第三个研究序列围绕“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等节点展开,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结构功能探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互动关系。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关系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通过分析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价值观念和教学方法方面对于课程思政的作用和课程思政对思政课程载体、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拓展,以厚实的学理基础和广泛的实践经验明确统筹原则、思路、方法和路径,围绕二者逻辑关系进一步展开论述,加强二者同向同行的理论思考与方法论应用。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议题演进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随着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拓展而不断深入,整体演进趋势如图3所示。该图谱标记点为关键词出现年份,累积量为出现频率,并在每个时区匹配对应的热点词,呈现历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研究动态。坐标系内关键词从2017年开始,且由零散稀疏转变为多而密集,相关研究侧重从内在逻辑、政治方向、价值引领等方面阐释二者联系。

图3 关键词时线演进图谱

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378。这一重要论述成为高校探索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开展各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政治实践工作的起源。学界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也同步开展。学者高德毅、宗爱东[4]立足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的经验,从上海多年实践的理念出发,探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从“学科德育”入手,围绕“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形象指出思政课是“群舞中领舞”、所有高校课程是“共舞中共振”的逻辑关系;学者何红娟[5]解释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必然性、科学理论基础及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学者邱仁富[6]从理论层面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学理问题、辩证关系、运行机制、根本保障;学者石书臣[7]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异同点出发,考察二者的本质联系和不同侧重,给具体实践提供了指导建议。

2018年以来,坐标轴内出现“协同效应”“协同育人”“协同要素”等关键词节点,表明学术界对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有所关注。2018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这次大会提出的重要论述中,“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重要落实理念和机制的认识基本成型”[9]。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其中一条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0]。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意义、要求、重点、教学体系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规范化顶层设计[2]。此后学界的细化研究明显多于宏观综合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总体而言,各时期研究都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并通过厘清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探索教学改革的实现路径。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学界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丰富、从浅层表象到深入分析发展,逐步构建起层次分明、类型多样、脉络清晰的学术体系。

三、研究的热点问题

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和时线演进图谱,可知现有研究热点对象为课程思政,热点内容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协同效应,热点类型是逻辑和实现路径的理论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核心。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探究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亟待从理论上深入阐释。这是研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需要回答的前置性问题,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研究起点。

一方面,一些学者立足哲学角度解释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程进行观念突破、载体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外延的拓展,从而界定二者的关系,把握二者的理论逻辑。学者章忠民、李兰[11]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寻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用“感性的人的活动”阐述从实践活动中理解人,在人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世界中去认识人的本质;用“人与教育的关系论”解释教育是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辩证地思考人、环境、教育的三维关系;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理论”阐释德智体美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学者从教育学或其他哲学观点阐述二者的辩证关系。学者巩茹敏认为:“从教育伦理看,二者体现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与尊重,构成同频共向的合力作用。”[12]学者何红娟认为,在实践中依靠工具理性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促使人在更深层面领悟人生价值,而价值理性的存在,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了精神动力,并提出“课程思政化过程就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层面追求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5]。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践逻辑,从学理上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围绕实践路径进行二者关系辨析,切实推动二者同向同行。学者巩茹敏指出“思政课程在政治方向的‘显性’上统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隐性’弥补思政课程的‘显性’不足,体现了教育理念的递进与更新”[12]。学者王景云从课程实践出发,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所以能够逻辑互构,主要基于‘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二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13]。学者许硕从育人整体出发,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价值指向的一致性、实现方式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14],并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当中”[14]。学者易鹏、王永友从实践逻辑出发,认为“‘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在于建立起知识与发展的联系,主要方式为个体与社会双向循环互动,最终目标是帮助个体理解社会并进入社会”[15]。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

阐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同向同行实现路径,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统筹考量,提升各类课程的思政效能,是学界目前的重要观测点,许多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的层次化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宏观、微观解析,是将二者放置于路径实现的有序整体中来考察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前文学理性分析辩证关系不同,此部分主要立足于对二者协同机制的实证性分析,即重点关注二者在实际建构中的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

从宏观的研究视角来看,很多学者就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目标要求、内容重点、课程设计、专业分类、评价体系、条件保障等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规范性要求[2],为学界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和探索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基于此,学者韩喜平、肖杨[16]指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应在育人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教学内容上因课施策,在教学方法上各具特点,在育人功效上各有其长。

从微观视角来看,也有学者从细微切入点来观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研究。学者戚庆沛等从大学边界理论视角提出“可以通过优化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边界,形成二者同向同行的机制”[17]。学者庞洋[18]通过分析思政课程面临的三重窄化批判——课程设计、教学队伍、教育资源的窄化批判——以论述课程思政对思政课程补充的必要性,并提出加强学理建设,为课程间理论对接挖掘有效渠道、推动科际融合。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实践反馈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迅速成为教育领域最具热度的研究主题之一。全国高校相继开展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积累了多视角、多模式、多元化的经验,在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功能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复旦大学“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运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方法理念,构建“课程思政+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北京理工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热点问题”“国际关系史”“科技强国·名家论坛”“国家安全·名家论坛”等课程凝练出具有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家国情怀,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人才;“电子封装工艺”课程设计缜密的教学框架,打造具有“融思政-厚基础-重特色-强实践”鲜明特色课程,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融入“大学物理”课程中,以狭义相对论讲清楚力学和电磁学在运动学基础上的统一,揭示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及其与物质运动的联系。

由于概念新颖、内涵丰富、关联复杂,在客观定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协同共建、打破学科壁垒、进一步激活协同育人优势等问题上,不同地区、高校间存在一定的分歧,或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偏差。学术界依据现有实践,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入阐释并给出反馈,指出教师队伍团队建设不足、课程特色融入思政教育不深、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生硬等问题,并提出相关主张。张瑞芳[19]等学者认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出通过创新项目化教学、情境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打造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式”的教师团队。当前专业课和思政课虽然都在形式上实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但存在各说各话甚至背道而驰的问题。一方面要让专业课教师正确把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并能够在课程中正确地进行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也要强化协同育人意识,能够对其他课程有整体把握,结合专业及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成效。

四、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进程与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从多元主题、多维视角深化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理论阐释,但也存在研究内容趋同、实践视域不连贯、学科视角单一等问题。未来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应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

(一)目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薄弱环节

第一,研究内容有些趋同。当前研究内容较为同质化,未充分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的多元化特征,无法深入辨析各类课程的不同侧重点,对于特定课程的专门研究很少。各类课程在学科属性、教育职责等方面的差异性,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设计多元化研究内容提出了必要性要求,每一类课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都值得专门研究。然而,现有许多研究直接将各类课程统称为“专业课程”,并未深入划分课程的结构、功能、特征,因而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部分研究过分关注二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开展而忽略各自学科的内在逻辑,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被生硬地嵌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牵强附会、各说各话、点到为止,导致思政课与专业课的“两张皮”变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新两张皮”。

第二,实践视域不够连贯。目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致力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在逻辑思考和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强调思政与课程的联动,没有充分考虑各级各类课程的逻辑连贯性。由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可以看出,图谱网络结构相对松散、网络密度不高,主要体现在研究较少关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间、同一课程不同章节间的层级联系、逻辑推进,导致思政教育逻辑松散、连接无序。“协同育人主体衔接不紧密,多数学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分头管理,协同性不够,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的情况。”[20]

第三,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学科视角层面,目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研究者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者。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设涉及所有学科,需要全体教师依据具体研究对象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现有研究提出亟需借助理工类、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类、农学类、艺术类和医学类等学科的资源,使研究议题和理论视角高度匹配。地域视角层面,研究辨析存在地域间相对隔绝、实践活动不均衡现象。“课程思政”这一提法于2014年首次出现,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因此,无论是在横向研究还是纵向发展上,上海都具有先发优势。而随着“课程思政”这一课题的不断升温,科研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学界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但研究机构、作者大多各自为阵,合作较少,地域间也不均衡,互鉴不多。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未来展望

第一,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进行类型学划分,设置具体研究议题,深入揭示各类课程在结合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中的不同侧重点,充分突显各自特色,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日益精细化、纵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要走向纵深,必须体现各自特色。思政课程更注重显性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播塑造受教育者的价值、道德、思想,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而课程思政更多的是“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需要挖掘不同学科的不同优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叠加,而是类型多样、层次分明、成体系化的复杂系统。如果简单地将思政内容放入各门课程里,会导致课程思政流于形式,需要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去。未来研究要注重不同学科特色的挖掘,对于二者同向同行的探索要分门别类地进行,注重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哲学思辨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如理工科要注重科学思维、工程伦理、大国工匠精神的塑造,经管法等学科要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医学类要涵养学生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综合道德等。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政治因素、精神观念,避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脱钩,避免简单地按照思政课程的要求去对标其他专业课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第二,打通多体系间脉络,进行行为主体划分,探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与实践。未来的研究要注重学院、课程、教师联动,打通课程、专业、学院间脉络。在学校教育体制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探析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学实践层面,还要从学校党委、学院以及各部门着眼,建构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协同推进“大思政”教育,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这要求在研究中将各级部门作为研究主体,探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与融合机制,并在各部门间统筹规划,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机整体。

第三,统筹整合多层次资源,进行跨学科多视角交叉研究,借鉴文、理、工、农、医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形成完整研究生态。一方面,整合科研资源,加强学者、高校、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倡导资源共享的研究氛围。各地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在宏观引领下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利用线上和线下平台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网络论坛等,通过合作交流拓宽学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实现纵深研究,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研究的良性循环。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设课程“经络腧穴学”,引入医学资源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医者仁心精神,体现了高校间课程思政建设的互通有无、共建共享。另一方面,整合学科资源,鼓励研究者打破学科间的知识边界和组织壁垒,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借助理工类、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类、农学类、艺术类和医学类等学科资源进行跨学科背景和在自身领域的深度探索。专业课教师要立足专业教学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课程体系中思政资源的深度挖掘,进而从专业课程角度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逻辑研究、协同共建的观点。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专业背景的把握,在把握学生认知规律、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有机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形成完整的思政教育育人机制,进一步凸显和强化协同效应,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思政课“需求侧”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