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5黄含笑
黄含笑
(厦门市海沧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属变应性鼻炎,由花粉、粉尘螨等过敏原所致,常表现为流涕、鼻塞、打喷嚏等临床症状,且具有阵发性、反复性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与学习质量[1]。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SAR患病人数正逐年攀升[2]。临床常采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缓解患者鼻炎症状。但患者在出院后,由于受惰性、缺乏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健康行为水平下降,以致预后欠佳[3]。因此,于患者出院后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对有效改善预后意义重大。循证理论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将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患者意愿相结合,制订更为专业化、人性化、系统化的优质护理方案[4]。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多种行为设计,将护理服务实现不同健康场所之间的延续,使患者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均能享受专业的卫生保健资源。目前,临床尚缺乏对SAR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采取对照试验原则,旨在分析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SAR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SAR患者1 784例,根据就诊序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892)和常规组(n=892)。常规组男568例,女324例,年龄3~58岁,平均(35.54±6.74)岁;病程1~24年,平均(13.85±4.72)年;过敏原:花粉过敏338例,螨虫过敏421例,真菌过敏91例,其他42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62例,中学383例,高中以上247例。研究组男556例,女336例,年龄4~60岁,平均(36.27±7.25)岁;病程1~25年,平均(14.25±5.24)年;过敏原:花粉过敏327例,螨虫过敏429例,真菌过敏85例,其他51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76例,中学395例,高中以上221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过敏原、文化水平)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符合SAR相关诊断标准[5];至少伴有鼻塞、喷嚏、流涕、鼻痒等任意2种症状,且每日持续1 h以上,同时伴有干咳、目痒等其他症状;均经皮内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病程≥1年;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萎缩性、感染性鼻炎者;伴有严重精神、认知障碍者;鼻息肉、鼻窦炎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肝、肾、心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脱敏等基础治疗,连续干预3个月。
1.3.1 常规组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疾病知识讲解:向患者及其家属口头讲解SAR病因、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预后等知识。②用药指导:借助图片、药物模型、视频等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讲解结束后对患者或患儿家属进行提问,以保证其完全正确掌握用药方法。③日常行为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远离过敏原,春秋季节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勤通风,必要时消毒;尽量避免在室外晾晒衣物,以防花粉、灰尘等过敏原黏附于衣物表面;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增强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过敏反应。④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负性情绪严重者,给予列举成功案例、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针对性护理方法,缓解患者不良情绪。⑤每位患者建立电子档案,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2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鼻炎症状改善情况、饮食、用药、运动情况,针对其中错误给予纠正及讲解。
1.3.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3.2.1 循证证据 ①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组员包括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营养师、4名护理人员,所有小组成员均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由护士长、主治医师共同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SAR知识的培训,并保证每位小组成员考核合格。②提出循证问题:组建微信群聊,邀请患者及患儿家属加入微信群聊,在群内向患者及患儿家属发放院内自制的“你最关注的SAR问题”调查问卷,收集资料后,对其中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组员结合临床护理经验,通过头脑风暴,提出SAR护理重难点,并由护士长指导相应措施;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所需循证问题主要包括“怎样获取专业的SAR知识”“SAR的自我疗法”“如何治好SAR”“怎么缓解SAR症状”“如何预防SAR”“如何提高免疫力”“怎样保证患者出院后能仍坚持健康行为”等。③寻找循证支持:根据循证问题,确定关键词,借助计算机网络,搜索相关资料,并将搜集的文献整理后发送至科主任及合作单位(北京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主任处,由该领域专家对所搜寻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评价,最终依据评价结果确定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方案。
1.3.2.2 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后 ①SAR宣教:创建“鼻炎友”微信群,由护理人员每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发布SAR知识,包括“SAR症状解析”“SAR应对妙招”“SAR饮食推荐”“SAR运动方案”等内容,更新后及时发送至微信群,并提醒患者按时阅读。每2周1次。②SAR症状缓解指导:穴位按摩,录制穴位按摩视频,包括搓揉迎香穴,用食指外侧反复搓揉迎香穴,直至鼻子两侧发热为止;以拇指揉鼻子两侧合谷穴,揉至出现酸胀感为宜。捏脊,用掌根先沿脊柱正中督脉一线上下摩擦100次,再沿背部“肺腧”“身柱”横向摩擦100次,最后沿腰部“命门”“肾俞”横向摩擦100次,以背部发热为宜。冲洗、熏洗鼻腔,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将烧开的水倒入容器中,鼻子凑近容器,用力吸蒸汽15 min左右;将上述改善鼻炎症状的方法录制成视频,发送至微信群,供患者及患儿家属学习。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及患儿家属讲解传统运动健身术的好处,并演示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太极剑等,同时为其发放传统运动健身术光盘,嘱患者出院后勤加锻炼。饮食护理,向患者及患儿家属发放院内自制抗SAR茶饮的手册,包括黄芪10~20 g,防风5~10 g、辛夷4~8 g、白术5~12 g、西洋参5~8 g,剥皮红枣7颗,熬汤后去渣,加入适当蜂蜜制成茶饮,1剂/d。由营养师根据患者证型,为患者制定专属药膳,如风寒证型可食用“神仙粥”“葱白红枣鸡肉粥”;肾虚型可食用“菟丝细辛粥”“鳝鱼煲猪肾”“苁蓉金英羊肉粥”,并由护理人员将药膳的名称、用料、制法等整理成电子文档,发送至微信群供患者参考,每2周更新1次。中药香囊,将苍耳子2 g,薄荷1 g,荆芥1 g,冰片2 g,辛夷2 g,白芷2 g研磨成细末,制成药芯,患者可每周就近至社区医院更换1次药芯。③健康行为监督:根据患者年龄、鼻炎程度、过敏原类型、生活习惯等为其制订个性化健康行为计划表,包括用药、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嘱患者每完成1项即可在对应区域打钩。患者家属可为患者设置打卡奖励,以帮助患者坚持实施自我行为管理。于患者出院当天,教授患者书写健康日记,主要记录当日饮食类型、运动时间、服药次数、自觉症状程度等内容,提醒患者每周将健康发送至护理人员微信,护理人员及时对其正确行为进行充分表扬,对其不健康行为予以讲解。护理人员每周在微信开启运动视频,带领患者一起演练太极、五禽戏等。嘱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行为监督,如可通过设置闹钟提醒、陪同患者运动、发朋友圈表扬等方式,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清除过敏原,嘱过敏原为粉尘螨与屋尘螨的患者每周于微信群内发送打扫房间的视频或照片,并对房间最整洁者,进行表扬及奖励。
1.4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后)以鼻症状总分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6]评估两组患者的鼻部症状,包括鼻痒、鼻塞、喷嚏、流涕4项症状,每项症状0~4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②分别于干预前后以鼻伴随症状总分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TNNSS)[6]评估两组鼻炎伴随症状,包括口腔或鼻上额疼痛、流泪、头痛、鼻涕从咽部流过、眼或鼻部痒5项症状,每项症状0~1分,总分0~5分,分值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③分别于干预前后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 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6]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眼部症状、情感反应、鼻部症状、行为问题、非鼻部症状、日常活动7项内容,每项0~6分,总分0~42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④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评估两组健康行为,包括运动锻炼、压力应对、健康责任等6个维度,52个条目,Likert 4级评分,总分除以条目数为最终得分,<2分为低水平,≥2分但<3分为中等水平,3~4分为高水平。WU5于干预后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NSNS)调查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满分19~95分,其中非常满意95分,满意76~94分,一般57~75分,不满意38~56分,非常不满意19~37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NSNS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0.9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鼻部症状 干预后,鼻痒、鼻塞、喷嚏、流涕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鼻部症状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鼻部症状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TNNSS、RQLQ评分 干预后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TNNSS、RQLQ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TNNSS、RQLQ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TNNSS、RQLQ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3 健康行为水平 研究组健康行为中高水平例数均高于常规组,健康行为低水平例数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n(%)]
2.4 家属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6.08%,高于常规组的82.40%(P<0.05)。见表4。
表4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3.1 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鼻部症状、鼻部伴随症状、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症状、鼻部伴随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通过循证护理支持,可使护理干预方案更为专业化、个性化,可有效保障护理服务质量,从而针对性改善患者鼻炎症状。陈秀香等[7]在研究中指出,SAR是由免疫细胞因子参与的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其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中医指出,脾、肾、肺三脏虚弱是SAR内因,风寒侵袭是其外因。因此,仅以常规西药进行对症治疗,难以治本。本研究创新性结合中医护理方法,以改善机体免疫力,缓解鼻炎症状。迎香穴、合谷穴具有通利鼻窍、活血通络、疏散风热的功效,经常按摩,可有效缓解鼻塞、头痛症状。捏脊、五禽戏等可通过摩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此外,凉茶、药膳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护理中,本研究凉茶中的红枣、白术、黄芪等具健脾补肾、温补肺气、生清化湿之功效,鳝鱼煲猪肾、具补肾益气、苁蓉金英羊肉粥、葱白红枣鸡肉粥具健脾固表、温补肾阳、疏风散寒、通窍之功效,长期干预,可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本研究除进行饮食干预外,还充分利用中药香囊的开窍功效,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荆芥、辛夷具有良好的抗过敏功效;苍耳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中,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白芷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过敏体质。既往研究指出,鼻腔冲洗可利用冲刷的作用,清除鼻腔细菌,改善黏液纤毛功能,缓解黏膜水肿,改善鼻痒、打喷嚏等鼻部症状[8]。此外,本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饮食运动的配方及视频借助微信实现远程传递,可使患者出院后仍可获得专业的信息支持,通过长期接受延续性SAR症状缓解指导,以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鼻部伴随症状及生活质量。
3.2 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健康行为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 SAR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常规护理虽对患者进行了专业的饮食运动指导。但在出院后,缺乏对患者的有效监督,而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显示,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健康行为水平均处于逐步下降趋势,因此,仅靠健康知识讲解及电话回访,难以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本研究以循证护理为基础,通过搜索“依从性”“自我管理”等关键词,可获得专业、丰富的信息支持,以制订更为系统化、人性化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本研究于患者出院后,通过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协同配合,采用健康行为计划表、健康行为日记、微信直播、家属协同监督等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行为监督,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健康行为水平、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日记,可有效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实施自我管理的信心及能力[9-10]。本研究也充分利用健康行为计划表、健康行为日记,使患者直观地看到饮食、运动等日常行为习惯与症状改善的关系,同时配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家属的协同监督,可帮助患者规范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此外,本研究利用微信、电话等形式,将信息支持、管理支持从院内延伸至院外,可有效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循证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SAR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年龄范围过于广泛,部分患者年龄过小,无法有效接受全部护理服务,因此,临床护理干预可通过控制患者年龄范围,以进一步保障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