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阴性菌高危因素社区获得性肺炎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10-25詹从淼江西省万年县第二人民医院万年县梓埠中心卫生院江西上饶33550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革兰氏阿奇霉素

詹从淼(江西省万年县第二人民医院(万年县梓埠中心卫生院),江西 上饶 335504)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临床常见的肺炎类型之一,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是诱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早期功能退化、抵抗力下降,增加临床病死率[1]。相关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的上升、白细胞水平异常、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良等因素均会增加CAP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的风险。目前针对CAP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抗菌治疗上,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抗菌抗炎药物,其抗菌谱广,无论是对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均表现优越[2]。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也是临床应用于抗菌的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效果显著。为研究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抗菌效果,本研究对CAP患者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旨在探讨该用药方案对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恢复时间的效果,并通过分析不良反应来研究药物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2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47-58岁,平均(55.29±2.10)岁。联合组61例,男性21例,女性40例;年龄46-59岁,平均(55.34±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相关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2种及以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高危因素。排除标准:患者经诊断具有肺结核、肺气肿等疾病;需要实施手术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患者。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0.4g阿奇霉素与250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患者则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与常规组用法相同,2.0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约4ml,离心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进行检测对比。②对比两组的治疗恢复时间: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恢复正常,且肺部阴影提示不存在表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肺部阴影提示明显缩小表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白细胞计数有所降低,肺部阴影有吸收现象表示好转;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且肺部阴影仍未改变表示无效。④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行t检查,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CRP、PCT、WBC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RP、PCT、WBC水平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RP、PCT、WBC水平对比(±s)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 联合组患者的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恢复时间对比(±s,d)

?

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8%,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6.56%,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8.33%,两组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如今,由于空气污染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CAP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CAP是在院外因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造成的疾病,潜伏期较为明确,其中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是常见的病原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3]。CAP患者一般伴有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气喘等症状,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但由于CAP的病原菌具有潜伏期,因此会对多数药物产生耐药性,加之革兰氏菌的繁殖速度较快,因此应该合理选择药物以提高抗菌效果,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消除相关临床症状[4]。

革兰氏阴性菌是导致患者出现CAP的主要原因,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异常、病情分级超过3级、运用抗生素治疗、血尿素氮水平超过7.1mmol/L等均会诱发CAP患者出现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临床耐药性强,使用一般抗菌药效果不明显,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临床应该研究出一种合理治疗革兰氏阴性菌高危因素的CAP用药方案。阿奇霉素作为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阿奇霉素为大环内脂类药物,作为新型抗生素具有半衰期长、抗菌谱广等优点,本药是通过阻止细菌转肽的过程来避免细菌、病毒蛋白质合成从而发挥抗菌抗病毒作用[5]。由于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当作用于前列腺、肺部、扁桃体、鼻窦等组织时,药物浓度可以高达同时期其他药物的10倍以上,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可以发挥强效的抗菌作用,因此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药物用量无需过多,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阿奇霉素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如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厌氧菌、需氧菌等及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显著的抗菌效果[6]。有相关研究指出,对于CAP患者来说,一般选取大环内脂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具有基础疾病且年龄较大的CAP患者一般实施联合用药,主张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与β-内酰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可以有效对非典型病菌及典型病菌有效消除,但是不良反应是临床需要关注的重点[7]。

CAP患者体内会出现强烈的炎症反应,大量炎症因子CRP、PCT分泌从而加剧肺部损伤,还会导致WBC上升。其中PCT是反映患者是否发生非细菌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指标,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后,PCT水平会在2h内逐渐上升,在24h左右达到峰值;CRP作为常用炎症标记物,具有免疫调节激活补体等功能,当患者体内存在细菌感染或创伤时,CRP水平会呈现明显上升[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CRP、PCT、WBC水平低于常规组,且联合组患者的气促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笔者分析,联合组使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其中阿奇霉素作用于人体后可以聚集炎症部位,使局部药物浓度升高,可以有效抑制局部病原菌的繁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合药物,可以破坏病原菌细胞壁的合成,且敏感性较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另外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对比并无意义(P>0.05),笔者分析认为,联合用药药量较少,且作用力较强,因此并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用阿奇霉素可降低CAP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消除相关症状,用药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革兰氏阿奇霉素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阿奇霉素停药3天内不宜饮酒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