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100吸收性止血绫对肺段切除术后肺漏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5徐浩然付兵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漏气创面住院

徐浩然,付兵(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来应用低剂量螺旋CT检出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病例。对于小结节早期肺癌采用肺段切除手术远期预后好[1]。肺段切除术可更大程度地保留肺功能。且肺段切除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较低[2-3]。但持续性的肺漏气(Pulmonary air leakage,PAL)一直是肺段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AL严重影响了肺段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在术中使用纤维蛋白粘合胶、可吸收止血微球等可减少术后PAL的发生率[4]。我科在肺段切除手术中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覆盖肺创面进行止血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施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7例患者均行肺段切除术,包括肺小结节45例,早期肺癌22例。纳入标准:①单发结节,仅行单一肺段切除;②肺功能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明显肺部疾病,如气胸、慢阻肺等;②术中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比如出血、气道损伤;③术中变更手术方式;④术后发生除肺漏气以外的其余并发症,如胸腔广泛粘连。根据患者在术中是否应用了S100可吸收止血绫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32例患者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微球+可吸收止血纱布进行止血(命名为对照组),35例患者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微球+S100可吸收止血绫(北京泰科斯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止血(命名为观察组)。两个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下解剖性单一肺段切除术。手术操作均由同一组手术团队完成。手术切口采用单项式肺切除术设计,分为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及观察孔。主操作孔采用第四或第五肋间腋前线,长度约3-4cm,置入切口保护套;副操作孔采用第7或第8肋间腋后线,长度约1.5cm,置入切口保护套。观察孔位于第7肋间腋中线。肺段动脉主干段及支气管采用切割吻合器离断,切割吻合器均采用威高腔镜切割吻合器。肺静脉分支采用丝线结扎离断。段间平面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5]确定,用切割吻合器配合超声刀离断段间平面。术后根据分组用相应材料覆盖创面(见图1),其中S100观察组采用双层贴敷法,即先贴敷第一层S100,溶解成透明凝胶状之后再贴敷第二层S100,必要时滴几滴生理盐水促使其快速溶解。术后放置22F单根引流管排气排水。

图1 左:肺创面;右边: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覆盖创面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参照文献[6]。分析S100吸收性止血绫对于预防肺段切除术后肺漏气的有效性,比较两组术后漏气发生率,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①肺漏气评判标准:术中采用无菌盐水在恒定气道压下测试漏气。0级:无漏气;I级:可见小气泡;2级:连续小气泡;3级:串珠样成簇气泡。②术后漏气评判标准:I级:用力咳嗽时有气泡;2级:轻微咳嗽或深呼吸时存在气泡;3级:平静呼吸既有气泡。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将所有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漏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平均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漏气发生率、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被及时发现。临床上对于小结节早期肺癌采用肺段切除术,其远期预后与肺叶切除术一致、甚至优于后者。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术后可保障一定的生活质量。因此肺段切除术是目前临床心胸外科治疗小结节早期肺癌的主要术式。近些年随着心胸外科手术术式的改进、发展和新的手术器械的不断问世,肺段切除术后PAL发生率有所减少。但在肺段切除手术中需要大面积解剖肺裂,分解胸膜粘连。术中不可避免会损伤肺组织,导致肺漏气发生的风险。因此目前PAL仍然是肺段切除术后的主要、常见的并发症。长期PAL会导致患者带管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增加肺部感染、肺不张的风险,极大地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和成本[7-9]。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探索与发展,一些可吸收性医疗材料被用于临床手术中。其中纤维蛋白粘合胶、可吸收止血微球等生物材料在临床多科室得到逐渐的推广应用。研究发现[10-12],在肺段切除术中合理使用修补材料有利于减少术后PAL的发生,减少PAL持续时间。有文献研究通过对比使用各种生物材料在减少PAL方面的作用。其结果显示,术中使用纤维蛋白粘合胶、PGA补片等生物材料,可明显减少术后PAL持续时间。但上述生物材料的价格昂贵,远期安全性方面的数据欠缺,故其在临床使用较为受限。

我院心胸外科在手术中探索使用人工合成止血凝胶如S100可吸收止血绫的作用。现已发现[13-15],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双层贴敷法可大大减少肺段切除术后的PAL发生率。已有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100可吸收止血绫与水接触后可形成一层凝胶包裹创面。其不仅可以阻止细小血管的出血,同时可以减少肺创面微小气道漏气。且随着时间推移,S100可吸收止血绫可溶于肺创面后形成半透明胶冻样物质,其粘附性高,故可有效阻止肺创面的漏气。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中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促进肺创面快速愈合、封闭,漏气停止,且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带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肺段切除术后运用S100可吸收止血绫覆盖创面可以促进肺创面愈合,减少漏气时间,加速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漏气创面住院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漏气缺陷及预防措施
汽车发动机漏气量分析及限值研究
“生态疤痕”能否修复——渭南为矿山创面“疗伤”
风,沙哑地
足球不漏气的原因
你可真淘气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