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意境中“隐”的文化思维本质
2022-10-25徐子涵
徐子涵
(南京邮电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人类的思维是世界上最富创造性的驱动力,一切文明都源自于思维的创造,艺术的创造也不例外。思维是隐性的,这就需要通过显性的艺术形式才可表达内在的艺术语言,艺术思维与艺术形式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来讲,中国艺术的形式与思维的本质统一且相辅相成,艺术思维是占有主导性的主体,艺术形式则是作为艺术思维外在表现的带有附属性的客体,艺术是否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形式,其决定权在于思维的高度。“隐”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普遍存在、极其深刻的一种原生本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
“隐”在艺术中通常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艺术思维之“隐”的性质,所谓思维之“隐”,指的是艺术思维在视觉上呈现为不可见的物理属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思维是内在,艺术形式是外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实现。艺术思维以艺术形式而存在,艺术形式又以艺术思维的依附而富有生命与活力。“隐”在艺术中的第二层含义则是指具有“隐”的内涵和表达“隐”的内在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从中国文化的视角,“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表现为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家的性格特征,而这种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文化艺术作品中也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隽永含蓄、深沉内敛,主要是艺术思维的一种体现。“隐”是艺术思维所表现的一种隐喻手法,同时也是体现艺术中意境格调的一种表达方式。无论是从哲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考量,“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中一个较为鲜明的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中通常较为流行以“隐逸”为主题的艺术思想。“隐逸”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较为主流的艺术主题,同时也是中国的文人艺术家普遍向往与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隐”在古代的哲学、文学与艺术作品中较为常见,如哲学中所提到的“道隐”,文学中所提到的“心隐”,以及古琴、书画等艺术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酒隐”“林泉之隐”等。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文人艺术家无论是隐士与否,都擅长用隐而不显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才情,而艺术作品呈现自身意境的方式就是以一种不可名状的“隐”的形式来表达。由此,“隐”不仅是中国艺术思维形成过程表现中最为突出的本质与属性,而且更多的是一种表达艺术思想的譬喻手段,同时也更加普遍地反映出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一种遁世隐逸的生存状态。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艺术思想的来源
二、中国艺术意境表现中的“隐逸”元素
从魏晋开始盛行的隐逸文化持续了数千年,而将隐逸文化推向蓬勃发展也即其内涵与表现最为突出与耀眼的时代还是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隐逸文化为主流思想的时代,也是唯一一个以隐逸文化为潮流并被绝大多数文人名仕所追捧的特殊时代。《后汉书》是最早为隐士立传的史书,此书专列出“逸民列传”部分用来记载隐士。《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是南朝人,他在“逸民列传”中对于隐逸事实的陈述部分虽记载的皆为东汉时期的隐士,但书中却实际记载和表达了对魏晋时期隐士的理解与看法。在随后的二十四史中更不乏为隐逸立传的史书,例如,二十四史中记述魏晋南北朝历史并将隐逸立传的有《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魏书》《南史》《北史》。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思潮盛行的因素,还包括隐逸思想及其价值观还得到了史学家的认可与重视。在魏晋“隐逸”思潮的推动下,文艺创作也变得逐步丰富起来,而“士人”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主体和主力军,他们的“隐逸”生活一般不会受到来自世间尘俗的干扰及时间的束缚,他们大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艺术创作中,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对艺术审美表达进行了提升和深化。而同时,他们所从事的文化活动一般又是一种与功利文化相对抗的非功利文化,他们将诗、琴、书、画等传统艺术创作途径作为抒发情感的路径和表达方式,创作出了大量以“隐逸”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多独特且不朽的贡献。
在隐逸文化的发展中,艺术作品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是支撑隐逸文化孕育、表现与传达的核心,而这种人格精神的形成是在隐士们的一种趋于艺术审美化的隐逸生活中最终实现的。隐逸人格精神的形成除了现实社会的造就,其精神内涵主要是在一定文化氛围下孕育的结果,虽然道家文化在其形成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隐逸人格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文化氛围的构建并不仅仅来自于单一的道家文化或者儒家文化,而是来自于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理想,又具备“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道家精神,甚至还具备“放舍身心,令其自在”禅宗境界的文化融合。所以,隐逸人格精神是一种由儒道释三家的文化精神相继融合、融会贯通的综合性文化氛围。正因为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下,隐逸人格精神在积极入世与消极出世的相互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体现出了一种主体精神超越生命意识的自由和一种甘于孤寂落寞的超然境界。
而史实表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审美精神及其风格特征的转变与隐士出现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隐士以亲近自然山水为高雅,将自己的情绪、兴趣和审美寄托于山水,他们对山水的认识和迷恋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如隐士代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阮籍“登山临水,竟日不归”;谢灵运“寻山涉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宗炳“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在这些隐士艺术家的人格中,可以看到一种隐逸精神,正是这种隐逸精神才造就了中国古代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琴曲以及园林等一批新兴艺术形式,而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对于艺术意境精神的追求与表达,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隐逸属性。
三、中国古代隐士的“隐逸”境界
陶渊明本人及其诗文作品给予了后世山水画家很大的影响和启发,其历史作用非同一般。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四慕诗次韵钱舜举》中云:“周(庄子)也实旷士天地视一身。去之千载下,渊明亦其人,……九原如可作,找鞭良所欣”。《酬滕野云》诗云:“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又云:“彭泽丹青顾虎头。”倪赞在《谢仲野诗序》中说:“诗亡而为骚,至汉为五言,吟咏得情性之正者,其惟渊明乎。韦(应物)、柳(宗元)冲淡萧散,皆得陶诗之旨趣。”倪赞甚至认为陶的诗是居于杜甫、韩愈之上的“正”诗。陶诗的平淡天真之趣,更给后世文人画家以笔墨上的巨大启示,此后,从“元四家”等南宗一系文人画家的山水画都和陶诗一样具有平淡天真之趣。可见,陶渊明作为一代隐逸之宗,他的隐逸思想、人生理想以及高尚的生活情操皆被后世众多士人所推崇,特别是他几次入世后又厌世傲世,再到隐于世而又不忘于世的隐逸心态和独立人格等,都不失为后代隐逸之士争相效仿的典范。同时,他对艺术意境内在性质的确定,对后世文人艺术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对宋元山水画意境中“逸品”特征的形成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园林是隐士雅集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隐逸文化的发展也为园林的设计构造增添了人文景观。倪瓒就是将自己的隐逸精神和艺术造诣共同融入园林设计建造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所建筑的清閟阁是无锡地区的第一所文人写意山水园林,这一作品无论是在构思、规模,还是在理水、置景、借景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其独特的隐逸风貌。“清閟”二字取自唐韩愈“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的诗句,其内在涵义是清静幽深的意思。清閟阁园内绿树成荫、开朗明丽,呈现出了一种江南水乡特有的恬静的田园意境。云林堂又名云林草堂,为园内主厅,位于清淮堂之北,“云林”二字点出了园林内外林木郁郁葱葱的盛况和园林主人对山林野趣的向往,这也是主人以“云林”为号的由来。清閟阁是整个园林布局的点睛之笔,位于广沼南面,云林堂西北,这里“位扼形势,总揽胜状”,是领略全园风采、表达诗情画意的布局中心,为园内主景。园林整体有十四景,每一景都能够做到曲径通幽、清隽雅洁,宛如一幅画卷在游览者面前悠悠展开,浏览者均可通过园林景观布局细细品味到倪瓒心中的隐逸情怀。
四、余论
“隐”是中国艺术隐逸精神的表现,同时也是艺术意境表现的一项重要特征。“隐”的规律最初源自于人的内心,“心”是“隐”演变轨迹中得以呈现的最初载体,艺术意境的创造从“心”择“物”开始,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创造源自于“心”对外部事物的选择而做出的一系列情感回应。在“心”与“物”的共鸣关系中,蕴藏着一条隐性的逻辑规律。先由“心”择“物”,“物”则会隐于“心”,然后由“心”将“物”中隐藏的“象”进行加工转化,此即为“心象”。“心象”在经过创作主体情感的酝酿、艺术的构思、技法的创造、形象的表现之后,则成为一种具有“境”的审美属性的艺术载体,即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中的“境”隐匿了创作主体的“心”,即“境”隐“心”。由此可见,“隐”的规律是在从“心”隐“物”,“物”隐“象”,到“象”隐“境”,“境”隐“心”,直至再回到“心”隐“境”的过程中实现的,一切艺术意境的创造都在从“心”到“境”的隐性循环中反复并生成,这就是中国艺术意境创造的最高境界。
由上述可见,由魏晋隐士文人群体在儒道玄哲学思维带动下的“隐逸”文化,给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注入了新风尚。“隐逸”作为一种人格精神,逐渐成为了艺术意境呈现的一种表现手法。艺术的任何元素形式都会成为“隐”的媒介,从而在成就艺术形式中显现出“隐”的属性,比如音乐中的节奏、音符与曲式,绘画中的构图、笔法与色彩,书法中的线条、结构与章法,园林中的布局、造型与构景等,都是艺术意境创造呈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形式要素,但同时正是在“显”的艺术形式要素基础上,也才构建了艺术作品的“隐逸”特征。在艺术意境形成的过程中,艺术门类中的每一种细微的艺术元素都承载着艺术思想表现中的“小隐”,同时也是这些无数的“隐”的因素汇合而成为艺术思想所呈现而出的“大隐”,而正是在艺术意境的形成构建过程中,艺术创作活动整体贯穿了这一从“小隐”归入“大隐”的发展规律,这也是一种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转向宏观的艺术审美属性转化。艺术意境正是由艺术思想中的“大隐”具体化所体现出来的最高艺术境界,这就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主体“隐逸”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外在形式高度融合为一体的最高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