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图书馆阅读空间氛围营造★
2022-10-24朱明照
苏 欢 祁 宁 朱明照
(1.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 辽宁 沈阳 110168;2.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4)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要求立足城乡特点,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间,鼓励对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同年6月,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随着全民阅读的推广,阅读空间价值也引起广泛关注。众多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不断涌现,传统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建设开始从追求美观舒适到产生情感共鸣的深层次思考。
图书馆不仅是储存书籍、获取知识的地方,还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精神场所。阅读空间承载了知识传播、文化育人和沟通交流等多重功能。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阅读空间的意义在于凝聚更有感染力的文化内核,使读者在空间内产生情感的认同和归属,这种认同和归属使读者置身于图书馆中更容易集中精神,从而专注阅读、感受生活和激发灵感。本文对场所精神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演变特征,提出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图书馆阅读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1 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演变特征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和地方近年出台的图书馆相关行政法规中均强调了阅读空间建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等。在实践层面上,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城市新兴的公共阅读空间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发展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在风格上全球化与地方化并存,在空间功能上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演变、在形态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在服务上由单点制向多点制演变。
1.1 风格:全球化与地方化
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西方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逐渐走向成熟,很快便风行全球。现代主义建筑颠覆了全球范围内对传统建筑的审美,主张“形式随从功能”、摆脱传统束缚。我国也从传统建筑时代进入到了现代主义建筑时代,融入了全球化进程。我国现代建筑中国际化的图书馆建筑不在少数,如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图书馆东馆,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天津滨海图书馆等。国际化的建筑极具创意,更容易吸引眼球,但却忽略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使城市建筑逐渐失去个性。在全球化和地区化的碰撞下,建筑设计师开始反思,并提出了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批判性地域主义主张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域环境要素,有选择、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吴良镛教授提出中国建筑应走“乡土建筑现代化”和“现代建筑地区化”的道路,认为建筑的生命力要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技术体系诸多源流来寻找规律进行创作。我国建筑师已逐渐重视地域化因素对图书馆建筑的影响,如汤桦设计的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图书馆等。综上所述,图书馆的建筑风格正在以批判性的视角寻求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平衡。
1.2 功能:单一化至多元化
随着信息与资源逐渐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战略资产,传统图书馆的“以书为主体”已逐渐转变为“以知识为主体”。图书馆服务主体内容的变化决定了空间功能的转型升级。阅读空间作为图书馆内重要空间类型,其功能更加多元化,不同功能之间的融合也更加密切。阅读空间按信息载体不同可分为:纸质阅读空间、数字阅读空间和多媒体体验空间。阅读空间按阅读方式不同可分为:浏览式阅读空间。体验式阅读空间、沉浸式阅读空间。其中浏览式阅读空间是展览空间与阅读空间的有机结合,常位于建筑中庭或走廊等交通空间,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时间长廊”空间。体验式阅读空间是阅读空间与交流空间的相互融合,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沉浸式阅读空间是阅读空间与科技体验的创新实践,如国家图书馆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区提供了“全景展厅”和“阅读树”两个沉浸式体验项目。
1.3 形态:封闭式至开放式
由于空间功能的转型决定了图书馆阅读空间形态的变化,从封闭式的藏书楼到藏阅一体的开架阅览室,再到开放式阅读空间。一方面,改变传统图书馆封闭的布局,减少实体墙的使用,既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又打破了空间功能的单一性;另一方面,自由、开放的空间环境可促进读者交流、思考、甚至娱乐,从而激发好奇心、迸发灵感。所以,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形态应更加开放、多元且富有弹性。具体设计上利用通透的玻璃或可移动家具替代实体墙进行软分割,形成空间视觉联系和交通流畅性。如首都图书馆二期的阅读空间减少了明确的实体墙限制,通过设置岛式休闲区搭配家具和绿植作为不同阅读内容的过渡区间。国家图书馆的阅读空间沿“回”字形中庭设置,由于屋顶采用超应力板壳结构,所以整个中庭无柱且开阔。
1.4 服务:单点制至多点制
按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和《“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的要求,我国公共图书馆以“城市书房”“总馆分馆”“社区图书室”等形式提供多点制的阅读空间服务,采用深入城市街(社)区和文旅融合的模式,将阅读空间更好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0-2018年全国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面积逐年增加,累计增加237.8万平方米。在国家政策调控和多点服务机制的运行下,遍地开花的阅读空间更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体验,空间服务上更加尊重读者意愿,不断出现“网红书房”“特色主题分馆”“24小时自助阅览室”等受读者欢迎的特色阅读空间。
2 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2.1 场所精神的内涵
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的核心概念,最早出现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宗教信仰。20世纪70年代,场所精神理论由挪威学者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其所著《场所精神: 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他认为场所不仅是由形状、材料、色彩等元素综合构成的整体,而且是一种载有社会、文化、功能、精神等意义的感觉场,人通过与建筑空间的联系和反复作用后,会在记忆和情感中形成对空间环境的印象。所以说,场所由空间组成,但空间不等于场所,空间只有被赋予社会、历史、文化、人的活动等特定含义之后才能称为场所,而场所精神则是人们所处空间中的氛围或者特质。
场所精神理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建筑学领域引入我国,随后便开启了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吴良镛院士、王伯伟教授等相继将该理论应用于建筑实践。时隔30年,章与贲在当代语境下对场所精神进行了重新解读。他认为应基于人与环境的互动规律,通过设置场所的行为背景营造场所精神,并提出行为背景的要素包括行为、心理、精神、物质、社会。近年来,场所精神理论在图书馆领域内得到关注。陈斌等认为场所精神是指任何特定的场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场所的总体气氛,它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与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归属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场所感。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代语境下图书馆空间的场所精神是指运用界面、比例、尺度、光线等空间要素以及社会、文化、历史等人文要素,基于读者的行为背景营造出的能够使其产生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氛围。
2.2 场所精神的特征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人们在其中定居必须能辨别方向与环境认同,而人对自我的认同在于对场所中归属感的建立。所以,场所精神具有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三个特征。方向感是指人置身于场所中,能够辨别方向并明确自己与场所关系的能力。认同感是对场所的文化和环境的深层次认知,是喜欢之并享受其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归属感是指人们辨别方向,认同环境,从而在情感上得到一种归属于某个特定场所的感觉。简单地说,方向感回应了“我在哪里”的问题;认同感回应了“我是否接受并喜欢这里”;归属感回应了“我是否属于这里”的问题。场所精神的这三个特征层层递进,方向感是认同感的基础,方向感和认同感同步存在后,便产生归属感。
2.3 场所精神在图书馆空间中的应用实践
场所精神理论被不断完善并应用于各类型建筑的设计实践中,如城市街区、纪念性建筑、博物馆、图书馆等。图书馆天生具有场所精神,图书馆对知识的传播行为,承载的在地文化内涵,具有的地域性空间特色等,都是场所精神的重要内容。场所精神在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实践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地方文脉、空间特性等因素。在国外,阿尔瓦·阿尔托、路易斯·康、伊东丰雄等建筑师在不同时期均对图书馆空间的场所精神进行了深度思考与创作。如维普里市图书馆的波浪形天花板、埃克赛特图书馆中庭墙面的巨型圆洞、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中流动的空间、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多样化体验空间均是场所精神营造的佳作。近年来,我国的图书馆建筑也逐渐重视对空间场所精神的营造。如三联海边图书馆阅读空间既强调与室外海景的互动,又注重营造空间光环境;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图书馆不仅体现了中国建筑“循环再造”的特点,也充分诠释了传统园林和书院的空间精神。
3 图书馆阅读空间氛围的营造
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氛围营造应以场所精神理论为指导,从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出发,赋予空间一定的结构逻辑并使这种结构逻辑意义具体化,最终使读者产生身体的方向感、心理的认同感和情感的归属感。
3.1 方向感的确认
3.1.1 弱化空间边界,促进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人们在密闭空间中很难获得方向感,所以当建筑的周围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时,设计师便会考虑增加建筑外墙的开窗面积甚至使用玻璃幕墙,在获得自然采光的同时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这种对景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经常使用,意在突破空间局限,弱化空间边界,使室内空间得到延伸。图书馆建筑应重视与地域自然景观的联系,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奖的评估标准要求图书馆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吴建中教授在2017年“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组转型”研讨会上提出了新馆建设时要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美好的自然景致可以使读者在阅读间歇时心情愉悦。如三联海边图书馆的阅读空间面向大海的一侧全部采用通透材料,包括横贯空间的水平海景视窗和玻璃旋转门,当玻璃旋转门全部打开时可以实现空间内部与大海的直接交流。草原上的星空图书馆可以通过蒙古包似的玻璃穹顶仰望星空,玻璃穹顶下纵横交错的木格栅既遮阳又体现空间的围合感。室内空间也可应用弱化边界的方式营造开阔、轻盈和联通的氛围。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运用相同的拱形结构形成了简洁的开放式的阅读空间,整个阅读区没有根据功能进行实体分割,而是通过书架、形状各异的学习桌和空间设施的使用方式来限定,读者在这样的空间互动交流有利于思想和创意的启发。台湾辜振甫纪念图书馆的阅读空间同样没有垂直的界面分割,所有的书架都是曲线的且富有韵律的排列着,休闲座椅穿插布置在书架中,读者可以根据意愿选择自由的阅读方式,增加了空间的吸引力和体验的多样性。
3.1.2 优化室内设计,提供多层次的感知体验
场所精神存在的根本是人的体验,人则是通过敏锐的知觉感官与共情能力来体验氛围。人的感官时刻参与到感知建筑空间氛围的过程中,既感知现在也可能引发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或催动未来可能性活动的发生。体验的感官不限于视觉,还包括诸如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等多种知觉感官的综合,调动多种感官的优化设计才能使读者充分感知阅读空间的特性。(1)视觉感知是最直观体验。通过视觉感知身体与空间的相对尺度、空间高度与宽度比值的不同,处于空间内的使用者产生的体验感也不同,压抑、亲切或畏惧。运用视觉感知的原理营造阅读氛围在我国古建筑中已有应用。传统的私家园林书房通常设置壁板,当人坐着读书时,壁板高度遮挡了视线,使其专注读书,此时对他而言,时间是静止的;当人站起身时,院子的景致透过漏窗映入眼帘,此时时间又是流动的。这与现代图书馆设置带有屏风或隔板的单人阅览桌和单人阅览室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考虑了读者的感知体验,又可保护个人隐私。图书馆阅读空间还可通过色彩搭配营造多层次、富有趣味性的空间体验。德国斯图加特市新图书馆内部以白色为主色调,眼睛所到之处除了书籍都是白色,不仅突出了书籍的主角地位,也使得朴素的纯净的阅读空间更具感染力。(2)触觉感知丰富体验层次。读者可以直接用手、足、肌肤感知空间实体的质感、密度、温度等,也可用间接的触觉感知光线强弱、阴暗、冷热、干湿等,触觉感知在塑造阅读空间氛围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在休闲阅读区地面选用木质地板,配合彩色沙发和小桌座椅形成了轻松温暖的阅读学习氛围。集中阅读区地面则选用深灰色化纤地毯,通过运动时脚下柔软的触觉感知安静肃穆的场所氛围。(3)嗅觉感知增加趣味体验。田中央图书馆的室内采用东北红雪松原木作为装饰材料,没有刷保护漆,让红雪松的香味自然的散发出来,读者伴着木香读书,体验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这种氛围只有置身空间内部才能感受到,照片和图纸都无法表达。
3.2 认同感的建立
3.2.1 运用光影艺术,满足空间品质需求
自然光及其产生的光影效果是建筑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常用元素,对场所的情感表达有着重要作用。如罗马万神庙穹顶中央的圆形采光口、日本光之教堂的十字光缝,它们对自然光影的利用营造了崇高庄严、凝重肃穆的空间氛围。在阅读空间中,对自然光的利用不仅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阅读光环境,还可塑造静谧柔和、亲切舒适的空间氛围,满足读者对空间品质的需求、产生强烈的环境认同感,即“接受并喜欢这里”的情感。在阅读空间设计之初,就要开始考虑自然光源的应用和人工照明的设置。有着良好自然采光环境的阅读空间在白天是不需要开灯的,漫反射光和具有氛围感的光线是受欢迎的,直射光和眩光可以通过合理的遮阳设计来避免。此外,窗的尺寸、形式和材质决定着空间获得光线的方式和多少,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气氛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践中,高大开敞空间加上来自顶部天窗或高侧窗的自然光更易于吸引读者停留或激发阅读兴趣。法国国家图书馆黎塞留馆址的主阅览室由16根高耸的铸铁柱支撑着9个玻璃半圆穹顶,穹顶拱璧用乳白色长方瓷板装饰,使自然光均匀柔和地折射到阅览大厅,营造出庄严、轻盈飘逸之感。现代图书馆考虑到经济性和适用性,阅览室层高一般控制在4.8米以下,所以拥有开敞空间和自然光的中庭成为读者喜欢的阅读空间,常布置集中式阅读桌椅或分散式休闲桌椅。此外,还可利用光的强度和颜色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特点营造有趣味性的光影氛围。三联海边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屋顶设有通风口,这些孔洞通过精确的计算,使其在下午某个时段会在室内形成游离的光斑,产生动态的光影效果,使读者在室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3.2.2 契合在地文化,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在地文化广义的理解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因地域社会的组织结构、经济形态、宗教信仰等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可提取的在地文化包括人们在区域内生活而形成的艺术民俗、历史故事、宗教信仰、生活行为等。结合在地文化特点建设的阅读空间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自己独特的空间文化氛围,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朱拉隆功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顶层阅读空间的天花板上雕刻着拉玛九世国王引领的重要城市规划项目平面图,这些项目对城市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整个空间氛围表达了对拉玛九世国王的纪念,并启发读者了解他独特的城市规划方法哲学。广州南沙图书馆室内空间以“蕉窗闻墨香”为设计理念,隐喻岭南自然景观的秀美和当地居民乐观、包容的生活状态。中庭阅读空间的文化墙上印刻着岭南历史文字之河如瀑布般延续,各阅读空间均装饰着以芭蕉叶为主题元素提取的菱形图案,将传统岭南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有机结合。另外,对在地文化的整理、保存和展示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部分图书馆建立了特藏阅览室,开放了特藏资源阅览权限,如天津大学图书馆的日新书斋、复旦大学图书馆的特藏阅览室、首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等。该类型的阅读空间古朴典雅,装修和装饰上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氛围。
3.3 归属感的升华
3.3.1 重塑历史印记,打造心灵归属
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与灵魂,象征着一种根植于城市本身的归属感。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的共同记忆。图书馆建筑不仅为保存城市记忆提供历史文献资源,还是读者对图书馆的第一印象,是将读者带入阅读氛围的引领者。所以,在图书馆新馆建设和旧馆改扩建中,重新塑造或将富有历史记忆的场所保存,是保存城市共同记忆并营造空间心灵归属感的有效方式。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在改造60年代老阅览室和书库时将原有的钢结构书架立柱保留并漆成红色,保存了原有空间功能的记忆,鲜艳的红色与阅读空间的端庄静谧形成对比,给读者留下丰富的联想。沈阳市大东区图书馆的分馆由新中国第一代仓储建筑“东贸库”改造而来,旧建筑有着重要文物价值。改造后图书馆保留了原建筑的木桁架结构并加固,加装的楼梯平台尽量靠近屋顶木架,使读者在沐浴阳光的同时感受到历史印记带来的氛围感。
3.3.2 提供均等服务,拓展空间价值
如果人置身于场所感受到不公平的氛围,那么很难对该场所产生归属感。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成果和知识的收藏之所,所有读者应享有同样的使用权力,这种权力不能因其年龄、身体、职业、社会背景等因素受到限制。图书馆阅读空间应致力于维护不同读者群体的平等权力,除提供保障阅读设施外,还应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实践活动,使读者产生“家”的归属感。科恩·戴安娜认为图书馆的所有读者都享有平等的空间使用权,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高度的包容性为读者提供了有尊严、舒适和轻松的阅读氛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公共图书馆按照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渐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空间服务,如上海傅雷图书馆打造的无障碍阅读空间为视力残障读者提供助盲辅助设备,如盲文点选器、一键式智能阅读机;为老年读者提供阅读辅助设备,如台式电子助视器和扩视软件;与听书平台合作共建公益有声图书馆;还有志愿者提供细致服务等。无障碍阅读空间让读者轻松畅游书海,并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还有为儿童打造的绘本空间、为上班族打造的24小时阅览室、为留守儿童打造的乡村图书阅览室等。图书馆提供的阅览延伸服务充分体现了空间的人文关怀,不仅拓展了空间的公共价值,也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归属感的需求。
4 结语
我国地域景观多样,文化形式丰富,为营造公共阅读空间氛围、引起读者文化共情提供了有利因素。然而,影响空间氛围的元素是多元化的,除文中涉及内容外还有诸如人的行为心理、造价成本、建造技术等,最终要综合平衡各要素来获取最佳方案。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主要由第三方设计团队完成,“代建制”下的阅读空间设计缺乏促进阅读的指导。所以,图书馆阅读空间氛围的营造不再是建筑师独自承担的工作,还需要图书馆员的全程参与,而参与的方式、参与的深度等问题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