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我·“太平鼓王”魏永宏
2022-10-23张晓琴
张晓琴
黑色轿车快速行驶在乡间道路上,车窗全半开着,热风从外面吹进来,吹到人脸上还是很热,一副任性且不饶人的样子。两旁全是庄稼,有的快成熟了,泛着秋天的黄,有的还绿着。我坐在副驾上,还没看清是什么庄稼,它们就向后退去了。退的时候,两种颜色像是被搅在一起了,但是彼此又不甘心,所以不那么匀称。
开车的人打算超车,前面是一辆货车,边走边扬着黄土和飞尘,像是路上的,又像是从货车上掉下来的。他右手抓着方向盘,左手迅速地把车窗玻璃摇起。然后提速,超车。
超了这辆货车后,前面的路上再看不见一辆车了。车速还是很快,我向后看了一眼,同行的车还不见踪影——开那辆车的是一位专业师傅。
这条乡间道路不太平坦,车有些颠。
我说:“咱们的车速是不是有点快?”
他笑了笑,说:“没有超速。”
“我担心后面的车找不到路。”
他又笑了笑,减速,找了个路边的宽阔空地,把车子停下。
我也笑了,说:“没想到您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这么好。”
“还行吧,要说今年也七十了。”
“今天一早您打电话的时候说到高速路口接我们,我以为会是您家里人或公司的人开车来接,没想到您是自己开车来接,确实比较意外。”
“短途一般我都是自己开车,能不给别人添麻烦就不添。”
“是不是打太平鼓本身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让人心情愉快,所以您身体状态这么好?”
“我的习惯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先打一套拳,然后吃早饭,工作。”
同行的车终于来了,他看见后便发动车子,顺着这条乡间道路继续往前走。
很快,到了兰州太平鼓保护实践基地,两辆车一前一后停在基地楼下的阴凉处。同行的车上的人下来都笑,有人说:“魏老师,您车开得好啊,我们都追不上。”
他也笑了,说:“上楼参观一下吧。”
基地的建筑是个四层楼,除了展示兰州太平鼓,还展示了兰州其他非遗项目。基地的主任叫杨钦苗,是位精瘦干练的中年男士,皮肤晒成了小麦色,眼神犀利,浑身透着一股军人气息。他给我们讲了鼓文化的历史、国内各种鼓的分布,带我们参观了几百年来留存下来的兰州太平鼓。
杨主任很严肃,一直没见他笑,但是他的口才很好,讲兰州太平鼓的历史时尤其精彩。他一边带我们看展览,一边讲:“兰州太平鼓已有几百年历史,有关其历史起源说法不一。目前,大体有三种观点:一,明朝初期,大将徐达奉命西征,先后克巩昌,收临洮。然而,兰州王保保城的元军残部仍负隅顽抗。此时,正逢元宵佳节,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启发了徐达,他命令部下制作了一批又粗又长的长筒鼓,将兵器藏于鼓中,命将士们装扮成社火队混入城里,里应外合击败了元军,收复了城池。为了庆祝胜利,祈愿天下太平,人们打起了鼓,遂将此鼓命名为太平鼓。此事发生在春节期间,百姓们就约定春节社火表演中一定要有太平鼓,以此祈祷天下太平。二,民国时期西北方志学家张维认为,兰州太平鼓源自古代的军屯习俗。三,有一部分人认为兰州太平鼓的源头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熙河地区,就是今天咱们甘肃的临洮、临夏一带。”
基地内的展厅设计得很精致,玻璃展柜里的模型做得惟妙惟肖,除了历代太平鼓,还有各种打鼓的模型和太平鼓阵法的模型。杨主任说:“兰州太平鼓自具特色,外形与其他鼓不同,以圆柱体为基本造型,比普通的鼓体积大。打太平鼓不用鼓槌,而是用麻拧成鼓鞭击打鼓面。太平鼓一般分高、中、低三种基本打法,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太平鼓的动作有骑鼓、闪鼓、二起飞腿、扫堂腿、白鹤亮翅、鹰击长空等,有些动作难度很高,但自从魏老师改造了太平鼓后,鼓手们打这些高难度动作时就相对平稳一些了。”
同行的人看着太平鼓的阵法模型感叹:“这太平鼓的阵势怎么像打仗?”
杨主任说:“太平鼓确实保持了古代战争中运用的阵法。你们看,它有一字长蛇阵、两军对擂阵、三阳开泰阵、四门兜底阵、五福临门阵,当然,这其中也蕴含着咱们兰州人的精神和对天下太平的向往。”
在一间太平鼓教室里,杨主任让我们体验太平鼓的基本打法,看上去很简单的动作,我们却做不到位。一行人又是体验又是照相,动作没有做好,倒是很开心。
我问杨主任:“您参过军吗?”
他说:“没有。太平鼓最早与战争有关,好多人打鼓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出征的战士。我教孩子们太平鼓的打法和阵法的时候,感觉自己有教官的责任。”
有人说:“你看,打太平鼓就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这个时候,魏永宏只是微笑着看大家,并不说话。
大家又到一间接待室喝茶。这一次,聊天的主题不再是太平鼓了,而是赞叹魏永宏的身体好、精神状态好,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人。
魏永宏摇摇头,笑着说:“我吃过的苦,你们都想不到。”
我是通过甘肃省文旅厅的一位朋友联系上魏永宏的,给他打电话时,他正在鼓厂里忙着,在电话里他答应与我见面。
“魏老师,我们明天去哪找您?”
“到我工作室吧。”
“请告诉我地址,我们导航过去。”
“你出发前告诉我,我在皋兰高速出口接你们。”
“太麻烦您了。”
“没事。”
第二天,我们一出高速路口,就看见一辆黑色轿车停在马路对面,车里没有人,一个人正在背对我们擦车,车很干净,在阳光下发着亮光。我们都有些疑惑,觉得不会是魏永宏吧,毕竟他已经七十岁了。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他的照片,仔细看,竟然真的是他。
我准备往对面走去的时候,魏老师看见了我们,他大声问:“张老师吗?”
我点头,准备过马路和他打招呼。
他说:“不用了,你们跟我的车走。”
一路跟着他的车走,穿过皋兰县城,再上一座山,到山上的一处平地停了下来。下车看,原来是皋兰书院。这时候,我们才和魏永宏正式打了招呼。他说:“我的工作室就在这里面,你们要登记一下。”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登记入馆,一问,说是里面有阅览室,他要进去读书。
我想,太平鼓的声音很雄壮,怎么会放在这安静的书院?
魏永宏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这里只是展示,不是打鼓和做鼓的地方。”
这个书院是个传统的四合院,正中是集成馆,有皋兰古今地图、书院历史变迁、地域文化、地方文献、皋兰籍名人介绍。除了集成馆,还有书苑、书画轩、办公区。
魏永宏的工作室在书院西侧,里面摆放着大大小小各种太平鼓和他的各种荣誉的证书和徽章,有“金城工匠”“金城文化名家”“兰州好人”“中国好人”。
同行的人说:“魏老师不仅是‘兰州好人’,还是‘中国好人’,这个不容易呢。”
魏永宏说:“一个人活一辈子,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工作室里有一套中式红木沙发,擦得很干净。我们参观的时候,魏永宏泡好了茶,请我们坐下来聊。
“您是怎样做起太平鼓的呢?”
“我是木工出身,后来做太平鼓也是因缘际会。这个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那您就慢慢说。”
我一般给人说的都是怎样做太平鼓,从不说自己的经历,小时候是受了罪了,不想回忆那些事,但时时又不由自主地想起来。
我是家里的独子,三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母亲一走更是雪上加霜。挨饿是经常的事,好几次我都被饿休克了,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才明白。小时候根本没有想过长大要做什么,只想吃饱饭。
在我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经人介绍娶了一位青海女人,她性格和善,对我视如已出。最重要的是,我做什么她都能理解并尊重我的选择。
十六岁那年,县上办了“五七学校”,第一批招生有五个专业:木工、医生、兽医、农机、锻工。我很喜欢木工,就给家里人说了,家里人很支持。我顺利地经过筛选上了木工班。
入学的时候,我们接到的通知是自费去学,没有报酬,可是开校以后,县上又发文了,说可以记工分,一个月补助几块钱,最后涨到了二十四块。
木工班里有三十多人,我是年龄最小的,却是学得最透彻的。在学校学了六个月后又去县农机厂学了一年,一边学习一边实习。木工学出来后在生产队里做木工活,队里的人都说我年龄不大,活做得细法。那时候干活是计工分, 干一般活计十分的话,干木工活就计十二分。那时主要做家具,也做农具,但是做得少。当时做下的东西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了,只剩下这个鲁班锁,也叫孔明锁,你们可以试一下,看拆开后能不能组装到一起。
1980年对我来说很重要,皋兰这边的人逐渐习惯买市场上的新式家具,很少再有人订做了。和我一起学过木工的同学全都改行了,有做瓦工的,有做泥匠的,还有做包工头的,可是我还是保留了这个手艺,一方面我喜欢,一方面我觉得自身学得还可以。
也是这一年正月,我们方圆几个村子准备重新组织太平鼓表演,毕竟太平鼓是我们这地方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民间精神的象征,经济好了,就要把它恢复起来。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鼓,当时当地已经没有人会做鼓了。大家便四处打听,有人得到消息,说上海的鼓厂能订做鼓,就想尽办法联系上了。要知道那个时候通信设施不发达,能联系上就很不容易。
上海鼓厂的人很热情,说做鼓可以,但是要有个样品,几个村子的代表就把老祖先留下的太平鼓当样品,背上去了上海。订做的鼓很快就发来了,外观很漂亮,打起来声音也很洪亮,但是很容易坏,鼓皮很快就被打破了,鼓身也裂开了小缝。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是南北差异的原因,上海与我们这边鼓的制作方法不同,南北空气湿度也不同,南方的东西一到北方可能会因为干燥而变形裂缝。大家都很失落,觉得花费的代价不小,东西却做得不适合。
这件事情刺激了我,我想,我们兰州太平鼓就不能自己做吗?于是,我找了一面老祖先留下的鼓,研究它的外形、内部构造,从中汲取精华,试着做起鼓来。同时,也把大家打破的鼓拿来当参考,找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做鼓的过程中,岳父对我的帮助很大。他是本地人,也是个木工,虽然自己没有做过鼓,但是见别人做过,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告诉我怎么做。我开始慢慢探索,到1981年的时候,做出了第一批鼓,一共四十八面。这些鼓在传统太平鼓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算是我做的第一代鼓。每面鼓重不到12 斤,鼓面直径42 厘米,长72 厘米。后来,我不停地试验,不断改良,1986年做出了第二代鼓,每面10 斤,鼓面直径40 厘米,长70 厘米。1990年做出了第三代鼓,每面9 斤,这一代鼓的鼓面直径38 厘米,长70 厘米,作为成人鼓,基本定型了。这里面的难点是在努力减轻鼓身重量的同时要保证鼓的音质,因为太平鼓表演有些高难度动作,比如翻鹞子、二踢腿等,鼓和人要同时飞起来,太重的鼓没有办法打高难度的中鼓和高鼓。
以前的太平鼓鼓身的木板厚,把木板合上对齐就行了,外面缠一层麻,麻缠不平,就在麻上刮一层腻子,刮光后再上油。可以想见,腻子和麻增加了重量,所以以前的鼓就很重。
首先要选好鼓身的材料,一定要选质量好的薄木板,木板之间的缝子直接卡铆,为了方便,我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卡铆机,木板经过机器处理,出来后就直接对上了,严丝合缝。鼓身做好后对内部和外部都进行抛光,将外侧打磨光滑,内侧打造特殊纹路,这样制作的鼓音色会更加均匀。我不再给鼓身上刮腻子,而是缠两层白布,把鼓包了就行了。做鼓身的时候,上面要勒两根湿牛筋,牛筋变干后自然出现槽子。
那段时间我完全沉浸于做鼓,毫不夸张地说,除了睡觉,其余时间一直在思考、在琢磨,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想鼓的制作问题,尤其是怎样把鼓的头子做齐。我为此改造了一个专门用来合缝的电机。那台合缝机是从山东进来的,我把它改造成了专门做鼓的电机。现在,有人到厂子里参观时还会问哪里能买到这个电机,我会告诉他们这是改造的,并告诉他们怎样改造,但是后来他们回复我说自己改造不了。
鼓身处理好后,我就开始研究鼓皮。兰州太平鼓皮一直用的是本地黄牛皮,这个我一开始没有变,从1980年到2007年,用的都是本地黄牛皮。但是2007年,我的几个大客户突然给我反映,说我做的鼓质量不行了,我想自己从来没有偷工减料,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客户说其他的还好,就是鼓皮一打就破了。我到进皮子的地方查问题,他们说,以前的黄牛是耕地的,皮结实,现在的黄牛都成了肉牛了,皮自然不结实了。于是,我到处联系,最后在河北找到了一家给全国供皮子的厂子,直接从他们那里进鼓皮。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很好,需要多大的鼓皮,他们都会按尺寸裁好,货发来我直接用就行了。
最重要的是鼓的声音,咱们太平鼓一定要雄壮浑厚,这就要求鼓内的回声要好。这一方面,我是不断试验,每次把头塞到鼓身里一喊,听回声再决定下一步怎样做。最终发现,在鼓身里面糊三层麻纸,之后用猪血兑上几种原料,里面刷上一层,回声很好,就像对着家里的大水缸说话。我在鼓身里设计了两个弹簧,十字交叉后拉开固定,弹簧一加,鼓的声音效果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再一个就是给鼓身上加了两个环子,主要是考虑让鼓手打中鼓和高鼓时能更好地保持平衡。这些都算是我多次试验后的发明吧,有人问具体的做法,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前年省电视台的人采访我时还说,你应该申请专利。我说,我的目的是让兰州太平鼓更好地得到弘扬和传承,所以没有想过申请专利。
说到这里,魏永宏停了一下,说:“天气太热,你们喝茶。”
同行的一位老师小时候打过太平鼓,他选了一个最大的背上试了一下,说:“这比我小时候打过的轻多了。那时候的太平鼓好像有四十多斤。”
其他的人开始试着组装那个鲁班锁,却没有一个人成功的。
魏永宏只是笑。
我说:“印象中太平鼓都是男性在打,有没有给女性设计的?”
魏永宏选了一个递给我,说:“这个就是专门的女子鼓。”
我问:“鼓是不是分了型号?”
魏永宏说:“我设计了五个型号,一号是成人男子鼓,二号是女子鼓,三号是中学生鼓,四号是小学生鼓,五号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鼓。”
“咱们除了太平鼓还做其他的鼓吗?”
“太平鼓是我们的品牌,我其实什么鼓都做,之前还做过一种陶鼓,被市博物馆拿去展览了。也有外省的人来找我们订做。前年,青海玉树的人找到我,请我做两面直径3.2 米的鼓,做好后我们的师傅就给送去了。”
“玉树什么场合要这么大的鼓?”
“寺庙里专用的。他们的活佛来我们厂里看,说看看怎么做。做鼓的时候,他们给车间里点了藏香。鼓快做好的时候,活佛给上面裱了藏传佛教的吉祥物。送货之前,他们以披红的方式感谢了送货的师傅。”
“这鼓在他们看来是很神圣的。”
“是的,鼓在古代本来就有祭祀祈福的功能。”
“亚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一批鼓给我印象很深,当时在电视里看的,很震撼。记得当时的鼓队是以您的名字来命名的,就叫‘永宏太平鼓队’,媒体上说是一鼓队里有一百面鼓。”
“百面,按你们文学领域的说法就是虚指,当时去的是八十几面鼓。不管多少面,太平鼓表演能上亚运会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是对太平鼓表演以及太平鼓本身的一种肯定。当时推荐太平鼓的许琪老师做了很多事,他集多种鼓的打法为太平鼓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阵法、套路,并为太平鼓进行了适当改动,让它更适合表演。”
“亚运会后,兰州太平鼓一度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对您做鼓的影响应该比较大吧?”
“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发现仅靠个体的制作和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太平鼓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应该成立一个正规的厂子。做这事得有人,这个时候,我的两个儿子还在读书。虽然我也招了一些徒弟,他们学得认真,做鼓没有问题,但要弘扬太平鼓文化,就要开拓市场,这方面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一直到了1999年,我考虑再三,决定和大儿子怀东谈谈。”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谈?”
“因为怀东中专毕业上班了,当时是分配工作,他电脑学得比较好,被分配到中国工商银行了。他上了半年班后,我就给他说,我们太平鼓没有一个窗口不行,你要不考虑一下做这事吧。他说好,但是没有立即辞掉工作,而是去考察了一下我们这边的市场,发现兰州卖鼓的全是河南人和陕西人,开的门面有十几家,但是没有本地人开的,就决定辞职在兰州开一个售卖太平鼓的店。后来证明,怀东和我的选择是对的。”
“我看新闻上说他是永宏太平鼓队的队长。”
“是的,怀东确实不错。鼓队表演、鼓文化推广这些现在都是怀东在做,兰州的店里我也只是给他供货。”
“您有几个孩子?”
“两个,小儿子比怀东小两岁,没有继承太平鼓的表演和制作。他身体不太好,我要他早起跟我锻炼身体,不听啊,早上睡到八九点才起来。”
“我们这代人很少有人能坚持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的。这么说来,您做鼓的技艺传给徒弟的更多?”
“对,徒弟们做得很好,有些徒弟做得比我还好。师徒相处时间久了,就变成亲情了,有个徒弟已经跟我做鼓三十一年了,感觉已经是亲人了。”
“现在还收徒弟吗?”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毫无保留地教。我一心一意希望把这太平鼓的事业做大做强。我还有两个想法:一是出三本书,书名叫《成人太平鼓的打法》《儿童太平鼓的打法》《太平鼓的制作工序与方法》。前两本我准备用正规的图解方式来做,就像市面上的一些拳术书一样,第一本书里要有太平鼓的阵法说明。二是开发太平鼓的文创产品,比如设计制作精致便携的微型太平鼓、太平鼓造型的冰箱贴等做伴手礼,让太平鼓真正成为我们甘肃的一个文化符号。”
现在,我们坐在基地接待室的沙发上喝茶,魏永宏看了一眼窗外,说:“过几天学生就来了。”
“您会自己教吗?”
“肯定,教学生打鼓是个快乐的事情。”
他说这话的时候笑了,仿佛已经看见了前来学习太平鼓的孩子们。
这一瞬间,我却想起了他小时候受过的那些苦,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或者,是另一世的事,它们在太平鼓雄壮的鼓声中渐渐远去,模糊不清,然而,却又永远在那里,清晰可见。
魏永宏,1952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传承人,1990年魏永宏做的一百面兰州太平鼓登上了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他因此获得了“太平鼓王”的称号。本文在采访的基础上写作而成,已由魏永宏本人确认并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