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三部曲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2022-10-22编辑刘东健一王争平

摄影之友 2022年10期
关键词:蒙古马灵性草原

编辑:刘东 文:健一 图:王争平

《草原》《蒙古人》《蒙古马》是王争平一组拍摄时长跨越几十年的摄影作品,他以自己全部的能量和质朴的情感去倾情拥抱草原上的一切经历。王争平以诗意的语言记录了内蒙古草原的沙化与被破坏、人文民俗的变迁与消失,希望通过影像来探讨当下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游牧文明的冲击,以及对草原精神的改变。

“记得十年前在草原上的一次拍摄,我被蒙古马深深地感动。当时在那达慕大会的赛马比赛中,我在起跑线前方行进。突然几百匹马冲我跑来,我被夹在马群之中,而它们没有碰撞到我一下,有些马摔倒了,也没有伤害到我,我被这有灵性的动物所感动,蒙古马太通人性了。”

选自《草原三部曲》草原系列

—海子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这些王争平的马,在动感中挺拔着一股难见的高贵,在黑与白中,传达着一种卓然的生命肃穆。它们既不是简单的构图,也不是肤浅的光影,反而是可以让我们静观的生命存在。它们生命的表情如此丰富,就像在和我们窃窃私语。

—— 鲍昆(文艺批评理论家)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在王争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他的相机与马之间仿佛有一条连结的情感线,他与马之间无时无刻都在交流,相互倾听,相互诉说。好像他拍的不是马,而是人。

—— 那日松(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选自《草原三部曲》蒙古马系列

选自《北纬45度》心情草原系列,2008年

INTERVIEW

摄影之友×王争平

通过《草原》《蒙古人》《蒙古马》草原三部曲,能看出你对草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你拍的马也有着很强的个人符号,宁静、高贵,又充满灵性,为什么这么喜欢拍马?

我从事摄影将近 42 年了,从 1985年开始就一直在草原上拍照片,当时主要拍游牧民族。和马结缘是在 2001-2002年的时候,当时我在草原上拍摄那达慕大会。当时我低着头,怀里揣着两台相机往赛马的起点那边走,突然有 200 多匹马向我跑过来。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这些马奔跑的速度非常快,但神奇的是,它们和我擦肩而过却没有一匹马碰撞到我,有的马宁可自己摔倒了,都没有碰到我,这让我非常感动,马太通人性了。从那次之后,我就开始拍马了。《蒙古马》成了我草原三部曲的一部分,就是因为马的灵性感动了我。艺术是一种内心情绪的表达,在我看来,马就是草原。我拍的马都是跟牧民生活在一起的马,是牧民家里真正养的马,和那些圈养起来做表演的马相比,这种马更有灵性。

虽然你的大部分作品中的马都只拍摄了局部,但却给人一种挣脱画面束缚的感觉,在构图时你是如何考虑的?

对我来说,摄影已经没有构图了,我不想束缚自己,我更愿意处在轻松的状态当中去拍,我把马当人去拍,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马也一样。我拍摄的马的局部、马的眼神,都像拍人一样去表达。我拍马一般都在牧民家的马厩里面,一拍就是一整天甚至一星期,关注马的生存状态,想把马的表情全拍上。但一直没拍到这种特别丰富的画面。有一天我喝着酒,醉醺醺地钻到马厩里,这种感觉突然就找到了。马其实跟人一样,也会谈情说爱,特别有意思。从被拍摄者身上能看出拍摄者,马就是我,我就是马,我都是以这样的理念去拍摄和表达的。

你被称为“摄影诗人”,你的平和、静谧的摄影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风格和我平时的爱好有关系。摄影是一个过程,一定会有经历、有历程,最后返回来是拍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从小是在文化馆大院里长大的,从小喜欢音乐、绘画,加上大院那些老师教授舞蹈、戏剧、音乐、书法、雕塑,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几个一起在少年宫学画画的发小,都考了绘画专业。而我在部队当兵的时候喜欢上了摄影。后来我在鲁美读了几年书,也是处在一种艺术氛围中,除了课堂上能学到的东西,课堂外也学到了很多。

在摄影小集上,你的作品是最受欢迎的,销量也是最高的,为什么当初会把价格定在800元左右,你是如何考虑的?

那日松刚开始做“摄影小集”时就邀请我了,第一次参与时我带了一些作品,两 天卖了 60 多幅。当时跟那老师商量决定制作无限量版的,定价为每幅 800 元。在当时是卖得最多的,很多年轻人买我的作品装饰家里的墙面,都是买 4 张一组。

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摄影爱好者想要开始收藏作品,你会有什么建议?

实话实说,现在收藏影像作品的藏家还都是在摄影圈里,圈外的不是很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大理国际影会。去年他们的艺术总监鲍利辉邀请我参加大理国际影会,没想到第一次参加,我的作品就卖了 20 多万元。像那日松、鲍利辉、钟维兴都想把收藏这一块搞起来,他们也一直在牵头做这些事情。我觉得影像收藏市场,在这些人的引导下,一定会改变目前的状况。

你从事摄影 40 多年了,对于如何确定拍摄项目、如何培养摄影眼力、如何提高审美,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的确,国内年轻摄影师特别多,对于如何制定拍摄目标很困惑,其实我也曾经迷茫过。早期我拍摄了很多专题如《成吉思汗的守陵人》《北纬45度》《我的心情草原》等等,都是一项一项地完成的。我觉得你首先应该静下来,考虑自己适合拍什么样的题材,然后很放松、很自然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刻意去拍摄,非要去拍一个多么高大上的东西。拍摄自己最熟悉的、最接地气的,我就是这样立项的,拍摄的都是草原题材。但是我建议年轻人不一定非要到新疆、印度去拍摄,还是拍拍身边的,接地气、贴近生活的,也能拍出好作品。有过这种拍专题的经历以后,2016 年我就不想拍了,因为这些专题束缚了我,无法很顺其自然、很放松地去拍照。目前我不拍专题了,而是见到什么就拍什么。我是没有风格的摄影师,不断地在变。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在感悟。自己怎么做,怎么走,都是要问我自己。

疫情期间,很多摄影师都有了新的拍摄想法和规划,你接下来还会继续拍马吗?会有新计划吗?

在这三年当中我也没有停,一直在拍。我已经拍了 40 多年了,如果还是按以前的思路去拍摄,很难再前行了。我改变这种瓶颈或理念的方法,就是放松拍摄,但是自己的情感要拍进去。我们拍的是灵魂,不是尸体,不是为好看而拍。

本期影人

王争平

Wang Zhengping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包头市东河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1986 年开始记录内蒙古草原人文纪实摄影,作品在美国、法国、德国展出并收藏。2009 年 8 月《北纬 45 度心情草原》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2013 年摄影作品《蒙古马》荣获第 24 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最高奖“金质收藏奖”。2014 年 9 月摄影作品《马语者》荣获第 14 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最高奖“评审委员会大奖”。

猜你喜欢

蒙古马灵性草原
讲解《草原图》
荷品
零下40摄氏度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不可能与常态
阿哈尔捷金马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out of Steppe
我把草原带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