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靠爱好赚钱的大学生

2022-10-21金紫琪

视野 2022年17期
关键词:网文小说

/金紫琪

一些00后们把这个时间提前到了大学。当职场社畜还在为薪资焦虑的时候,一些身在象牙塔的大学生却靠着超出同龄人的技能加身,实现了小小的财富自由。

摄影、写作、化妆甚至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口才表达,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某个致富点子的起源。相似之处是,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多样商业模式下,他们找到了借力点,并行动了起来。

去年年底,在一场关于“未来十年你所在领域最具突破性或最有意思的变化”的探讨中,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向后浪研究所提到一个她的判断:“在教育方面,未来学生还是会正常上学、高考,只不过有些人在高考之前,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了。有人可能12岁的时候就在网上学习如何去做动画师,16 岁就开始在一个顶级动画公司实习了。然后他还是正常上高中、参加高考,但报考学校的方向就更明确了,会更贴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去学习。”

确实,年轻人已经开始这么干了。

后浪研究所找到了四位靠爱好赚到第一桶金的大学生,他们讲了讲各自在大学期间的生财之道。可贵之处在于,他们足够敏锐和清醒。

当“谈恋爱不如搞钱”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日常调侃,他们的故事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所独有的灵活的头脑和对于财富的巨大渴望。

6.7,美妆博主

大四将毕业,月入10万-12万

我觉得我赶上了好时候,我的前两条视频,随便发发日常就爆了。

视频讲的是“作为大学生,双十一时在学校大买特买,结果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无化妆品无生活费,拮据度日”,没想到浏览量噌噌就上去了,当时我特别惊喜,这条视频在抖音有将近17万点赞,4万多条评论,难道这就是流量吗?看来是引起大家共鸣了。

很快就有公司问我要不要做直播,是在家里播不用去公司。那时候是2020年7月疫情在家,我想着反正也没事,就开始在平台上直播。

当时的直播类型就是和观众聊天,靠礼物拿钱,每天播四个小时,一个月要播20天,其实还挺辛苦的,每个月几乎就是公司的保底薪酬,2000-3000左右。播了两个月,我感觉做直播真是没什么意思,就想把重心再放到短视频上,我自己本身就对化妆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就走了美妆这个赛道。

我的视频内容几乎都是有关“美妆、宿舍好物推荐”的,在找选题的时候我会想粉丝对什么东西好奇,他们需要什么、想看什么,然后在各种购物平台搜罗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果用着不错就会在视频里推荐。

我清楚自己的粉丝群体大多是我的同龄人,就努力把“亲民、贴近生活”这个标签打好。

当我接到自己的第一条广告时,特别开心,想着自己的流量终于可以变现了。那时候我也不懂推广的行情,就索性说随便给吧,产品商就给了我50块钱。当时的想法就是“有人来找我做广告给我产品我就已经很感激了,其他的无所谓”。

我的大部分视频时长会控制在1-2分钟,可能看上去拍拍剪剪就完成了,但实际上从确定选题、构思视频、后期修正再到发布是一个很耗费心力的过程,要考虑这个视频怎么去拍才能让人想看,怎么说话才能让大家喜欢。

有人说博主是“自由职业”,做了才知道“自由职业”根本没有“自由”。

我的生活中一直都是有工作的,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会想“拍条视频怎么样”,即使是在刷短视频,可能别人会把这个当作消遣放松,但我看视频会想“这条视频为什么会火,我能不能拍”这种类似的问题,就很像一种职业带来的习惯,而不是刻意养成的思维。

目前短视频的变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个是直播带货,第二个是短视频的广告植入,第三个是线下探店拿佣金。我的变现方式主要还是依靠短视频的广告植入。目前我的粉丝量是40万,单推的广告报价在2.8万左右,合集会在6000-9800,目前我的月收入会在10万-12万左右。

我觉得日常的辛苦都是应该的,和品牌方合作也是一样,甲方出了那么多钱,我甚至觉得他们提什么内容要求都不算过分。

与其重视自己付出了多少,不如在乎自己得到了什么。

短视频让我实现了基本的财富自由,可能从前买一个东西会货比三家思来想去,现在就是“想买的就可以买”。不过我到现在还是没有碰奢侈品,因为我一直都觉得依靠广告赚的钱是不稳定的,可能现在花完了以后就没有了,所以说能攒着还是要攒着。消费的自由也是有局限的,要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我目前大四在读,毕业之后我会选择继续做短视频,这是一条我认为很合适自己,并且确定可以坚持下去的路。短视频是风口,这个是大家的共识,错过了怪可惜的。

我也在考虑,如果有一天账号做不下去了该怎么办,我大概会选择去做幕后,或者是开个公司来带像我一样的大学生,感觉一群姐妹一起聊美妆做视频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

李蜥蜴,剧本杀DM

大二武术专业在读,月入3000

17岁的时候,我就和两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剧本杀店。

那是2018年,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明星大侦探》挺火的,一部分人被带起来玩线下剧本杀,我和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凑了十万块钱,在天津找了一个门店做起了剧本杀。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这算是个机会,年轻也不怕试错。

那时候我一边要兼顾训练、比赛,一边要顾着店里的事情,而且当时我是未成年,办事情还是有些麻烦。后来上了大学,我们几个的想法有点分歧,就把店关了。

现在在北京,我找了一个地方继续做剧本杀DM(Dungeon Master的缩写,在剧本杀里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店里的氛围特别好,有车我就会带一带(“车”是指剧本杀游戏组建的队伍,与“组局”类似),没课的时候也会到店里去和大家一起玩。比如要扮演一下NPC,大家会集思广益一帮人一起上,如果剧情需要说方言,我们还会提前练一练。

现在我每周去三四天,工作强度也不是很高,学校和店里的事情可以兼顾得过来。一个月到手3000块左右,还是挺好的,在生活上是够用的。

我觉得做这个职业最需要的还是耐心,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要慢慢等这个人去猜,还要把握整场剧本进行的节奏。

推一个本通常要花费四个小时的时间,有的要更长,让我一动不动在椅子上坐四个小时都很难受,何况又需要跟着玩家的思路进行引导、调动,老板会要求我们有70%以上的跟车率(跟车指DM伴随玩家推进剧情),这个过程又费体力又费脑力。

做DM就像是一个服务者,我的任务就是帮助玩家去提升游戏体验,不能光顾着把剧本的流程走完,我作为一个组织者更重要的是要照顾到玩游戏的人,他们玩得开心才是好的,毕竟大家都是花钱买体验。

之前我跟店长有讨论过,是否要考虑深入一下这个行业,可以去做发行或者剧本作者。最近我也的确开始着手写一些本子,是恐怖题材相关的,虽然我有点怵恐怖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写恐怖还是挺有意思的。

一个剧本从诞生到实际开玩,剧本杀的作者至少先要写出人均七八千字的阅读体量,比如一个六人剧本,至少要把这六个人的故事写下来,再加上整体的故事框架与线索,加起来大概要有四五万字的基础文稿。

在正式售卖之前,作者要把自己的剧本想办法测试一遍,之后就可以把剧本委托给发行人员,让发行帮助去处理后期的售卖问题,其中会包含美工、营销等工作,如果有机会的话发行也会把剧本推到线上和展会,让剧本杀店商家去进行挑选。

虽然我现在依然在上学,但我从事剧本杀相关的职业已经有四五年了,我想等以后工作稳定有机会了,可能还是会选择开一家剧本杀店。

爱喝牛奶的猕猴桃,网文小说作者

大二计算机专业在读,月入2000-8000

键盘敲敲打打,文字就有了生命。我不说话,只是让小说里的人物独白,或放下屠刀,或举起长剑……身未动,脑中的世界却已呼风唤雨。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写网文小说了。当时我看完了作者江南的所有书籍,并试着学习和模仿。

我写的小说类型大概有两类,一种是玄幻,类似《斗破苍穹》那种;第二种是娱乐小说,主角是明星的娱乐圈文。

其实我的读者很少,但依然能达到基本的经济独立。我觉得写网文算是目前为止一个上升渠道还没有那么难的赚钱方式,而且写作是一种可以成就终生的技能。

小说平台计算分账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是分成、保底、买断这三种。高考之后的暑假,我靠写网文的收入基本可以达到月入2000-3000。现在大二在读,我的月收入会在2000-8000这个区间浮动。因为我现在水平不高,主要是堆量。

作为一个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我的课业并不轻松,每天三到四个小时的写作,虽然给我带来了相对稳定的收入,但也让我几乎失去了娱乐消遣的时间,可能宿舍里别人在打王者,我却要在电脑前码字。学习、写小说、娱乐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我到现在也没有掌握得很好。

有时候我会自我怀疑,我到底能不能写好小说。好像只差那无形的一步,就把我和“月入过万”隔开了,这个也是目前让我非常苦恼的地方。

写网文并不适合追求文学梦想,在网文环境里,读者没有耐心去看一些深刻的东西,这并不怪他们,因为他们本来就只是想要汽水,我们又怎么能以中药更健康为名来强卖给他们呢?

读者想要的很简单,就是爽感。

怎么才能让读者爽,而不是只爽一下就不看了?我用三四年的写作经验总结出了三点:期待感、满足感和节奏。

最近比较火的是历史文小说。在我看来它火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家喜欢年代感和历史感,而是因为“历史和年代”是广大读者都有的共同认知。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唐太宗很厉害,但如果我们的主角穿越到了唐朝,并且帮助唐太宗弥补了一些历史上的小遗憾,读者就会通过主角的成就感来获得愉悦,这就恰好在读者的爽点上。历史小说和年代小说有这样题材上的优势,就是作者不再需要费尽心思地去创建一个世界。

坚持写了五六年的网文,我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变化。从前只是单纯享受写小说的过程,但现在不得不去考虑一些现实问题:我毕业之后该怎么办,该去做什么?

我会把写小说始终当成自己的副业坚持下去,但不会只做这一件事,我至少要有一份主职工作来确保自己未来的生活水平。

网文市场很大,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浮躁,比如某个小说网站的书,基本写到三四十万字后,就会交给枪手。很多已经成名的作者的新书已经不太能跟得上现在的市场了,“大神”尚且在啃老本,又何况是我。而且,如果自己真的全职写文的话,就会越来越脱离生活的本质,写作的素材也会少,这对写作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周崇明,约拍摄影师

大三美术专业在读,月入5000-10000

我的第一台相机是索尼的6400,是一个半画幅微单。

之前我就特别喜欢拍照,在网上看很多人用单反和胶片机拍的照片特别好看,感觉手机总是差了点儿意思,就想着自己也拿相机去实践一下。去年年初我在网上花了600块钱报了一个摄影课,家里也支持我拍照,帮助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

本来我想去拍一些自然风光,但因为我在郑州,是内陆城市,根本也没有什么风光可以让我拍,就会拍拍日常和人物,那段时间还是处于一种摸索的状态。

我以前当过模特,也认识了一些摄影师,大概在去年9月份,他们开始带着我一块拍照,这种实操比线上课程给我带来的收获要更多。拍照这种东西要自己去感受才行,实践才能出真知嘛。

我会在小红书、抖音上po出一些我的作品,一些同城的人看到我的照片还不错,就会主动来私信找我约拍。我以前根本不知道怎么跟这些陌生的模特沟通,慢慢“磨”出来了之后我会去调动模特的情绪,我会去抓拍动态的他们,不要生硬地摆拍动作,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作品积累得越多,来找我拍照的人自然也慢慢多了起来,每次收费会根据服装、人数做一些调整,单套服装单人599,每加一套服装会多收400元,拍的人数增加,价钱也会涨一些。大概从去年年底开始,我的收入每个月有5000-10000元,也就没有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也算是一种小小独立。

如今的确是富余了很多,其实之前的我还挺舍得花钱的,想买什么东西就买了,开始靠自己双手赚钱之后我反而更乐意攒钱,而且花销也会比之前少一些,花钱的时间都用来赚钱了,有时候忙得根本没有机会和朋友出去玩,自然也就省下了一笔。

今年的2月份我选择成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当时正好有一个亲戚的房子闲置了,是毛坯房不太好租,就把它便宜租给我了,140平米三室一厅,每个月不到两千块钱。

从装修到布置,所有东西都要自己来弄。装修房子是一件特别繁琐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每天要拿二三十个快递。布置摄影景观不能像家里一样四面墙壁都贴一模一样的壁纸,但每一个房间的风格又不能差很多,每个物件的摆放也要去想,怎么弄才会拍出来更好看一些。

现在工作室的风格有蓝白居家、日系、少女、法式、复古、浴缸、生日、钢琴等等,还配了专门的化妆台和灯具。装修到3月底刚刚结束,前后一共花了两三万,不过当时没有管父母要,除了花自己的积蓄之外,还有个朋友过来投资了我一些,之后的摄影棚收益会给他分红。

我在开封上学,但工作室在郑州,有时候周末有人找我拍照,我会早上坐高铁过去拍,晚上再回去,确实会有一点麻烦,但我觉得这种程度自己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我收获的东西要大于我所付出的。

拍过很多类型的照片,未来我还想尝试一下“领证跟拍”,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一对新人从踏入民政局、签下双方姓名定下终身,到背对红墙露出结婚照专属笑容,最后刻下钢印成为合法夫妻的过程。

拍下镜头前的微笑,见证别人的幸福,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猜你喜欢

网文小说
网文撷英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IP快速淘洗 网文进军海外——2016年网络文学综述
网文撷英
明代围棋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