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管理策略与激励机制构建

2022-10-21张婧赵聃南京医科大学

管理学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开题奖学金导师

张婧 赵聃 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建设祖国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也就是独立思考问题并探究答案的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素质。由此看来,探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措施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自评状况

科研能力是评价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创新实践、信息加工、独立分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判断与决策方面能力。调查数据显示,一年级研究生中有11.22%认为自己总体科研能力比较强;但是,有22.45%研究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弱的科研能力。对三年级研究生进行调查时,认为科研能力较强和一般的比例分别是43.67%、56.34%。由此看来,研究生科研能力在逐渐增强。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管理策略

(一)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视

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也是优秀研究生必备的核心要素。科研诚信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个人对科研诚信的认知、情感与意志这些心理过程在科研中的实践。研究生正处于中青年阶段,不具备十分成熟的身心,自律明显不足,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缺少科研经验,因此,这个时期是科研生涯的初始阶段,可塑性非常强,有必要树立严谨科研作风与学术荣辱观。

(二)科研道德建设的强化

第一,正确科研道德观的树立。研究生学院在其入院初期就对其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并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讲座和专题授课,加强教育宣传,在研究生培养整个教学体系中纳入诚信课程,以研究生特点为依据,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院、系、所的职能作用,明确划分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第二,为了对研究生学术行为进行规范,同时保护知识产权,研究生学院制定相应管理方法,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对所有新生提出要求,即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以便对学生的学术行为进行规范,同时为每个学生建立科研诚信档案,科研诚信档案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学习效果、个人意见、学院意见、承诺书等。每个学科都设置专门人员,通过相关培训之后,管理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档案,监督、审核记录,同时设立诚信监督信箱,以便举报诚信评价过程中不公平的现象。保证学生们在入学第一天就树立起科研诚信道德规范,培养其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促进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培养

为了提高科研能力,必须培养科研思维。发挥兴趣至关重要,为此,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科研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培养质量。每年研究生管理部门都会举办各种类型学术讲座,关注多学科之间学术交流和学术观点的借鉴、融合、整体优化,使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得以强化,同时将学术讲座纳入考核研究生的内容,促进其规范化、制度化。鼓励研究生主动参与学校举办的研究生论坛和国际交流会议,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支持研究生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获取科技情报资料,第一时间对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解,形成动态化、开放性的知识结构,随时掌握专业新动态、新信息,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强化

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包括科研与学位论文工作,这综合体现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要素,可以反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科研论文发表状况显示,一年级时就已着手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在核心书刊发表论文比重占据12.25%,但是大部分研究生没有发表论文。三年级阶段的调查表明,所有接受调查的研究生均已发表论文,超过80%的学生发表了1~2 篇论文,少数学生发表3 篇论文,发表论文的刊物主要集中在一般刊物中,在核心书刊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占据29.13%。研究生管理部门利用学位论文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行检验,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在开题审核、中期汇报、结题报告等方面严格把握好质量关。

对于开题审核而言,主要是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论文选题。科研选题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发挥着起点与关键点作用,相关部门必须鼓励学生尽早进入此阶段,并且对导师提出要求,提前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开题考核前一周,研究生需要在指导教师同意下向管理部门提出考核申请,同时将至少一篇关联课题的文献综述上交。通常情况下,英语专业部分被引入开题考核,对博士研究生还提出发表SCI 论文要求,同时提高了开题要求,要求必须采用英文开题方式。研究生管理部门以学生专业为依据推荐适合的指导教师,组织开题考核专家小组,同时开展开题工作。可将开题考核程序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陈述报告、专家提问、专家评分。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严格考核研究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学校安排答辩秘书,以记录下整个考核过程,同时汇总专家评分,并由考核小组组长汇集考核意见。研究生管理部门对整个考核过程进行监督与审核,要求不合格人员半年内重新开题。

加大监督中间环节力度,了解和把握研究生科研工作进度。中期汇报至关重要,能够以研究生一年来表现、论文进展状况为依据,评价其科研能力,并且保障顺利开展科研课题。中期汇报内容比较多,如课题进展、课题内容变动、问题解决方案、下一步计划等。管理部门以科研组推荐为依据,选择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考核专家小组,研究生借助幻灯片向考核专家组阐述课题形式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是汇报重点,同时还要客观评价实验结果,为顺利完成课题提供保障。由于博士研究生课题具有较高级别、较大难度,因此,增设结题报告环节,并要求研究生从几个方面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说明。科研考核具有严谨性与连贯性特点,需要从开题考核与中期汇报的专家库中选取专家,组成结题报告专家组。这些专家都是此领域优秀人员,同时了解课题,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且客观评价研究过程和学生科研水平。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还包括写作能力,只有发表过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认可。研究生管理部门设立激励机制,能够发挥鼓励作用,使研究生主动发表文章。在院领导支持和帮助下,科研处全额报销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文章版面费,同时给予发表SCI 文章研究生一定奖励。除此之外,发表文章的数量、质量与奖学金挂钩,同时将其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论文的重要指标。

(五)竞争机制的引入

现阶段,培养研究生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并完成论文设计与写作工作,此种培养方式需要依靠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通常围绕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展开,在培养研究生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于导师人格魅力、学术水平、自身修养等,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研究生一生的成长发展。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其科研能力,由此看来,必须重点建设导师队伍,对导师队伍结构进行优化,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研究生管理部门筛选导师,高度重视素质质量,综合多个方面评选导师,引进导师招生遴选制度,为了保证生源,先安排具有较高发展潜力、显著科研成果的导师进行招生。管理部门每年将导师情况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对导师指导情况进行了解,并提出定期开展研讨会要求,经常与学生见面,开展学术方面的指导与交流。当前国际潮流是多层次多样化学位与多样化培养模式,想要突破单一导师思维限制,需要发挥出组合导师的群体作用,可以采取导师指导小组制度,要求导师指导小组的组成成员在三名以上,并且是副教授以上职称,从而将可靠保障提供给研究生,促进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科研激励机制构建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观因素包括指导教师有效指导和研究生努力工作,构建科学有效激励机制的客观因素是创造良好科研氛围、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也是提高科研能力过程,这其中同样充满艰辛。大部分科研项目离不开研究生亲自参与。如此看来,有必要构建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以更好地激励研究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一)提高奖学金数额,扩大覆盖范围

高校通常包括两类奖学金,一是普惠性奖学金,具体有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对于国家助学金而言,通常应用全国统一标准,因此,大部分学校为了吸引优秀学生、激励科研,都会设置高额学业奖学金。二是国家奖学金与专项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具有较高数额、较小比例。美国教育学家杰斐逊认为,奖学金发挥最佳效果的激励比例范围在20%~30%。因此,高校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渠道,增加奖学金来源,不断扩大奖励覆盖范围,从而使奖学金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激励研究生、激发其科研热情、奖励研究生典范的作用。

(二)研究生创新基金的设立

合格是研究生应该是独立的科研工作人员,因此,可以设立科研基金,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高校通过应用部分资金,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此基金的设立可以遵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程序,结合专家会评与通讯评审方式,来确定资助人。对比奖学金与奖励金,创新基金能够更加全面地考量研究生科研能力,除了需要具备前期成果,还需要研究生能够全面深入掌握科研领域,进而写好基金申请书。在使用基金方面,需要对国际化交流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考核基金结题成果,促进闭环激励机制的形成。

(三)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制度的构建

研究生具有活跃思维,如果在科研过程中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理应得到奖励。例如,某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学术奖,针对发表高水平论文、授予专利的研究生,以取得成果类型为依据,量化为具体分数,从而为研究生发放证书和奖励金。其他学校设置的学术奖,其主要目标仍然是加强培养具有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研究生,激发研究生群体的科研热情,综合利用评比、答辩等方式,筛选出优秀的博士生、硕士生,将科研经费或国际交流经费提供给他们。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丰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认定形式与奖励形式。

(四)公平公正实施各种奖励机制

对于奖学金、奖励金、创新基金而言,其最终目的是给予优秀人员奖励、发挥典范作用、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使良好科研氛围得以形成。由此看来,实施各项奖励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是统一标准,公平竞争。如果缺少公平,除了打击研究生,使其丧失信心之外,还会不断降低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动力,最终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至关重要,并且培养过程充满艰辛和困难。为此,必须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开展有效控制和管理工作,从而将有利条件创造出来,以便更好地培养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合作能力、科研表达能力、科研创新思维等。这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坚持不懈努力工作,对管理模式进行动态化调整,从而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为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开题奖学金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话语的历史建构与实践研究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研究开题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七十年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