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防秋燥
2022-10-21袁昕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编辑覃静
文 袁昕(北京儿童医院中医 科)编辑 覃静
每年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干燥,而人体在经历了夏季酷暑,津液外泄后,身体容易出现如咳嗽、咽痛、鼻塞、便秘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即秋燥综合征。
孩子更容易出现秋燥
初秋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凉,若感受秋燥之邪,则多表现为温燥;而晚秋时节,天气逐渐由凉转寒,发病后则多出现凉燥。不论哪种燥邪,本病多为邪气由口鼻而入,肺为娇脏,发病后多邪在肺卫,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行气未充,皮肤娇嫩,因而更易于丢失水分,而生活起居上如果失于调理,则更易被燥邪所伤。
秋燥的表现
咳嗽、口渴
秋燥伤人,多自口鼻而入,初起侵袭肺卫可出现咳嗽少痰、鼻燥咽干等症状,进而燥热伤肺,表现为身热、干咳气喘、舌尖变红、口渴心烦。
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燥热之邪移至大肠,内结阳明,则以腹胀、便秘为主要症状。
皮肤脱屑、皲裂
肺主皮毛,孩子的皮肤娇嫩,与成人相比,孩子的皮脂腺分泌油脂更少,燥邪侵入人体后,会损伤津液,使皮肤失润,从而导致皮肤脱屑、皲裂。
鼻腔干痒、鼻出血
肺开窍于鼻,燥邪如果伤及鼻部,则会表现为鼻腔干痒,甚至出现鼻出血。
防秋燥,这样做
秋天气候干燥,除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来预防秋燥找上孩子。
补充水分
秋天要注意提醒孩子少量多次地喝水,补充水分,其中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增加空气湿度
可通过在家中放盆水或使用加湿器,适当增加空气湿度,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需要注意的是,如使用加湿器则需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因加湿器细菌污染反而造成呼吸道感染。
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
燥邪易伤津液,故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香甜,可配以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口感甘甜,小儿适宜。同时,大枣养胃和脾、益气生津,石榴生津止渴,柑橘、柿子能生津止咳,润肺化痰,均可适当服用。少吃或不吃辛辣及肥甘厚味,如烧烤、油炸食品、辣椒、生姜等。
如果已经出现秋燥
● 秋燥初起或病情轻,可将百合、桑叶、薏苡仁、山药等一起煮粥食用。
● 孩子出现燥咳、少痰,用川贝炖秋梨,可起到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的作用。
● 如果孩子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脱屑、破裂,则更需注重使用润肤品保护肌肤,每天可多次涂抹。
温馨提醒:
古人在《黄帝内经》中即提出有关四时养生的理念,秋天自然界万物成熟,肃杀将至,宜收敛封藏。所以秋季家长还要注意这些方面:
● 保持作息规律,在锻炼身体时宜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爬山、慢跑等。● 外出活动要安排好时间,秋季早晚温差大,晨起、傍晚温度降低时活动容易受凉,中午烈日炎炎时出汗过多会耗伤阳气,加重秋燥。
● 秋季随着温度降低,肌肉伸展及韧性也会相应减低,关节活动度减小,因而易造成肌肉、关节损伤,孩子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避免意外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