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

2022-10-21詹捷慧

人民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者师生

詹捷慧

新一代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应用,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既要坚持和发扬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又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新时代,推动智能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高校党建工作

信息化时代,智能党建为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精准管理提供了可能。所谓“智能党建”,即党建工作的人工智能化,就是将人工智能手段嵌入高校党建工作中,从而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新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料,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加工、处理,获得数据所蕴含的客观信息,从而服务于高校党建工作。第一,能够实现党员信息管理。获得丰富的数据资料之后,可以对基层党委、师生党支部、党员等进行划分,组建具有特色的网络党支部系统,实现党员信息管理、组织关系转接、党内统计、党组织活动管理等。第二,能够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党建信息。通过丰富数据,可以跟踪和分析党建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党员党费缴纳情况、组织生活参与情况等进行动态统计。第三,能够从日常党务工作中发现隐含关系。比如,可以通过行为记录和行为数据运算,找到师生党员中的模范典型;可以对不按照党章办事和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排查提示,监测师生党员的到岗情况以及工作生活表现,及时提醒和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生活难题。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的要点。深度学习,即利用大数据资源的计算得出学习的最优结果,也是一种智能算法,其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党员的数据信息,了解受教育者的教育背景、需求认知等。比如,可以通过收集师生党员的基础材料以及党支部的活动数据等,形成对党员准确的、全面的“画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内心需求,进而确定教育方案。党建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因而计算能力越强,就越能掌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作出预测、解决。

高校智能党建发展面临的现实瓶颈

智能党建是基于人工智能而衍生出来的党建管理新模式,具有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等特征。当前,我国高校智能党建仍在探索阶段,存在一些现实瓶颈。

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一是缺乏统筹安排和领导。当前各大高校对人工智能的运用尚在探索中,并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经验做法。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的协调指挥,重复性工作较多。二是缺乏经费支持。智能党建发展需要设施配套,包括场地、技术、设备等。目前,许多高校的党建经费仅能满足日常活动开展,缺乏对智能党建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制度要求,也未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行为边界还需进一步明确。

党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第一,工作理念比较陈旧。部分党务工作者不善于将智能技术应用于基层党建工作,认为信息化、智能化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娱乐化倾向。第二,对智能党建的系统研究并不充分。许多高校对智能技术与党建工作的内在关联研究不够深入,也没有充分认识智能党建的重要作用。第三,智能技术素养缺乏。在海量的数据信息面前,高校党务工作者的信息把控能力仍有待提升。如何甄别和研判信息,不断考验高校党务工作者的能力与水平。

智能化功能开发不足。第一,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部分高校对于大数据信息的运用仍停留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务基础数据报送等,没有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重要作用。第二,科学系统的智慧党建教育方案较少。通过大数据信息确定党建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能够更好地提高党员学习效率以及党建工作管理水平。但目前,这个领域的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第三,技术创新度不够。一些高校仅是进行技术移植,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

高校智能党建如何破局

新理念:融合共生、个性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必须树立融合共生、个性发展的理念。第一,高校党委应该制定“智能党建行动计划”,开展智能党建理论研究,提出智能党建的目标和任务;建设智能党建管理平台系统,开展部分网络化实践活动实验;建设党建云、设计云架构、整合云资源、保障云安全;建立“四位一体”党建体系,实现网上网下联动;等等。第二,向学校党委申请专项活动经费用于智能党建的拓展和开发。第三,推动党建工作与智能教育的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结合,切实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新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务工作者队伍。智能党建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人才。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党务工作者队伍。第一,广纳人才,强化党建专业人才储备。应该开拓思路,将信息技术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整合,构建党建人才库,并使之与党务工作者、基层师生党员等相融合,取长补短。信息技术人才负责智能技术开发、运营管理和安全监督;党务管理人员负责需求分析和问题反馈等。第二,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一些党务工作者具有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这是推动智能党建发展的基础。对此,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之所以被广泛运用,根本在于其信息属性和智能属性。只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效应用。其次,要合理运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表征技术的力量,引领时代发展走向。作为党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最后,要加强人工干预和规范能力。智能党建发展需要大数据作为基本保障,需要收集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情感等信息,因而难免会存在数据信息意外泄露等风险。由此,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师生党员的隐私权益不受侵犯,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此外,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受教育者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人工干预和规范能力。要定期对智能党建系统进行评测,遇到危机时能及时切断根源,从而保障安全。

新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党建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当前,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形势要求,必须要充分运用智能技术为高校党建工作赋能。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元宇宙等技术,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创新路径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构建高校党建数据库。高校党建工作数据量较大,涉及输入、分类以及储存等复杂问题。因此,需要和相关的运维或技术团队合作,建立高校党建数据库。大数据体量越大,其中蕴含的价值就越大。现阶段,我们着重关注师生党员的个人信息,但实际上收集到的仅是静态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实际上难以通过这些信息全面准确地把握师生党员的实际情况。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师生党员的真实情况,实际工作和日常行为产生的数据就是重要依据。高校在科研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可以研究师生党员的行为模型,并把模型与党建工作进行关联分析。

第二,构建党建动态管理系统。数据收集完成后,要将各种不同数据进行对应链接,比如,可以把师生党员、基层党组织、党委工作部门等涉及的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建立党建云平台。在党建云平台,可以依靠科学统计、信息检索等现代技术,及时总结党建工作规律,挖掘隐藏的关联信息,实现党务工作的全面性和协同性,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提升。比如,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检查党员、党支部每个时间段的表现以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当发现偏离轨道的情况时,能够及时预警并提醒相关党员的责任。

第三,推动党建工作实现“大数据+可视化”。比如,可以运用VR、AR 等技术手段,打造可视化的党建课堂。师生党员可以通过VR、AR 等技术实现沉浸式、互动性的体验学习,让体验者能够穿越时空走近革命先烈,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切身体验红色文化精髓。首先,应支持如触控大屏、手机等智能设备的跨平台接入。其次,应允许异地参与者以三维形象进行模拟真实世界的三维交互,比如互相可以看到对方的移动以及动作,可以通过异地互动方式进行参观和学习。最后,根据需求,参与者进入虚拟场景后可以自己定制场景和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只有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赋能党建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者师生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新时代党务公开要坚决去“三化”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