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利亚斯·卡内蒂自传《获救之舌》中复语与身份认同的体现

2022-10-21王思齐

西部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自传移民身份

王思齐

一、复语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复语的使用并不是第一次被视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复语,已被称作“多语制”,指社群或者个人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一个掌握多种语言的人,指的是任何可以用多种语言和别人交流的人。多语制在保持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平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和移民不断增加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研究复语文学作品,如伊利亚斯·卡内蒂的自传《获救之舌》。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语言多样性指的也是文化多样性,而复语往往被视为跨文化主义的标志。在这本自传中,卡内蒂讲述了他1905年至1921年间的生活,当时他在复语环境中长大,有移民的背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这本自传被认为是研究复语、跨文化和身份之间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文学素材。德国文学中的复语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对复语的兴趣急剧增加。这方面的许多学者已经从教育学、文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的THOMAS ERNST在他的论文von Mischkultur und mehrsprachigkeit:Deutsch in der Literatur Luxemburgs中对文化复语进行了研究。日本学者山川友子在日本学生的教育学方面提出了关于使用复语的建议。STEFAN GEIGE和STEFAN FAAS将移民这一社会现象与移民儿童的复语教育联系起来。RAUCH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使用多种语文的问题。托比亚斯·施罗德勒认为,复语是大学教育中的一种资源。本研究围绕复语和身份展开,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当前研究的难点在于写作意图而不在于现代文学复语写作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使用多种语文的研究,这些研究与移民、国际性、跨文化性或跨学科性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在文本分析中,重点在以下问题的答案上:存在哪些身份格式?复语在文学作品中是如何出现的?复语如何影响作者的文学写作?使用复语的影响是什么?

在下文中,笔者将集中讨论伊利亚斯·卡内蒂自传《获救之舌》,分析其中使用复语的问题。这些分析是基于YASAMIN NIKSERESHT MASOOLEH的一般理论。笔者在本论文中引用的其他作者和学者的观点大多由YASAMIN NIKSERESHT MASOOLEH转述。本文以伊利亚斯·卡内蒂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为研究主要内容,研究作者1905至1921年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分析一直处于移民过程中的作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成长历程,分析他是如何适应多语种和多文化环境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如何学习不同文化的文学知识和语言。

二、YASAMIN NIKSERESHT MASOOLEH的理论

YASAMIN认为,复语与同一性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他通过两个概念来分析身份,一个可以理解为人的本质。在这里,身份是人格的同义词;另一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并被引用为“自我体验的人的内在统一性”。在这方面,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同源性。

但他认为,身份不是由出生决定的,而是由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他认为,从纯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起源、语言和身份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与两个概念紧密相连,一个是祖国,另一个是母语,即一个人在孩提时代(从父母那里)学习的语言。然而,身份的构成不能简单地用“祖国+母语=身份”的公式来描述。离开祖国并不等于失去母语,如果一个人后来离家,并不意味着他不会说母语,因为家是任何身份发展的温床。根据这一定义,YASAMIN认为“家”不是一个由领土定义的空间和区域。它受到文化、传统、社会领域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园都具有独立和个人的意义。

对于有移民背景的人来说,离开祖国对他们身份发展的构成有什么影响?祖国对身份的影响是否有空间限制?在这里,YASAMIN首先把祖国看作一种文化概念,它不可避免地与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作家为一个社会构建内部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移民作家,他们的作品中有复语使用的痕迹,他们的身份是由他们自己和其他文化交织而成的。他们的身份在移民过程中被重建,但他们以前的知识、文化和个人传统并没有丢失,在不断形成身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每一种语言都有两个特点,一是给说话者一种在特定地方隐秘的持续感觉,二是具有开辟新的文化空间的功能。在两个特征的作用下,复语性将既是身份的形成因素,又是身份的威胁因素。YASAMIN认为使用复语是创造身份的一个因素。

三、通过复语实现身份认同

自传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从定义上来说,是作者记忆发挥作用的领域。这部记忆作品在德语犹太自传中尤为重要。这与犹太文学作为一种致力于集体记忆的纪念和记忆文化的特殊功能有关。复语和文学翻译对于分析伊利亚斯·卡内蒂的自传《获救之舌》中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它们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因此,使用复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行为。在卡内蒂的作品中,描述他的记忆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的,因为它不仅体现在对犹太教作为“宗教”的记忆中(这里以卡内蒂对写作、听觉和说话的痴迷为象征),而且体现在他对民族文化元素描写的重要例子和保存的记忆中。

(一)复语带来的不同身份认识

在德语词典杜登中,“身份”一词最初有两个主要含义。首先,身份在这里被定义为“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或“与它是什么或被称为什么的一致性”(同义词也可以是“个性”或“性格”)。在这方面,卡内蒂的自传《获救之舌》反映了他童年和青年时期思想形成的过程。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犹太人的许多共同特征:早熟、敏感、傲慢,以及有检查和批评的习惯。当他四岁的时候,他就能看出他祖父和爷爷的性格差异,也能感觉到谁在日常生活中更受欢迎。卡内蒂五岁的时候,他的姐姐把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告诉了他,但总是会保留一部分,卡内蒂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出了一种奇怪的情绪,促使他拿起斧头去砍他的姐姐。因此,他的家人认为他是个残忍的孩子。

此外,卡内蒂从小就对各种行业有着明显的厌恶或热爱。由于父母对文学的热爱,卡内蒂对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厌恶他那些是商人的亲戚,认为他们卑鄙、只懂得赚钱的。不可否认,年轻的卡内蒂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所居住的地方对他思想的启迪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他说:“当时我还是个孩子,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个民族的多样性,但我一直受到到它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身份被解释为“自我体验的人的内在统一”。在这方面,同一性也可以理解为“与某人或与某物完全一致”,即从“某物是同一性”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平等意义上的同一性。这可以体现在卡内蒂对她的政治从属关系和国籍的承认上,尽管对一个孩子来说,政治从属关系的概念非常模糊。卡内蒂从小就会说西班牙语,他的家庭决定了他的犹太身份,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犹太人的教育。在瑞士学习期间,他经历了反犹太主义运动,他与学校的其他犹太学生一起写信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愤慨。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文学复语化主要集中在对文化差异的讨论上。因此,可以认为语言差异可以代表文化差异,也可以产生文化差异。以地理上或政治上界定为单位的地域文学来看,不同文学语言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其独特的特点包括依附于民族、地域、文化历史的复语性的产生,以及个体成语在这一特征所经历的政治文化的语义化。卡内蒂的出生地是保加利亚北部的一个小港口,住在那里的人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卡内蒂每天都能听到七八种语言。正如卡内蒂在他的自传中所写的那样:“除了经常来自农村的保加利亚人之外,还有许多土耳其人居住在他们自己的地区,与之相邻的是西班牙人的地区,即我们的地区。”例如,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亚美尼亚人、吉普赛人和俄罗斯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卡内蒂有机会接触复语及其所代表的民族文化,这对他对复语文化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卡内蒂的自传属于复语文化和地域的文学。

(二)使用复语作为身份因素

克里姆尼茨认为,一个社会的语言状况总是取决于多种因素。这是由于政治、社会、社会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如文所述,使用复语在建立身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仅从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分析了复语的功能。根据KREMNITZ的说法,人的身份不是从出生起就赋予的,它不是遗传的、不变的密码。“(……)身份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意识形态。”在众多移民作家的自传中,读者会看到这些作家在移民生涯中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发展。《获救之舌》讲述了卡内蒂1905至1921年的青少年经历。这仅仅是由于个人的社会嵌入。这些规范观念由自我观念和外在观念构成。找到身份最重要的时刻是改变的过程。构成一个人的是不断变化的身份要素的总和。关于原国籍和背井离乡对作者政治身份的影响,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1959年的一篇文章,“语言是作家的唯一国籍”。其他学者认为,离开祖国并不是移民的损失。它使移民在世界上获得了公民的身份。因此,应抛弃民族国家传统意识形态结构的围墙,以实现更加国际化的生活方式,而不放弃个人身份,促使人们追求集体身份。根据WILHELM HUMBOLDT的说法,有两个因素导致了一个复语机制。一方面是领土或移民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指一个族裔群体或只指一个人的作用。在复语领域,人们普遍选择一种语言有两个原因:一是语言具有满足人们需求的功能,二是这种语言具有很高的声誉。复语性是反对身份的消极还是赞成身份的积极,是最关键的因素,这取决于个人选择语言的意愿。一般而言,只有与社会相关的复语的使用才与移民负相关,而这些移民是由使用外语的个人或群体融入单语社会所构成的。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多样性被认为是对集体身份(民族)的威胁。

卡内蒂的自传显示,他的父亲是奥地利籍犹太商人,母亲是西班牙籍犹太人。因他的家庭是瑟法底犹太人后裔,所以除了保加利亚语外,卡内蒂还会讲拉迪诺语。拉迪诺语源于一种非常古老的卡斯提尔西班牙语。他受母亲影响将西班牙语作为母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活经验的增加,卡内蒂陆续创作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德语和英语)。这些文学作品为他以后的文学写作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他的母语,他的家乡鲁斯丘克给他留下了重要的印象,在他的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他声称:“我后来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鲁斯丘克。”这也意味着他后来经历的多样化世界,以及移民造成的地理环境、文化和语言变化,实际上也是由他在鲁斯丘克时的经历决定的。将复语背景下发展身份的所有论点联系起来,卡内蒂成功地实现了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共生,但最终可以被认为是积极的。

结语

卡内蒂的生活经历无疑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他从小就住在鲁斯丘克,他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复语的影响,认为当他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对这种多样性一无所知,但却不断地感受到它的影响。成年后,卡内蒂只用德语回忆起这个西班牙—保加利亚时期,他认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翻译行为。回想起那时候,他当时可以在复语之间切换,但这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种复语环境为卡内蒂学习其他语言创造了前提,也为卡内蒂理解不同语言的文学奠定了基础。卡内蒂选择用德语去写他的自传《获救之舌》,但在他的自传中还包括其他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卡内蒂在他的自传中还备注了德语释义,以便读者能够理解这些语言的含义。1938年纳粹入侵奥地利时,他以犹太人的身份逃到巴黎,然后在伦敦定居,在那里他用英语写作了几年。

总之,可以说复语将身份分为两种主要形式,即文化身份和政治身份。此外,不同的身份格式还可以在复语国家、地区和文化的文学作品和复语作者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借助于多元文化和复语的体验,作者获得了自己的理解,进而选择了写作语言。复语也会影响作者的教育和进一步的生活。使用复语也是影响文化和政治认同的出现和形成的一个因素。卡内蒂的自传以记忆的形式记录了复语和跨文化身份对他发展的影响。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学翻译的实践在埃利亚斯·卡内蒂的自传中对语言与身份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推断,复语有不同的解释,通过复语可以确定不同的身份格式。复语和身份相互影响,紧密相连,复语影响身份建构,身份也可以以复语形式表达。

猜你喜欢

自传移民身份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跟踪导练(三)(5)
签证移民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Immigration移民
互换身份
敬一丹否认新书是自传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