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湖北省当前绿色矿山创建问题与要点

2022-10-20阮业东杨栩玥孙海明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16期
关键词:矿山企业矿山绿色

阮业东,程 普,杨栩玥,高 扬,孙海明

(1.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湖北 大冶 435100;2.湖北省空间规划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60)

1 绿色矿山内涵与国内发展进程

1.1 绿色矿山内涵

绿色矿山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全过程中,既要进行科学规范的采矿,并把对矿山和周围环境的扰动限制在环境可调控范围内,是矿产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和谐的好矿山,具备了采矿方法科学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有效化、公司管理标准化、生产环境保护化、矿山环境生态化、企业社会管理和谐化的条件特征[1]。绿色矿山不但按照国家环境评估方法和有关矿产资源法律的规定开展了环境评估,而且还要把环保思想融入生产理念当中,以符合生物生态和环保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应当按照合理、低耗和有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矿山自然资源,并坚持以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形成无污染、无垃圾、无废物的生产体系,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并有效修复生态环境[2]。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条件的进步,和谐、人文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得到了各界的普遍重视,为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将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先后写入党章和我国发展战略规划中。对矿产行业而言,开发绿色矿产、建立绿色矿山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行动。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通过出台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估手册》,对绿色矿山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阐述,并制定了量化评估指标,见图1。

图1 绿色矿山内涵

1.2 发展进程

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概念提出可追溯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理念也开始慢慢产生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在2008年底出台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确立了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并于二零一零年颁布《有关深入贯彻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矿产建立绿色矿山管理工作的指示若干意见》,由此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工程正式启动[3]。2012年开始,我国各省也开始陆续编制了实施了省级的工程建设规范、项目发展要求、实施建议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一直走在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首位,《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评估标准(试点)》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省部级的绿色矿山评价规范,之后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也陆续发布了实施方案或工程建设标准。

2017年,国土资源部、财政厅、环境保护部、我国质量管理总署、我国银监会、证监会等共同颁布《有关加速建立绿色矿山企业的具体实施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投资保障力量,推进绿色矿山企业建立进程,并争取在2020年,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矿产发展新模式。2018年4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非金属、化工、黄金、煤炭、砂石、石油、水泥灰岩、冶金,以及有色等九个主要产业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表1),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出了系统而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体制保证,促进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全部进入规范性、制度化、标准化建设的崭新时代。

表1 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明细

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颁布了《绿色矿山评价指标1000分》和《绿色矿山企业遴选第三方企业评估工作要求》,为绿色矿山遴选评价工作提出了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并进一步规范了绿色矿山的第三方评价工作。

2 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国内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2011-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分先后四批次,共认定了661个矿山企业成为全国绿色矿山试点进行建设管理工作。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253个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包括398个前四批试点),另外还有2573个矿山被34个省、区、市公示分别纳入各级绿色矿山库或储备库。

从中国国家绿色矿山的名单库中来看,以河南、安徽新晋的绿色矿山数量较多,分别有53家和49家,数量排名全国第1、第2名;广东、河北和山西的晋绿色矿山总量均达到了41个,名列国内第三位。2020年的绿色矿山数量和分类现状,如图2。

图2 2020年绿色矿山分布及分类情况(据参考文献[3])

2.2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底,全省登记矿业权中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大中小型矿山有128家,已经纳入绿色矿山储备库和通过第三方评估的有111家,绿色矿山建设达标率超过80%,实现了全省防污治污攻坚战确定的"2020年底全省80%大中小型矿山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指标要求。

全国目前共有69家矿山进入了国家绿色矿山名单库,位居全国第六,其中露天矿山24家,地下矿山45家;宜昌市夷陵区、兴山县,黄石市铁山区、大冶市、黄冈市武穴市等5个县(市、区)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公告,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获批数居全国第一,绿色矿业发展集群效应凸显。

2021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十一届八次全会、二零二一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等有关"推动经济社会开展全方位健康绿色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中国湖北省加速构建绿色矿山实施》(鄂土资发〔2017〕37号)规定,加速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提档升格,服务矿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省自然资源厅颁布了《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1-2023年)》,坚持目标引导、效益导向,有规划、分步骤地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力争2023年底95%以上的大中型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小型应建矿山达标率逐年提高。

2.3 绿色矿山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年,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对全省69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开展专项检查,邀请行业专家,对全省绿色矿山进行问症把脉,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山建设意见。通过核查,总结发现如下问题:

(1)绿色矿山建设认识不够。总体来看,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氛围浓厚,地方和矿山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性较高,但对绿色矿山的真正内涵和认识还不足,对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不熟悉。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矿山就是简单进行绿化、土地复垦复绿,甚至在矿区进行铺草皮、人工造景;部分企业认为绿色矿山建设只是政府部署的专项工作,完成任务就可以,并没有认识到绿色矿山建设是推动矿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部分已经入库的矿山,认为入了国家名录库就一劳永逸,并没有结合自评和第三方评估中反映的不足,推动整改绿色矿山建设提档升级。

(2)新标准贯宣学习不足。2020年以前入库的绿色矿山都是参考300分的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但以往的300分评价标准与自然资源部颁布的《绿色矿山评价指标1000分》有一定差别,如果矿山企业没有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按照现行1000分标准,可能部分矿山企业已经达不到绿色矿山的建设标准。

(3)矿山企业科技创新不足。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是绿色矿山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创建过程中,大部分矿山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短板。部分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平台缺乏,科研投入不足;部分企业科研成果欠缺,或者科技成果同质化情况较多,真正适用于提升企业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不多;部分企业设施设备老旧,未采用国家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部分企业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建设不足,仅停留在安全生产"六大系统"的布置上,主要作用是监控,大部分矿山未能建设完善的集中管控平台系统。

(4)对绿色矿山投资有缺口。当前,国家和地区对绿色矿山建设的鼓励政策措施并不明显,具体实施到矿山企业的项目更少,而绿色矿山建设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项目,六大方面工作的不断提升都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少数大中型矿山企业资金雄厚,公司的领导班子站位较高,并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不断投入,效果显著。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企业规模不大、资金流量不充足的矿山企业,在当前整体矿业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绿色矿山建设。

(5)绿色矿山管理不规范。部分矿山企业未按要求建立完善的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在内部也未明确责任分工,绿色矿山建设任务落实基础不牢。部分矿山企业未按要求开展绿色矿山相关政策、知识的宣贯,绿色矿山培训和宣传不够,对绿色矿山建设档案管理不规范。

(6)小型矿山企业推进难度大。目前,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建设大中型矿山,而小型矿山企业约占全国矿山总量的70%以上,大部分小型矿山规模小、技术底子较薄,且设备与科技普遍相对滞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相对低下。按照绿色矿山创建评价指标六大方面的有关要求,每一方面对于小型企业都是相对很高的标准,特别是科技创新,几乎不可能达得到。

(7)第三方评估亟需规范。第三方评估是绿色矿山遴选的重要步骤,也是确保绿色矿山建设质量的第一关。目前,第三方评估机构类型众多,技术力量悬殊,评估结果也是参差不齐。部分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结果不客观,评估报告不规范,总结分析不深入,不能真实反映矿山在绿色矿山方面的成效与不足。

3 绿色矿山创建要点与建议

3.1 绿色矿山创建要点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绿色矿山知识贯宣。建立绿色矿山是矿山企业生态文明工作的基础。矿山企业要加强绿色矿山知识贯宣,深入营造绿色矿山创建氛围。加强对绿色矿山建设的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对绿色矿山建设认识水平。从实质上吃透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对照指标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2)强化院校合作,提升绿色矿山技术力量。矿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引进相关科技人才,开展符合矿山实际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绿色矿山建设水平。有条件的矿山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团队进行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3)制定实施计划,定期开展自评整改工作。绿色矿山建设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过程,企业应建立绿色矿山建设的自我评估体系,按月、季度、半年、年度开展自我评估工作,查漏补缺,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提升计划,推进整改提升,不断增强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4)规范档案管理,加强资料整理与归档。矿山企业应该对绿色矿山建设相关资料进行规范管理,在绿色矿山创建过程中一切有关资料都应该归档备查。企业可按照《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中6大板块分别整理归档资料,并且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不断更新。

(5)改变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企业必须切实地要根据绿色理念选择合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以推进”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一是贯彻”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有效整治矿山周边环境。二是因地制宜选取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生成量少、对环境污染损害较小的环保开采技术。三是合理选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开发方法,做到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

(6)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数字化矿山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和创新,落实科研兴企和科技带动策略,打造先进的数字化、智能矿山。目前的绿色矿山发展,已经逐渐完成了自动化矿山-数字矿山-智慧矿山-智能矿山-无人矿山[4]。

3.2 绿色矿山创建建议

3.2.1 对于管理部门

(1)分类制定评价标准。研究制定适宜中小型矿山绿色矿山建设的评价标准,如调整分值比例或对中小型矿山进行总分达标控制,不要求单项分值达到75%的比例要求等等。

(2)科技引导先行,强化绿色矿山建设科技引导。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培训,宣传绿化矿山建设政策规定,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积极服务引导地区政府和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绿化矿山建设。同时加强了绿色矿山建设宣传,印制宣传材料,在全国通过各类报刊、网站、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深入传播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宣传典型经验和工作办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建设气氛[5]。

(3)政策供给提速,强化对绿色矿山发展的政策引导[6]。一是加强政府对环保绿色矿山企业的投资扶持力度。二是继续完善绿色矿山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制定绿色矿山项目的资源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建议有关管理机关把绿色矿山的评估级别及划分结果,作为从绿色矿山获得建设项目用地、政府投资奖励、财税政策扶持、绿色资金支持等具体政策的基础重要依据[7]。

3.2.2 对于企业

(1)大中型矿山:大中型矿山尤其是剩余服务年限长、剩余资源储量丰富的矿山,要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创建,并努力申报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库。大中型矿山的技术队伍、科技、资本、管理能力明显占有优势,因此矿山企业的绿色矿山建设应强调整体性,既要注重统筹兼顾各种资源经济效益环保经济效益,又要重视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建设等企业能力建设,及其所关联的生态产业发展。

(2)小型矿山:小型矿山企业的技术队伍、科技、经费、管理人员等则居于相对劣势,小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要以环保修复达标为重点,并根据企业特点处理具体问题。对一些矿山效益差、资金人力不足或者服务年限较短的矿山企业,建议企业在能力范围内申报国家绿色矿山库,安全合法生产即可。

(3)要做好绿色矿山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把绿色矿山建设融入矿山的日常生产系统中一并管理,进一步构建和健全绿色矿山建设责任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形成更富有矿山自身特点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8]。

4 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过程,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在坚持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同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办矿,不断改进完善;矿山主管部门与矿山企业之间必须共同建立适应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等六个方面的企业建设标准。矿山企业作为绿化矿山建设的主要负责主体和具体实践者,要提高绿化矿山建设的自觉性、能力和坚定性,切实地从指导思想上和经营理念上完成绿化矿山建设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重要转型。

猜你喜欢

矿山企业矿山绿色
绿色低碳
探索高原矿山企业党建工作“六有+N”模式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在鞍钢成立
强化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