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地区丽绿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22-10-20陈文玉

湖北植保 2022年5期
关键词:羽化低龄森林公园

陈文玉

(泉州森林公园服务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丽绿刺蛾(Parasalepida) 又名青刺蛾、绿刺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我国河北、江苏、福建等15省(区)广泛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等地,可对许多农林作物造成重要危害[1-3]。寄主植物包括枫香、香樟、木荷、油桐、悬铃木、乌桕、油茶、红叶李、桂花、芒果、茶树、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等多种树木。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森林公园栽植的枫香、香樟、桂花、红叶李、乌桕等频受丽绿刺蛾危害,导致一些植株的部分枝叶枯死。为有效控制丽绿刺蛾的危害,保护植株健康生长和优美园林景观,作者于2019~2020年对丽绿刺蛾的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防治措施,以期为害虫防控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泉州森林公园地处泉州中心市区,是在零星小面积的台湾相思、马尾松、木麻黄等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龙眼、桃、李、芒果、枇杷等经济林基础上,通过10多年持续的人工引种栽植和林分改造,形成了多样性的园林景观,是滨海特征比较明显的城市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83.69 hm2,园林植物120科、600种。公园山地属戴云山支脉,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主要病虫害有26种,其中虫害23种,病害3种[4];2015~2016年陆续发现丽绿刺蛾对个别植株造成明显的危害。

2 生物学特性

2.1 研究方法

(1)室内饲养。采用常规的室内饲养观察方法,2019年6月上旬从林间采集受丽绿刺蛾幼虫危害的枝叶带回室内,放置于养虫笼中,在水培法培养的枫香枝叶上饲养,采集虫口30头。枝叶不足时,及时从林间采集补充,连续饲养1年。系统观察并记录幼虫取食、存活和结茧化蛹、羽化、产卵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情况。

(2)野外调查。在泉州森林公园选择3株受丽绿刺蛾危害的枫香作为调查株,用红色油漆标记。每3~5 d观察并记录丽绿刺蛾取食危害、生活习性、越冬场所、越冬虫态等情况,作为生物学特征研究的补充。

2.2 形态特征

(1)成虫。雌虫体长16~18 mm,翅展32~44 mm;雄虫体长14~16 mm,翅展27~34 mm。雌蛾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触角基部数节为单栉齿状。头顶、胸背绿色,胸背中央具1条褐色纵纹向后延伸至腹背,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绿色,肩角处有1块深褐色尖刀形基斑,外缘具深棕色宽带;后翅浅黄色,外缘带褐色。

(2)卵。椭圆形,扁平光滑,长径约1.5 mm,短径1.0 mm,浅黄绿色。

(3)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1~1.3 mm,黄绿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4~26 mm,头红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体翠绿色,背中央有3条暗绿色和天蓝色连续的线带,体侧有蓝灰白等色组成的波状条纹。背侧自中胸至第9腹节各着生枝刺1对,每个枝刺上着生20余根黑色刺毛,第1腹节侧面的l对枝刺上夹生有几根橙色刺毛;腹节末端有黑色刺毛组成的绒毛状毛丛4个。

(4)蛹。长卵圆形,长14~17 mm,宽8~10 mm,前期黄绿色,后期黄褐色。

(5)茧。扁椭圆形,长15~18 mm,宽10~13 mm,棕色,茧壳上一端常见覆有黑色刺毛和黄褐色丝状物。

2.3 危害特点

丽绿刺蛾主要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为害。低龄幼虫聚集取食叶片表皮或叶肉,致叶片呈半透明枯黄色斑块。大龄幼虫食叶呈较平直缺刻,严重的叶脉全无,甚至整株叶片均被吃光,严重影响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养分积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2.4 生活习性

成虫多在19∶00~21∶00羽化,雌雄性比约1∶1.3。成虫夜间有较强的趋光性,但白天多静伏在叶背,夜间活动。雄成虫一般比雌成虫活跃,雌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后次日开始产卵,成虫寿命4~9 d。卵多产于嫩叶背面,十多粒或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上覆一层浅黄色胶状物,每只雌成虫产卵期2~3 d,一生可产卵9~16块,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卵期5~9 d。幼虫6~8龄,初孵幼虫不取食,群集于卵壳周围,2~4龄群集于叶背危害,5龄后幼虫食量骤增,6龄后幼虫逐渐分散取食活动。幼虫危害高峰期第一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而第二代为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幼虫历期28~46 d(不包括预蛹期)。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的中下部枝干或树冠枝叶浓密处叶背结茧化蛹,蛹期26~30 d,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

2.5 生活史

2019~2020年系统观测表明,丽绿刺蛾在泉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第一代幼虫从5月下旬始见,直至7月下旬,老熟幼虫在7月中旬以后陆续结茧化蛹;成虫7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直至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孵化,老熟幼虫在10月上旬以后陆续结茧,并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老熟幼虫(越冬代)化蛹,成虫从5月中旬至6月下旬羽化、交配、产卵(表1)。

3 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泉州地区丽绿刺蛾生物学特性,泉州森林公园适时做好害虫种群监测,综合采用人工、物理、生物、药物方法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园区内害虫控制在低虫口水平,整个园区的生态优美环境得以有效保护。

3.1 农业防治

(1)摘除卵块。丽绿刺蛾卵块多在嫩叶背面,颜色鲜艳,可人工摘除;摘除的卵块宜置于寄生蜂保护器中,以利于其卵寄生蜂羽化后飞回林间。

表1 丽绿刺蛾的生活史(2019-2020,福建泉州)

(2)处理幼虫。丽绿刺蛾幼虫大多聚集取食,被害叶呈半透明枯黄色斑块,症状容易发现,及时摘除带虫枝叶并予以杀死。老熟幼虫常有沿树干下行结茧化蛹的习性,可采取树干绑草等方法诱集并及时予以清除。需要注意的是,刺蛾幼虫枝刺有毒,要避免人体直接接触虫体,以免引起红肿或灼热疼痛。

(3)清除虫茧。丽绿刺蛾的茧大多在寄主植物的中下部枝干或树冠枝叶浓密叶背处。特别是越冬代历期长,可对虫茧进行集中清除。

3.2 物理防治

利用丽绿刺蛾成虫夜间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的晚上19∶00~21∶00用灯光诱杀。

3.3 生物防治

5月底6月初,在雨湿条件下施放含孢量100亿个/g的白僵菌粉炮3.75~7.70 kg/hm2,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颗粒体病毒可致使发生流行病,是控制丽绿刺蛾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3,5]。黄宽颚步甲(Parenarufotestacea)平均每天可捕食丽绿刺蛾低龄幼虫5.1头,是可发掘利用的天敌昆虫[6];另外,含孢量107个/mL的绿僵菌株MaZPTR-01-01,2次在室内采用浸渍法(10 s)分别对30只丽绿刺蛾低龄幼虫开展室内致病力测定,接种4 d后,致死率分别为80.0%和86.6%,表明该菌株具有防治应用潜力。

3.4 化学防治

森得保550 g/hm2对丽绿刺蛾3~4龄幼虫林间防治效果达90.13%,1.2%苦·烟乳油750、650和550 g/hm2防治效果均为100%[7]。泉州森林公园近年来对少数高虫口的植株,采取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40%硫磷乳油1 500倍液喷杀低龄幼虫(几种药物轮换使用),连喷1~2次(间隔7~10 d),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药物防治应选择在低龄幼虫期进行,同时要轮换用药,避免或减少害虫抗性药的产生。气候因素对丽绿刺蛾发育和防治效果均会产生显著影响,应坚持适时、适药和适法防治;此外,丽绿刺蛾对海水耐受性强,浸泡4 h的存活率仍高达99.86%[8]。因此,对于红树林这一特殊生境下的害虫,不宜选用药物防治措施。

猜你喜欢

羽化低龄森林公园
悼留民兄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村改居社区低龄老人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以Z市S社区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低龄儿童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不同海拔高度松褐天牛羽化规律观察初报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森林公园游记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福建省森林公园管理办法》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