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人工环境建设融入策略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设计研究
2022-10-20庄惟敏霍春龙
庄惟敏 霍春龙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的最大烈度为Ⅸ度(9度)。作为四川省支柱性产业的旅游业因此次地震受到重创,对民族地区发展影响严重。2018年2月22日,设计团队接受委托后到达九寨沟,现场调研、踏勘了旅游基础设施,并着手恢复重建工作。尽管大地震已经过去了6个月,大自然的道道伤痕仍然触目惊心,现有房屋大面积出现X形开裂,旅游活动全面中断。
九寨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总长超50km的沟谷内,奇峰卓绝,林深茂密,114个碧蓝湖泊散布其间,17组瀑布群、11处激流、5处钙华滩流,飞珠溅玉,流水潺潺,九个藏寨星罗其中,形成了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蓝冰、藏情”为六绝的独特之美,有“童话世界”之称,又因水景纷呈、造化神奇,有“九寨归来不看水”之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点缀其间的古老村寨、栈桥、磨坊,组成了一幅内涵丰富、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
在与保护区管理局沟通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与震后冷冷清清的沟口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震前的人山人海、严重的交通拥堵和长时间的排队等待。
一直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是饱受争议的两个对立问题。我们深知,在自然美景面前,人工环境的建设一定是处于从属位置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既自然又适用、既现代又传统,成为设计的重要议题。
1 前期策划
1.1 数据与症结
九寨沟“8.8”地震后,原游客中心遭严重破坏,经鉴定大部分主体结构安全性等级为Csu或Dsu级。基于鉴定结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游客服务设施拆除重建势在必行。
九寨沟沟口三山环绕,两河交汇,一条过境道路将八方游客带到景区入口。沟口原名羊峒,受山体的限制和河流的分隔,建设场地狭小。原九寨沟游客中心建于1999年,建筑风格为西藏地区“边玛墙”式样,但与九寨沟内的藏寨建筑风格相去甚远。九寨沟在历史上木材丰富,因此沟内藏民就地取材,用木材和夯土建造了九座藏寨,房屋主体结构及内外墙、楼板均使用木材,以三面夯土墙作为外保温。起伏的藏寨和九寨沟的山水演奏出了自然和人文交融的乐章,表达了九寨沟藏民对自然的敬畏和融入。
自1978年九寨沟设立自然保护区以来,1984年接待游客27 529人次;1985—1989年均在6万~10万人次之间;1990—1997年均在13万~30万人次之间;1998年达到40万人次;1999年达59万人次。1999年建设新的游客中心时,预测2005年接待游人规模为136万人次,2020年接待游人规模达245万人次。而实际上,游客量的急速增长远超过《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对游客规模的预测,单日最大游客量已突破该规划限定的1.2万人,上升至4万人以上。据统计,2016年九寨沟景区最大进沟游客量为1万人次/h,早高峰客运时间4.5h;进出沟车流量早、晚各480辆次;最大进沟车辆数为220辆/h。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旅游旺季,九寨沟沟口出现了三个突出的问题:1)左转入沟的接驳大巴与城市车辆在301省道上形成了剧烈拥堵;2)游客检票和搭乘接驳大巴等待时间过长;3)原游人中心服务功能(厕所、餐饮、休息等)严重不足。
为更好地保护自然风景名胜区,九寨沟保护区施行沟内游、沟外住,因此大量游客要在检票后通过接驳大巴进入景区,而每天一早自沟口左转的接驳大巴和直行游客、市民车辆共用一条只有两车道的301省道,在旅游旺季会造成剧烈拥堵,特别是黄金周的早晨和傍晚,往往几百米的距离需要几个小时通行;上万游客购票后,通过仅有的9个检票通道进入接驳区,在此期间检票区的人山人海和厕所门口排长队的情景非常常见。原有的接驳区面积小,大巴车不能环形调头,更增加了检票后游客等车的时间。游客数量的激增使得原九寨沟游客中心及周边交通配套设施(道路、桥涵等)的服务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优质旅游体验的需求,加上地震对服务设施的损坏,加剧了沟口旅游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1.2 重建策划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依据《“8.8”九寨沟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征求意见稿)》,确定震后九寨沟景区最佳旅游日最大容量为4.1万人,年接待游客容量600万~800万人。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和接待游客数量,结合对震前沟口旅游大数据的评估结果,九寨沟游客服务设施的重建工作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策划。
(1)融入自然:游客中心尽可能匍匐在沟口,不与沟内美景争锋,建筑造型呼应沟口山水,同时打造游客可以亲水戏水的“林卡”景观。
(2)立体交通:基于旅游大数据分析,建设立体式交通体系,避免301省道上左转的接驳大巴和社会车辆冲突;集散中心接驳区域采用双层环形交通模式,精准计算接驳区域面积。
(3)地域文化:建筑造型体现九寨沟人文内涵,细部做法采用木构、夯土、毛石,向沟内藏寨致敬。
(4)功能完备:以游客为本,检票通道的数量提高到30个以上,根据游客数量分散布置多个厕所,并设置联动的导视系统,提升检票前的旅游体验,同时设置快餐区、母婴室、开水间、无障碍卫生间等服务功能。
(5)数智建造:全过程采用数字化手段指导智能建造,运用物联网技术控制施工工序。
(6)智慧绿色:按照绿色建筑三星和LEED金质认证为节能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旅游服务设施中的作用。
(7)组合结构:采用先进的力学计算方法,实现大跨度和充分净高,使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8)应急避险:集散中心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转换为人防应急避难场所。
(9)综合设计:通过沟口区域规划、建筑设计、路桥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装修设计、导视设计、夜景照明设计、展陈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辅以全过程BIM技术,力图打造以游客为本、以保护自然为核心的绿色建筑。
2 融入自然
2.1 设计理念
师法自然,融入九寨天堂的山水胜景;取意人文,体现川藏特色的文化底蕴。九寨沟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之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沟口是自然保护区的起点,游客中心的人工环境建设要融入周边自然环境,让游客尚未进入景区,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九寨的风情。
2.2 地景式建筑
建设场地现状西侧的山体比东侧的翡翠河畔高约6m,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了平台层与西侧场地标高持平,作为游客的主要出发层;平台下层比翡翠河水位略高,作为游客的主要到达层;在游客高峰时段,平台层和平台下同时作为出发层,游客可快速进沟游览。在出发层可以饱览沟口的三山两河,成为进入景区的前奏。集散中心充分利用原场地高差,既避免了地下水位过高给施工带来的诸多困难,又造就了平台形象的亲近感。
2.3 建筑形态自然
沟口区域的山水皆自然天成,沟口游客中心建筑也应该是自然的形态——以曲面为主的建筑造型。
(1)与自然呼应的主入口
集散中心有两个主要入口,一个面向城市,一个步入景区,分别设计了两座造型流畅的木结构罩棚。
主入口的罩棚承载了九寨沟本身的文化传承和积淀。九寨沟慧眼状的Logo已经享誉世界,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交融的符号,具有很强的标识性和认同性。以建筑语言对Logo进行空间诠释,通过树状柱悬挑的结构造型和连续的地势引导,在空间上呼应山体形态,在功能上最大限度地把空间留给游客。
以木构为主的藏寨形式给了游客中心设计非常大的启发,大罩棚采用木构这种生态又富有逻辑的结构形式,与九寨沟传统建筑在结构体系和使用材料上遥相呼应。由于天然木料的局限性,罩棚采用互承式胶合梁体系,受力更合理,耐久性更好。两个罩棚胶合木梁分格尺度源于自然的花序——费马螺旋线,分格的渐变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韵律感。结构即是美,毋需额外装饰。
大罩棚采用三棵木构开花柱托起跨度38m的互承式胶合梁罩棚,开花柱提示了即将进入森林茂盛的自然保护区,之后沿内侧坡道(坡度7%)缓步走上平台层,环顾四周,三山叠翠,自然景致与木构罩棚形成共鸣。拱形起伏如山形的屋面采用九寨沟当地的石板瓦,结合罩棚前象征九寨的水、形似藏文元音符号的雕塑,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入口。
检票罩棚采用中间无柱的跨度达41m的胶合梁结构,由集散中心平台上缓缓涌起,以自然、舒展的框景将连绵起伏的群山揽入画境,提示由此进入保护区。
(2)体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建筑形态
入口罩棚东侧为展示中心及智慧中心,盘旋的造型如同大地震后植物即将舒展的幼苗,和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又象征藏地“法螺”,将九寨沟自然美景传达世界。
展示中心采用了3%坡度上升的连续展陈模式,自集散中心螺旋向内盘旋上升,主体结构采用细钢柱密排,首层以透光率高且没有镀膜的超白玻璃作为围护体系,游客在沿坡道观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清澈的翡翠河奔流汇入白水河,将自然景色引入展陈之中,是对自然的内在尊重。
(3)空间自然
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游客集散中心,最重要的功能是为瞬时大量游客提供舒适的集散广场。本设计主要的游客出发广场超1万m,经过反复比对,最终采用了花岗岩小料石以星轨图案进行铺装,小料石采用三种规格、两种颜色,基本尺寸10cm×10cm。小尺度石材的曲线组合,进一步回应了自然保护区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也成为了游客印象最深刻的集散场地。
入口的集散广场上原来就生长着杨树,虽然算不上名贵树种,但是作为沟口的记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是千方百计地保留了下来。当小料石广场铺装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惊讶地发现正好保留下9棵大杨树,可谓与九寨沟的名称相得益彰。
平台下的集散空间约4 000m,净高只有4.5m。如何让这个空间既自然又不压抑,设计从这两个疑问出发,拉大原本单调的立柱跨距,以拱形钢梁解决跨度增大后的受力问题,形成六个方向的连续拱。当六个方向的拱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开花柱——一种力学和美学相结合的、富于自然特色的结构形式,这种钢结构柱不需要额外装饰,结构即是建筑,受力即是装修,既表达了力学之美,又节省了装修投资。钢梁与楼板采用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即钢梁完全受拉,混凝土楼板完全受压,两种建筑材料各自发挥特长,以0.7m的梁高解决18m的跨度,保证了梁下净高。36棵开花柱托举起平台下的集散空间,象征着一年四季九寨沟的美景,又一次用建筑语言向自然致敬。开花柱丰富的柱头形态为集散平台下空间平添了富于韵律的美感,在实际运营当中,即使数千游客在此接驳也不感觉压抑、低矮,反而成为了沟口最具特色的半室内空间。
(4)自然的建筑材料
智慧中心、展示中心、两个罩棚的屋面面层均选用了一种自然的建筑材料——石板瓦。首先,石板和周边山体在自然层面有高度共鸣,是九寨沟内原始藏寨屋面榻片的另一种自然表现形式;再者石板瓦的鱼鳞状排列方式和自然的曲线贴合度高,更加呼应了自然保护区的主题。石板瓦采用300mm×300mm和400mm×400mm两种规格,其中一个角自然倒圆,并注重色差搭配,最终形成了略带色差的鱼鳞状屋面效果。
夯土墙是藏寨重要的建筑元素,在复建的水上餐厅,聘请当地的工匠采用当地粘土,掺以青稞秸、小石块和牦牛毛,以莲香木枝条为木筋,夯出了最具九寨特色的体现传统工艺的墙体。藏寨的围墙大多采用毛石墙,以大块自然石材、不露浆的砌筑方法组成随机的墙体花纹为特点。在游客中心和林卡区域,也大量采用了这种传统的方法砌筑石材作为建筑面层。
九寨沟历史上木材资源丰富,每到秋季藏民收集圆木堆成“木垒”状的传统藏寨。在高架桥的引道旁,为了地质安全设计了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板墙,在桩板墙的表面以震后滚落的木材按照传统的木垒做法进行装饰,辅以胡豆和青稞晒架,将原本冰冷的混凝土桩板墙装扮出了非常有地域特色的九寨藏式风情。
3 立体式交通
3.1 城市立体交通
基于前期交通策划,在沟口301省道上设置立交桥,早晨接驳的大巴车在桥上左转进沟,避免与桥下直行车辆在空间上交叉,使过境车辆通过直线隧道更加便捷,因此立交桥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层面的拥堵问题。立交桥的位置经过了反复比选,首先是满足省道和进沟道路的交接半径,其次是满足大巴车爬坡和转弯需求,兼顾从大罩棚向沟外回看时立交桥在视线之外。
同时,在省道靠近沟口一侧拓宽设置3min落客区,方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无障碍游客到达,通过与交管部门合作保障即停即走。
3.2 建筑立体交通
在检票罩棚下设置双层环形接驳车道,通过对震前大数据的分析计算接驳等待区的面积。在黄金周最大游客时段,上下两层可同时停靠9辆大巴车和4辆中巴车,大大缩短了游客检票后的等待时间。
游客自两个方向到达沟口集散广场,在超过2万人流量时,采用上、下两层同时接驳进沟模式,平常时段根据管理需求可只开放单层,雨雪天气、无障碍游客和老人婴幼儿以下进下出为主。上层平台可通过大罩棚两侧的台阶、坡道到达,也可以通过林卡内蜿蜒的坡道到达,实现了多种途径的游客分流。上层平台可欣赏到沟口的自然美景,下层的开花柱宛如步入森林之中,使游客提前与九寨沟自然景观互动。
1 地景建筑的生成
2 游客中心一层平面图
3 入口罩棚梁柱布置图
4 检票罩棚梁柱布置图
5 剖面图
3.3 游客接驳区车位需求计算
黄金周期间,游客高峰出现在开门后第一个小时内,考虑高峰小时系数为1.15,接驳功能以大巴车为主,中巴为辅。由于从沟口至长海或原始森林景点需1h车程,第一批客流离开接驳区后,开门后第二小时仍需111~152辆大巴接驳后续客流。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应对集中到达的客流,景区共需大巴车395~540辆,中巴车54~74辆(数据来源: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基于接驳车辆需求测算,结合车辆上客行为特征等因素,预测接驳区上客车位数量与蓄客区面积,计算结果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功能设置依据。
(1)上客车位:大巴车完全上客平均需要2min,中巴车平均需要1.5min;一个大巴车位的接驳供给能力为30辆/h,一个中巴车位的供给能力为40辆/h;为应对设计客流,接驳中心需要9个大巴上落客位和4个中巴上落客位。
(2)蓄客区面积:可认为排队中的单个乘客所占用空间为r=0.6m的圆,即乘客排队占用面积1.13m/人;为应对设计客流,接驳区需要蓄客区576m;为应对高峰客流,需要蓄客区729 m。
3.4 地下空间利用论证
在城市中,地下空间的利用是节约土地、缓解停车紧张的有效措施。但是九寨沟沟口地理条件和承载功能特殊,本次游客中心重建并不适宜利用地下空间:1)沟口区域白水河、翡翠河两河交汇,常年地下水位非常高,地下室的开挖会给降水、支护带来极大的技术挑战和资金投入;2)沟口区域狭窄,首要满足游客快速、顺畅地进沟旅游的需求,如果大量机动车进入沟口停车场必然形成严重的人车交叉,既影响了游客的进沟体验,又形成了地下车库的剧烈拥堵;3)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必然涉及大量土方开挖,是否会对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沟口区域带来严重影响有待长时间论证;4)沟口虽然不是自然保护区,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起始位置开挖大量土方,这与自然保护的初衷相违背;5)在沟口一定距离外设置集中停车场,为恢复和提高当地就业创造了基础条件,促进了九寨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
综合以上因素,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不建设地下车库,外部车辆均在漳扎镇内三处大型停车场内停泊。
4 完善的服务功能
4.1 以游客为本
震前游客上厕所问题,一直是拉低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重建在功能布局上的第一要务就是设置分散、充足的厕位。在游客集散中心上下两层共设置6组卫生间,展示中心设置1组卫生间,林卡内设置2组卫生间,每组卫生间均配备独立的无障碍设施,集散中心配备家庭卫生间,同时在卫生间内设置厕位占用信息屏,为游客就近选择卫生间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检票闸机也由传统的纸质票转变为网络售票,刷身份证、刷脸通过的快捷方式让震前排长队买票的现象不复存在,票务室的大部分功能也由线下转至线上,而通过闸机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本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闸机通道数量由震前的9个提高到32个,游客通过游客中心进入景区的感受大大提升。
平台下设有旅游导览室、中西快餐、饮品售卖、小商品售卖等配套功能,游客可在进沟和出沟时便捷地解决就餐等需求。警务室、开水间、母婴室、投诉室等功能均有设置,为游客排忧解难。
4.2 防震减灾
根据“8.8”地震灾后调查,共发现了742处不同程度的次生灾害,包括泥石流、崩塌、滑坡等,项目建设用地评估区范围内发育5处崩塌灾害区。因此,本次设计首次结合游客服务设施设置“人防应急避难场所”,平时为游客出入景区集散使用,灾害发生时转换为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应对地震、洪水、火灾及风灾四类自然灾害,为III级临时性紧急避难场所,最长保障时间为3天。集散广场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按照8度设防进行设计,钢结构抗震性能好、冗余度高,在地震、泥石流发生时可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该区域内常备移动发电车作为备用电源,配备饮水车在应急情况下使用,配备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用于灾害发生时的对外联系。避难单元内设置指挥区、简易生活区、物质储备区、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点、饮水处、垃圾存储间等。
为利于场地内的白水河与翡翠河行洪,建筑及道桥均采取跨河设计,桥墩及基础均未挤占现有河道行洪断面。通过对两条河流历史水位的分析,结合我国其他区域大地震后泥石流爆发数据,场地标高正负零确定为1 998.00m,高于历史最高洪水水位0.5m以上。
复建水上餐厅亦为跨河建筑,基础跨度达到18m,为避免跨河钢梁尺寸过大挤压距河净高,首层楼板采用一层顶钢梁下吊钢柱拉起楼板的结构形式,既加大了行洪河道截面,也使得餐厅楼面贴近河道,亲水效果更好。
5 绿色与智慧建筑
5.1 数智建造
建筑整体形态为非线性,具有强烈的流动感,这就对设计阶段的数字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多种软件建立全过程、全专业数字信息模型,对智能建造起到了决定作用。项目主体结构90%以上为钢结构,数字模型经套料软件传递到数控机床,对钢材进行精确加工。两个费马螺旋线互承式胶合梁木构罩棚,通过将数字模型直接传输到机械臂来进行胶合木加工。应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过程实时把控,现场与数字模型校正拼装。这一结构体系和建造方法,保证了建成效果与设计思路的高度一致。
5.2 实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和美国“LEED”金奖双项节能认证
在前期策划阶段即确定了向这两个目标努力,因此在方案、初设和施工图阶段一直秉承初心,力图为游客和管理者提供一个舒适、节能的建筑环境。按照《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51/T009-2018)标准的规定,通过四川省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审查,并通过合理规划雨水径流、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冷热源效率、降低碳排放量等手段,实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和美国LEED金质认证的要求。
5.3 AR运维
设计阶段的BIM模型在项目建成后通过设置光标签,以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后即可呈现虚拟隐蔽工程和真实场景叠加的效果,AR技术将数字成果的应用从设计、建造延伸到了运维阶段。
5.4 智慧建筑
结合互联网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提供高速、便捷、电子化、人性化的购票与检票体验;建设统揽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指挥中心和数据机房,为“智慧旅游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硬件支撑;在总平面图选择最佳位置,为“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环境。
监控系统平台采用智能视频分析监控预警系统,满足游客对人、财、物的安全需求,能够对非法行为提前预警,并且可以根据设定的多种方式即时传达给景区安保人员,变被动监控事后查处为主动防御。通过设置一键求助,方便游客同景区管理中心联系,及时处理问题或紧急情况。
景区的“智慧厕所”具备空气监测系统、厕位使用监测、智能人流统计、环境监控系统等功能。“智慧厕所”与智慧旅游无缝结合,全面实现了节能化、便民化、人性化、智能化和除臭化,已成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文明旅游的标配,使广大游客能切实感受到智慧厕所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果。
6 运营评估
6.1 风貌评估
地景式的集散中心和曲面的建筑造型恰当、谦逊地融入沟口的山水环境中,游客进入集散中心感受自然、和谐。入口的木构罩棚和二层平台上的检票木构罩棚,让游客知道了九寨沟的九个寨子以木构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色。集散中心下层平台的开花柱,使得4.5m净高的空间丰富而充满步入森林的仪式感。毛石、夯土和木垒的质感强调了自然保护区的地域特色。游客在沟口拍照留念,以建筑为近景,以群山为远景,为九寨之旅开始精彩一天。
6.2 交通评估
对2020、2021年“十一”黄金周和2021年“五一”假期游客的通行状态进行评估显示,建设之初策划的立体式交通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黄金周期间沟口过境车辆通行顺畅,大大降低了由于交通拥堵导致局部地区碳排放较高的情况;双层接驳进入景区模式在单日最大4.1万游客量的情况下,游客通行顺畅,接驳有序,未出现排长队、长时间等待状况,达到交通设计预期。
6.3 使用功能评估
两次黄金周高峰流量显示,分散式卫生间有效缓解了震前上厕所等待问题,母婴室、家庭卫生间、开水间、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受到广泛好评,主动防御监控系统对疫情防控和游客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项服务功能运行正常,游客旅游体验明显提升。
6.4 绿色和智慧建筑评估
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和LEED金质认证,建筑耗能达到设计目标。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完成的BIM模型成为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管理平台直观、精确。
建筑数据传感节点均正常发挥作用,集成到管理平台有效地控制了建筑耗能,视频数据收集全面,无线信号全区域覆盖,出入口分级授权精确,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6.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
该项目的建成带动了整个川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复苏,2021 年仅“十一”期间九寨沟就接待游客165 213 人次,期间连续3 天达到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上限4.1 万人,通过立体式游客中心进入景区的旅游体验得到极大提升,实现门票收入2 243.84 万元,作为龙头景区带动全县旅游收入31 325.19 万元,较震前增幅超50%,带动阿坝州旅游收入较震前增加18.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数据来源:《阿坝州旅游网》《微阿坝》)。
1-10,15,16-19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21-24,26,27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
11,12,14,20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提供
13 霍春龙拍摄
25 高歌今拍摄
6 立交桥
7 游客中心双层接驳区
8 总体布局
项目名称: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
业主: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人:庄惟敏、霍春龙
技术负责人:盛文革
设计团队:庄惟敏、霍春龙、刘霄、尹国栋、高歌今、丁峰、温奇晟、孙中轩、孙瑜珠、龚士玉、章雯娟、郝晓旭(建筑);陈宏、刘湘、江波、许锦燕、王晓鹏(结构);刘玖玲、崔艳辉、石庆红、王春香(给排水);刘建华、李冰、牛晓元、徐华、徐丹、张红霞、刘路(暖通);郭红艳、刘力红(弱电);刘加根、杨涤非、赵洋、陈帅元(绿建)
组合结构设计咨询:聂建国院士设计团队
景观设计:朱育帆工作室
夜景照明设计:张昕工作室
室内设计咨询:王祖明设计团队
交通设计咨询:段进宇设计团队
标识设计咨询:秦庆新设计团队
施工总承包单位:陕西建工第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专项建造单位: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木结构专项建造单位: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成都衡泰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过控:中道明华建设项目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场地面积:89 960m
总建筑面积:31 504m
设计时间:2018—2019
施工时间:2019—2021
建成时间:2021.09.09
项目全景视频
9 建设前区域交通情况
10 建设后区域交通情况
11 地震前景区检票区域
12 地震后场地内游客中心建筑
13 当地传统民居
14 地震前高峰期景区入口检票区域
15 平台铺装夜景效果
16 集散广场铺装和杨树
17 室外平台上看向展示中心
18 大罩棚木结构
19 大罩棚木结构
20 九寨沟景区Logo
21 平台下的集散空间
22 展示中心室内
23 展示中心顶层阅读空间
24 大罩棚屋面的石板瓦
25 游客中心的木垒墙
26 游客中心外的毛石墙
27 水上餐厅夯土墙
28 翡翠河上的水上餐厅
沟口鸟瞰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