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士莪:一生为国听海
——记中国水声事业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莪

2022-10-20唐晓伟

军工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水声纪念馆海洋

文/唐晓伟 刘 涛

杨士莪,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声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辟中国水声人才专业化培养道路;率团队完成“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开启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先河;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编著《水下噪声学》《声学原理》等一批中国水声理论奠基著作。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其颁发“终身奉献海洋”奖章。

欲立世界,必盛海洋;海洋强国,必兴水声。水声学主要研究如何将人类耳朵、眼睛和嘴巴的功能延伸到水中,几乎人类所有“下五洋捉鳖”的梦想都依托其发展来实现,国防意义尤其重大。

从19岁的青年才俊到91岁的鲐背老者,杨士莪用人生的72年去忠于水声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是融入,更是镌刻。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长长名单里,杨士莪作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以他的坚韧不拔和独特贡献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生历程中,强国渴望是激励他向上成长的根本力量,也是他始终不渝坚守的使命所在。他在长期科学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家精神,不但利于个人、益于国家,也成为滋养千万莘莘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

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哈军工纪念馆的展厅中,有一本“65岁”的笔记本,作为时代的见证,向人们讲述着一名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的成长故事和与国同行的报国情怀。其实,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笔记本,而只是粗糙的草稿纸,略微泛黄的无格纸张上,一行行笔迹工整流畅,一串串文字、公式整齐地一字排列,仿佛写在无形而笔直的格子里,在无拘无束的纸上书写得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本子上,用英、俄、德、日四种语言记录着整篇的公式、文章摘要等内容。这是20世纪50年代杨士莪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时的笔记。作为列宁图书馆的常客,杨士莪将大量时间花在了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里。这里是先进科技知识的汇集地,各国图书都有收藏,内容丰富。在这里,杨士莪如鱼得水,每每遇到让他眼前一亮的内容,他就会抄在随身携带的本子上。

提到学习多种语言的经历,杨士莪说:“搞科研要想赶上时代,就要懂得语言。人家从进行相关科研工作,到文章发表出来,我们就已经落后了,如果再等着有人翻译出来再学,我们就更落后了。为了缩短这个时间差,学语言就尤为必要。”在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驱使下,杨士莪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加速向前。因为对于年轻的新中国及海军来说,发展水声学,满足万里海疆的国防需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当时的中国在这方面却是一片空白。杨士莪带着“为国而学”的使命和国家寄予的“强国兴邦”厚望,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

随着对苏联科学院声学所逐渐熟悉,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涉及关键军事技术——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两个研究室的门对中国人紧闭着。这给杨士莪留下了一个深刻而强烈的印象——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必须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回国后,杨士莪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创中国水声科研和教育的新格局,开辟了水声科学新的专业化领域。作为中国首批博导,杨士莪参与培养了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建立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个水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辟鸿蒙,功不可没”,我国水声界至今都奉杨士莪为“引路人”。

2013年,哈军工纪念馆筹建时,杨士莪将这些陪伴他半个多世纪的笔记捐赠给了纪念馆。值得一提的是,哈军工纪念馆中的景观“甘为人梯”的创作灵感就来自于杨士莪的书房。在他的书房里,各类书籍将三面墙的书架从墙根到房顶摆放得满满当当,书房里常年摆放梯子以便于查找书籍。哈军工纪念馆筹建时,工作人员前往杨士莪家拜访,看到年迈的杨士莪院士爬梯找书的场景,深受触动,“甘为人梯”的景观就是仿照杨士莪院士家的书房——一把梯子架在一面书墙上,书墙里的书都是哈军工教师、校友多年来出版的著作,以彰显哈军工人为国防工作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今年5月,哈军工纪念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这里,科学家精神中包含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都被得以集中体现。今年8月,哈军工纪念馆又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借助哈军工纪念馆的平台,将科学家精神与大思政课紧密结合,融合后更加丰富的育人资源将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更好地发挥科学家精神的育人作用。

支撑海洋强国的忠诚力量

1994年春,广东湛江港,两艘考察船载着全国十几家水声科研单位近百人组成的考察队驶离了码头。对于中国和杨士莪来说,为这一天都等待得太久了。为了筹备这次考察,国家准备了整整十年,而杨士莪则等待了三十五年!1959年,正当韶华的杨士莪作为中方副队长参加了中苏联合南海考察,看着水碧沙明的南海如处子般沉睡,他深深忧虑:何时我们能凭自己的力量来这里考察开发?

在这种情结下,三十多年后他任考察队长兼首席科学家时,主持了我国首次南中国海水声科学考察。从琼州海峡到南沙群岛,考察队的航迹深入南中国海。深海区域作业时,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挂在头上,甲板高温60多度。杨士莪身先士卒抱着一百多斤的线轴在电缆里钻来钻去,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他和大家一起忍受着高温酷热、缺少淡水、没有蔬菜的艰难时刻。在长时间海上试验、淡水告罄的情况下,他和同志们把压载水仓飘着油污的水烧开了喝。

南海考察是我国第一次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考察,也是建国以来我国水声工作者首次独立出航考察。在杨士莪主持下,考察掌握了南海典型海域的水声环境特点及主要参数规律,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培养了一批新的水声力量。

从为“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测试落点,到作为首席科学家独立指挥中国首次深海水声考察,再到“蛟龙”号上首次安装打破国际垄断的定位系统……杨士莪在一次次重大科研任务中,始终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引领水声技术发展。杨士莪始终认为:“海军应该走在国家战略利益的前沿,而水声科学工作更应该走在海军发展的前沿。海洋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海洋观念升华为国家观念和战略思想,经略海洋才能转化为民族的整体意志和国家行为。我们拥有广泛的海洋权利和海洋利益,炎黄子孙都应该增强海洋意识,承担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和保护海洋的义务。”

始终战斗在水声事业第一线

杨士莪对水声科研发展和学科走向的敏锐性、洞察力和驾驭力非常令人叹服,他提出的一些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方向,最初都很冷清,少有人关注,但是在若干年后,人们才看出其分量。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矢量传感器技术的国家,使我国声呐的探测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为我国舰船和水下航行器安装上了一双“锐眼”,国防意义极其重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首开“地声勘测”的研究先河,为中国水声学在浅海地区实现对水下目标的低频远程被动探测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科研新路。

水声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研究它时,即便是水平最高的科学家,也不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海上试验也因此成为家常便饭。波涛汹涌的海况、颠簸摇晃的船上,有的师生因为晕船而呕吐不止,鲐背之年的杨士莪仍然身体力行,亲自参加海上试验,气定神闲、指挥若定。在他身上,有着一股绵延不绝的干劲和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这样的言传身教对于他的众多弟子来说润物无声,影响却极其深刻。

在一次次海试中,他将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向年轻人倾囊相授,因而,每次海试都成了年轻科研人员鲜活而深刻的实践课。他与学生之间始终流淌着最朴素与浓郁的情谊,他不仅是学业导师,也是人生导师。时至今日,他除了指导在读博士,还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且每学期的课时都不少。

“八十载春秋未老,百万里桃李同芳。”这幅对联是在杨士莪八轶寿辰时,中国水声学会送给他的特别礼物。作为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他的科研成果和教育实践为中国水声行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截至目前,他培养了硕博研究生百余名,受教弟子达数千人。很多弟子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多年来,他荣获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诸多荣誉。

2016年,85岁的杨士莪荣获国家海洋局颁发的“终身奉献海洋”奖章。2022年8月,他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理想的色彩在他身上从未黯淡,他还有着像多年前投身爱国理想和强国事业的那种义无反顾,他仍然以超乎常人的奋勇,践行着一名战略科学家和水声教育家的操守。他把自己深深嵌入国家成长的年轮,对这个国家的爱永恒而卓远,朴素而有力量。

猜你喜欢

水声纪念馆海洋
蒲松龄纪念馆藏书画作品选登
印象·郭沫若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印象·老舍纪念馆
黄昏的水声
有些水声,像乡音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暮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