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式”简历走红,是公众对严谨治学与个性表达相统一的期待
2022-10-20曾那迦
│文 本刊全媒体记者 曾那迦
“主要是当时找不到工作”“因为最近才发现蒙做天文的比蒙做核物理的专家要容易一点”……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胡金牛在学校官网上的“自嘲式”简历火了。
除了在个人概况里玩了一些小幽默,胡金牛在介绍个人6个研究方向时,自嘲奇异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实验比较少,可以随便忽悠”。对机器学习在原子核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方向,他调侃写道:“目前火得一塌糊涂,其实都是为了生存”,并且还带上表情包。
高校老师、科研工作者常给人“坐得住冷板凳”的清寂印象。学术研究求索之路充斥孤寂和艰难,难免让专家教授显得“高冷”。胡金牛的小幽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因为这些俏皮话将“高大上”转化为了“接地气”,让学究的形象谦逊地走下“神坛”。但同时,一个个括号里的内容,也体现出学术“高光”背后是默默坚持和耕耘。
在简历中穿插自嘲,是一种高级幽默的体现,作为工作生活的调剂无伤大雅。事实上,胡金牛30岁出头就被评为副教授,履历足够光鲜,却乐于消遣自己的学者生涯。正因如此,这位教授的形象一下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诚然,这种“自带吐槽”的方式令人眼前一亮,甚至有网友凑起了“要听胡老师讲课”的热闹。的确,相比简历,一个老师更大的精彩应该在课堂和科研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科研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面貌本就应该多元,但往往个性的压抑多过于有趣的表达,使得“自嘲式”简历的幽默显得如此稀缺。
个性稀缺的表象,背后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实。不过,南开大学一名老师表示,官网上的个人介绍都是教师自己写的,校方不会干涉,可见该校宽松包容的环境。教授们从一板一眼到各抒性灵,更愿意体现个性表达,这应当被社会所包容和乐见。
胡金牛教授“自嘲式”简历。
早有易中天、于丹等大学教授通过大众传媒将文史学术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述给大众,把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历史拉回到现实中来,近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刑法,将大众原本并不熟悉的法学知识带出圈,把普法教育变得生活化、接地气。知识的“有用”和“有趣”结合起来,也让大学教授们的形象鲜活起来。
当然,无论是风趣幽默还是沉稳持重,学者的面貌是多元的,不能把学者的某一种风格与学问高低、学术成就简单画上等号。但知识不应该是“高冷”的,科研成果、学术成果不应被束之高阁,可以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回馈给社会大众。
这些看上去只是专家学者们的个性化表达,其实离不开他们严谨、专业的治学态度。事实上,这两者并不冲突,甚至应该说,任何个性化的表达都要以治学严谨为前提。
当前,网络上依旧充斥着个别所谓专家一本正经的“建议”,一些脱离现实、堂而皇之的言论令人厌倦,以致前些日子社交平台出现“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这样的热搜。公众一方面对睿智深沉、清新脱俗的表达乐于接受,一方面对陈词滥调和假正经保持抵触,其实是对严谨治学与个性表达相统一充满期待。
懂学问,更懂如何表达学问的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才能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