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要兼顾市场与公益
2022-10-20严碧华
□ 严碧华
“过得真快,感觉退休没几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3月28日中午,在东三环附近的公园里,一位老人边散步边和亲友视频聊天:“现在生活过得好,所以时间过得快。”
老人说这话时,我正巧在她身后,边走边想即将出刊的封面报道,主题就是城乡养老服务供给。
老有所养,有高质量的生活,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期盼。但随着大量人口老龄化,养老压力陡增。
“十四五”时期,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
还需注意的是,增龄伴随的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以及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失能老年人数量将持续增加。
有分析指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但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概括起来,将呈现五大特点,即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抚养比大幅上升,养老负担加重;未富先老。
针对日益凸显的养老问题,近年来全国多地城乡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
比如北京建设养老驿站,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典型。自2016年5月北京市印发《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启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以来,打造出了“广覆盖、贴需求、惠民众、可触及”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如今,“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初现雏形,养老驿站已经成为北京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依托和“总服务台”。
从2012年开始,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利用村庄闲置的场所,因村制宜建设“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里的老人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养老服务。
这种方式用较少的投入解决更多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问题,并且可以带动和激发民间慈善力量参与。
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提供了相应的养老服务,但还不够,需要更进一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考虑到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再加上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政府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之外,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参与。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首先是解决“一床难求”供应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同时,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社会养老机构介入可以提供高端服务。
虽然很多尚在摸索之中,但可以预见的是与养老相关的产业将逐渐变得炙手可热。
需要强调的是,养老服务产业要兼顾市场与公益,不能过度商业化。
也就是说我们既需要增量提质、普惠就近,又需从严监管,要有效发挥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