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沉降控制技术核心探索
2022-10-19宋立勋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7
文/宋立勋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7
1、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沉降的影响因素
1.1 地层土体性质
在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活动中,地层土体性质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隧道受力情况展开系统分析,对于浅埋暗挖隧道,一般认为隧道上覆地层已无自承载能力,其荷载应全部由隧道结构承担。例如,一些地区地铁车站上部覆土层的孔隙率较高,含水量非常丰富,此类土层在失水固结处理后,很容易带来地基沉降问题。部分地区的土层属于强风化岩层,此类岩层的强度相对较低,在对其进行开挖时,受到土层内部应力影响,容易引起周边土体的松弛变形和甚至出现坍滑,同时也会带来地层损失问题,导致上部出现沉降类问题。
1.2 地下水水位
为了降低工程开挖对地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地铁开挖的深度相对较大。例如,重庆市地铁红岩村站的最深距离为116m,远低于该地区的地下水位线。在降水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水头差问题也会导致地下水会从开挖位置处渗出,使地层处于持续失水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土层失水也会增加结构的有效应力,此时土体中的孔隙及节理裂隙固结收缩,从而导致隧道上部出现超前或大范围的沉降。例如,隧道顶部失水情况的出现,也会让应力更容易集中在拱顶部分,导致结构出现形变或者塌落的情况。
1.3 地层损失和应力释放
在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活动中,地层损失和应力释放也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层中的应力会逐渐向外进行释放,释放工作结束后又会在地层中重新进行分布,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控制,从而导致土体出现变形问题。例如,部分地区属于富水软弱地层,在开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土体坍塌的情况,进而引起结构沉降问题。在地层坍滑活动的逐渐扩大,这样也使得地层应力释放不断增大,带来更大范围地沉降问题。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控制地表形变问题,在隧道工程开挖活动中也需要做好地层预加固、支护等工作,这也是确保浅埋暗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
1.4 施工方法
在浅埋暗挖施工活动中,台阶法属于常用的施工技术,同时该技术也会对地表沉降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性,其带来的沉降问题相较于CRD工法更为严重。但是台阶法在应用中的操作便捷性较强、综合成本相对较低,采取恰当措施进行处理后,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沉降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在地铁工程浅埋暗挖施工活动中,台阶法属于常用的施工方法。而台阶法所带来的影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1)台阶长度,施工时的台阶长度越长,土体对于工作面的挤压度越小,工作时的稳定性能也越高,反之则越不稳定,更容易带来沉降问题。(2)台阶形状,施工时的台阶形状规则性越强,其受力均匀性也越高,稳固性也越强。
1.5 开挖进尺情况
开挖进尺的大小实质上是工作面无支护空间的大小,它不仅决定地表下沉及拱顶沉降,而且也影响开挖面的稳定性,二者相互作用并以工作面的稳定性为基础。对软土隧道,工作面难以自稳,必须进行支撑。研究表明,开挖时工作面需支撑的压力并不大,仅10MPa就足以使工作面短期内自稳,使开挖顺利进行。
1.6 初期支护刚度
除上述提到的影响因素外,工程初期支护刚度也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总刚度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地层刚度较小时,需要通过增大初期支护刚度的方法来提升结构稳固性。如果初期支护刚度无法达到预期要求,那么由于其提供的支撑力不足,也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固性,从而提升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对复合式衬砌结构设计的荷载分配,一般情况下二衬结构不承担施工期荷载,但根据实际施工及有关监测资料表明,在初期支护活动结束后地表也会处于较长时间的沉降,在进行二衬施工后,也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若不满足应用要求,那么也将影响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带来变形沉降问题。
2、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沉降控制技术
2.1 桩基托换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于,按要求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完成处理后开始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作用是可以将建筑物的荷载分流到灌注桩上,从而提高地层稳固性,避免沉降变形问题。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对于需要换桩结构的具体数量和布设位置进行科学化计算,以得到科学的桩基托换方案。(2)根据完成的设计方案在地面上进行放线,并标注相关参数,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展开。过程中也需要在桩结构周围布置止水帷幕,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性。(3)按要求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在合适位置布置监测点,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挖孔桩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4)在开挖基槽内依次进行夹墙梁、穿墙梁、主梁等结构的施工,同时也需要做好临时支撑作业,营造良好的工程作业环境。所有工作结束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避免结构沉降问题的出现。
2.2 顶升控制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于,按要求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完成处理后开始进行预压桩施工,搭配千斤顶来对整个结构偏移情况进行纠正,这样也可以确保结构可以顺利分流建筑物荷载,从而提高地层稳固性,减少地层沉降变形问题。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对结构总荷载、预压桩荷载、地层荷载等参数进行科学化计算,并以此为基础来完成科学性施工方案的拟定。(2)根据完成的设计方案在地面上进行放线,并标注相关参数,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展开。(3)按要求进行预压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将预压桩开挖到设计深度,同步制作预制桩,完成开挖工作后下放第一节预制桩,桩顶上会安装千斤顶,借助上部建筑物重力来向下压制桩结构,相邻桩结构也会通过预制钢板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以提高整个桩结构施工结果的合理性。(4)在桩顶结构的两侧安装钢支架,并且在支架两侧布置千斤顶,待施加压力达到预设压力后再将桩顶千斤顶支出,确保整个桩身施工结果的合理性。
2.3 迫降施工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建筑物基础相关参数进行整理,随后选择开挖某一侧土方,以此来对结构偏移情况进行纠正,使整个建筑物的偏移情况可以得到顺利纠正,从而确保整个地层结构的稳固性,降低不均匀荷载带来的沉降变形问题。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模型中会对浅埋暗挖施工所带来的影响性进行科学性分析,并以此来完成迫降施工方案的拟定。(2)根据完成的迫降施工方案在地面上放样开挖点,利用机械设备对土层进行开挖,在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可以借助上部建筑物重力、土层应力来完成结构迫降,从而使整个建筑结构重新恢复到最为稳定的状态,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3)在结构开挖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根据得到的相关参数及时调整开挖策略,以此提升开挖结果的合理性,达到预期的施工要求。
2.4 上部建筑物平移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对建筑物基础相关参数进行整理,同时计算上部建筑的总荷载,在建筑下放安装滚轮结构,在新区域建立支撑结构,将建筑物平移到新区域,从而减少上部建筑物和下部地铁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均匀荷载带来的沉降变形问题,多用于一些古建筑的搬迁。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建立待迁移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模型中会对建筑物分布荷载情况、自重荷载等参数进行计算,并以此来确定最为合理的建筑物平移方案。(2)根据建筑物平移方案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局部加固、安装移动轮等,确定各项基础工作满足要求后,开始进行建筑和基础的剥离,剥离后检查原建筑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做好补强工作后开始进行结构迁移。(3)在建筑物平移的过程中,需要对结构平移速度进行合理化控制,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及时调整相关参数,直到结构到达新区域后将建筑物和新基地关联在一起,从而达到预期的施工要求。
2.5 注浆加固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于,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在合适位置进行压力注浆,浆液沿着土层缝隙渗入到层结构中,凝固后可以和原土层组成一个整体,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减少施工时的沉降变形问题,是目前常用的变形控制技术。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对于需要进行注浆的区域进行标记,同时也会借助钻孔工具在相应位置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根据地层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相邻钻孔间距控制在60-100cm,并且呈梅花形进行布置,以达到预期的浇筑要求。(2)根据前期得到的基础资料,需要做好注浆材料拌和比例的控制工作,做好所使用材料粒度的控制工作,以此来确保注浆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注浆结果的合理性。(3)在注浆过程中需要将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保持匀速状态进行注浆,等待注浆孔溢浆之后,停止继续注浆,等待其凝固后可以在土层中形成整体,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2.6 水平旋喷桩技术
除上述提到的注浆技术外,在工程变形控制活动中,水平旋喷桩技术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原理在于,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选择在合适位置进行高压注浆,借助高压液体将土体切碎,使拌和好水泥浆能够与已切碎土体充分拌和在一起,凝固后可以和原土层组成一个整体,以此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也是目前常用的变形控制技术。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其应用流程如下:(1)根据现场的实际资料,对于需要应用水平旋喷桩技术的区域进行标记,同时也会根据前期得到的基础资料,确定水平旋喷桩技术应用时的喷射速度、喷射流量、旋转次数等参数,制定科学的工程施工方案。(2)根据前期得到的基础资料,需要做好注浆材料拌和比例的控制工作,做好各项参数的控制工作,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细致化施工,提升施工结果的合理性。(3)在水平旋喷桩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压力、流量、循环次数等参数进行控制,完成充分搅拌后按要求做好养护工作,确保材料凝固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浇筑效果,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3、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沉降控制技术实例分析
3.1 工程项目概况
该地铁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工程的断面尺寸为16.3×11.2m。如图1所示,该地区底板所在土层为粉质黏土、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整个隧道工程的洞身大部分都穿过了该地层。隧道顶部为砂层,砂层的总厚度在2.0m左右,而砂层上面也覆盖了粉质黏土和素填土层,在施工时面临涌水、结构变形、涌砂等问题,进而带来不规则沉降问题,威胁地上建筑和地下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在综合考量各项因素后,选择水平旋喷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结果的可靠性。
图1 工程地质剖面图
3.2 水平旋喷桩设计
结合该地区的基础情况,所布置的水平旋喷桩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在应用中利用水平定向钻机在合适位置布置水平孔,在钻进到预设标高之后,会将钻杆拔出,随后将喷嘴、钻杆伸入到的钻孔内,以超过30MPa的压力将提前配置好的水泥浆注入土体当中,借助高压状态的水泥浆,可以对土层进行快速切削,同时钻杆的一面也会以20r/min的顺序进行旋转,另一面也会以15-30r/min的顺序缓慢向外拔,从而确保土体可以和水泥浆充分搅拌在一起,等待其顺利硬化之后所形成的土体比较均匀,可以起到0.5-8.0MPa桩体的加固作用。结合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桩结构直径为500mm,桩中心间距为350mm,相邻两根桩结构相互间咬合150mm,同时在掌子面的布设中会以1.2m为间距来进行布置,以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图2 水平旋喷桩设计示意图
3.3 注浆施工过程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基础准备工作,检查钻机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同时检查高压注浆泵、回油管、启动柜、钻具等设备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待满足要求后可进入下一施工环节。(2)进行钻机安装,过程应遵循“平整工作台→铺设相关轨道→安装立柱结构→安装升降系统→安装钻具→相关参数调试”的顺序展开的作业,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各项误差参数的控制工作,如钢轨的找平误差不能超过3mm,四柱对角的误差不能超过5mm,底盘对角线误差不能超过3mm等,从而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应用基础。(3)按要求配置浆液,水和水泥的比例为1:1,搅拌过程不低于3min,确保搅拌结果的均匀度,而且搅拌好的水泥浆也需要在4h内完成使用,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4)进行水平钻进,如图三所示,使用可导向钻头进行钻进,开孔深度控制在0.5-1.0m,并且在钻进时会先进行2-3个探孔的打设,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调整后续工作参数,确保钻孔结果的合理性。(5)将喷嘴、钻杆伸入到的钻孔内,以超过30MPa的压力将提前配置好的水泥浆注入土体当中,钻杆的一面也会以20r/ min的顺序进行旋转,另一面也会以15-30r/min的顺序缓慢向外拔,等待钻杆拨至孔口1.0m处,停止继续注浆,缓慢拔出钻杆后进行封孔作业,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图3 可导向钻头示意图
3.4 加固效果整理
该技术的使用可以确保土体和水泥浆充分搅拌在一起,等待其顺利硬化之后所形成的土体比较均匀,具有良好的抗滑移、抗渗作用,可以搭建安全的工程作业环境。并且根据监测点反馈曲线可以了解到,在高压水平旋喷桩技术的应用背景下,土层拥有了良好的抬升效果,没有施工前的沉降量相对较大,最大值可达165mm,而加固工作结束后地层抬升了110mm左右,从而将地表沉降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恰当措施来控制地铁工程沉降问题,对于提高作业环境安全性,加快地铁工程作业进度有着积极地促进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