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渗透研究
2022-10-19林燕生广东科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
文/林燕生 广东科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200
引言:
现阶段城市建设规模日渐扩大,为从根本上缓解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间的矛盾,应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的地位,不断优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案,确保地域文化能够更好渗透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在继承及发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期间发挥出重要作用。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为积极响应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号召,城市发展不可仅集中于经济建设,还需要致力于发挥出地区自然优势、文化优势,打造特色城市公园,满足大众休憩娱乐需求。具体而言,将地域文化渗透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地域文化重视度。城市居民精神文明需求日渐增长,通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不断认知、理解并应用地域文化,可形成独特城市形象,进一步提高大众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度,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城市内环境保护工作中,避免出现城市千篇一律化发展问题出现。
(2)突出城市特色。现有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传统地域文化逐渐被现代产物取代,城市特色地域逐渐消失。由于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城市现有景观及大众生活方式也出现了极大转变,一定程度阻碍了优秀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渗透地域文化,致力于保持景观原有文化特征、突出景观地域韵味,对塑造城市特色形象,拓宽地域文化传播途径意义重大。
(3)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公园现已成为旅游业发展重要项目。但就实际调查发现,游客更愿意关注城市公园内的文化要素,期望获得特殊的文化体验感。因此通过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可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建设进程。
2、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之间的关联
地域文化是从地区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特有文化体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具备稳定性特征。城市公园可为城市内居民提供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具备美化城市环境、防灾减灾、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周边房地产发展等重要功能。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景观之间的关联极为密切。
(1)城市公园景观是传播与继承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公园能够在为大众提供绿色室外活动场所的同时,更加直观、多样的彰显出地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中,需重点考量公园所在地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对于文化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设计潜力。严格遵循因地制宜设计目标,配合使用更为丰富的景观语言彰显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赋予了城市公园景观内涵。通过将地域文化渗透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环节,使城市公园不仅能够彰显出地域优势,还会因更多地域文化元素的加入而具备丰富文化内涵,使城市内居民与游客在身处优美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能够加深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现阶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应当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社会人文资源、地形地貌特征、城市化建设进程等要求,使景观设计方案能够在独特的地域民俗、历史等要素的渗透中,更加满足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渗透现状
因国内公园景观设计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段从国外引进,一定程度忽视了本土文化,导致大部分城市公园体系雷同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充分发挥出城市景观公园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结合当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发现在地域文化应用过程中尚且存在以下问题:
3.1 地域文化的表达没有落实人性化设计原则
城市公园的建设目标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大众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使人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当地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设计时,为进一步提高整体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文化优势,设计师通常更强调公园整体形象与现代化,而一定程度忽视大众游览需求,没有重点考量游客对公园景观地域文化氛围营造中的参与性与情感交流,导致游客对地域文化兴趣度不足,也不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2 忽视园区功能性
城市公园实则是大众日常活动的公共场所,需要兼顾休闲功能、生态功能,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体现出对人性的关怀,不可仅强调文化和个性体现,而忽视园区整体功能性。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城市景观公园设计为城市标志,在城市内建造巨大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雕塑,雕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不佳,甚至会一定程度占据绿化覆盖面,导致景观要素实用性不强。
3.3 园区内文化较为混乱
虽然现阶段大部分设计单位已然认识到地域文化渗透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期间所应用的地域文化要素缺乏统一性,各文化景点之间没有良好联系点,导致园区中各景点相对独立,主题并不明确,一定程度影响到游客游览效果。
不仅如此,在选择地域文化设计要素时,也会存在地域文化选择性雷同、特征不足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渗透工作起步较晚,许多景观设计方案制定期间过多借鉴的西方设计手段,没有根据国内实际地域情况进行深层次优化,导致景观雷同现象较为突出。
4、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表现形式
4.1 民俗活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下形成了形式各异的特色民俗文化,并且现阶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能够深刻彰显出地域人文特征。为使景观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引发情感共鸣,增强居民及游客对地域文化元素的认同感,还需要从民俗活动以及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提炼及总结。以西安市大雁塔为例,在大雁塔周边设立了许多以日常生活为原型的雕塑,如人们日常作息、文化、饮食等。此些要素可被应用在城市景观塑造过程中,成为能够更好彰显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
4.2 历史文化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化也是深刻呈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承载了城市发展历史,并体现出城市文明进步以及发展历史痕迹(图1为北京天坛公园内古建筑。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将含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事物保存并继承发扬,进一步彰显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
图1 天坛公园内古建筑
着重关注公园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针对场地内留有的历史遗迹应当进行重点设计。要求在制定古建筑维护方案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修旧如旧、新旧对比的原则,确保古建筑与周边环境风格相统一,进一步彰显古建筑的文化价值,确保古建筑能够在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4.3 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具备种类多、分布范围广的特征,由于其自身的叶片、花色种类较多,将其应用在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可切实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观赏价值。具体来说,乡土植物资源丰富。地区内乡土植物种类多、数量巨大,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与后期建设过程中。
大部分的乡土植物品种都具备适应性强等特征,抗寒、抗旱能力强。不同地区乡土植物种类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如南方地区乡土植物多为耐热、耐干旱型;北方地区乡土植物具备更为显著的抗严寒能力,对土质要求不高。
乡土植物能够更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水文条件,是保障地区生态效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地被类乡土植物为例,乡土植物的占地面积较大,绿视率高,可以更加有效地吸附污染物,对净化空气意义重大
植物文化与其他文化名门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乡土植物文化体系不仅包括食用或药用价值等物质文化,还可体现出当地特有文化环境、审美情趣。通过将乡土植物应用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可以在保障工程观赏水平的基础上,为继承及发扬当地特色文化拓宽路径。
4.4 环境因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体等多种形式。其中,地形可影响到城市景观公园整体建设面貌,使城市公园景观更为独特。通过将城市公园基本构架与地形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形成特色视觉观赏体验。关于地形的设计工作,如公园内存在地势高差起伏较大区域,可以因势布置建筑,节约用地的同时使空间变化更有层次感,丰富城市公园景观面貌。
因所处地区不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应注重考虑的气候因素也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气候是创造不同地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中的光照、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向也会对人视觉、触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在具体景观设计时,还需要重点关注气候因素,选择适宜植被、合理划分公园分区。如南方地区气温普遍较高,在据此开展城市景观功能设计过程中,应合理扩大遮荫区覆盖面,为大众提供更加良好的休憩空间。
水体为城市公园整体景观提供了活力与生气。相较于其他景观要素而言,水体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保留及利用的重点,因此水文化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在现有景观设计时,应最大限度保护自然水体,结合城市水体景观风貌,彰显出城市特有自然优势以及景观中的独特意义。
5、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渗透途径
5.1 选择适宜地域文化
城市公园作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选取功能及主题,对继承与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意义重大。在现阶段公园设计工作开展期间,需要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精髓,选择更富有代表意义的文化要素。由于公园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绿色公共空间,需要为城市内居民与旅游业发展提供全面服务,实际功能性较为突出。因此在选择地域文化期间,还需要注重协同周边环境,园区内建筑形式与周边城市建筑相适应。
城市地域文化通常具有多样性特征,因各地区生活习俗与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地域文化特征性更强,并具备主次之分。在城市整体文化分析时,应着重选择具有特色及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事物,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征,最大限度保留与利用文化遗址。
大众生活习惯及民俗传说等也可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确保所使用的景观要素能够契合城市内居民固有生活习俗,刚好彰显出城市魅力。例如在公园内设置更多具有地方特色气息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小品,切实彰显出地域文化特征。
由此可见,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开展期间,地域文化的选择工作需要着重突出文化要素的代表性、突出性。尽量避免文化繁琐或者雷同。对特色地域文化进行适宜的宣传,增强群众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同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活动中。
5.2 选择适宜地域文化表现手法
现阶段应用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体来说,结合地域要素采用象征与隐喻的表现手法。象征式公园景观设计常见手段之一,能够将更为抽象的地域文化内涵以多层次的角度表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特征,并产生出更强的游览兴趣。例如,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一池三山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设计方法,通过将地势、水体等景观设计要素融为一体,以更具代表性、独特性的视觉符号彰显出整体地域语言。
隐喻主要就是借助情感语言、植物文化等彰显地域文化。例如梅、兰、竹、菊被应用在彰显气节、品质等方面,可以结合城市整体文化形象,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渗透地域文化也可使用直接设计手段,以一种没有经过精心雕琢或处理的表现方式向大众更加真实的彰显出地域文化,增强大众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如最大限度保留城市公园内古建筑以及古植物,在建筑周边竖立历史文化介绍标牌,确保游客能够在游览公园的同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并引发游客情感上的共鸣。
5.3 合理应用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城市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装饰功能角度分析,景观小品需要以公园内整体景观风格保持一致,成为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工具。园林小品主要包括座椅、灯具、雕塑等,在具体设计时应着重融合地域文化。如选择具有治愈文化代表性的图案、线条装饰园区内基础设施,进一步烘托出园区整体文化氛围。
5.4 发挥水体在地域文化渗透中的应用重要性
每个城市中水文化也具备极高的代表性与象征性。为使地域文化能够更好渗透到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发挥出自然水体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城市内水文化多数与诗歌赋词、绘图或传说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水体形貌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可在实体周边通过增加标志性雕塑、景墙或者刻绘等方式,体现出水文化内容,确保身处在其中的游客能够更好感受到地域文化氛围。
5.5 遵循乡土植物设计原则
生态原则。为确保乡土植物能够在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充分发挥出应有作用,需要相关部门严格遵循生态原则,注重分析不同植物品种的生态习性特征,最大限度发挥出乡土植物种植期间的生态效益。细致分析绿地性质、立地条件、规划要求,确保制定出的乡土植物种植方案群落稳定,合理运用生态观点配置,使品种搭配种植、种植密度调整更为合理。
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品种乡土植物自身的生长高度、绿叶期、花期不同,对地区光照条件、温度、土壤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种植乡土植物过程中,只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必备植物品种,确保乡土植物长势良好,能够更加切实体现出地方园林特征。
经济原则。为更好实现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需确保乡土植物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循了经济性原则。在保障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具有较高观赏度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适当引入外来优良品种。由于乡土植物能够更好契合当地自然环境,不仅可体现出地域特色,还可以最大限度保障种植资源的开发优越性。在引进外来乡土植物品种过程中,需要确保做好乡土植物选择、培育工作,乡土植物能够更加适用于大面积乡土种植,保障自身存活率。
在挖掘与利用乡土植物过程中,还应当采用合理措施,对地质资源进行保护、开发,使乡土植物品种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完善。乡土植物能够与其他植物互惠共生,协调不同植物品种关系,使植物与植物之间能够产生互相依存、共同获利的互补效应。
结语:
总而言之,为确保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工作能够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将地域文化渗透至公园景观设计环节,充分应用能够彰显地域文化特征的各类设计要素,如地形、水体、景观小品、乡土植物等。着重关注地域文化,最大限度保留地域文化特色事物。随着现阶段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将成为现有景观行业重要发展趋势,需设计人员积极自主学习优秀设计案例,对景观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