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2022-10-19
9 月6 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那么,什么是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健全这种体制?
建立权威决策指挥体系
9 月6 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强调,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等五份文件。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究竟什么是新型举国体制?
《学习时报》在2021 年刊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所谓“新型举国体制”,是一项集中全国各方面人力、物力、财力,以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为根本旨归,以攻克某项重大项目或完成某项重要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为外在表现的独特体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的深改委会议,对“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进行了详细部署。
会议提出,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要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要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型举国体制涉及到由谁来组织、领导以及发展的方向、目的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次会议特别明确,“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
突破“卡脖子”难题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不断遭遇打压封锁,尤其是作为科技强国的美国“技术民族主义”升级,持续加码对华“技术脱钩”,不仅通过所谓国内法案限制中美企业合作,大搞贸易霸凌、大行科技霸权,还打造“技术联盟”,拉拢或迫使盟友选边站队,编织技术封锁网络。面对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巨大现实风险,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新型举国体制,加速统合创新资源、培育竞争优势,彰显了我国攻坚克难打硬仗的坚定决心。
化危为机,是中国人应对风险挑战的传统智慧。将封锁围堵化作攻坚动力,离不开制度的支撑、资源的投入。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依托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之一。70 多年一路走来,我们依靠举国体制在关键领域迎头赶上、弯道超车,同时也不断锤炼着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以芯片为例,从最初的材料提纯、晶圆制造,到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再到光刻机制造,每个环节都相当于一个单独的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别人对我们打压加码,反而是倒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制度优势、创新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契机。充分用好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推动跨地域、跨主体、跨行业的创新要素的集中集聚集成,必能形成巨大合力,突破“卡脖子”难题。
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认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在于做好顶层设计,并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要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从问题的源头入手,从全产业链系统找出关键核心技术难点与卡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克服各自为政的顽疾。
二是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相关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积极性,使国家相关政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落地。要加快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与选拔,强化领军科学家的地位与责权利的匹配,建立相应的容错机制,发挥其最大功效。
三是要注重对基础研究和实验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针对性的培养政策和评价机制,给予团队充分积累和沉淀的时间,做好资金支持与人才队伍保障。特别是要为从事基础研究和实验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建立适用合理的评价机制,开辟鼓励与激励新通道,强化基础研究和实验室工作的平稳运行。
四是要加强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长板与弥补短板相结合,提升学术交流的地位与话语权,坚持不脱钩。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有三点尤为重要:一是充分甄选并发挥一流人才的作用;二是建立卓越科研与创新体系;三是依靠网络力量办大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刘益东表示。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凝聚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