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开拓者 教育引路人
2022-10-19江苏陈梅康燕
江苏/陈梅 康燕
杨公崖(1891—1974),回族,江苏镇江人,爱国民主人士、地方教育家、镇江民革创始人。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镇江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中国红十字会镇江分会会长、市回民文化协会会长、穆源小学校长兼校董。
杨公崖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年轻时,主动接受进步思想,投身反帝救国斗争,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年时,勇举抗日救国大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抵御日寇的侵略;解放战争中,掩护和帮助共产党员开展工作,迎接人民解放军解放镇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民革组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积极贡献力量。
年少时,他就读于曹秉仁创办的承志学堂,深受曹秉仁的影响。曹秉仁积极拥护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光复镇江作过贡献。
1912年至1919年间,孙中山三次莅临镇江,在镇江车站、镇江商会、广肇公所等地作民主思想主题演讲、报告,杨公崖都积极参加。
20世纪20年代初,杨公崖和被称为“镇江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的嵇直以及陈斯白等进步青年共同创办了《新镇江周报》和“己未星期演说会”,以纪念五四运动,传播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进步思想,揭露社会黑暗。经嵇直介绍,杨公崖结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恽代英。杨公崖是镇江最早的国民党党员之一,1924年1月,他赴广州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多次接待恽代英来镇江演讲、宣传、聚会。受恽代英的影响,杨公崖一直倾向革命,追求进步。
“五卅”运动和“五三”惨案发生后,镇江各界组织成立“镇江外交后援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枪杀上海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和英帝国主义镇压示威群众。杨公崖积极组织群众和学生游行示威,宣传反帝思想,抵制日货,并发动群众搜查、销毁日货,对隐匿日货的奸商处以罚款。杨公崖、冷遹和陈斯白等人用此罚款在云台山伯先公园内创建“五卅演讲厅”,留下了镇江人民反帝斗争的永久纪念。1930年,杨公崖等镇江爱国人士在新马路创办“五三图书馆”以纪念“五三”惨案。他还办过“九一八”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通过办图书馆,启发人们的爱国意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了提倡中国人用中国货,杨公崖还和工商界人士共同集资创办镇江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时镇江最大的百货商店,杨公崖被公推为经理。1931年,他支持成立穆源儿童剧社,在“五卅演讲厅”公演《父子兄弟》《我们来自绥东》等抗日救亡话剧,将演出善款寄给远在绥远百灵庙抗击日寇的傅作义部队,表达支持抗日的爱国情怀。
1937年3月,江苏省戏剧协会在穆源学校成立,杨公崖担任主席。他组织成立了救亡演出队。冬天,日本侵略军占领镇江,杨公崖为了保持民族气节,离开镇江去了苏北,继续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同共产党、新四军来往,介绍进步青年参加革命。
杨公崖一生继承父辈遗志,扶贫济困,热心地方教育事业。
杨公崖的父亲和祖父均热心慈善事业,曾在家门口设街锅救助因长江发大水被淹的灾民,因此家门口被称作“杨家门”,流传至今。杨公崖的父亲和叔叔看到儿童上学不容易,穷人家孩子上不起学,便呼吁当地回族热心人士共同出钱出力办学,1906年在杨家门办起了穆源学堂,校名“穆源”。“穆”是指穆斯林,“源”是源流久远、绵延不绝的意思。穆源学堂主要招收回民子弟,贫穷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减免费用。学校也兼收非回民学生,教员学生不分民族,相敬相爱,充分体现了民族和谐、“有教无类”的崇高精神。
杨公崖任穆源小学校长兼校董期间,不遗余力地资助学校日常运行所需的一切开支,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讲究,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每年的开学典礼及毕业典礼上,他都会发表关于道德教育和励志方面的长篇讲话,使学生们深受教育。学校规定每个同学必须佩戴校徽,老师经常用校徽的含义教育大家。1937年毕业于穆源小学的出版家范用先生在《我爱穆源》一书中记录了这件事,对校徽的图案和含义作了清楚的说明:三角形表示智、仁、勇和真、善、美。穆源校友、我国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嵇钧生的体会,是要敦品力学、诚信纯真、知荣识耻、爱国乐群。学校要求每天开早会、晚会,每个星期六还要开周会、唱校歌。此外,学生们还要背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其中有“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句子。周会结束时,大家齐唱《总理纪念歌》。这是著名的儿童歌曲作家黎锦晖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作词作曲的纪念歌,最后一句话是:“总理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919年到1945年,杨公崖作为镇江抗日救援会负责人,多次为韩国爱国志士在镇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提供帮助。杨公崖邀请他们在学校礼堂作大型演讲,安排他们住在穆源小学,共议抗日救国大计。
除穆源小学外,杨公崖还支持创办过丹徒植青学校、镇江志真小学。除了办学校,杨公崖还办工人识字班,帮助劳苦大众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