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美白对虾肝肠胞虫部分寄主的发现及防控建议
2022-10-19孙志新包海岩姚学良徐晓丽
孙志新,包海岩,姚学良,徐晓丽,郝 俊
(1.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450;2.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402;3.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 300221)
虾肝肠胞虫(,EHP)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孢子虫,属于真菌界(Fungi),微孢子虫门(Microsporidia),单倍期纲(Haplophasea),壶孢目(Chytridiopsida),肠胞虫科(Enterocytozoonidae),肠胞虫属(),是导致南美白对虾()生长缓慢甚至慢性死亡的病原之一,该病 于1989 年首见于马来西亚地区半咸水土池斑节对虾养殖中。2014年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池塘中采样,由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检测,首次发现该病原。但这并不代表2014年前天津地区没有这种病原。
1 虾肝肠胞虫部分寄主的发现
自2014年天津市发现虾肝肠胞虫后,天津市相关技术部门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虾肝肠胞虫的检测。2015年,在天津市宝坻区开展了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试验池2个,共1.2 hm,为2014年新开挖的池塘,2015年第一次开展水产养殖,水源为潮白河水。放苗前,试验池塘用20~30 mg/L含氯石灰进行带水消毒。采用透水网片设置了10个围隔,每个围隔中放养一个南美白对虾品种或土苗,共放养了中兴一号、科海一号、桂海一号3个品种和一种土苗,每个品种投放2个围隔,其余两个围隔随机投放。6月2日,投放1 cm虾苗,密度60万尾/hm,虾苗投放前,检测了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虾肝肠胞虫(EHP)、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急性肝胰腺坏死细菌(V),全部为阴性。6月12日开始投喂凡纳滨对虾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6月17日,因发现养殖池内有大量的中华圆田螺()、萝卜螺(H.Adams)且大量摄食南美白对虾饲料,每公顷套养短盖巨脂鲤750尾,规格400 g/尾左右。6月9日,再次检测虾病原,发现10个围隔中的不同品种的虾EHP全部为阳性,发现阳性后,又检测了池塘的底泥、浮游生物、螺(中华圆田螺、萝卜螺),EHP均为阳性。在接下来的6月15日、6月30日、7月15日、7月28日、8月21日、9月8日的检测中EHP持续为阳性。养殖期间,pH值8.13~8.44,亚硝酸盐氮0.010~0.075 mg/L,氨氮0.292~0.632 mg/L,9月8日试验结束时,其中一个新品种虾平均体长9.1 cm,其它3个品种平均体长6.4 cm。
2 讨论与分析
试验池塘为新开挖池塘且第一次开展水产养殖,养殖用水为潮白河水。试验虾放养前经过了EHP等检测全部为阴性,且虾在开始投喂饲料前检测已感染了EHP,由此判断,试验虾感染的EHP由池塘环境而来。一是可能随着水源水进入池塘,包括水源水中的浮游生物;二是可能由螺类从外环境携带进入池塘;三是可能由蜻蜓携带,在池塘内产卵孵化幼体后被虾摄食后感染。这是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已发现的蜻蜓、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螯虾、口虾蛄、方蟹、梭子蟹、中华绒螯蟹、褐顶赤蜻、豆娘能携带虾肝肠胞虫外,本试验发现中华圆田螺、萝卜螺、浮游生物均可携带EHP。
3 预防建议
得过虾肝肠胞虫的池塘,应该挖去底泥,用6 000 kg/hm生石灰或5 mg/m生石灰,浸泡7 d排掉,干曝1周—1个月后加水,用30~100 mg/L含氯石灰消毒水体,等毒性消失后再投放虾苗。水泥池用2.5%氢氧化钠,泼池壁2~3次/3 h,冲涮池壁后,用200 mg/L含氯石灰冲涮,洗净。
水源水应尽量远离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养殖密集区。
投放的虾苗应经过EHP检测阴性。
去除池内及池边的草类,防止蜻蜓停留产卵,一年养多茬或产量较高的池塘,可以在池塘上方覆盖防虫网。
观察池内有无螺类,如有螺类,投放相应口径的青鱼或短盖巨脂鲤,放养密度视螺类多少而定。没有螺类的,也建议套养鱼类,套养的鱼类口径最好能一次吞下虾体,防止健康虾摄食携带EHP及病毒的病虾、弱虾、死虾。适宜的套养鱼类有:斑点叉尾鮰、草鱼、石斑鱼、鰕虎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