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镌刻在历史中的悲悯

2022-10-19江苏

金山 2022年10期

江苏/刘 鹏

我站在北固山上,暝色入高楼

九百年前,有人在此与风抒怀

那是一场文人的单刀赴会

楼上风铎阵阵,像金戈铁马点兵沙场

一阕词,如钟椎敲响了脉搏,它们争鸣

在镇江的浮空,山林,民心,和街巷

一群人,抱持达兼天下的信仰

仗义疏财,心系万民,为爱奔走

我默念着这些朴实者的名字,犹如亲见

始终怀有感念之情,一想到就血脉偾张

铺开历史泛黄的书卷,拂去尘埃

我看到民间传颂的柳大善人的身影

柳恂、柳昕相扶相持,走在青石板路上

晚清的夕阳,在他们脸上敷染金黄

时局动荡,流离失所的黎民饱受灾殃

也许,他们就是在那条坎坷的路面

相继确立:开保婴局、设同善堂

支援地方建设,齐心义举三十载

千金散尽终无悔,留得美名天下扬

面对万民敬仰,柳恂、柳昕任重道远

少年强,则中国强。城乡私塾不能忘

当我听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当我想起善化堂书局,想到启明心智

人们像蝴蝶,追逐着知识的光芒,飞翔

我为飞翔的人们骄傲,也为慈善家鼓掌

朱绍周开门而立,他须发皆白

时局艰难,百姓困厄,身为同知

当感同身受,泣泪哀鸣,护佑众生

一谈到济良所,他就双目炯炯

我于黑夜里,看到了高擎的火炬

于是街头乞丐、老弱、病残

婢仆、浪子,都有了同一个家园

济良所的木门虚掩,而胸怀敞亮

教室里,开明之师答疑解惑,传道授业

自强不息精神,萦回每一个获救者心底

我看到他们,自信利他,微笑着

走出济良所,成为摊贩、工人

成为良妇,成为孝子,重获健康

大源油饼厂轰隆隆的机器声

像是一种宣告,中国人不能输在实业

救国,就要像铁打的机器,铿锵有力

仿佛一切都可以抛下

唯有善念不可动摇

目睹朱绍周遗言,我唏嘘感慨

饥馑如恶魔袭扰着人们的身体

兆祺、兆麟捐三千银元资助启善堂粥厂

他们谨遵父命,让父亲的精神得以延续

让父亲矢志不渝的兼爱得以长存

还有什么比这朴素的爱心,更教人留恋

还有什么比至死不渝的惦念,更打动人心

号子声,回荡在万顷江面

轮船犁开黄金水路,江洲缥缈

一桥三跨扬中岛,高楼耸立

幸福的炊烟伴着白鹭徐徐飞舞

我从扬中博物馆看到一卷《端忠敏公奏稿》

翻开吧,那又是一段大爱无疆的文字——

公就地筹设婴局,建议办保甲以清盗源

于是,两江总督端方请就洲设治太平厅

一位身居底层的秀才,饱满的爱民之情

令我隔江相望,驱散历史的重重迷雾

讴歌、赞叹、击掌、振奋。这颗慈悲之心

换来一方百姓和平安宁,赢得青史留其名

陈任旸,为扬中淳朴民风树立榜样

陈任旸,以读书人智慧匡扶将倾大厦

陈任旸,更用社会责任心造福一方百姓

而立之年,他捧着一颗红心向我走来

一艘红船拴在码头,也拴在他心头

往来江面,摆渡着春秋,挽救着生命

四十年风雨无惧,只因大爱稳如焦山

曾国藩请写《瓜镇义渡局记》

一笔一划洋溢着人间至真至情

今天,我们看到九曲河、沙腰河、

运河镇江段、金山便民河、谏壁河

都曾留下陈任旸的足迹,以工代赈

修筑塘闸圩岸,加增良田数十万顷

疏浚古荷花塘,另辟东、西两坞

直通甘露,行船自此有了避风港

他未曾走进庙堂一步,但功不可没

他以一腔热血,书写出自己的担当

一座城市的风骨,从何而来

一座城市的精神,从何而来

一座城市的幸运,从无数仁人志士中走来

有一天,我从南社的花名册里

找到了你,于树深。字小川

一个文气的名字,谦逊而低调

像许多朴实商人一样,聚焦实业兴邦

童年的记忆里,积贫积弱的晚清

像一堆风干的泥土,等待摧枯拉朽

也许,饱经凄风苦雨的中国人

需要一颗糖,润喉,缓解内心忧苦

从甡记钱庄到沅记糖栈,他是

那个时代的追梦人,我们的榜样

他是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是爱国无私的士绅乡贤

我站在中华路原文化馆西侧

狭窄的于祠巷闪烁璀璨的光芒

古朴庄严的祠堂,讲述着家族的传奇

而父亲于学源,本分做人,勤勉做事

继承与发挥着祖先的遗愿,恪守

家族榜样传承下来的人格魅力

透过整齐的灰瓦,向上仰望苍穹

于谦故事,再次巨浪般涌上心头

父子同心,被使命与责任激励着

不问得失,不问一个时代的褒贬

只身向前,向心中不朽志愿奔跑

我用现代性词语来赞颂百年前的你们

我用当代视角去回望你们的博爱精神

经理瓜镇义渡、冬春粥厂,任劳筹费

数十年如一日,把这座城市视为第二故乡

你们带来于谦的精神

带来要留真诚在人间

内忧外患,实业经商,一路坎坷

大源油饼厂——长江下游首个机器榨油厂

出口豆饼远销南洋、日本等地,声誉日隆

仅仅十余年后,惨落得个经营不善被闭歇

站在中华路小学分部,我追问你,于树深——

你后悔了吗?于百川,我相信父子扼腕

一定在某个深夜,你们秉烛夜谈

谈时局,谈人生,谈创业,谈守业,谈开拓

谈做大做强中国的实业,谈实业兴邦

谈慈善公益,谈高高举起拳拳赤子爱

又轻轻撒落人间烟火,让它不熄不灭

烛照一方,照亮更多在黑夜前行的人

有时候,我嫉妒一个叫严作霖的儒生

手无缚鸡之力,足迹却遍布中华大地

他让封疆大吏乐于依赖他,让各省安宁

就像未曾有过汹汹水患,未曾有过灼灼干旱

自光绪二年到光绪三十年,二十八年里

历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

直隶、广西、奉天、陕西数行省——

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严作霖

《清史稿》赞他:性强毅,赴事

勇决,办理赈济诸务,精密核实,款不虚费

李鸿章上奏《表扬义赈人员片》

镇江廪生严作霖,淡于荣利,见义勇为

一介书生而有民胞物与之量,固今世之所稀

隔省绅士而行救灾恤邻之事,亦向来所罕有

用三十年义举善行,全活灾黎亦数十万

然而,严作霖对官场仕途,全无兴趣

为官者,必受官场规则制约

为民者,全凭善举感动世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想严作霖就是

谁是最可爱的人?还有千千万万严作霖

鲍心增是另一个严作霖,另一个于树深

翻开鲍心增的履历,光辉的一页映入眼帘

而立之年,中进士,一日看遍长安花

官运亨通,改军机章京郎中,后随慈禧西狩

他关心家乡事业,倡议分区设局

以村为单位,联合贷款,集中使用

这一独到的见解,在当时可谓超前

开发水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山区灌溉,各村各寨一改愁容

至今,上党义村天禧闸还宝刀未老

为山村输送着血液,为温饱提供保障

脱贫的梦想,像那参天大树自有根系

脱贫的成就,像那繁茂枝叶有目共睹

生活在大爱之城,我们不忘来路

不忘高蹈先辈鸿鹄之志,承继大爱精神

接力棒已经交给了我们

我们将以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奔跑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