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献良策 “三农”许初心
2022-10-19江苏胡智浩金玉成
江苏/胡智浩 金玉成
李耀明,1959年10月生,江苏张家港人。现为中国农机学会理事兼收获加工分会副主任委员,《农业机械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编委,江苏大学二级教授、农业工程学科方向带头人、民进江苏大学支部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农机科研、教育工作者,他带着团队师生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从反复试验到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以身示范,培养学生为农情怀与本领;经常深入基层走访听取民情民意,围绕农机与教育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就是民进江苏大学支部主委李耀明。
1959年,李耀明出生在江苏张家港农村,从小目睹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深感农业生产之不易。“十几岁时,村里买了第一台拖拉机,我就跑去看,发现那家伙干农活‘太省劲儿’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耀明记忆犹新,“恢复高考后,我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大学毕业后,他继续投身农机科研、育人工作,一干就是40年。
其间,李耀明深耕农业装备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及产品开发研究,对种植机械中的气吸振动式精量播种机理,收获机械中的脱粒分离、清选及多功能割台的收获机理,水稻和油菜的低损伤脱粒、高效清选和作业性能在线监测与控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多种农机产品进行了开发与设计。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李耀明成功地开发出了直联式驱动圆盘犁、气吸振动式育苗精密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稻麦油联合收获机等新产品。他研发的高性能联合收获机系列产品已成为国内农机行业的品牌产品。
李耀明坦言,我国的农机装备研发、农机高等教育几经波折,很多人都改行了,但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之梦,坚守服务“三农”使命,诠释了一个科研工作者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
李耀明的相关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件,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出版著作5部。他还积极投身科研项目,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研究项目。李耀明先后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高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他所指导的“智能农机装备创新团队”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2年,李耀明指导的学生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作为江苏大学“三全育人”优秀导师团队负责人,他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农机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李耀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他给研究生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每人手写一份翔实的“自传”,以便他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因材施教打好基础。“李老师不仅牵挂着课题的科研进展,也细致地关心着我个人的生活及心理状况,经常建议我要适当锻炼,磨炼心性。”学生竹瑞珩说,他在企业做实验期间,李耀明经常打电话关心慰问,“他是一个在科研上具有渊博学识和远见,在生活中温和乐观、积极进取的良师。”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问题导向,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脚踏实地,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展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做真正有利于农民的农业机械。”李耀明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与科研实际问题的思考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时常教导学生要去企业、田间,从问题出发,寻找科研思路,而不是闭门造车。“要做好农机就要深入田间地头,不断试验,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实践出真知,只有反复试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农业机械。”
李耀明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在办公室加班,和年轻人一起奋斗在科研一线。对每一位研究生提交的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都精批细改,及时组织专题研讨,清晰具体地指出每篇论文的价值点和薄弱之处。他注意“抓两头、带中间”,经常热诚鼓励学生们奋发上进。目前,他累计指导博士生20名、硕士生69名,其中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
此外,李耀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专业所长,率领团队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李耀明带领团队应“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需求,数次深入田间考察调研,为其量身定制低碾压率新型收获机,解决了再生稻的收获难题。
2021年,李耀明牵头组建“亚夫智能农机创新服务团”,与赵亚夫进行深度合作,并联合学校赠送戴庄两台团队研发的低碾压率再生稻联合收获机。“您看它,履带变窄了,只有35厘米,割幅加宽到了2.8米,保证了小身型、低碾压、高产量。”李耀明向赵亚夫介绍道。
2021年,李耀明被授予“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