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2022-10-19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刘宝明
文/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刘宝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深化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思想、重大论断和重大要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此外,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民族工作战线广大干部,还应紧紧围绕四个“必然要求”,从多角度深化细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认识。特别是各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工作中,尤其要注重从多角度讲深讲透讲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水平和成效。
中华民族不但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而且具有追求团结统一、守望相助的光荣传统。在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早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鲜明主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动担负起中华民族先锋队重大使命,党强调外争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内求中华民族平等团结,把各民族团结在党的周围,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强调要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推动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中国成为各民族平等友爱大家庭。改革开放后,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党强调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推动各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经受住了各种风浪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党中央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 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特点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高度自觉与坚定担当。
古人云:“辩方位而正则”。党的民族工作历史经验证明,把握民族工作历史方位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内部各族人民与封建专制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党的民族工作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铲除一切民族压迫,达到各民族平等团结。党正确把握这一历史方位,制定正确的民族工作纲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主要任务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共同建设新中国。党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领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辟了中国民族关系历史发展新纪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主要任务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党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要任务是领导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主线,抓住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牛鼻子”,推动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不断推动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实践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我国民族工作成就举世瞩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在认识和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偏差。如有的在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特点上,片面强调多元性,忽视一体性,甚至只讲多元,不讲一体;有的在对待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等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忽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片面强调差异性,忽视共同性,甚至只讲差异性,不讲共同性;有的在对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上,对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初衷认识不清,没有把握好统一与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关系,片面强调自治权利,突出民族因素,忽视统一要求和区域因素;有的没能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片面强调发展,忽视思想教育,没有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等等。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对民族工作的根本目标任务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是一个重要原因。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纠正错误的,才能与时俱进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民族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曾经出现、将来可能再度出现的各种偏差,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理念决定行动,决定出路,决定成败。保障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长期秉持的民族工作基本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有不同的重点任务,党对民族工作的具体要求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民族工作上突出强调维护各民族平等地位、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工作主要围绕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展开,逐步把各民族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突出强调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民族工作主要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强调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突出强调深化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只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工作,才能确保民族工作在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实现新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方向决定道路,目标成就未来。民族工作目标方向根本指向何处?这是一个关系民族工作最终成败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从来就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党的民族工作目标方向与党解决社会总问题的目标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都是党在一定时期内民族工作的目标方向,但从党肩负的民族工作历史使命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是党的民族工作最根本的目标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重要象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完成之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并没有最后完成,只要民族和民族问题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任务就存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把准了党的民族工作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评价民族工作得失,根据不同的目标任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但根本标准只有一个,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切民族政策、一切民族工作实践,最终成效如何,都要看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和实践成效的最高体现。因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从根本上确立了科学评价民族工作利弊得失的标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创新,必将推动民族工作领域的深刻变革。比如,它将带来民族工作对象的观念之变,即从传统的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向面向全体中华儿女转变;它将带来民族工作话语习惯和体系之变,即从以“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民族关系”“民族团结”为关键词的话语习惯和话语体系,向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的话语习惯和话语体系转变;它将带来民族工作实践策略之变,即从过去主要通过尊重差异性以增进共同性,向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转变;它将带来民族工作实践体系之变,即从过去主要由民族工作部门对相关领域工作的“拾遗补缺”式推进方式,转向全党全社会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转变;它将带来民族工作发展方式的转变,即从过去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升转变。这些变革,必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深度调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思想、理论、实践上高度契合,体现了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意志。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必将推动全党全社会在民族工作上实现空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必将汇聚起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必将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不断往深里走、实里走,推动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从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向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转变,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带来民族工作理念、理论和实践的一系列新变化,必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样态。各族干部群众特别是民族工作战线广大干部对此要有清晰认识,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练就民族工作新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