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 与X 线在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2-10-18何卓南何翠雯黄颖茵梁锦发
何卓南,何翠雯,黄颖茵,梁锦发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1400)
四肢骨关节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或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累积压力引起,常见症状为骨擦伤感、骨擦伤、异常运动或肢体畸形等,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四肢骨关节的特殊性,其在临床诊断的误诊与漏诊率较高。临床X 射线通常用于骨折患者的初步诊断,但因X 线片存在技术性局限问题,对于隐匿性或可疑骨折的识别诊断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及时接受临床治疗。随着现代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逐步成为临床诊断的主要途径,其可清晰显示骨折部位的三维立体图,对各种难诊断骨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探讨四肢骨关节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放射科收治的150 例疑似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15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5 例,女性患者65 例;年龄25 ~46 岁,平均年龄(36.70±5.70)岁;车祸伤60 例,高空坠落伤50 例,重物砸伤40 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纳入标准:①符合影像学检查适应证,且可耐受;②在指导下可以完成相关诊断、检查。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肝肾功能不全对象,合并严重机体功能性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及患有精神类疾病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③近期接受其他方法处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过数字X 线拍片系统(飞利浦Digital Diagnost)和多层螺旋CT 仪器进行诊断。数字X 线照相一般胶片检查的工作原理。(1)设置成像条件:正位片60 ~68 kV,0.3 mA,100 s;侧位片70 ~75 kV,0.34 mA,100 s;曝光后检测TET,使用A/d 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2)处理技术将数字图像传输到工作站,然后主治医师查看诊断结果。对于行X 线检查结果可疑并且临床体征、症状支持者,或者检查结果呈阴性且临床体征、症状可疑者,给予行64 排螺旋CT 扫描仪(东芝Toshiba)、能谱CT(GE, Discovery750HD)扫描诊断。(1)患者入室后辅助呈仰卧体位,对骨关节骨折部位行轴位扫描,患者在仰卧时采取仰卧姿势并屏住呼吸1 次。(2)执行轴向扫描,然后调整参数。层厚为1.0 mm,间距为0.5 mm,电压为120 kV,并采用了智能毫安技术。以1.0 mm 的截面层厚度和0.5 的间距执行实现扫描和薄层重建。(3)将图像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以重建骨骼和关节的多平面重建,表面阴影显示以及体积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三维,图像的前移,切分技术的平行,VRT 图像和多角度最佳图像选择。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 和X 线检查的结果,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X 线平片诊断技术及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隐藏性骨折检测率,所有对象影像学结果均由本院2 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对于有争议诊断结果则由多名影像学专业人士会诊。阳性率=阳性数/总例数,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真阴性)。
1.4 统计学数据
2.结果
2.1 多层螺旋CT 和X 线诊断阳性率比较
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四肢骨关节骨折共147 例,其中髋关节骨折30 例,膝关节骨折24 例,踝关节骨折17 例,肩关节骨折18 例,肘关节骨折12 例,腕关节骨折23 例,掌骨基底部骨折23 例。多层螺旋CT 诊断检出98 例、阳性率(65.33%),X 线检出阳性57 例,阳性率(38.00%),多层螺旋CT 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 与X 线诊断结果
2.2 多层螺旋CT 和X 线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
多层螺旋CT 诊断的灵敏度(65.31%)、特异度(33.33%)、准确率(64.67%),X 线的灵敏度(36.73%)、特异度(0.00%)、准确率(36.00%),对比后,多层螺旋CT 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 和X 线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的比较[%(n/m)]
2.3 两种检查结果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比较
通过分析X 线诊断结果中的异常数据发现,隐匿性骨折者为22 例,临床检出率仅为14.67%,但经CT 后处理技术诊断显示,隐匿性骨折者为38 例,临床检出率达到25.33%,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诊断的临床检出率(25.33%)显著优于X 线(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3 两种检查结果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比较
3.讨论
四肢和关节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由于人体四肢骨关节的部位较多,临床影像学检查存在一定差异性,会呈现递增型或进行型改变。四肢骨关节临床诊断的难点在于隐匿性骨折点,在初步诊断中无法准确、及时发现,进而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影响患者后期康复治疗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在临床诊断中应重点针对隐匿性骨折进行精准判定,以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数字X 线照相容易出现结构重叠,难以更清晰地仅以单个角度显示病变组织,无法观察到隐匿性小骨折,不能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影像中肢体骨折患者容易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无法看清解剖结构。对于四肢骨关节骨折疾病,临床初步诊断中采用X 线片技术可发现相关骨折情况,但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对于部分复杂性、隐匿性骨折则无法进行精准判定,再加之受到疼痛、功能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拍摄位置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多层螺旋CT 技术利用强大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骨折部位断面,还可以平面方式呈现骨折部位的冠状面、横断面、斜面、矢状面。多层螺旋CT 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线,便于医师判断患者骨碎片的分布,同时准确研判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变化情况,从而精准判定患者骨折情况而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多层螺旋CT 的后处理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检查速度快的诊断优势,可以检测断线和碎片。由于多角度图像观察和诊断图像更具立体感,多层螺旋CT 可以创建3D图像,几乎没有重叠的图像,具有强烈的3D 感知能力,可以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适当的投影,对临床骨折定位和骨折线进行有效判断,揭示裂缝的内部结构,有效促进物体密度信息的生成,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时了解诊断数据,指导诊治,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一种四肢骨骼和关节的诊断方法,大大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的概率。
本文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诊断的阳性检出率(65.33%)高于X 线(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层螺旋CT 诊断的灵敏度(65.31%)、特异度(33.33%)、准确率(64.67%),X 线的灵敏度(36.73%)、特异度(0.00%)、准确率(36.00%),对比后,多层螺旋CT 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高于X 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无统计学意义(>0.05),提示多层螺旋CT 的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方面的诊断效果较好。因此,对于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入院后应进行X 线检查。对于X 线检查结果较差的患者,应加强CT 检查,结合不同的后处理技术获得相应的图像,以帮助患者及早诊断并提供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关节骨折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准确率较高,可高效、清晰呈现患者骨折部位,辅助临床医师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且该技术还可显著提升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出现误诊、漏诊,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