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理论的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18吴玲霞
吴玲霞,翟 菲
(南京中医药大学 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1 引言
中医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我国已经传承五千多年,目前已传播到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小,集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于一体,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形成互补,服务于人民的健康,并延续至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国家为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出台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等文件。受国际经济动荡下行压力影响,国内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受阻,2021年我国中药类出口额为40.93亿美元,同比下降2.1%,贸易总额达60.62亿美元,顺差21.42亿元。虽然2021年较2020年回温,但仍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程蒙等基于钻石理论定性分析我国由于缺乏相关支持性产业,中药企业战略和定位不清晰,从而国际竞争力较低。宋欣阳等认为制约我国中药国际化的因素有缺乏创新理念、制度保障不完善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与因子分析法,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 钻石理论
钻石理论是迈克尔·波特1991年在《竞争论》中提出,其首次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波特认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取决于其在关键行业的竞争力。钻石理论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地区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六大要素,即四个主要内生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因素相辅相成,政府和机会作为两个辅助性外生因素,形成一个菱形类似于钻石,故称“钻石”模型。六因素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
图1 迈克尔·波特钻石理论体系
3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定性分析
3.1 中药产业的生产要素
我国中药材资源充足,拥有药用植物11383种和药用动物1581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为8339万亩,其中,《道地药材标准汇编》中涉及156种道地药材中,统计到111种药材人工种植面积为6632万亩。现有13455种古代中医书籍,《金匮要略》收录方剂262种,列举疾病60余种。《中国学者编年史》收录2600多位从古代到清朝末年的著名医学专家。《中医文字词典》收录了6200多个几千年来与中医有关的古今字词,介绍了中医文字的医学成就和著作。
我国拥有一支具备现代医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中医药研发医疗团队,至2020年年底,有43所专业的中医药院校,123所高等西医药类高校设有中医药专业,179所非医药院校设有中药专业,有88所独立的中医药学科研机构。根据《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72355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482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66830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3个,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32.4万张。
3.2 中药产业的需求条件
国内外市场对中药产业的需求对产业竞争优势起着重要作用,成熟的需求将不断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产品品种的改进,从而完善中药产业链,以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药的需求提供了条件。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8%,人均医疗支出消费在近7年增长率超过10%。
3.3 中药产业的相关及支撑产业
中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产业链的上游中药材种植业,支撑是中医药知识,重点应发展中游的中药制造业,主导产业是发展下游的中医药流通业。中药产业发展需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支撑,同时需配备技术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以辅助完成相应工作,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能推动中药产业的前进。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知识的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降低了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和研究成本。
3.4 中药产业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我国虽有许多大型中药企业,但中药企业国际化程度较低,且规模经营水平不高,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尚未反映有效的集中度增长和规模经济。企业的战略能力、结构完整度、行业集中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大小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在继承中药传统精华的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方法不断创新,走中药现代化路线,不断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3.5 政府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
政府宏观调控在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材行业的现状并作出扶持政策,对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以推进中药产业发展,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同时先后推行GAP、GCP、GSP、GLP、GMP等认证,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撑。
4 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实证
4.1 因子分析介绍
因子分析法是对观测变量进行分类,相关性较高的分为同一类,不同类变量间的关联性则较低,每一类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用最少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模型为:
公式为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也可表示为=+,其中,是实际测量的随机变量;为公共因子;称为因子载荷;称为特殊因子。
4.2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以钻石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波特钻石模型中的因素作为一级指标,构建影响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①生产要素指标:中药材产量、中医师数量;②需求要素指标: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我国总人口数;③相关及支撑产业指标:中医药院校招生数;④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指标:中药产品出口额、中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⑤政府指标:政府对中医机构的财政拨款金额。
4.3 实证分析结果分析
通过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在改进钻石模型中构建我国中药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主因子进行分析得知我国中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KMO和巴特利特检验(见表1),可知KMO值大于0.7,说明可用因子法进行分析。
表1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分析指标变量的相关矩阵,可知各变量间具有完全不相关性,因此符合因子分析条件,进而提取公因子。
根据表2所示,指标变量与因子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因子可完整地反映样本指标所含有的信息,这样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表2 公因子方差
根据因子分析法要求选择公共因子,特征值须大于1,并且解释方差的累积贡献度必须大于85%。从表3可知,有两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特征值分别为6.676和1.030,累积贡献度是96.327%,损失信息量较少,符合因子分析要求,分析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得旋转成分矩阵(见表4)。
表3 总方差解释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如表4所示,第一主因子主要由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我国总人口数、政府对中医机构财政拨款、中医师数量、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中医药院校招生数、我国中药材产量7项指标变量组成,7项指标变量在第一主因子上有较高载荷系数,即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载荷系数为0.985、我国总人口数载荷系数为0.984、政府对中医机构财政拨款载荷系数为0.971、中医师数量载荷系数为0.971、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载荷系数为0.970、中医药院校招生数载荷系数为0.965、我国中药材产量载荷系数为0.863。
第二主因子上,我国中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中医药院校招生数、我国中药材产量3项指标载荷系数较高,即我国中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载荷系数为0.984、中医药院校招生数载荷系数为0.345、我国中药材产量载荷系数为0.205。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钻石理论与因子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实证说明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我国总人口数,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规模。根据第二主因子的分析可知,载荷系数最大的是我国中药产品贸易竞争指数,说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受进出口因素影响较大。
对于中药产业的国际化,中药企业应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提高中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探寻中药产业国际化道路,积极探索多种海外营销模式,通过合作经营、投资建厂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的规模化与集聚效应。借助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大浪潮,运用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跨境电商、新媒体等经营方式扩大中药出口,从而提升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