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2022-10-18李洪军

新农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植被

李洪军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水利服务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水土保持是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技术人员,应采取高效的水土保持施工技术,科学的应用到实践工程之中,从而创新水土保持方法,有效地推进农田水利施工建设发展。通过进一步分析,从多方面探索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方法。

1 农田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内涵

在农田的水利项目中高质量实施水土保持工作,有助于化解区域内的水资源紧张情况。在开展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前,多数农业地区可能会由于干旱而影响产量,农业及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建设水利项目前,多数地区在进行灌溉工作时,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如果区域内的水资源匮乏,这种灌溉方式会加重水资源的流失,同时也无法真正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随着水利项目建设的持续优化,相关技术手段也日益更新,这样便可极大改善农田灌溉效果。因此若想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就要将行业前沿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水利项目的建设价值,从而解决水资源大量流失的问题。

2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

2.1 水土保持多样化

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所涉及的地域范围较为广泛,因此针对不同地貌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实施重点也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丘陵地区的水分较高,需以人工方式挖掘排水沟疏导水分,避免土壤出现腐败的情况。如果地区的气候相对干旱,且降水量较低,则需要大范围培植草皮,并定期灌溉。

2.2 水土保持复杂性

在开展农业生产期间,可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多数为受到综合因素的影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便需结合地区的具体工作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实施效率。上述工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变化性较强。

3 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3.1 工程防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是提高工程周围水土稳定性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在开展项目工程的施工期间,需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征选择适合的防护措施,如集中治理周围的水资源环境,或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维护等。在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方可选择适合的位置挖掘排水渠道,合理引流,这样便可降低水资源的损失。此外,如果项目遇到滑坡等风险,施工方还需设置挡土设施,避免工程受到灾害的影响。此外还需采取专门的手段来治理废水,避免废水污染土壤,同时也降低水源的浪费。需注意水源对工程自身的负面影响,施工方可结合不同性质的问题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保护水土资源的情况下,尽量优化工程的实施质量。在原料的选择方面,可倾向于选择低成本、距离近的原料类型,这种原料在应用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同时也会对原料产地形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确定施工原料时,便需尽量提高使用效率,避免浪费资源,有效发挥出资源的最大价值。

3.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方需针对项目周围的环境进行特殊的保护,这也是优化水土质量的关键方法。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巩固土壤的植被,因此若想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对水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便需在工程周围加大植被的面积,从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在统筹设计工程实施方案期间,需将周围的水土资源保护也纳入到工程规划中,使用科学的手段来维护周围的环境。在选择植被类型时,也需考虑到具体的环境条件。针对水土流失概率较高的区域,需倾向于选择根系较发达的植物类型,尽量扩大种植的面积,从而提高土壤的稳定性,提高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此外与局部防护手段不同,日常开展的植被养护工作的作用更为明显。相关部门需依据不同的植被类型确定防护工作的重点,科学规划林区范围,从多个角度开展防护工作。

3.3 制定合理方案

在开展水利项目时,需重点开展水土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使用有效的措施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此推动区域的长远发展。相关人员需认识到水土防护工作的价值,针对不同项目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防护。在设计施工方案期间,也需侧重应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手段。目前我国的水利项目所涉及的水土流失情况主要分为两种,设计人员可针对不同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工程特征与自然因素结合,所选择的治理措施能够降低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平衡长、短期的利益。

在此期间,施工方需形成工程和生物措施结合使用的意识,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水土防护的效果。施工方可同时从工程和生物两方面着手,侧重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对坡面的侵袭,此外还需努力扩大植被的范围,综合采取多种策略来做好防护工作。对于取土场,施工方需重点在具有坡度的范围进行植被,并侧重在存在隐患的排水区域进行渠道的建设工作,以此缓解雨水对工程坡面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实施弃渣场的防护工作时,需建立避免土壤流失的墙体,尽量填平坡度,开设排水渠。针对植被量较少的区域,可重点加大植被量,以此降低水土流失的速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工程的美观性,不但优化工程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官享受。

3.4 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

农田水利项目的施工方需意识到,需长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果仅关注水土流失的原因还不足以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因此,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需从全面的角度出发,针对上文总结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还需从多个层面对水土保持的条件进行细化分析,如在开展水利项目施工期间,需重点对水利项目周围的植被提供必要的保护。如果施工周围的植被原本密度不足,且水土保持的能力较低,则需重点对施工范围的植被进行加强处理,此外设计强度较高的拦水设备,从不同层面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如果是区域的地形等原因影响水土保持的效果,则需重新设计水利设施的结构,通过提高设施的结构强度来降低水土流失量。此外,还需在项目施工期间注意控制工程质量,多数区域会受到土壤条件的影响,对水利项目的实施及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期间,施工方便需配置专人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工程质量未达到标准,便需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对后续的使用造成影响。

3.5 推进水土保持指标监测系统的建设

水土保持工作不能仅限于在工程的局部实施,而需作为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广泛渗透到项目的设计、实施和验收等多个环节。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明确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所需开展的工作内容,并针对具体的工作内容配置相应的技术手段。此外,结合具体的项目制定有效的监测指标,通过实时和选择性的监测结果来确定更为适用的治理措施。通过监控获取的数据信息可作为项目实施和处理问题的重要参考。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研究数据信息来确定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从而提高处理措施的有效性。监测的指标主要为地方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等相关信息内容。基于上述信息便可准确分析出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诱因,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处理规划,获得预期的治理效果。工程管理人员需高度重视工程实施期间形成的不可避免的资源和环境损失,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项目的安全性,提高土壤的稳定性,严格控制对环境的污染。上级管理部门也需针对水土防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监督,持续优化水土保持的策略和手段,以制度形式对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不断规范项目管理和施工行为,降低对水土资源的破坏性,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技术手段的作用,不断优化工程实施的质量,在保证农田水利项目的建设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区域内的水土保持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在有效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水土保持方案,从而创新施工方式,全面迎合时代发展,有效地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质量。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工作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水土保持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