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 学年基线数据
2022-10-17江采玉贾勇宏
江采玉,贾勇宏
(武汉理工大学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此过程中,部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户籍、教育资源、住房等问题而不得不留守在家中,由祖辈或其他亲人、朋友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农村留守儿童由此应运而生。
目前民政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643.6 万人,与“十三五”初期相比下降28.6%[1]。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显示,由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隔代照料的农村留守儿童约占96%,在农村地区的隔代抚育现象尤为普遍。隔代抚育家庭中,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改变了传统的家庭抚育结构,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关键期”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生活上的关心与照顾、学业上的科学引导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容易造成其在认知、情感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农村留守家庭中的隔代抚育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家庭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化解儿童的社会疏离,为其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提出要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精准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农村留守儿童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的一部分,其教育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以及未来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社会化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鉴于此,本文从隔代抚育这一现象出发,选取具有农村户籍的留守初中生这一特定群体,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 相关数据,探讨不同抚育类型之间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存在的差异,以及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是否产生影响,其影响方向是积极还是消极等问题。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隔代抚育
隔代抚育又可称为隔代抚养和隔代教育等,大部分学者从隔代抚育的类型、形成的原因以及利弊分析的角度进行探究,隔代抚育主要包括脱产隔代抚育、父母和祖辈混合抚养以及工作日寄养[2],本研究认为隔代抚育是指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够对子女进行照看和教育,(外)祖父母替代亲代父母承担起儿童的抚养和教育任务,且这种状态持续达到半年以上。
关于隔代抚育现象产生的原因,江川认为,一是因为传统的思想观念下祖辈把养育孙辈当成是家族繁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因为人们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父辈不得不与子女分开以谋求物质生活资料,加之老人也“弄孙为乐”,使得隔代抚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3]。孙雨燕认为由于城乡二元制度形成的壁垒,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入学难”,其在城市无法获取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以及父母的贴身照料[4]。隔代抚育现象是传统思想、社会发展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影响的结果,与国外的被动隔代抚育不同的是,国内隔代抚育现象基本上都属于抚养人主动选择。
关于隔代抚育的利弊分析,综合来看,学者们从隔代抚育对亲子关系、社会适应性、认知水平以及行为方式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认为隔代抚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胡晓峰等认为祖辈有充裕的时间、有爱心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来照顾孙辈,比父辈更细心,是对亲子教育的补充,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5];高文扬认为隔代抚育有利于子女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劳动习惯的养成以及传统美德的传承[6]。相反,Kleiner 等人的研究指出隔代抚育对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周国雷认为隔代抚育对留守儿童语言技能、学习技能以及人格心理社会化会产生不利的影响[7]。不同学者对隔代抚育产生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要不断克服隔代抚育模式的不利因素,辩证看待隔代抚育的优势之处,力图形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抚育的良性模式,推动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吴霓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由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需要其他的亲人或者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8];段成荣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原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9]。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发展日渐成为社会亟须关注的问题,大部分的研究从负面视角出发,认为农村留守家庭处于离散结构,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范先佐认为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亲子分离,使留守儿童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和良好的教育,在行为习惯上极易产生消极变化[10]。目前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展开研究,其中田野调查较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与规范、学习社会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人际交往的持续性过程。莫艳清认为亲子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学习问题以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偏离,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权益保护和安全问题[11]。李佳孝认为留守儿童个体之间不良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互相传染,加剧了留守儿童已有的问题[12]。裴春梅等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引导和监督,农村留守儿童可能在身体健康、学业成绩、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1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不容忽视,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补位的成效影响着我国乡村教育的质量。国内的相关研究通过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困境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来反映这一社会问题,不难看出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一个不利的场域之中,留守经历对其个性、心理品质、行为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影响也是弊大于利。基于上述分析,研究认为不同抚育类型下的农村儿童社会化具有差异性,隔代抚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可能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NSRC)设计与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该项目基于2013—2014 学年基线数据,采用多阶段的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抽样方法,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28 个县级单位作为调查点,在入选的县级单位随机抽取112 所学校、438 个班级、新入样样本为471 名学生,总体大约2 万名学生参加调查,具有一定意义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为满足研究需要,根据数据库中学生的户口类型、是否与祖辈同住等因素进行筛选,剔除关键变量缺失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 636 份。本问卷克隆巴赫 Alpha 系数为0.692,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基本可接受;KMO 检验系数为0.811,问卷结构效度良好,适合展开研究。
(二)变量界定
1.被解释变量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性,笔者研究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团体、形成良好的情绪模式、内化社会价值规范、形成社会角色认知等一系列渐进化过程,根据社会化的相关理论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人际交往社会化、情绪社会化、价值规范社会化以及自我期望社会化。
(1)人际交往社会化。该维度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情况,与人交往的能力,形成对学校这个场域的适应性,以及是否能够顺利融入集体生活等方面。本研究采取CEPS 学生问卷中的6 道题目来测量:“关于学校生活,我对这个学校的人感到亲近”“我经常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班里大多数同学对我很友好”“我能和大人轻松地交谈”“与同学或同伴在一起时,我不常讲话,多数时间听他们说话”“我常自己一个人坐着,而不愿与别人在一起”,所有问题均采用4 点计分法,前四个问题将“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4”,后两个问题进行反向赋值。对该变量重新加权求平均值得到最后的人际交往社会化变量,转换为取值范围为[0,100]的连续变量,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的人际交往社会化情况越好。
(2)情绪社会化。该维度可以反映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是否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并且在产生消极情绪时是否能够及时进行化解,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保持情绪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对于其心理健康及非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本研究采取CEPS学生问卷中的11 道问题来测量:“过去七天内,你是否有沮丧,消沉地不能集中精力做事,不快乐,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劲儿来做事,悲伤、难过,紧张,担心过度,预感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的想法”“是否精力过于旺盛、上课不专心”“产生这种情绪时,自己是否能够很快调整过来”。前十个问题均采用5 点计分法,将“总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分别赋值“1~5”,最后一个问题采用4 点计分法,将“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4”。对变量进行重新加权求平均值得到最后的情绪社会化变量,转换为取值范围为[0,100]的连续变量,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的情绪社会化情况越好。
(3)价值规范社会化。该维度可以反映为农村留守儿童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引导其形成亲社会行为,并且内化为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体系。本研究采取CEPS 问卷中的7 个问题来测量:“过去一年,我能帮助老人做事情”“能够遵守秩序自觉排队”“待人真诚友善”“有没有逃课、旷课、逃学,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抽烟、喝酒,上网吧、游戏厅的行为”。前三个问题问题均采用5 点计分法,将“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赋值“1~5”,后四个问题进行反向赋值。最后对变量进行重新加权求平均值得到最后的价值规范社会化变量,转换为取值范围为[0,100]的连续变量,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的价值规范社会化情况越好。
(4)自我期望社会化。该维度反映为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形成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并且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未来的社会角色产生一定的自我期望。本研究采用CEPS 问卷中的3 个问题来测量:“希望能读到什么学历程度”“你最希望长大后在什么地方工作和生活”“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信心”。根据学历阶段划分为五个值从低到高分别对应“1~5”,工作和生活的地域同样划分为四个值从低到高分别对应“1~4”,“对自己有没有信心”赋值为“1~4”分别对应“根本没有信心、不太有信心、比较有信心、很有信心”。对变量进行重新加权求平均值得到最后的自我期望社会化变量,转换为取值范围为[0,100]的连续变量,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的自我期望社会化情况越好。
2.解释变量
本研究的解释变量为留守儿童是否被“隔代抚育”,基于CEPS 问卷调查,根据“现在在家里和你一起住的有祖父母/外祖父母”选取和祖辈同住的样本,并且根据户口类型剔除非农户口的学生。最后将由(外)祖父母抚育设定为隔代抚育,取值为“1”,与父母同住从而由父母抚育设定为亲代抚育,取值为“0”。通过数据分析可得被隔代抚育的农村留守儿童样本为434,占总体样本的11.9%。
3.控制变量
本研究的主要控制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的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外部特征变量。个人特质包括是否为独生子女(是=1、否=2),周一到周四的晚上是否在学校寄宿(是=1、否=2)。家庭特征包括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庭亲子关系,主要反映为和父母的亲密程度以及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的频率,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1、比较困难=2、中等=3、比较富裕=4、很富裕=5),亲子关系通过“和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是否经常与你讨论学校发生的事、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心事或者烦恼”几个问题来测量,根据程度进行“1~3”的赋值,通过加权平均求得一个取值范围为[0,100]的连续变量。外部特征包括同伴影响和教师支持,同伴影响反映为朋辈具有良好的行为品质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影响,通过问卷中“我的好朋友中有几个学习努力刻苦”“我的好朋友中有几个学习成绩优秀”“我的好朋友中有几个想上大学”3 个问题进行测量(没有这样的=1,1~2 个这样的=2,很多这样的=3)。教师支持通过问卷中的“班主任老师经常表扬我”“当出现消极情绪时老师会想办法帮助我”2 个问题进行测量(完全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比较同意=3、完全同意=4),最后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的值。
(三)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3.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探究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是否具有影响,首先对隔代抚育和亲代抚育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均值比较,分析不同抚育类型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其次,设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为四个维度的连续型变量,采取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方法,检验隔代抚育是否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产生影响,具体为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根据以上相关研究提出两个研究假设:
H1:不同抚养类型下的农村儿童社会化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落后于亲代抚育的农村儿童。
H2:隔代抚育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具有显著的影响,隔代抚育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
由于不同抚养模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此环境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也有所不同。通过方差齐性检验,核心因变量P>0.05,满足方差齐性,可根据不同的抚育类型对各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不同变量的均值比较,其平均值及差异如表1 所示。
表1 隔代抚育与亲代抚育模式各变量的均值差异比较
根据上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看出各个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维度在抚育类型上的差异,人际交往社会化在抚育类型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值为0.002(P<0.01),说明不同抚育类型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存在差异。根据均值可以看出,亲代抚育下农村儿童的人际交往社会化情况略优于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同样,情绪社会化在抚育类型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值小于0.001,说明不同抚育类型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均值可以看出,与亲代抚养相比,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较差,部分验证假设1。控制变量中,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寄宿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和亲子关系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与亲代抚育家庭相比,隔代抚育家庭经济条件更好,但是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子女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不多,亲子关系相对较差。以上结果说明,相对于有父母陪伴的儿童,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个人的社会化和家庭亲子关系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农村留守儿童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二)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估计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式(1)中,Yi为被解释变量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α0表示截距项,Xij为解释变量,i代表学生序号,j代表控制变量序号,εi为残差值。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反映隔代抚育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模型1 到模型4 是在控制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寄宿、家庭经济条件、亲子关系、教师支持以及同伴影响这些变量的基础上,分析隔代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从显著性上来看,隔代抚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情绪社会化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社会化以及自我期望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且隔代抚育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以及情绪社会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与董海宁[14]的研究保持一致。部分验证假设2。
表2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1 是以人际交往社会化为因变量呈现出来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隔代抚育模式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在99%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小于0,表明隔代抚育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的社会化产生不利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普遍较低,性格害羞且敏感,不擅长与外界沟通交流,学校归属感较差,容易产生社会疏离,这与赵尉[15]等人的研究相一致。关于控制变量,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出相比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社会化情况更好。家庭特征方面,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其人际交往社会化程度越高;与父母的关系亲密,沟通交流较多,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从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出,亲子关系相比于家庭经济情况而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的程度更为深刻。来自外界积极的同伴影响和教师支持同样也对农村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有着正向的影响。
模型2 是以情绪社会化为因变量呈现出来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隔代抚育模式与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在99.9%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小于0,说明隔代抚育会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祖辈监护人精力有限,且受传统观念的限制,更多的关注其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关心其温饱以及学业成绩,无法顾忌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对其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相比于有父母陪伴的农村儿童,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及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较差。控制变量方面,非独生子女的情绪社会化情况更好,相比于非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情况更好,说明学校寄宿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有着积极的补偿作用。家庭经济情况以及亲子关系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均有着积极的影响,且亲子关系对其情绪社会化影响更大。关于外部特征,同伴影响和教师支持同样也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社会化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支持,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抗逆力。
模型3 是以价值规范社会化为因变量呈现出来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隔代抚育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规范社会化不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大部分隔代抚育家庭忽视了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以及行为规范的养成,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在控制变量方面,个人特征与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规范社会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独生子女以及在校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规范社会情况更好。家庭特征方面,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其子女的价值规范社会化情况更好,说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可能会更加放纵和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利于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价值规范,父母能够通过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沟通交流去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其完整的人格。同伴影响以及教师支持也对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规范社会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同伴影响更为深刻。
模型4 是以自我期望社会化为因变量呈现出来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隔代抚育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期望社会化不具有显著性影响,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与亲代抚养的农村儿童在自我期望社会化上无较大差异,该年龄的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阶段,其认知以及心理上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无法形成科学的自我定位。控制变量方面,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寄宿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期望社会化来说并无显著的影响。而家庭经济条件以及亲子关系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期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期望值越高,越是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较高的学历,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越有信心。亲子关系越好,越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意识,从而获得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成就动机,同样同伴影响还有教师支持有利于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自我期望社会化。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研究采取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 学年基线数据,采用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分析隔代抚育模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社会化、情绪社会化、价值规范社会化以及自我期望社会化等多个维度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与亲代抚育的农村儿童在社会化方面存在着差距。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以及正确的引导,加上自身比较自卑的性格特点,容易产生社交退缩的现象。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情绪稳定以及情绪自我调节方面也不如亲代抚育的农村儿童,父母角色的长期缺位以及祖辈守旧的抚养观念可能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偏差,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价值规范社会化方面,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与亲代抚育下的农村儿童并无明显差距,其价值规范社会化的发展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关于自我期望社会化,隔代抚育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与亲代抚养的农村儿童相比均值略高,说明先赋条件不足可能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
第二,隔代抚育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部分维度具有显著的影响,隔代抚育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发展。隔代抚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人际交往社会化以及情绪社会化均有着负面的影响,说明家庭抚育模式能够直接影响着农村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以及情感心理方面。而隔代抚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规范以及自我期望社会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价值规范以及自我期望更多的是通过社会的教化以及个体的内化而实现,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价值观念会更加成熟,对自身会有更加清晰的定位。除了农村留守儿童的个体特征外,来自家庭方面的亲子关系以及外部的同伴影响和教师支持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父母加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积极的关爱和指导,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二)讨论与建议
1.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改善监护方式
要克服隔代抚育的消极影响,无论哪种隔代抚养,都是以牺牲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的[16]。隔代抚育重点在“育”,虽然祖辈有丰富的抚养经验以及社会阅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但由于年龄差距过大以及精力有限,对于孙辈难以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因此,祖辈应该及时矫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怀和精神支持,更加重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另外,父母应该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对子女的生活以及成长状态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分散居住状态虽然导致亲子关系维度欠缺,但外出的父母并不是完全的被动接受者,家庭也不是结构宰制的被动授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17]。农村留守儿童通过与父母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够形成社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及健康成长的内生动力。
2.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教师支持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除了学业指导外,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情绪、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注与引导。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利用科学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走访农村留守家庭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帮扶机制。必要时实行“代行家长制”,教师代行部分家长职责,对需要帮助的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支持,减少亲子隔阂以及社会歧视等风险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促成其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3.利用学校教育补位,实施人本化教育
学校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农村学校要规范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实施人本化的管理,并且管理要将人性化特点与个性化特点相结合[18],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指导,注重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另外要完善学校寄宿制度,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要求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科学高效管理学生日常生活,通过学校支持弱化隔代抚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学校要积极改革教师评价考核标准,雷万鹏认为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不应该停留在自发层面,而是应该通过制度设计激励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使之成为农村教师的自觉行动[19]。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从根本上破除隔代抚育的消极影响,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实体经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减少留守型家庭的数量。同时要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城乡壁垒,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提供政策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建立起亲职教育的专业咨询指导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教育提供精准的帮扶,提升农村留守家庭教育质量。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场域,加强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社会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协同育人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方位的发展,保障义务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