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

2022-10-15范启亮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电机教学模式

范启亮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0 引 言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包括直流电机的应用、交流电机的应用、特种电机的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检修等知识,内容多并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当年的维修电工考证要求,本文作者曾实施过将技能考证纳入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载体对本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飞速进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也面临继续改革的必要性。在“互联网+”时代,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更加强调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从未如此被重视和被广泛应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概念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德曼·福克斯教授提出,主要目的是实现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专门应用于校内或者小范围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的新型教学模式。SPOC 继承了“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征,但是在授课对象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授课规模上进行了小型化,SPOC 可以面向教师授课的具体班级实施教学。

目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已经在乐学在线(MOOC平台)建立了慕课网站,利用这些优质在线教学资源,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基于SPOC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顺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又能够全方位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了教学效果。

1 基于SPOC 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基于SPOC 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项目课程设计思路是:首先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接着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最后进行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1.1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本课程整体设计依据的是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考证和中级电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要求,以项目体系构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知识体系,形成以就业为导向,岗位技术为导入的课程项目模块。本课程共设计10 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根据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设计相应的任务和实践环节,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

1.2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OOC 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OOC 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的原则是:以项目化的课程内容为指导,“碎片化”资源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覆盖课程所有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并把职业标准、作业规范、工作过程等都融合在其中。课程的核心资源主要由微课、虚拟实训、技能操作视频库、动画库等部分组成。课程还将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和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新成果等作为拓展资源呈现出来。

1.3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SPOC 作为对MOOC 的发展和补充,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SPOC=MOOC+课堂,SPOC 不仅弥补MOOC 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和完成度的不足,也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在线学习和学习过程信息化的不足。将线上学习与线下课程学习的优势进行互补,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种混合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围绕着学生将来可能的岗位内容展开,策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本课程采用的SPOC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描述如下:将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课前预习阶段主要是学生在MOOC 平台(线上)自主学习,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促进,一是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将课程的总评成绩分为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课前预习也包含在平时成绩中,让学生“需学”,二是优化微课视频内容,尽量做到“短小精悍”,合理设置课前自测题,让学生“愿学”;课中研习阶段主要传统课堂(线下)进行,同时需要用到MOOC 平台(线上)进行相关教学活动,这是项目教学中的主体部分,既体现了SPOC 混合教学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又体现SPOC 相对MOOC 优势的地方,它是平时成绩评价的主要部分;课后复习阶段只要是学生和教师在MOOC 平台中进行(线上),学生可以查看项目评价的评价结果,也需要完成课后测试的作业,这方面也包含在平时成绩之中,当然,师生的线上互动交流也主要体现在这个阶段。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SPOC 的混合教学模式过程

2 基于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基于SPOC 的“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项目化课程建设完成之后,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师从传统课堂的中心角色转变成引导者角色,即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将“教、学、做”一体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人人参与的实践活动。现以“项目六 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为例进行说明基于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具备组织和实施过程。本项目的教学由课前预习、课中研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进行,利用的线上MOOC 平台为乐学在线平台(电脑端)和学习通APP(手机端)。

2.1 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通过乐学在线或者学习通下达课前任务通知,学生查看项目任务,通过乐学在线网站或学习通APP 完成学习任务点,包括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查看教学课件,完成课前自测题,从而完成预习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的课前任务,这些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可以在乐学在线教师端的课程统计中随时查看并记录成绩,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通课前预习手机截图

2.2 课中研习阶段

该阶段是课堂学习阶段,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将传统课堂和MOOC 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有机融合,从而使课堂的“教学做”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上课开始后,学生利用学习通进行签到,教师通过统计MOOC 平台上学生预习的情况和反馈的问题,解答学生在上一个项目学习中的课后问题和课前预习阶段产生的问题。教师通过布置项目任务,明确课程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对项目要点进行讲解,从而强化本次任务的重点知识,由于是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知识,相对于枯燥的原理图讲解,动画的演示效果让学生更容易消化吸收相关知识。接下去是项目任务的计划实施,按照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教师在学习通上创建分组任务,各小组到达实验台前,讨论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实操任务,学生首先需要绘制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进行实际接线操作,并完成线路的检修和调试运行,教师按照电工职业标准进行现场指导,对各小组实施过程的中问题进行巡查和点拨。任务完成后,完成较快的小组可以继续完成任务拓展中的任务,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升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技能水平。最后,各小组在学习通上提交分组任务,提交的任务包括项目接线完成的线路照片、绘制的电气原理图和线路运行操作视频。考虑到学生未来的低压电工考证,评价总结引入了低压电工考证评价标准实施量化考评,结合现场项目实施情况和在线提交任务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实现多维度综合评价,最终评定小组学生的项目成绩,如图3所示。

图3 创建分组任务、提交任务、综合评价

2.3 课后复习阶段

课后学生登录学习通或乐学在线查看任务成绩,并且完成课后测试题和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在学习通的消息界面进行话题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直接在学习通上进行解答和个性化辅导。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巩固课程相关知识。

3 结 论

教学改革是一项必须长久坚持的工作,“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七年前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近两年的基于SPOC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作者根据本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的修改方案,进一步优化了项目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同时优化了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组织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电机教学模式
基于电气控制的汽车感应雨刷控制系统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小番茄发电机
Arduino 入门之步进电机试验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分析
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运用分析与研究
电路控制线路设计
X2412S多旋翼专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