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不同再生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2022-10-14樊迪李若林马静张广斌徐华
樊迪,李若林,马静,张广斌,徐华*
(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再生稻是一种特殊的水稻耕作模式,即采取一定的栽培措施,在头季水稻收割后,使原有稻桩上的休眠芽重新萌发生长成穗,从而收获新一季的水稻。再生稻适宜种植在单季稻种植热量有余、双季稻种植热量不足的地区,它可以充分利用秋季热光资源,提高稻田综合生产力。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较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优点。再生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目前种植面积约为124万hm,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和福建等地,我国适宜种植再生稻的区域面积可达340万hm,与之对应的稻谷增产潜力约为每年2 000万t。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热量资源增多,造成水稻潜在种植界限北移,为再生稻扩大种植面积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在未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对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太湖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种植模式是稻麦轮作,但这一模式具有耕作强度大、小麦品质较低的缺点。早在2016年,我国就开始在江苏、江西等稻谷低质、低效区推行稻肥轮作,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保耕保育,但放弃一季小麦种植可能会对该地区粮食产量造成影响。若在该区域种植再生稻,再生季水稻产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麦的产量损失,因此在太湖流域尝试种植再生稻具有重要的切实需求。事实上,太湖流域曾有过种植再生稻的历史;近年来,再生稻种植已在江苏溧阳、常熟、句容以及浙江杭州等地初步恢复,其中溧阳和杭州再生稻的总产量高达12.8 t·hm和15.6 t·hm。太湖流域与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同样地处中纬度地区,水热条件充足,再生稻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太湖流域改种再生稻究竟能增产多少,哪些再生稻品种更具优势尚未可知。
种植再生稻较常规中稻需要提前移栽、收获以保证再生季有充足的光热资源,因而对水稻品种具有较高要求,且水稻生育期、田间水肥管理时间及施肥模式与单季稻作模式完全不同,这必然会影响稻田的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与排放量。王天宇等在安徽巢湖流域稻麦轮作转为再生稻模式的研究表明,种植再生稻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大幅减少水稻生长季CH和NO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目前,在我国再生稻发展迅猛的地区(如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已有再生稻田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报道,而再生稻发展相对缓慢的太湖流域尚未开展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于江苏宜兴试验基地开展田间原位观测实验,分析了5个再生稻品种的生长状况、稻谷产量及CH和NO排放通量,同步测定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铵态氮(NH-N)和硝态氮(NO-N)浓度,以期明确太湖流域种植再生稻的可行性以及CH和NO排放规律,为太湖流域推广种植再生稻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设计
大田实验于2021年4—10月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漳渎村(119.91°E,31.28°N)开展。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391 mm,日照充足,生长期可达250 d左右,传统的种植制度是稻麦轮作。供试的土壤类型为黄泥土,土壤全碳含量为26.2 g·kg,全氮含量为1.1 g·kg,pH为6.32。
实验共选取5个再生稻品种:旱优73、甬优2640、丰两优香1号、C两优华占和两优6326。每个处理设置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实验小区的面积为7.5 m(2.5 m×3 m),水稻于4月20日移栽,株行距为25 cm×20 cm,每穴移栽2棵;8月10日旱优73、丰两优香1号和两优6326中稻季收获,18日甬优2640和C两优华占中稻季收获;10月26日所有水稻再生季收获。尿素157 kg·hm、过磷酸钙(以PO计)60 kg·hm和氯化钾(以KCl计)45 kg·hm作为基肥于4月20日施用;尿素209、157 kg·hm和150 kg·hm分别作为分蘖肥、穗肥和促芽肥于5月10日、6月20日和8月1日施用;尿素150 kg·hm作为再生季发苗肥施用,其中旱优73、丰两优香1号和两优6326处理的发苗肥于8月9日施用,甬优2640和C两优华占于8月18日施用。中稻季的水分管理为前期淹水、中期烤田,烤田后复水直至头季稻收割前一周排水落干。再生季在头季稻收割后立刻灌水,浅水勤灌,灌浆期转为干湿交替模式。
1.2 田间样品采集
CH和NO的排放通量通过静态箱法采集,箱体由有机玻璃制成,箱高0.5 m,中稻或再生稻生长后期加高至1.1 m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覆盖面积为0.25 m(0.5 m×0.5 m)。底座于水稻移栽前埋入各小区内,底座规格为0.5 m×0.5 m×0.15 m,底座中移栽6蔸水稻,上方有3 cm深的凹槽。每次采样时,需向凹槽中注入一定量的水,以保证静态箱放入底座凹槽后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采样时间为上午8:30—11:00。采样时,用两通针将静态箱内气体导入事先抽好真空的20 mL玻璃瓶中,各采样点每20 min采样一次,共采集4次。水稻生长季每4 d采样1次,烤田及施肥前后加密采样。
采集气体样品的同时,用数字温度计记录气温、箱温及10 cm处土温;用Eh计测定氧化还原电位。此外,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NH-N和NO-N的含量。头季稻、再生稻收割后,分别按小区脱粒、晾晒称质量,计算水稻产量。
1.3 样品分析
气体样品浓度使用安捷伦气相色谱(Agilent 7890B)测定,其中CH浓度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NO浓度用Ni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CH和NO混合标准气体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
土壤样品分析:称取10 g土壤于250 mL的聚乙烯瓶中,加入50 mL的KCl浸提液(浓度为2 mol·L),300 r·min振荡1 h,经0.45 µm滤膜过滤,过滤液用连续流动分析仪(Skalar,Nertherlands)测定NH-N和NO-N含量。土壤样品在105℃下烘干8 h,测定土壤含水率。
1.4 数据处理
CH和NO排放通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为CH或NO排放通量,mg·m·h或µg·m·h(以NO-N计,下同);为标准状态下CH或NO-N密度,0.714 kg·m或1.25 kg·m;为采样箱内有效体积,m;为采样箱所覆盖的土壤面积,m;d/d为单位时间内采样箱内CH或NO浓度变化,µL·L·h或nL·L·h;为采样箱温度,K。
CH和NO的季节排放总量的计算公式:式中:为CH或NO的季节总排放量,g·m或mg·m(以NO-N计,下同);F和F分别为第次和第+1次采样时CH或NO排放通量,mg·m·h或µg·m·h;D和D分别为第和+1次的采样时间,d。CH和NO季节排放总量是将每次的观测值按时间间隔加权求和后再平均,处理间用4个重复的平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根据单位质量的CH和NO在100 a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增温潜势分别为CO的28倍和265倍,计算不同处理排放CH和NO的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公式如下:
式中:为CH和NO的温室气体总量,t COe·hm;和为CH和NO的 季节 排 放总 量,t·hm。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reenhouse gas intensity,)是农业生产中综合评价温室效应的指标,公式如下:
式中: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t COe·t,为CH和NO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t COe·hm;为作物产量,t·hm。
2 结果与分析
2.1 CH4排放
稻季CH排放通量如图1a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品种再生稻CH的季节排放规律大体相同,CH排放峰依次出现在中稻季的分蘖期和抽穗前后以及再生季的前期,其中中稻季抽穗前后的峰值最高,这段时期里排放的CH量占稻季CH排放总量的43.5%~69.2%,再生季前期的排放峰值比中稻季抽穗前后低39.2%~88.5%;中稻季分蘖期和抽穗前后的CH排放峰值按从大到小依次为C两优华占>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甬优2640>旱优73,而再生季前期各品种CH排放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优6326>旱优73>甬优2640>丰两优香1号>C两优华占。
图1 CH4和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Figure 1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H4 and N2O fluxes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5个再生稻品种的CH排放都集中在中稻季,变化范围是161~233 kg·hm(表1),占稻季排放总量的77.0%~91.7%,其中C两优华占中稻季的占比最大,旱优73的占比最小;再生季的CH排放量占稻季CH排放总量的8.3%~23.0%,其中旱优73的占比最大,C两优华占的占比最小。整个稻季的CH累积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优6326>C两优华占>丰两优香1号>甬优2640>旱优73(表1),其中两优6326的排放总量最高,显著高于旱优73、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0.05),其他各品种间不存在显著差异(>0.05)。
表1 稻季CH4和N2O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Table 1 CH4 and N2O emissions,TGHG,rice grain yield,and GHGI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2.2 N2O排放
不同品种再生稻的NO季节排放规律也基本相同,整体呈现波动状态,N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施肥和水分改变以后(图1b)。其中,中稻季烤田期的峰值最高,这段时期里排放的NO量占稻季NO排放总量的20.9%~30.4%,促芽肥和发苗肥施用后的NO排放峰值分别比中稻季烤田期低79.5%~93.4%和57.8%~98.4%。烤田期NO排放峰值按从大到小依次为旱优73>丰两优香1号>两优6326>甬优2640>C两优华占。
不同品种再生稻的NO排放也主要集中在中稻季,其变化范围是0.378~0.545 kg·hm(表1)。中稻季占稻季NO排放总量的97.6%~99.5%,其中两优6326的占比最高;再生季NO排放量占稻季NO排放总量的0.5%~2.4%,其中C两优华占占比最大,两优6326占比最低(表1)。稻季NO累积排放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优6326>C两优华占>旱优73>丰两优香1号>甬优2640,各品种间的NO排放总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表1)。
2.3 产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再生稻两季总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甬优2640>丰两优香1号>旱优73>C两优华占>两优6326。中稻季产量是再生季产量的1.7~3.2倍,在总产量中占比为63.3%~75.1%。
稻季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优6326>C两优华占>丰两优香1号>甬优2640>旱优73,旱优73的排放总量显著低于两优6326(<0.05,表1)。5个再生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50~1.35 t COe·t,其中甬优2640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0.05,表1)。
3 讨论
3.1 CH4排放
稻田CH排放是土壤中CH产生、氧化和传输的净效应。严格厌氧环境和易降解有机物质是稻田土壤CH产生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因此与之密切相关的田间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对CH排放的影响也最显著。整个稻季共出现了3个排放峰,依次在中稻季分蘖期和抽穗前后以及再生季前期(图1a)。其中,分蘖期和再生季前期由于稻田均处于淹水状态,而抽穗前后的总降水量多达610 mm,占整个稻季总降水量的45%。因此,中稻季的前期和抽穗前后以及再生季的前期,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均为负值(图2a),有利于CH的产生和排放。中稻季抽穗前后的CH排放峰值高于分蘖期(图1a),原因可能是抽穗前后的土壤温度高于分蘖期(图3),且水稻植株发育更完全,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增多,有利于CH的产生和排放。
整个稻季的土壤温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3),相关性分析显示,CH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01,表2)。再生季的平均土壤温度较中稻季低1.2℃(图3),地上生物量仅是中稻的一半左右,较低的土温和较少的植株可能影响土壤产甲烷菌的活性以及CH向大气传输的速率,从而导致再生季CH排放峰值较低(图1a)。两季CH排放总量范围为209~289 kg·hm,与SONG等在四川的研究结果相当,但比张浪等在湖南的研究结果低54.1%~65.7%,比王天宇等在安徽的结果低73.2%~79.9%。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磷肥施用量较低(60 kg·hm),磷的添加会促进土壤中碳的矿化,从而影响产CH底物水平。再生季的CH排放量仅占稻季排放总量的8.3%~23.0%(表1),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当。
水稻品种是土壤CH产生、氧化和传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水稻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是稻田土壤中重要的产CH前体,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分泌物量和组成成分各不相同,从而影响CH的产生。植株的通气组织是稻田CH排放的主要途径,不同水稻品种通气组织的发育情况不同,传输CH的能力也存在差异。5个再生稻品种中,两优6326的CH排放量较大(表1),可能是因为植株生长发育较好,其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多于其他品种,植株传输能力也强于其他品种,武茹等在湖北的研究中,同样观察到生长较好的再生稻品种具有较大的CH排放量。另一方面,5种再生稻稻季土壤平均Eh从大到小依次为旱优73(-63.06 mV)>丰两优香1号(-65.98 mV)>甬优2640(-69.51 mV)>两优6326(-70.60 mV)>C两优华占(-73.89 mV),与品种间稻季CH排放量大小排序相同;相关分析也显示,CH排放通量与土壤Eh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01,表2),由此可知,土壤Eh不同也是再生稻品种间存在CH排放差异的原因。
3.2 N2O排放
NO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产生,再经植株通气组织、气泡和液相扩散进入大气中。氮肥的施用为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提供了底物,土壤水分的剧烈变化加快了硝化和反硝化速率,因此,土壤水分和氮肥施用是影响NO排放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整个稻季NO的峰值均出现在施肥或土壤水分发生剧烈变化时,与丁紫娟等在湖北的研究结果相同。其中,烤田期间的NO排放峰值最高,可能是由于此期间土壤水分变化最为剧烈,且此时土壤温度最高(图3),均有利于NO的产生和排放。施用促芽肥和发苗肥后也出现排放峰,但峰值较小,邓桥江在湖北观测到NO排放量为3.28 kg·hm,再生季占比为49.1%,均远高于本研究结果,这可能与稻田再生季始终保持浅水层,水分变化不大有关。
图3 稻季气温、降水量及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Figure 3 Dynamic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soil temperature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水稻品种同样也影响土壤NO的产生、转化和传输过程。不同水稻植株对氮肥吸收利用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参与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底物数量;植株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碳,增强微生物活性;植株是稻田NO排放的重要通道,水稻品种不同,气体传输效率也存在差异。但SIMMOND等的研究发现水稻品种间NO排放量没有显著差异,与本实验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两优6326所处的稻田土壤中平均NH和NO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图2b和图2c),且相关性分析表明,NO排放通量与土壤中NH-N存在正相关关系(>0.05,表2)。NH和NO是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产生NO的基质,因此两优6326的NO排放量比其他品种高7.9%~42.0%(表1)。FENG等的研究发现,7Y88和7Y370两种水稻吸收同化了更多的氮素,减少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基质,降低了NO的排放,由此推测两优6326有较大NO排放可能是由于与其他品种相比,吸收利用的氮素较少。其他可能影响再生稻NO排放的原因和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表2 稻季CH4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Eh、NH+4-N、NO-3-N的相关系数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H4 and N2O fluxes with soil temperature(T),Eh,NH+4-N,and NO-3-N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图2 稻季土壤Eh、NH+4-N和NO-3-N动态变化Figure 2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Eh,NH+4-N,and NO-3-N during the rice-growing season
3.3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再生稻中稻季、再生季及两季总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26、3.64和11.69 t·hm。5个水稻品种中,总产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甬优2640>丰两优香1号>旱优73>C两优华占>两优6326。其中,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的两季总产量分别达到12.62 t·hm和10.40 t·hm(表1),与我国平均值相当,且这两种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4.34 t·hm和3.82 t·hm)略高于全国再生季平均值以及狄田荣在溧阳的研究结果(3.76 t·hm),说明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这两种再生稻在太湖流域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本研究的中稻季产量低于溧阳和杭州报道的产量,这可能与其栽插密度和施肥量略低有关,后期可以考虑适当调整栽插密度和施肥措施,并加强田间管理,以进一步挖掘太湖流域再生稻的产量潜力。
各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90~8.26 t COe·hm,与SONG等在四川的研究结果(6.39 t COe·hm)相当。通常情况下,CH排放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起决定性影响,与其他两个水稻品种相比,旱优73、丰两优香1号和甬优2640的CH排放量较小,导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也较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产量的比值,代表单位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以此为依据筛选再生稻品种。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两优6326>C两优华占>旱优73=丰两优香1号>甬优2640,与再生稻两季总产量的排序相反,表明产量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可能更大。甬优2640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原因在于该品种再生稻的产量比其他品种高21.3%~106.2%,且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低-6.3%~24.1%。SONG等在四川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晶两优华占,与其他4个品种相比,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产量最高,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却仅低于渝香203,也说明产量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较大。此外,本研究中所有品种再生季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显著低于中稻季,与SONG等的研究结果相反,这是由于再生季的水稻产量相对较高,而温室气体排放较低。因此,在太湖流域种植再生稻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综合来看,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的产量较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低,在太湖流域种植再生稻时可优先考虑这两个品种。
4 结论
(1)不同再生稻品种间的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的两季产量最高,两优6326的最低;旱优73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小,两优6326的最大。
(2)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甬优2640和丰两优香1号的最小,说明这两个水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具有减排丰产潜力,推荐在太湖流域种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需进一步挖掘高产低排的、适于在太湖流域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并配套相应的水肥管理措施,以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控排稻田温室气体,推动气候变化下韧性农业种植新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