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年后与《物理学家》在德国喜相逢

2022-10-14胧明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9期
关键词:莫比乌斯精神病院

文/胧明

1996年,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那一年,我参加了北京高校的戏剧节活动。那个年代的北京正经历先锋话剧的高峰期,我们选择的参演剧目是一部颇具黑色荒诞色彩的悲喜剧《物理学家》,作者是瑞士籍德语剧作家迪伦马特(Dürrenmatt)。那是我第一次与迪伦马特的戏剧亲密接触,一下子就被它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反转、情绪的张力深深吸引。

如果说“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当人生走到了有故事的年龄,同一个人对同一部剧的理解也会发生转变,正所谓“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时间的沙漏一刻不停地走到了25年后的2021年,彼时在德国工作的我偶然从报纸得知当地正在上演《物理学家》。回首校园时代的戏剧往事,如同黄昏时分梧桐滴雨,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因前尘往事里与迪伦马特的这份戏剧渊源,我心底涌起一股莫名冲动,决定一睹在德国上演的这出名剧的风采,真可谓是与久违的戏剧老朋友“一壶浊酒喜相逢”,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

《物理学家》的故事让“子弹”一直飞

《物理学家》的剧本类型是这个时代里火得一塌糊涂的“悬疑+谍战+破案剧”,特点是反转不停。

故事从接二连三的谋杀案开始。

“樱桃园”精神病院住着三名发了疯的物理学家,一位自称“牛顿”,一位自称“爱因斯坦”,第三位是看见所罗门王显灵而发了疯的莫比乌斯。莫比乌斯自称发现了一种万能体系,可以实现人类的任何幻想,而这个万能体系是所罗门王显灵告诉他的,他是所罗门王的忠实信徒。为此,他的妻子与他离婚,并带着孩子改嫁他人。

三个月之内,护理“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名女护士相继被人勒死,凶手正是住在“樱桃园”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当警长前来调查,要求惩罚凶手的时候,精神病院院长“博士”小姐却以他们是疯子为由将谋杀案不了了之。

很快第三起谋杀案发生了,死者是护理莫比乌斯的护士莫妮卡。莫妮卡爱上了这个发疯的物理学家,她认为他没有疯,她相信莫比乌斯真的发现了万能体系。莫比乌斯同样也爱着莫妮卡,可是莫妮卡要求他同她一起离开精神病院时,所罗门王又一次显灵,操纵莫比乌斯勒死了莫妮卡。

万能体系真的是所罗门王告诉莫比乌斯的吗?这三个物理学家真的疯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莫比乌斯确实发现了万能体系,当他发现这个体系的时候,他预料到了这个体系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于是假借所罗门王显灵装疯住进了精神病院。然而他早期的论文被两个敌对国家发现,分别派来了两名物理学家,一位是“牛顿”,一位是“爱因斯坦”,作为间谍潜伏在莫比乌斯身边,准备随时窃取他的研究成果。

这三位物理学家都没有疯,他们来到精神病院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被杀死的三名护士发现了他们不是疯子的秘密,为了确保自己的秘密不被泄露,三名物理学家理性地选择了杀死这三名护士。这不是疯子杀人,这是理性的“人”在杀人。

莫比乌斯自认为是有良知的物理学家,为了拯救人类,不惜烧掉15年的手稿,牺牲自己的爱情和莫妮卡的生命,这样他才能永远留在精神病院,万能体系才不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而导致人类的毁灭。为了这个崇高的理想,莫比乌斯说服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一同留了下来,因为科学家不待在精神病院,全人类就得待在精神病院,牺牲小我保全人类是“无私而伟大”的行为。

就在三位科学家正在为找到了万全之策而庆幸时,却发现精神病院院长“博士”小姐早已窃取了莫比乌斯的研究成果,为了她的野心,她甚至建造了自己的托拉斯。三名护士的死、三个物理学家疯狂而“无私”的行为,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看似荒诞喜剧却是一抹深沉的悲剧

《物理学家》是迪伦马特创作的“悲喜剧”中大放异彩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之所以不称这部剧为单纯的“悲剧”或“喜剧”,是因为“悲喜剧”传神地表达了迪伦马特戏剧的特点。

鲁迅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迪伦马特的戏剧正是这种悲喜交织的风格,喜中透悲,悲中有喜。迪伦马特的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悲剧人物,而整个剧本的风格却是喜剧的,这便形成了一组巨大的反差,并由此产生戏剧最吸引人的张力。比如,《物理学家》中三个物理学家不惜以常人无法理解的装疯杀人的极端手法来保守自己其实并不疯的秘密,在他们看来,杀人是“小恶”,未能完成各自的宏大使命才是“大恶”;三个物理学家宁愿装疯,不惜以终身囚禁在“樱桃园”中的高昂代价,也不愿看到万能体系落入人手,科学成果走向歧途,导致人类毁灭;而这一切努力最终付之东流,最坏的结果依然出现——精神病院院长的真面目直至剧终方浮出水面,而她正是物理学家最担心出现的心怀叵测的那一类人……

如果说25年前第一次接触迪伦马特的青年学生更容易为《物理学家》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所吸引,那么25年后的中年人则更容易为发人深思的剧作内涵和深度所打动。如同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看似乎“写鬼写妖”,实则“刺贪刺虐”,《物理学家》的荒诞情节也只是表象,实则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紧密关照,有着广阔而复杂的时代背景。

《物理学家》创作于1962年,当时美苏冷战正酣,军备竞赛如火如荼。就在1962年,赫鲁晓夫不远万里把导弹运到古巴,这场“导弹危机”并未真正引起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战争,但巨大的蘑菇云却从此成为笼罩在全世界上空挥之不去的恐怖阴霾。剧中物理学家对科学发现的追求与疑虑,在历史与现实中一次次被印证,这个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演常新,被搬上世界许多国家的舞台。

《物理学家》虽创作于60年前,但台词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即使放在当下也仍不过时的精彩段落,其间闪烁的后现代主义黑色荒诞色彩依然让人回味无穷,具有强烈现实冲击力。作品在给观众讲述荒诞不经、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又巧妙地传达出了人类自身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现实的种种荒诞之处,并将尖锐而深沉的现实批判暗藏其中,表现出极高的创作技巧。

例如,莫比乌斯谈他为什么放弃原本唾手可得的名誉和金钱铺就的金光闪闪的大道,而主动选择了一条装疯卖傻的艰难道路:“大学的名誉曾向我招手,工业界的金钱曾向我眨眼示意。两条路都太危险。我若是把我的著作发表,其结果可能就是科学事业的崩溃和经济结构的解体。责任迫使我走上另外一条路。我放弃了科学上飞黄腾达的念头,摒除了在工业中发财致富的想法,并把我的家庭交由命运去安排。我选择了装疯卖傻的办法,假托所罗门王向我显灵,于是人家把我关进了疯人院。”

莫比乌斯谈科学成果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有的风险是切不可冒的,人类毁灭就是属于这样的风险。世界用它所拥有的武器正在造成什么灾难,这我们是知道的;它用那些我们(的成果)促使其产生的武器将会招致什么,这我们是能想象的。我们(科学家)已经到达我们所走道路的尽头。但是人类还没有走到这么远。我们已经打了前哨战,眼下却没有继任者。我们的科学已经变成恐怖。我们的研究是危险的,我们的认识是致命的。”

莫比乌斯为了使自己的科学成果不被野心家利用,宁愿躲进疯人院,并竭力说服“牛顿”和“爱因斯坦”与他一同装疯:“我们不住疯人院,世界就要变成一座疯人院。我们不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人类就要消失。”

在莫比乌斯讲出这些话时,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像堂吉诃德一样荷枪踽踽独行的悲怆人物。思想的厚重感,被作者举重若轻地、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种荒诞的台词和剧情中,让观众在不时爆发出的笑声中看着剧情推进,直到落幕时,才笑中带泪,甚至为人类的命运惊出一身冷汗,这才恍然发觉其间的深刻,就如同“向你走来时像一个顽童,转身离开时才发现是一个巨人”。

《物理学家》就是在这样让人忐忑不安的开放式结局中拉上帷幕。这样的结束就好像一杯后劲十足的酒,让人久久回味。当我随着人流从剧院走出来,思绪却依然停留在这部剧中,有剧评人对这部剧的结局作出这样的评论:“人类将唯一的一枚砝码放上了天平,换来的是理性,却失去了上天所赋予的最后一件礼物——奇迹。”这大概就是人间“悲喜剧”的意味吧。

玩转“三一律”的戏剧大师

“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戏剧结构理论之一。它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而来,并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率先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简言之,“三一律”的含义就是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物理学家》是迪伦马特严格遵循“三一律”原则写出的剧作,迪伦马特精心构思了一个延续了15年、地域涉及美苏连带整个欧洲的故事,但对故事进行了高度的浓缩提炼,把时间限定在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的两个小时之内,把空间限定在了“樱桃园”精神病院内,事件则紧紧围绕着莫比乌斯杀死莫妮卡护士展开。

在“三一律”创作方式下,戏剧开场后迅速上升到高潮的顶点,经过“反转”后剧情急转直下,迅速到达终点。古典主义“三一律”的目的是快速、紧凑、集中地表现和制造戏剧矛盾冲突,从而形成戏剧特有的紧绷张力。这些特点在《物理学家》中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

《物理学家》中莫比乌斯躲藏在“樱桃园”精神病院已有15年之久,另外两名物理学家潜入他的身边也长达10年以上,但迪伦马特却把开场选在了“爱因斯坦”杀死护士伊雷妮之后,通过警察与“博士”小姐的问答交代前情,随即很快转到“莫比乌斯杀人”这个中心事件上去。开场集中、迅速、有效。

“反转”是制造戏剧高潮的基本技巧。迪伦马特不但善于使用“反转”,令人惊叹的是他善于在一部剧作中使用双重的“反转”,使得全剧时时处处峰回路转、妙趣横生。

《物理学家》宣传海报

第一次“反转”始于“牛顿”和“爱因斯坦”揭露自身身份,最终发现了三名物理学家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疯子。莫比乌斯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研究成果被野心家掌握从而危害全人类,“牛顿”和“爱因斯坦”是奉各自国家军方的命令企图把莫比乌斯带回本国为政府服务。这就直接引起了第一次“反转”——莫比乌斯说服“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了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安全,放弃自己原来的身份,留在“樱桃园”精神病院。

紧接着出现了第二个“反转”。院长“博士”小姐原来是一家大托拉斯的董事会成员,她利用手段攫取了莫比乌斯不惜一切代价保守的秘密,并且永远地禁锢了他们。连续两次“反转”环环相扣,一层一层地把剧情推到了高潮。

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诗学》肇始,戏剧创作理论打开了理性的大门。亚里士多德认为,戏剧要达到“善”(道德)的效果,在创作上必须应用理性。剧作家往往要受制于戏剧舞台对时空表达的限制,也就是说为了尽量让戏剧看起来是“真”的,以弥合戏剧舞台时空与现实时空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发展出了时间、空间、情节高度集中的“三一律”原则。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饱受争议,被认为是对剧本创作的严重束缚,不断受到戏剧家的抨击。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发出了批判亚里士多德戏剧创作理论的声音,尼采认为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理性的日神精神开始占上风,最终打败了激情的酒神精神。

上演《物理学家》的剧院是极简主义的建筑风格

在我看来,“三一律”作为戏剧创作理论的一种形式,不得不说,它的优点还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严谨、矛盾更加集中、戏剧张力更加扣人心弦,许多传世的经典优秀戏剧中不乏“三一律”的影子。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运用“三一律”创作的剧作家,就好像戴着镣铐跳舞,要有足够的戏剧功底才能幸免于不被“画地为牢”。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物理学家》这部作品,因为戏剧聚集在时间、空间、情节上的能量高度集中爆发,从而在舞台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三一律”原则和锁闭式结构不但没能成为禁锢想象力的镣铐,反倒为功力深厚的迪伦马特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得他的剧作细腻精致、严谨缜密、集中紧凑。《物理学家》遂成为一部不仅具有深邃思想、敏锐洞察的作品,而且还成为戏剧创作中成功运用“三一律”的不朽典范。

戏剧教育的目的在于“以戏化人”

在欧洲城市里,剧院占据着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往往坐落在城市最显要的位置,建筑风格或精巧绝伦,或恢宏壮美,或现代前卫,众望所归地成为城市中亮丽的风景线。

2021年《物理学家》上演的剧院正是一座风格独特、令人过目不忘的城市地标,整座建筑以白色为主基调,弯曲的线条和起伏的平面,好似波浪拍岸又像风过麦田,构成21世纪灵动飘逸的极简主义建筑叙事风格。

《物理学家》上演那天,剧院里观众早早落座翘首以盼。与我邻座的是一个德国女孩,红扑扑的脸庞、亮晶晶的眼睛、微微上翘的鼻子,像是从《格林童话》里走出来的“小红帽”。趁着开场前的空隙,我们聊了起来。“小红帽”告诉我,她在附近的一所高级文理中学读书,《物理学家》这个剧目是任课老师推荐同学们来看的,迪伦马特的这部作品是他们本学期德语语言文学课的必读内容,也属于高中毕业会考德语科目的考试范围。她说,很多高中阶段的文学必读书目都能在剧院中欣赏到,这也是帮助德国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本国和世界文学作品的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他们学校的戏剧社团也会改编这些文学作品,在学校的舞台上演出,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席勒的《玛丽亚·斯图亚特》等。“小红帽”是戏剧爱好者,也是学校戏剧社的活跃成员。

在德国与《物理学家》的重逢,在剧场里与德国女孩“小红帽”的偶遇,让我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戏剧的魔力何以跨越时间的长河,跨越空间的阻隔,长久地影响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对此,享有“德国莎士比亚”美誉的席勒谈道,戏剧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适合激起怜悯、同情和恐惧情感的手段,观众可以从戏剧所表现的冲突和苦难中受到高尚的教育,在怜悯和同情人物命运和结局的过程中,情感受到陶冶,意志力受到砥砺,精神变得崇高。戏剧帮助人们体验到人类共有的真善美,感受到美的熏陶,使心灵得到净化。席勒认为,总体而言,戏剧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

演出结束时,我和“小红帽”告别,告诉她1996年我有幸参加过北京大学生戏剧节《物理学家》的演出。她睁大了眼睛,冲我比了个大大的“赞”。我问她:“你为什么喜欢戏剧?”她微微思忖,笃定而略带自豪地说:“因为享受舞台上的激情和聚光灯,因为可以体验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多重人生。”然后冲我挥挥手,潇洒离去。

我回头望着“小红帽”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中,瞬间,时光仿佛又回到了1996年的北京。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存在着平行时空,我知道,某一个时空里,有一群为参加戏剧节的演出没日没夜地专注排练、连睡觉都在背《物理学家》台词的青年学生,他们把在聚光灯下挥洒的激情汗水和戏剧中人类共有的真善美永远地定格在那里。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戏剧让人类“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猜你喜欢

莫比乌斯精神病院
重返当下——简评廖云短篇小说《莫比乌斯》
莫比乌斯(短篇小说)
流鼻涕
齐拉西酮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对比分析
精神病院的故事
探索莫比乌斯圈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