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晚的月光分外明

2022-10-14崔岱远

国际人才交流 2022年9期
关键词:团圆月饼螃蟹

文/崔岱远

提起中秋节,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会是月饼。那块甜爽香醇的小圆点心俨然成了中秋节令的文化符号。现在,买月饼、送月饼、吃月饼似乎是这个传统节日里的头等大事,赏月倒显得在其次了。这倒真对得起中秋节的别名——月饼节。

也不光是中秋,我们的传统节日几乎无一例外和吃联系在一起。端午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到了正月十五,干脆就叫元宵节了。如果没了这些特定的吃食,传统节日怕是也很难维系下来。似乎我们文明的历程,靠的就是一张嘴。仔细想想,这大概和中国的农耕文明有关。节日和时令密不可分,而时令又和种植与收获相互关联,过什么节讲究吃什么东西也就自然而然了,祖先正是通过吃来感悟光阴、亲近大地、凝聚亲情的。

不过在老北京,过中秋节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无论是祭月、拜月、赏月还是中秋之夜的团圆饭都有许多风俗和规矩。单从吃上说,也不仅仅只是月饼。

就说这称谓吧,八月十五除了叫中秋节、月饼节还可以称为八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夕……老北京中秋节祭月有供兔爷的习俗,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儿也把这天叫作“兔爷节”,透着北京人特有的幽默劲儿。中秋前后又是一年当中水果最丰盛的时节,不但有可吃的瓜果梨桃,还有专门闻香用的虎拉车、沙果、槟子,所以这天还叫“果子节”。中秋最重要的活动是祭月和拜月,那时候老百姓认为月亮属“阴”,祭月拜月当然是女人们的专利,讲究“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么着中秋又叫“女儿节”。再者,过日子希望合家团圆,而天上那轮阴晴圆缺的月亮一年里在这一晚最亮最圆,所以这一天还叫“团圆节”。

岁近中秋玉藕香

团圆节当然要吃团圆饭。中秋之夜,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地享用丰盛的家宴,惬意地等待月亮升起。团圆饭的内容是丰盛的,除了鸡鸭鱼肉还必会有这个季节的特产菜蔬,比如白莲藕,这可是北京秋季特产的河鲜。

今天的什刹海前海一带早先也叫大荷地。那里不仅有水乡胜景,更是出产白莲藕的宝地。康熙年间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弟纳兰性德曾经在此流连忘返,写下了这样的美妙诗句:“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每到夏秋时节,什刹海的岸边都会有人出售刚采上来的白莲藕。这种藕和南方的不同,南方的藕多为七孔,颜色发红,体型短粗,吃起来口感糯而不脆,比较适合煲汤或做成糯米藕。而什刹海的藕是九孔的,外皮银白光亮,体形细长风致,吃起来是脆生无渣,掰断了以后也不会拉丝,更不会有“藕断丝连”的现象。人们把白莲藕买回家去,刮去薄薄的皮以后用淡醋水泡上几分钟,为的是保持那份玉白水嫩的色泽,以便在中秋家宴上添上一盘精致的小菜。

北京人一般不太用莲藕炖汤,而是加些姜、醋、白糖凉拌藕片,或者切成藕丁或藕丝炒鸡丁或虾仁。当然,最受小孩子欢迎的吃法要数鲜嫩、香脆的炸藕盒儿。不过藕一般只是做些凉菜或点缀的小炒,要论这团圆饭上的压桌大菜,那就非螃蟹莫属了。

金秋品蟹正当时

“秋风响,蟹脚痒”。螃蟹可是金秋的特产。北京人吃阳澄湖大闸蟹似乎只是近几年的事,过去讲究吃的是天津附近产的胜芳螃蟹。别看它个头小,但壳薄肉嫩,甘美鲜醇,甚至有个说法叫“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稍差一些的还有马驹桥的“高粱红大螃蟹”,再就是北京周围荷塘沼泽里的灯笼子蟹了。这些螃蟹属河螃蟹,必须活着蒸。只要一死就有毒了。

北京人做螃蟹的方法很简单,简单到只是清蒸,而且吃的时候也仅仅蘸些姜丝香醋,连盐都不放。唯有这么吃才能充分体验到螃蟹清鲜的真味,而不被太多的杂味儿干扰。

十几只青壳螃蟹放进蒸锅,还要在盖子上压上重物,为的是防止螃蟹爬出来。不多时热气蒸腾,水吐嘟嘟泛着响声,螃蟹在锅里抓啦抓啦乱爬。眼看那锅盖被顶得一颤一颤的,赶紧用手按住。不一会儿,没动静了,顺着锅盖边窜出股股鲜香,螃蟹熟了。一大盘子通红的螃蟹热气腾腾端上了桌。接下来,开吃。

怎么吃?这可大有讲究。吃螃蟹当然可以什么工具也不用,全凭十个手指头把螃蟹掰开,然后连壳带肉一口咬下去嚼吧嚼吧,咂摸咂摸滋味再连壳带肉吐出来。不过这么个心浮气躁的吃法真正能吃到肚子里的蟹肉恐怕连一半都到不了,未免太糟蹋东西。吃螃蟹可是不为了解饱。吃螃蟹讲究是要用一套叫作“蟹八件”的专用器具静下来慢慢拆解,用心感受那诗意的过程。真正的美味是需要细品慢嚼的。

蟹八件是明代从江南传过来的,一般是铜镀白银,看上去光泽柔润。里面通常包括一个手掌大小、玲珑精巧的小方桌,造型美观的长柄斧,还有圆头剪、小锤子、长叉子、镊子、钎子,以及别致实用的小勺等一共八件。用这套“兵器”吃螃蟹不但可以吃得精细彻底,而且还要吃出悠闲之美。中秋的团圆饭是一家人交流的好时机,慢条斯理地吃上个把钟头螃蟹,也正好可以聊聊家长里短,享受那份朴素的从容与温情。

吃螃蟹一定要自己动手。蟹腿凉得最快,先用剪子剪下,用钎子把细长的蟹腿肉轻轻地钩出来,蘸上姜醋细细咂摸,直品得鲜浸肺腑,搜肠刮肚。再剪下两个大螯放在小桌上,用小锤小心翼翼地敲松,剥开螯壳,挑出封在里面那块蟹肉,美美地品尝令人魂飞魄散的软玉。

对付完两只大螯,蟹壳也已经不怎么烫手了。把它拿到小方桌上用小锤对准蟹壳四周的侧面轻轻敲打一遍,蟹壳松动了,用长柄斧劈开背壳和肚脐,用镊子拔去不能食用的草芽子和盖上连骨的蟹胃,接下来就可以用小勺刮下金黄油亮的蟹黄或乳白胶粘的蟹膏,蘸上些姜醋送进嘴里惬意地回味那不可思议的鲜美甘腴了。这一刻,也就是这螃蟹最大的乐趣所在。

之后,叉、钎、勺、镊轮番上阵,或叉或剔或夹或刮,经过一番精雕细琢,蟹壳里雪白鲜嫩的蟹肉被彻底取了出来。整个过程讲究干净利索,有条不紊,充满节奏和韵律,宛若独奏一支舒缓的古琴曲。据说高手可以做到吃完了一只螃蟹后把那些剥下来的蟹壳、蟹皮再拼成一只整螃蟹的模样。那一刻必是充满了莫大的成就感。慢慢品味着蟹肉,斟上一盅菊花白酒,吃得舒坦,喝得安闲,生活之美莫过于此吧!

吃过螃蟹,用放着菊花瓣的茶叶水洗洗手指,去除腥气。抬头看看,四合院屋顶的青瓦上已然洒上了一层淡淡的银光,夜空里一轮皓月如玉如盘。正是:“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祭月、拜月马上开始了。

皓月当空祈团圆

街头形式多样、色彩鲜艳的兔儿爷(新华社 卓恩森 摄)

老北京人拜月,通常并不直接叩拜空中那轮朗朗明月,而是要从南纸店买回一种叫“月光码儿”的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作为月神的象征。月光码很大,上半部分印着太阴星君,下半部分印着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中秋之夜要用特制的秫秸架子把它支起来戳在院子当中,周围摆上菊花、月季等等各种盆栽的花卉,前面摆上一张八仙桌作为供桌,供桌的中央摆上专属于这一天的神仙——兔儿爷。

兔爷大概是北京本地特产的神仙,传说他的老家就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的灶君庙。一进了农历八月,北京的大街小巷就摆上了色彩艳丽的兔爷摊子,尤其以花市附近最盛。兔爷是泥捏的,大的可以有两三尺高,小的只有手巴掌大小,兔头人身,用五颜六色的油彩画上各种鲜艳的衣裳和装饰。有顶金盔束银甲的,有披绿袍穿红袄的,有骑狮子、老虎、大象的,也有抱着捣药杵端坐在荷花塘上的……不管什么穿戴打扮,都支棱着两只长长的耳朵,翘起细线似的三瓣子嘴憨厚地笑着,非常讨小孩子们喜欢。所以尽管兔爷位列仙班,却也是小孩子手里的玩意儿,这一点大概世界上再没有其他的神仙可以做到了。

兔爷的一左一右要各摆一只花瓶,一只里插着束紫红色带籽儿的鸡冠子花——象征着月宫里的婆娑树,另一只里插上把带枝的毛豆——兔子好吃这口不是?看来即使当了神仙饮食习惯却是改不了的。更有意思的是过去中秋节卖月饼的铺子门前往往也会支起一口大锅,煮带枝的毛豆。

兔爷的面前要陈列上各种供果:有象征“事事平安”的柿子和苹果,有寓意长寿吉祥、多子多福的桃子和四合院里的石榴,还有切成莲花瓣的西瓜和自己产的玫瑰香葡萄……这么说吧,这个季节的应季水果只有一样不能摆,那就是梨。因为梨与“离”谐音,让人联想到分离,这可是团圆节的大忌。

除了水果,兔爷前还要摆上一节鲜嫩的玉色长节藕,据说这是给兔爷剔牙用的。不过兔爷受用完了贡品也剔过牙可就不再享受神仙的待遇了。祭拜完毕,小孩子会立刻把这位爷拿下来抱在怀里当玩意儿。祭月就是这样,少了几分凝重,多了几分诙谐,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供桌上自然是少不了月饼的,但可不是什么月饼都有资格上供。祭月的月饼必须是素的。达官贵人家里会供一种十几斤重、专门上供用的巨型月饼,里面包上白糖、冰糖、奶制品和各种果料,表面上用模子压出蟾宫玉桂、玉兔捣药等等图案。据说这种月饼外表熟里面不熟,并不能真的用来吃。通常百姓人家供的月饼是不能就这么浪费的,于是大部分人家供的都是两碟自来红。

自来红用香油和面,里面包着晶莹剔透的大块冰糖以及青丝、红丝,咬上一口甜爽清香。古人认为甜蜜的味道充满了高贵和神秘,和光明美好联系在一起,所以上供的吃食必是甜的。祖先们用甜蜜的美味来祈祷幸福,而这些美味往往又成了祈祷的对象,这已然形成了一种礼仪,一种文化,既是对甜蜜生活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团圆的期盼。

另外,和自来红很接近的另一种月饼自来白,因为是荤油和面,所以不可以上供,但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戚朋友分享。

兔爷面前除了各色水果和自来红,还有一样属于中秋的节令甜食。这样吃食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那就是团圆饼。

团圆饼并不是月饼,也不是月饼的替代品。它其实就是一种蒸饼。不过这种蒸饼不是一张,而是一摞,或者说一套,因为它是五六张饼摞在一起整个蒸熟的。把发好的白面擀成一张大圆片儿,裹上甜香的红糖和浓馥的芝麻酱,拌上玫瑰卤子或桂花汁,加上核桃、花生等等干果,撒上青丝、红丝包好了,轻轻压成一张大厚饼,之后用大料瓣蘸上嫣红的胭脂在外面点上几个花瓣儿似的图案,放在最底下的一张大饼就算做成了。有多大?笼屉多大它多大,然后越往上越小,做法都是一样的。这么五六张饼摞成一个锥塔形,上笼屉蒸上半个钟头。蒸熟了端出来,热腾腾地摆在兔爷的面前,代表着团团圆圆、蒸蒸日上。如果说对于幸福的渴望是节日永恒的主题,那么中秋的核心内涵自然就是团圆了。祈福,化解了多少压力,寄托着无限的憧憬,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真是一剂能使生活幸福的灵丹妙药啊!

当然,“心到神知,上供人吃”,这套团圆饼撤了供还是要给人享用的。吃团圆饼有个规矩,就是不能一张一张揭开吃,而是要根据家里的人数整摞地竖着切成牙儿,每人一牙儿,即使是出门在外的人也要留上一牙儿预备着,意味着一家人不离不弃,团圆和睦。美食对人心灵的感召真是不可思议。

皓月当空,女人们稳重地焚香叩拜,动作娴熟飘洒,如入化境。她们年年岁岁这样虔诚地拜着,期盼全家和和睦睦,生活甜甜蜜蜜。小孩子们也会叽里咕噜地跟在奶奶或妈妈的屁股后面俏皮地拜一拜。对于他们来说,祭拜更像是一种游戏。真正吸引他们的倒未必是月亮,更多的是那些供桌上的好吃食。

拜月仪式结束,一家人围坐在月光里的石榴树下,摆上茶几,沏上一壶喷香的茉莉香片,就着块不黏不硬、鲜香软糯的翻毛月饼开始赏月吧!“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用苏轼的这两句诗形容翻毛月饼最贴切不过了。这种地道的京式月饼外皮如雪白薄嫩的棉纸,一层面皮一层酥,放在盘子上轻轻拍打桌面,绵细的酥皮能如鹅毛般飘起。里面包有桂花、椒盐、冬瓜、水晶等等不同的馅料,吃起来甘如饴,最适合做赏月时的茶点。

小孩子是不太会欣赏苍穹中的朗朗皓月的。可他们自有赏玩月亮的办法,那就是看那四合院里大水缸中月亮圆圆的倒影,然后投进块小石子,随着那一轮轮波纹,月亮笑了,孩子也笑了,于是拍着手唱起那古老的童谣:

紫不紫,大海茄,

八月里供的是兔儿爷,

自来白,自来红,

月光码儿供当中。

毛豆枝儿乱烘烘,

鸡冠花儿红里个红,

圆月儿西瓜皮儿青。

月亮爷爷吃得哈哈笑,

今晚的月光分外明!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猜你喜欢

团圆月饼螃蟹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我有一个特别的月饼
一起来做月饼吧!
团圆的日子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欢乐的中秋节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
团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