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膳食指导联合铁剂对妊娠中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10-14黄银平陈贤珍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贫血最为常见的类型,我国约19.1%的孕妇存在缺铁性贫血症状,孕晚期妊娠期贫血患病率高达33.8%。缺铁性贫血不仅影响母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机会,还会造成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对妊娠中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进行个体化膳食指导结合铁剂综合干预,分析其对孕妇贫血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在安徽桐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及住院生产的120例缺铁性贫血孕中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姓名、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4~38岁,平均(31.39±5.38)岁;孕周16~35w,平均(25.28±5.38)w;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30.83±4.93)岁;孕周17~36周,平均(26.02±6.12)w。2组研究对象年龄、孕周间无差异(>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均符合《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相关的诊断标准;处于妊娠中晚期;血常规检测结果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已向家属及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和内容,取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肝、肾、心脏疾病的患者;存在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无法耐受铁剂治疗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2组孕妇均正常产检和生产,其中对照组孕妇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成都奥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03)0.2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膳食指导。首先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和膳食频率询问孕妇孕期膳食摄入情况,计算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量和比例,评价孕妇食谱的合理性。根据每位孕妇的膳食摄入情况,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孕中晚期饮食建议,对孕妇进行膳食指导,保证每日谷类200~250g,薯类50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蔬菜类300~500g,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类200~400g;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150~250g;牛奶300~500g;大豆类15g,坚果10g;烹调油25g,食盐不超过6g,总热量摄入2 100~2 250kcal。另外,适量增加猪肝、菠菜等含铁量高的食物,减少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物的摄入量。孕妇的日常饮食由家属进行监督,2组孕妇均进行1个月的干预。
1.3 观察指标
抽取2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比较2组孕妇干预前后血清指标的差异。孕妇临床疗效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相关内容制定疗效评价标准,其中治愈为HGB含量恢复正常,贫血症状消失;好转为HGB含量上升10g/L以上或恢复正常,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无效为HGB含量未升高或上升10g/L以下,贫血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总有效率。跟踪随访2组孕妇,观察并统计两组孕妇和胎儿的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产钳助产、产后出血、羊水过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初生儿等。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妊娠结局的差异。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体化膳食指导联合铁剂治疗对孕妇血清贫血指标的影响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建议,轻、中度贫血者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善饮食,进食富含铁的食物。铁剂一般由临床医生开具,多为琥珀酸亚铁等药物,研究显示,琥珀酸亚铁可有效升高患者血液学指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另外,有研究显示,膳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及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营养干预可使三大营养素比例更为均衡,进而有利于铁的吸收,从而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且营养膳食干预孕妇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节约了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另外,铁剂的吸收不仅与药物及食物含铁量相关,还与摄入的其他食物相关。如蛋白质不仅是合成HGB的原料,在消化过程中释放的氨基酸和多肽,以及其中的“肉类因子”均可有效提高铁的吸收率;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可有效促进铁的吸收;而茶叶中的鞣酸、草酸,咖啡中的咖啡因等,均会使铁的吸收率显著下降;另外,钙剂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与铁具有竞争效应,故应避免同时服用。之所以强调铁元素的摄入,是因为红细胞的合成与铁元素密切相关,HGB在红细胞中主要负责运输氧,铁元素参与HGB的合成,铁元素缺失会导致HGB水平下降,而SF水平则反应人体铁元素含量的高低,其水平越低代表铁元素缺乏越严重。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铁剂结合个体化膳食干预的方式对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综合干预,不仅可使血清SF、RBC、HGB水平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单纯铁剂治疗组患者。
2.2 个体化膳食指导联合铁剂治疗对孕妇贫血临床疗效的影响
由表2可知,对照组孕妇治愈25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愈32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2.3 两组患者及胎儿妊娠结局的比较
妊娠期女性较非妊娠期女性贫血发病率显著增高,一方面是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可提高40%~45%,其中以血浆为主,而红细胞增加量不大,血液粘稠度相应降低,故易发生生理性贫血。另外,随着妊娠进展,胎儿发育对铁元素的需求增加,妊娠期女性铁元素需求量也相应增加,若摄入的铁元素不足或消耗过多,则增加了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若妊娠期女性可从食物中获取充足的铁元素,则不会发生贫血,但妊娠期女性因为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消化系统平滑肌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胃排空时间延长,孕妇出现食欲下降,使铁元素摄入量相对减少,故妊娠期贫血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故妊娠期女性应关注铁元素摄入量,谨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
另外,妊娠中晚期孕妇贫血还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如剖宫产、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等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羊水过少、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贫血的治疗目的也是为了降低这些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杨丽娟等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铁剂结合个体化营养干预,结果发现,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儿发生率显著降低。本研究也发现,相比于单纯铁剂干预组,个体化膳食指导结合铁剂治疗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低体重初生儿发生率均较低。
3 讨论
观察组剖宫产5例,无产后出血、3例胎儿窘迫、2例低体重初生儿,对照组剖宫产13例,6例产后出血、11例胎儿窘迫、9例低体重初生儿,2组患者间有差异(均有<0.05)。而2组患者产钳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间无差异(>0.05)(表3)。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孕妇血清SF、RBC及HG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表1)。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丧失的发展权成本为标准的雾霾治理生态补偿,时间跨度不宜过长,每季度测算一次较为合理。这种计算方法,相对于已有的那种仅以雾霾每下降1微克/立方米补偿或奖励一定数额资金的补偿标准,应该说是更为全面、合理和科学。
“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国广大职工要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奋斗书写新时代华章,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钱总还在感概老道运气好的时候,王祥心里泛起了嘀咕,上个礼拜?那时不是老道刚刚和自己分手么?怎么突然老道就找到了这么一批宝物?难不成我一走,老道又遇到了什么贵人,用半袋子冥器换了新宝贝?而且说到老道的手下不就是我自己嘛,怎么变成跟着老道出走了呢?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基于微信平台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2014年3月注册,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积累用户近两万人,发布推文近千篇,保持着至少每天一篇的发文量,活跃程度很高。微信公众号是图书馆网站的有力补充,是对外宣传的窗口,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了解图书馆最新动态,参与图书馆的各项活动。
综上所述,个体化膳食指导结合铁剂治疗妊娠中晚期缺铁性贫血孕妇,可使血清SF、RBC和HGB水平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降低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和胎儿窘迫及低体重初生儿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