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五经配伍”从五气论治神经性耳鸣

2022-10-13王玥章薇匡泓俊谢余有赵艳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太溪泻法风邪

王玥,章薇,匡泓俊,谢余有,赵艳玲▲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神经性耳鸣,属于“耳鸣”的中医范畴,源于《黄帝内经》[1]。是指在无外界声源的刺激下,耳内或颅内所产生的蝉鸣声、流水声,如风入耳、如打战鼓等单调或混杂的异常声音的感觉[2],是临床常见的顽症之一。其病位虽在耳,但耳鸣的发生与肝、脾、肺、肾密切相关,若失去脏腑的濡养,邪扰耳窍,则易致耳鸣。

目前,神经性耳鸣针灸临床治疗,配穴多采用局部取穴、俞募配穴、原络配穴及辨证取穴为主。“五经配伍”的治疗思想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是指在整体论治的原则下,通过调和各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使得人体五行结构重新趋于平衡,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1 耳鸣与五气及脏腑的关系

耳鸣虽主责于肾,但与肝、脾、肺均有关联。本病可分为实证和虚证[3],实证多因外感风邪、情志内郁化火、或因饮食不节致痰湿内生、上壅耳窍所致,与风、火、湿邪相关;虚证多因久病体虚、房劳纵欲、肾精亏耗所致,与燥邪、寒邪内侵脏腑有关。

1.1 耳鸣与五气的关系

风邪与耳鸣——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内风均可导致耳鸣,且风性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诸病源候论》云:“劳动经血,而血气不足,宗脉则虚,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故为耳鸣”[4],说明风邪易乘虚上袭耳窍,且首袭肺卫,使肃降失调,窗笼失司而生耳鸣。

火邪与耳鸣——火可分为君火、相火之别,两者皆可引起耳鸣。心为火脏,为君主之官,且心气宜降,若君火亢胜,上扰听神易致耳窍不聪;但临证多以肝胆相火为主。肝喜调达而恶抑郁,与情志密切相关,若郁怒上逆,木郁化火,火性炎上,易扰耳窍。

湿邪与耳鸣——痰、饮、湿虽形态有异,但俱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而痰饮所生皆与湿邪相关[5]。水液代谢失调主要责之肺、脾、肾、三焦和膀胱,其中脾是根本;若长期脾胃受困,湿邪内生,湿性黏腻,日久成痰,痰郁阻络,则易上蒙清窍而生耳鸣[6]。

燥邪与耳鸣——病机十九条有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燥邪涉及胃、肺、肝、肾;燥性干涩枯涸,易伤津耗气,久必及肾,易致精血不足而虚火上炎,发为耳鸣。

寒邪与耳鸣——寒为阴邪,易耗气伤阳,且脾孕育阳气,为中州之土;若外寒直中脾胃或内食生冷、过用苦寒,久之则使中焦内寒,阳气不振,火不生土,气血生化失常,脑无所养,而引发耳鸣。

1.2 耳鸣与脏腑的关系

耳鸣与肺——肺为娇脏,若外邪袭于肺卫,侵袭耳脉,滞于耳窍,易致清窍闭塞,听神不明。肺主一身之气,调畅全身气机,听觉为肺气所司,当肺生理功能失调,精气不能通过宣发肃降上输心肺,上虚不得濡养,亦致耳鸣。

耳鸣与肝——肝体阴而用阳,若肝血不足,宗脉虚损,则耳窍失司。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失疏泄,肝气上逆,久郁化火,热极血虚,冲犯两耳,易上扰清空;如《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而此六者之外,又有怒气厥逆,气壅于上而聋者。有气实而鸣且聋者。有气闭而忽聋者。有肝胆火盛,耳内蝉鸣,渐至于聋者。”[7]

耳鸣与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正气充沛,不易受邪。脾喜燥恶湿,若饮食不节,脾虚湿困,或日久入络炼液成痰,致水谷精微不得上濡耳窍;甚或久居湿地,湿邪内侵,听神失养而生耳鸣。而且,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运化失司,气机郁滞,气血亏虚,则亦生耳鸣。

耳鸣与肾——肾开窍于耳,藏精而主骨生髓,听神所居之髓为肾精所养,若肾精耗伤,肾阴虚损无以制火,上炎于耳,则脑转耳鸣;正如《医学正传》所云:“其或嗜欲无节,劳役过度,或中年之后,大病之余,肾水枯涸,阴火上炎,故耳痒耳鸣,无日而不作也。”[8]肾为水火之宅,若肾阴阳失调,易上犯耳窍,如《世医得效方》:“肾气虚乏,下元冷惫……精神昏愦,耳作蝉鸣……”[9]

2 “针五经、调五脏”治疗耳鸣

在中医临床诊治中,将耳鸣分为风邪侵袭、肝火上扰、痰壅清窍、肾精亏虚、脾胃虚寒5种证型[10],其分别涉及风、火、湿、燥、寒五种邪气(见图1)。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就是在“五行助制”理论指导下,先辨其主责脏腑,再结合五经配伍理论,选择针刺相应的经络如我经、子母经、克侮经来调节脏腑平衡,以达到五脏阴平阳秘的治疗效果[11]。

图1 五邪致病及相关脏腑经脉关系

2.1 以风论治

风邪侵袭型耳鸣,初期症状多有恶风发热、感冒等先兆,起病迅速,卒然耳鸣。本证多属表实证,病位在肺,治以疏风清肺,解表散邪。肺金其母为脾土,子为肾水,所胜为肝,所不胜为心。其一,对症首取“治风六穴”即翳风、风池、风府、风门、秉风、风市,平补平泻以疏风散邪;其二,据“针经治脏”“五经配伍”的理念,肺卫表证当取尺泽,经渠,泻法以达清肺解表之效;据“同气相通”原理,取同名经足太阴脾经之三阴交、商丘以益气养血;其三,“实则泻其子”,故泻肺经之子经肾经,取太溪、复溜以滋肾养阴;又因手少阳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取耳门、瘛脉以通利耳窍;最后,根据五行相克理论,邪袭金盛反侮火,故取神门,内关(补法)安养心神,同时,补我克经肝经,取太冲调畅全身气机。以上配穴当临证灵活取之,因地因时因人酌情施以针刺手法,切不可照搬硬套。

2.2 以火论治

肝火上扰型耳鸣,此证每因郁怒之后突发轰鸣,时轻时重。本证属实证,病位在肝,故治以疏肝泻火,通窍止鸣。肝木其母为肾水,其子为心火,所胜为脾土,所不胜为肺金。首先,针刺对症首取肝经太冲、行间以疏肝泻火;胆经与肝经互为表里经,故取足窍阴(刺络放血)、侠溪(针刺泻法)以清热利胆。再据“补母泻子”,故泻肝经之子经(心经)取神门,通里以清热除烦;补其母经(肾经),取太溪、复溜以“滋水涵木”;补我克经脾经,取三阴交、阴陵泉以“培土抑木”;辅以克我经肺经太渊穴以“佐金平木”;配以三焦经之耳门、液门、中渚,诸穴并用共泻肝胆之火,以利耳窍。临证中,许多患者可能会因病急乱投医或多次治疗未果而日渐丧失就医信心,或存在不同程度的狂躁焦虑等精神问题,故而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临证灵活配穴,还要教会患者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建议患者去心理门诊就诊[12]。

2.3 以湿论治

痰壅清窍型耳鸣,此证多见两耳蝉鸣不息,痰多咳嗽等症。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故治以健脾化痰,清窍聪耳。其一,据“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脾经、胃经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故针刺取脾经三阴交、阴陵泉,并配表里经胃经足三里、丰隆,均行泻法以健脾化痰。其二,此为实证,“实则泻其子”,故泻脾经之子经(肺经),针刺取太渊、尺泽以行气布津;再按五行生克关系,其所不胜为肝,且土得木而达,遂取太冲,行间,平补平泻以疏肝健脾;其所胜为肾,应补其先天以实后天,故针刺取太溪、涌泉以补肾利湿;其三,对症配以听会、百会、四神聪以聪耳开窍;取膻中、中脘以祛湿化痰。综上,既有利于健脾化痰,又可防利脾太过而伤后天之本;既可疏肝调神,防土虚而木乘;又可通窍止鸣,从而达到脏腑的制约平衡。

2.4 以燥论治

肾精亏虚型耳鸣,此证多见耳内常鸣,尤以夜间为甚,本证主责于肾,为虚证,故治以滋肾益精,濡耳止鸣。其母为肺金,其子为肝木,所胜为心火,所不胜为脾土。其一,对症首取听宫、翳风以开窍止鸣,再据“本经补母泻子法”,针刺取肾经(属水)母穴复溜(经穴属金,行补法)、子穴涌泉(井穴属木,行泻法),并配太溪、照海以益精补肾。其二,据“虚则补其母”,肾虚可调补肺经,故取肺经列缺、尺泽使金水相生。又因肝肾同源,遂可滋养肝木而补肾水,故针刺肝经(属木)仅取母穴曲泉(合穴属水,行补法)以防肝乘脾土;其三,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为避免心火反侮肾水,燔灼肾阴而水火不济,故取神门清泄心火。脾肾为先后天之本,故选取脾经三阴交、阴陵泉以滋后天养先天,并可加以脾俞、气海、关元以调节全身之气,升提气血。

2.5 以寒论治

脾胃虚寒型耳鸣,此证多见过劳耳鸣,或耳内突然伴见发凉的感觉。其源于脾虚化源不足不能温养耳窍,为虚证,治宜当温阳散寒,通络止鸣。针刺当首调脾经,据“本经补母泻子法”,针刺取脾经(属土)母穴大都(荥穴属火,行补法),子穴商丘(经穴属金,行泻法),并配三阴交以益气养血;取表里经胃经之足三里、天枢,行补法以健脾和胃,并可配穴脾俞、胃俞、气海,关元等以温阳驱寒、调后天之本;再据“异经补母泻子法”,针刺宜取脾经之母经(心经)神门,其子经(肺经)取中府以补肺气以助脾气;其所胜为肾经,取涌泉、太溪,针刺用平补平泻法,使先后天同补,又可防肾水反克;其所不胜为肝木,针刺宜泻行间、太冲以抑木扶土;以上诸穴共调使血得气而行,血行则病自愈。此外临证治疗,可针灸并行(或可均行灸法),应巧用“针经治脏,灸经调脏”的思路方法,从而使其达到理想的疗效。

3 经典医案

患者王某,女,29 岁,2021-08-30初诊。患者自诉半年前因与丈夫生气后突然出现左耳轰鸣,如闻潮声,时轻时重,自觉双耳无明显听力下降,期间多处求医未见明显好转。1周前又因工作压力突然加重。现症见:双耳持续性蝉鸣,偶有耳胀憋闷感,口干口苦,时感胸闷,虚烦失眠,食纳不香,大便秘结,呈羊屎状,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专科检查:局部体查,可见耳膜轻度潮红,双侧鼓膜完整。光锥标志清,无穿孔。乳突无压痛,耳廓无牵拉痛。中医诊断:耳鸣(肝火上扰证)。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治疗方法:疏肝清热,通窍止鸣。局部取穴:听宫、翳风,平补平泻。对症配穴:中渚,安眠穴、肝俞,膈俞,平补平泻;头皮针:取头部颞后线(即颞部耳上方,胆经率谷与曲鬓的连线),针刺时与头皮成 30°夹角,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觉阻力减小后使针与头皮平行。五经配伍取穴:①本经取太冲穴、行间,泻法以疏肝利胆;②母经取太溪、复溜,补法以滋水涵木;③子经取神门,泻法以宁心安神;④克我经取太渊、经渠以佐金平木;⑤我克经取三阴交,阴陵泉以培土抑木。配合耳穴压豆神门、肝、肾、脾、皮质下、内耳。嘱患者治疗期间调畅情志,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劳倦,保持耳道清洁,不戴耳机,少食肥甘食物,适度按压耳穴、按揉耳背。疗程:以上诸穴,得气后留针 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周 3-5次,12 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效:2个月后,耳鸣程度明显好转,夜间寐安,后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 2 周,随访半年后未诉复发。

4 小结

据相关研究显示,神经性耳鸣的发病机制现仍尚无定论,西医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且大多患者长期治疗多伴有情志不调,焦虑抑郁等心理[13]。湖湘针推流派所提出的理论,其辨证不局限于单个脏腑或单个证型,亦不拘泥于单纯的针法治疗,而强调经脉经穴和脏腑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在实际诊治的过程中,除了注重本经的调理外,同时更注重调节所属脏腑对应经络的子母经、克侮经;且选穴以本经、子经、母经、我克经、克我经的腧穴为主。其治疗具有高效便捷,绿色安全,作用持久等优点,这不仅打破了西医治疗的瓶颈,也为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猜你喜欢

太溪泻法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太阳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